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四章 山有虎,心無懼(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金兵撤走了,身為統帥,王爺,狼主的金兀術,竟然是最後一批離開。臨行之際,他捋著已略顯花白的鬍鬚,依依不捨的最後望了一眼大散關,好像冥冥之中他都有種感覺,此生無望大散關,金國無望大散關。

金兀術的這種感覺是否真實,但就歷史發展來說,金國的的確確是沒有機會染指大散關的,真正突破大散關的,是將來的蒙古人,以及更多年以後,腦袋後面栓著辮子,自稱“後金”的一群奴才之後。

望著遠去的金軍,柴青源等人紛紛松了一口氣。整場戰鬥他們咬緊牙關堅持著,沒有向新都城,向劉涗發去半點求援的資訊,只因為在柴青源等人看來,眼下的新都城,形勢恐怕比大散關更加危急。

甚至於當金兵大隊撤走之後,吳璘等人就找到王重陽師徒,希望師徒二人能夠即刻趕往新都城,去幫劉涗一把。

王重陽一開始還是挺不放心大散關這邊。畢竟吳璘等人的兵馬如今再沒有多大的戰鬥力,一旦岳飛狠下心來發動進攻,恐怕這些兵馬難以抵擋。雖說王重陽也知道自己師徒兩人留在這裡意義並不大,但畢竟在這個節骨眼上離開,對於大散關上的軍心卻是有嚴重的影響。

對於王重陽的這些擔憂,吳璘等人都是完全不放在心上,只是一個勁兒的催促著王重陽趕赴新都城,他們的理由也是讓王重陽難以拒絕,其中一個就是柴胡,身為師兄的王重陽,已經很久沒有見過自己這個小師弟了。

最終王重陽還是走了。

不過他還是等到金兵離開兩天,岳家軍已經開始撤軍的時候,才決意離開的。說來也是奇怪,岳家軍好像當真是一點進攻大散關的意思都沒有,之所以比金兵完了差不多兩天撤軍,那是因為岳飛也需要這兩天的時間來確定,金兀術是否還會掉頭回來。

金兀術既然決意撤退,其實再度折返殺個回馬槍的可能性極低,畢竟這樣的撤退對於士氣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況且這次攻伐大散關,金軍的損失並不低。來的時候,洋洋灑灑十萬大軍,等到離開的時候,金軍之中還有戰鬥力的不過區區四萬餘人,連半數都不到。

其中固然有被金兀術刻意派出去消耗劉家軍彈藥的炮灰異己三萬餘,但還有一兩萬士兵卻是在後期的硬拼之中消耗掉的精銳。這些精銳的損失才是讓金兀術真正心疼的,少了這一兩萬的精銳,金兀術感覺自己在朝堂上的話語權好像都少了很多。

正是因為如此,一旦從大散關戰場之上撤出來之後,金兀術是絕對不會再去大散關送死了,他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回去坐鎮,將那個不聽話的小皇帝完顏亶,好好的拾掇拾掇!

對於金兀術來說最為有利的一點就是兩國之間的同盟盟約已經昭告天下,如此一來,金兀術一路上不用擔心遭到南宋兵馬的阻截,可以讓他循著最短的路線,在最短的時間裡返回金庭。

而岳飛看起來也是沒有心思去跟大散關上的劉家軍較勁,反倒隱隱有循著金兀術大軍的蹤跡,派出一支兵馬如同護送一般跟在金兵之後離開,如此一來,王重陽師徒兩人離開大散關前往漢中,倒也就沒有太多的擔心了。

兩人臨走之時,吳璘等人是反覆囑託王重陽,千萬不要將大散關說的太慘,他們認為即便劉涗那邊有所瞭解,也不可能太仔細,倒不是說吳璘等人想要隱瞞失敗,主要目的還是希望劉涗不要因為大散關這邊的事情而分了心。

對於吳璘等人來說,新都城才是大家的根,才是基礎,只要新都城還在,那邊大散關這邊不論有多麼艱難,大家都能堅持下來。可若是新都城都不在了,那大散關守的再好又有什麼用呢,還不都是無緣之木,無本之水了?

大家的這些心情,王重陽也是能夠理解的,面對迫切的眾人,王重陽也只好先應承下來,至於說見到劉涗之後是否真的要這樣做,嘿,王重陽是道士,可不是和尚,沒有出家人不打誑語這樣的戒律。

在這件事情上,吳璘等人實在是過於相信王重陽了。

王重陽師徒從大散關出發,要進入巴蜀就避不開漢中,理論上來說他們也可以從荒郊野嶺穿過去,只不過那樣不僅浪費時間,而且還會造成不必要的風險。師徒兩人進到漢中城的時候,才知道漢中城如今是被韓世忠麾下兵馬軍管著!

