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七章 新年至,宋金和(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沒想到,堂堂南宋帝王,竟然會跟金國媾和,相比嶽元帥等人,對此極其不甘吧?”

高玉娘帶來的訊息,讓劉涗暫時停止思考關於鐵礦來源的問題。雖說他早已經猜到南宋和金國會在今年議和,但他卻從不曾想過,要去干擾,或者是阻止此事。

雖說兩國議和,對劉涗將來的發展必然有所影響,但歷史上連岳飛、韓世忠之流都未能阻止此事的發生,劉涗自認在當世的影響力還不如此二人,更是不敢幻想改變什麼。

當然,關於趙構跟金國議和,若是劉涗站在趙構的立場去想,卻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宋金兩國,自北宋時期起,征戰連連,死傷無算。

即便是拋開錢財物的損失,光是以戰死之軍士數量論,兩國之間的戰爭,其實已經走到不得不停戰的時候了。

雖說現在南宋的軍事實力已然上漲,能夠堪堪抵禦,甚至是略微勝過金國,畢竟岳家軍成型,就意味著強大的軍事力量開始發力,但是站在宏觀的立場來看,無論是金國吞併南宋,還是南宋反攻金國,都意味著上萬,甚至是數十萬的人口損失,就目前的兩國人口數量來說,這樣的損失,無論是哪一方,都負擔不起。

南宋經濟上強過金國,但不代表就能無視這些人口的損失,而金國呢,地緣形勢卻是比南宋更加嚴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金彈子藉著御駕親征的機會,實行擺脫金國控制之策略,雖說讓金國能夠兵不血刃的拿下原偽齊地區,然而要想真正將這些地方牢牢的掌控,沒有五到十年的時間,根本做不到。畢竟女真族只是一個小族,加上教化不足,在女真族內是嚴重的缺乏管理類人才,根本無法勝任廣袤國土的掌控,如何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是目前金國亟待解決的問題。

既然金國願意議和,趙構沒有半點理由去反對。並非是很多人認為趙構缺乏血氣,沒有祖宗觀念,實際上正是因為趙構站在他帝王家的立場上,才會做出如此決定,而秦儈等人,其實只是執行者而已。

這些道理,不管是當世,還是後世,真正能夠去明白的人很少,他們指責趙構,往往是從岳飛被謀害開始。

既然已經來到這個時代,劉涗也不想去分說誰對誰錯,如今兩國議和的訊息已經傳到他劉涗的耳朵裡,也就意味著這次議和開始走上前臺,他必須要制定相應的措施。

“玉娘,新兵招募工作,進行的如何了?”

皺了皺眉頭,劉涗不打算再跟高玉娘討論金宋議和的事情,既然現在沒人來找他的麻煩,那就更應該埋頭發展自己的勢力,這年頭,實力決定一切。

“還行吧,從春節過後到如今,咱們一共招募了兩萬新兵,倒是外面的人源源不斷的湧入益州,若是繼續以前的那種土地政策,怕是到年底,我們就沒有新的土地登記給那些平民了。”

“如今已有的良田,都已經快要耗盡了麼?”

這個問題倒是劉涗沒有想到的,他原本預計三年之後益州的現有土地才會緊張。

“主要還是你不限制人口進入,這三個月的功夫,從外地湧入益州的人口數量,已經超過了二十萬!”

“二十萬?”

別以為在後世中國隨便一個地級市的人口數量都是二十萬的數倍之多,在如今這個時代,二十萬人口,足以讓一個小勢力,慢慢發展成為大勢力了。在劉涗正是佔據益州之前,整個益州府的人口數量,也不過就是四十萬左右,也就是說,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裡,劉涗勢力的人口數量,提升了百分之五十!

雖說人口增加會帶來人口紅利,但是快速增加的人口,必然會涉及到資源消耗的暴增,如何保證同步提高這些資源的供給能力,這是一件非常考校統治者掌控能力的事情。

當然,憑著益州府目前的自然資源,還面前能夠應付,但正如高玉娘說的那樣,若是人口一直按照這樣的速度增加下去,那麼到年底的時候,益州府的自然資源就會開始出現短缺!

資源的短缺將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出現,必然會導致民眾對劉涗這個統治者不滿,剛剛才豎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就會因此而出現重大危機。

“劉涗,咱們下一步,是不是該擴張了?”

益州,是巴蜀之核心。無論是東西南北,都還有足夠劉涗擴張的空間,唯一的問題就是,南宋朝廷會如何看待劉涗的擴張?

尤其是在這個兩國議和的關鍵時刻,萬一南宋朝廷鐵了心要跟劉涗戰一場,劉涗又該如何面對?

尋常的將領打來也就罷了,若朝廷下令讓岳飛來,那劉涗又該如何自處呢?

