第四九四章 安樂亡,匹夫忙(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從臨安發出的聖旨,那是一道接著一道,劉涗穩重新都城,表面上看是穩如泰山,但實際上整個中央民國的高層,心中都籠罩濛濛陰影。

僅僅是外憂也就罷了,畢竟軍事上的事情,在中央民國的高層看來,都不是問題,他們有著最強大的軍事實力和最先進的軍備,真正讓他們憂心的,是遲遲沒有王重陽的訊息。

原本劉涗就不是很樂意登記當皇帝,好不容易說通了,若是因為王重陽遲遲不來把這件事情給攪黃了,那才真是讓人扼腕嘆息了!故而這些之所以擔憂王重陽,並不是因為他們跟王重陽之間的關係有多好,僅僅是因為劉涗的原因而已!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比如說跟王重陽有著深厚感情的高玉娘,或者說高家人,都王重陽這救命恩人,都有著一份非同尋常的感情。想當初,高家裡可以差點就會有兩個殘廢,如果不是因為王重陽的師傅,清虛散人出馬,高家莊哪裡來的今天。

“張漢,有沒有最新的訊息?”

幾乎每一天,劉涗都要將張漢找來,詢問最新的情況,然而又是五天時間過去了,仍舊是沒有半點有用的資訊傳回來,不僅是馬鈺早已經變成了熱鍋上的螞蟻,高玉娘等人也是時時刻刻的在追問這個事情。

“大人,暫時沒有什麼訊息。”張漢也是皺起眉頭,臉上的神情也略有些沮喪,身為影隊副統領,整個中央民國最強大的情報機構頭子,張漢覺著自己是有些丟人了。

“不妨事!”

看見張漢這個樣子,劉涗反而是忍不住開口安慰起來,“重陽那種人,他們真要是有什麼特別的事情,尋常人反倒很難發現他們的蹤跡!”

王重陽和林英英都是正兒八經的武林高手,而且是那種高手之中的高手,若是兩人要找個深山老林比試比試武功,能找過去的人還真是沒有幾個,哪怕就是劉涗親自出馬,也未必就能找到兩人。

只不過這一男一女相互之間情愫暗藏,指不定也會弄出別的什麼事情來,當初在咸陽城的時候,劉涗就曾經警告過王重陽,像林英英這樣的女人,並不合適他,假若說王重陽真要尋找一個人生良伴的話,那林英英絕對不是最佳人選。

因為許久沒有跟王重陽見過面,所以劉涗也無從揣測王重陽的心思,萬一兩人死灰復燃,真要躲起來過一段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那還真是誰都沒轍。

“大人,最新戰報顯示,岳家軍已經開始向著德陽郡方向運動,末將很擔心這是朝廷即將對我們發動戰爭的預兆。”

說完王重陽的事情,張漢跟那些大臣們不同,他更關心的還是中央民國的安危,而不是劉涗是否要登基做皇帝。

“岳飛已經決定要進攻我們了麼?傳令,讓小再興回來!”

“為何?啊,大人您是想讓小再興回來替您跟岳家軍聯絡麼?”張漢的腦子還是挺好使的,一下子就想到了,如今中央民國之中跟岳家軍聯絡最緊密的人,不是劉涗,反倒是跟岳雲很是想得的小再興。

“也不能這麼說,不過岳家軍若是來襲,新都城裡的將領不敷使用,岳飛這個人用兵如神,稍不留意就有可能上了他的當!是了,確定金兀術已經撤走了麼?”

“此事可以確定!否則那岳飛也不會輕易回師的。”

“那就好,傳令大散關的吳璘等人,撤回來!”

“從大散關撤回來?為什麼?”

劉涗的這個命令,讓張漢徹底驚呆了!好不容易才守住的大散關,難道說就這麼就不要了?那犧牲掉的將士,英魂如何能得安寧?

對於張漢的疑問,劉涗並沒有解釋,為了大戰略的需要,一城一地的得失並不重要,況且金兀術既然返回金庭,接下來必然是他跟完顏亶之間的戰鬥,一時半會兒金人是騰不出手來對付大散關,若是南宋朝廷喜歡,那大散關就送給趙構好了。

若是站在傳統戰略的角度上,的確是很難理解劉涗的這種思路。畢竟像大散關這種易守難攻的雄關,正常情況之下誰願意輕易的拱手送人呢?