當初漢中城算是被劉涗給佔領了,可是因為兩處告急外加大散關來不及出兵,劉涗無奈之下放棄漢中城,然而朝廷在漢中城的建制算是被劉涗給徹底摧毀了,一時半會兒之間,朝廷也不可能重建漢中城的衙門體系,故而如今的漢中城只能是讓韓世忠麾下的兵馬暫時軍管著。

雖說管理漢中城的是軍隊,但王重陽和馬鈺卻因為一身道袍,故而進出城都沒有受到刁難,在漢中城僅僅住了一宿,兩人又出發了。

就在王重陽和馬鈺馬不停蹄趕赴新都城的路上,新都城的形勢,卻突然之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圍城而攻的朝廷兵馬原本有差不多八萬人,然而在軍中那些監軍看來,主帥韓世忠不知是不是發了啥瘋,竟然又調走了兩萬兵馬,說是為了防備金兵攻打巴蜀,硬是要去進駐德陽!

那些監軍之中沒幾個人能夠看出韓世忠的真正用意!被韓世忠調走的兩萬兵馬,並不是韓世忠麾下的炮灰,反倒是對韓世忠最為忠心,也是其麾下最精銳的戰力。

而韓世忠將這兩萬兵馬調去進駐德陽郡,卻是透過張漢,跟劉涗之間溝通一致,才派駐出去的,換個角度來說,事實上也就是韓世忠變相的認可了自己的身份,接受了劉涗的領導。

至於說新都城的攻城戰,眼下仍舊是在不緊不慢的進行著,而此時的韓世忠也如同大散關前的金兀術一般,首先派出去的,就是那些平日裡跟自己關系不大好,更傾向與監軍、皇族派系的將領極其麾下士兵。

雖說因為新都城上的守軍新丁太多,加上使用的都是過去庫存的冷兵器,間或拿出來一些熱兵器也都是已經被淘汰的過時產品,純屬是銷燬庫存,可是作為攻城一方的官兵,因為沒有韓世忠的全力協助,傷亡還是不低,士氣更是低落。

眼瞅著攻城戰進行了四天,城頭上連塊磚都沒能打下來,官兵營裡的那些監軍們不幹了,一個個吵著要跟韓世忠理論,要是韓世忠不給他們一個滿意的答覆,那麼他們就會聯名上書,一定要在皇上面前討一個公道。

以那老太監為首的監軍們在韓世忠營門外吵鬧了半天之後,終於等來了韓世忠的答覆,答應他們晚上一起會面,給他們一個說法!

雖說要等到晚上,可韓世忠的話也算是給了大家一個面子,那老太監等人才緩緩散去,倒是韓世忠這邊,已經透過張漢將訊息傳給了劉涗。

“良臣的意思,是讓我來決定如何處置這些監軍?”

“是的,大人!”

因為張漢還在韓世忠營中,將訊息送到劉涗面前的,只是影隊裡的一個小頭目,高敏。

高敏乃是地地道道的高家莊人,原本就在劉涗身邊效力,一身武藝也算是不錯,照理說可以進入暗隊成為劉涗身邊的暗衛,但劉涗和張漢一致覺得這孩子機靈,就讓其加入了影隊,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之後,還當真是個天生搞諜報的命,本職工作是做的有聲有色,很快就被提拔到了“管理崗位”上,如今也算是個小頭目了。

“哦?良臣此人還是有點意思嘛!他讓我去決定如何處理這些監軍,那意思是打算結束這樣攻城戰了?安邦。”

“屬下在!”

“我問你,咱們的新丁這兩天輪訓的情況如何了?”

“大人,新丁基本上輪訓一輪了。因為您早就說過這場戰爭打的時間不長,所以每支新兵輪訓的時間都很短,大多半天一天就換下來了。”說到這裡,吳安邦又頓了頓,道:“大人,屬下並不贊成大人今晚前往韓世忠軍營裡,人心隔肚皮.大人若是一定要去的話,屬下建議帶上三百暗衛.”

“扯蛋!三百暗衛?你當那些監軍都是瞎子不成?真要是三百多個全副武裝的士兵鑽進去,怕是當場就要打起來了!韓世忠對其麾下的兵馬控制能力,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強。”

“如果如大人所說,那就更不應該參加了,更危險!”吳安邦一臉的不高興,仍舊死不鬆口竭力反對劉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個時候,高玉娘不得不站出來打圓場了。雖說她也不是太放心劉涗孤身一人前往官兵營中,但是她能夠理解劉涗的苦心,首先一點來說,如果劉涗今夜不去,那麼劉涗在韓世忠心中的形象必然會受損,甚至於讓韓世忠心生不滿,導致整個戰局向著不可控的方向轉移,這一點,是劉家軍上上下下都不願意看到的。

有時候,一個領導人就必須要承擔自己身份帶來的風險,而這種風險,誰都不能替代他去承受!(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