“玉娘,你哪裡有沒有關於大理國的情報,回頭整理一下,送一份給我!”

“大理國?”

劉涗的話,讓高玉娘眉頭微微一皺,道:“夫君,你怎麼會想要大理國的情報,難不成.”

“嗯,我想來想去,暫時咱們還不能去觸動趙構過於敏感的神經,既然北面和東面都不行的話,那咱們就只能朝著西面、南面尋求擴張的空間了!”

“可是,若要取大理,還是需要南下,咱們無法繞開嘉定這些地方啊!”

“不!”

劉涗搖著頭道:“我們並非是直接南下的,我會讓世輔領軍,先西,後南!”

從益州府出發,先西,那就是吐蕃諸部,很顯然,劉涗是想讓曾經在吐蕃諸部叱吒風雲的李世輔率軍,先攻佔一部分吐蕃部落,擴張自家的勢力,同時取道向南,最終跟大理段氏交戰,至少要從大理段氏手中,將後世的攀枝花拿下,成為今後的原料產地,一石數鳥。

然而,高玉娘並不是很贊成這樣一個計劃。

如今,劉涗勢力正受到來自東、北、南三個方向的壓力,但好歹都是南宋一家,可若是按照劉涗剛剛所說的戰略方案來行動,那就意味著不久的將來,劉家的敵人就從一個,變成了三個。

不管是吐蕃也好,大理段氏也好,都不是什麼好惹的角色。

如今大理段氏的統治者,正是憲帝段正嚴,而其上一任皇帝,則是後世大家耳熟能詳的“風流皇帝”段正淳。

當然,段正淳的風流那是武俠小說之中虛構的,雖說大理段氏所在的區域,因為少數民族眾多而風俗不同中原儒家思想教化區域,然而也不會出現小說裡那樣荒唐的事情,畢竟大理段氏延續到段正淳時期,已然經歷了一百七十年十七代帝王的發展,早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帝王規矩。

段正嚴的確是段正淳的兒子,而他還有個別名,叫做段正譽,其大伯,就是同樣當過大理國皇帝的段正明。

歷史上的段正譽,活了九十四歲,在位三十九年,是整個大理王朝所有帝王之中,活的最久,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當然,劉涗不相信這個段正譽是因為修煉了《六脈神劍》外加娶了王語嫣之後才活的這麼久,畢竟那只是小說裡的情節,事實上,在整個大理王朝歷史上,段正譽此人,可稱為是一代名帝。

今年四十七歲的段正譽,正是前富力強之時,雖說大理段氏王朝向來對外擴張的野心不強,但能夠將這種少數民族眾多的地域整合的如同鐵板一塊,也能彰顯出其實力不凡。

正是因為高玉娘手中掌握著相對豐富的情報,所以她才會對劉涗提出的戰略規劃,表示疑惑。

“玉娘啊,其實此時並非如你想象的那麼難,況且也不是我一時興起才做出的決定。”劉涗搖了搖頭,他知道今天要是自己不把話說明白的話,恐怕高玉娘會將反對堅持到底了。

“此話怎講?”果不其然,高玉娘眉頭一皺,就要劉碩說出理由何在。

“那金彈子,可是前往貴陽了?”

“上個月有情報說,金彈子圍貴陽城一月之久,最終因為朝廷增派兵馬,不得不撤走,而朝廷的大軍,正在尾隨偽齊軍所動,想來是尋機要跟金彈子決戰。”

高玉娘這麼說,劉涗緩緩點頭,“然。朝廷可以跟金國媾和,那是被壓力所迫,能夠預設我們的存在,那是因為我們本身是宋人,在朝廷眼中不過是小小的叛亂,反掌即可鎮壓,可朝廷不能容忍金彈子在腹地興兵,只因為朝廷會擔心,金彈子,其實是金國安排的一顆棋子,是金國吞併南宋的伏筆!”

“你這麼說,倒也是有理,不過金彈子,跟你剛剛說的謀略,又有什麼關係?”

聽高玉娘發問,劉涗淡淡一笑,道:“自然是有關係。”

“那你趕緊說,不要買關子,再不說,小心我.”

“怎麼,你還要家法伺候不成?唔,今日李世輔正好也在城中,不若去將他們幾人通知前來,也免得我多費口舌!”

看樣子劉涗現在是鐵了心不打算繼續說下去,高玉娘性格雖然潑辣,但總歸還是不敢過於放肆,無奈之下,只能是狠狠的瞪了劉涗一眼,隨後就去傳令,召集如今在城中的大將,一併前來磋商此事。

“一會兒你要是不能讓我滿意,小心我讓你在他們面前,下不了臺!”

臨走之時,高玉娘仍舊不忘給劉涗一個警告,惹的劉涗連連發笑,卻是不敢再接話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