然而劉涗的想法是不同的,在他看來,十年二十年時間裡,所謂的雄關、雄城都會逐漸成為歷史名詞,在大炮的威脅之下,死守只會給自己換來死路,機動作戰才是真正的出路。

在劉涗看來,如今中央民國雖說兵力近二十萬,但這二十萬兵力是包含了剛剛投效的韓世忠麾下十萬兵馬之後的資料。韓世忠的十萬兵馬,在劉涗眼中可不是符合條件的精兵,區區一個巴蜀之地,也無法真正養活二十萬兵馬。

故而劉涗只需要精兵,只要是真正的精兵,哪怕是將現在的二十萬兵力精簡成十萬兵力,在劉涗看來都是值得的。

問題是,如今除開大散關和新都城之外,所謂中央民國的地盤,其實都是韓世忠的這些兵馬在鎮守著,一旦劉涗要精煉這些兵馬,必然會導致防禦力量的變化。

眼下,岳飛已經擺出即將發動戰爭的態勢,想要替換兵馬顯然是來不及的,剛剛經歷了大散關之戰,劉涗手中能夠動用的兵馬根本無法駐守那麼多的重鎮。所以在劉涗的策劃裡,包括德陽郡這些重鎮,並不值得他花費巨大的代價去駐守。

更重要的是,這些城鎮裡面居住的都是宋人,是漢人,是自己人,一旦發生攻防之戰,真正受到傷害最重的,反而是這些普通的老百姓。既然中央民國成立的初衷就是為了讓廣大老百姓獲得真正的幸福,那就必須要盡量避免。

可若是放棄漢中城等所有地盤,那麼劉涗跟大散關之間的聯絡就徹底斷裂了,大散關上的劉涗兵馬又如何辦呢?大散關劉涗可以放棄,但是劉涗不能放棄那些人馬,吳璘、柴青源、胡立..這些人為了中央民國流血流汗,劉涗首先要保證的,就是這些將領極其麾下將士的安全!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劉涗只能選擇放棄大散關。

一旦大散關上的人撤回來,那麼漢中城也好,德陽郡也罷,這些地方,劉涗都可以放棄,岳飛若是想要,就給他罷了,只要西南方向有高寵率領的兵馬在步步擴張,想來用不了多久,劉涗就能從吐蕃人手中拿到足夠的土地。

這些土地哪怕是遠不如益州周邊平原優良,但中央民國的國民,在中央民國先進而幸福的體制下,有著巨大的工作熱情,只要中央民國公佈的那些基本國策不變,再艱難再困苦的環境,人們都能克服!

從某種以上來說,地盤的大小如今已不是劉涗所追求的首要目標,人民才是最重要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劉涗相信,只要中央民國如今的國策堅持執行不走樣,哪怕岳飛能夠替朝廷收回那些城鎮,卻是擋不住老百姓的嚮往,就如同後世,何以有錢,有本事的人總喜歡移民一般,趨利避害是動物的天性,哪裡好,人口自然就會朝著哪裡流動。

只要有人,還有什麼不可能的呢?

因為劉涗站的高度跟張漢有所不同,故而張漢一時半會兒無法去理解劉涗的思想,他是茫茫然的出去了,而劉涗卻還要說服另外一個人——韓世忠。

“大人,末將承認,麾下的兵馬對火器不熟悉,但沒人是天生就會的啊,只要給他們一點時間,他們照樣會成為精銳的士兵,不需要全部解散重新選拔吧?”

一開始,韓世忠以為劉涗的話是在開玩笑。

可是等他發現劉涗是認真的時候,他就有些緊張了。身外十萬兵馬的統帥,剛剛投入劉涗麾下,試問韓世忠內心當中豈會願意將自家兵馬解散,按照劉涗所說的,統一重新選拔?

且不論能夠選拔出來多少,這樣重新選撥出來的兵馬,還是他韓世忠的兵馬麼?很顯然,所謂重新選拔自然不會是他韓世忠一手主持,那樣一來,選拔出來再組建的軍隊,怕是跟他韓世忠就再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了。

哪怕韓世忠是個民族英雄,不代表他內心之中就沒有半點的私心,若是他性格如同岳飛那樣,恐怕他會死在岳飛的前面。

“良臣啊!”

在提出這個要求之前,劉涗就知道韓世忠可能會有這樣的反應,所以他早早就做好了準備,務必要說服韓世忠。

“古人先賢曾有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良臣以為然否?”

“此話當不假!”

“其實,你我皆是匹夫,不過是能力有大小,崗位有不同,良臣又以為然否?”

“這.大人此話乍一聽令人茫然,但細細一想,卻也是這個道理!”

“好!良臣既然如此通達,那我就直說了!”劉涗並沒有打算跟韓世忠長篇大論,想他們這種帶兵打仗的人,骨子裡都有一種直來直去的暢快,總是拐彎抹角,反而是落了下乘!

“還請大人直言!”

“良臣,中央民國只有國家的兵,沒有私人的兵!人人為國,國為人人!如今大家推選我當這個國家的首相,我首先要考慮的是,中央民國的每個士兵,首先都是中央民國的國民,他們願意為國家流汗流血,我欽佩!我這個首相唯一能做的,就是儘量不讓他們流血,犧牲!”

“這.”

韓世忠面色一怔,卻是不知該如何去反駁劉涗了。一時間,兩人之間的氣氛變得異常凝重。(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