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防汛抗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麵粉!是麵粉!這東西真是麥子!”

“將軍!這東西的確是小麥。”

“太好了!餘副將,你親自跑一趟金陽城,送五十斤種子過去!”

“好,我今天晚上就去!”

六月二十五號,遊擊二隊收割了峽谷東南的那片小丘陵上的冬小麥。

為了預防鵬族的空中偵查,他們黃昏才去收割,而且收割的非常小心,地面基本沒留下任何人類活動痕跡。

回到峽谷,姜遊擊立刻讓人將麥子碾成面做成食物。

最終嘗到了麵食的滋味,他才徹底放心下來。

這種“生長期極短”的作物真的是麥子。

他們不會想到冬小麥是在秋季種植,還以為是生長期極短。

確認了作物品種,姜遊擊立刻讓餘江副將帶一些種子去金陽城。

丘陵那裡實際上只收穫了一百零幾斤麥子,零頭拿來試吃了。

剩下的一百斤和金陽城一人一半。

其實五十斤種子也就能播種兩畝來地。

不過姜遊擊知道,將種子送到大城才有儘快培育的可能。

雖然妖族圍城,但是姜遊擊還是認為陳遠有辦法種田,就是這種直覺。

遊擊峽谷今年應該是個豐收年,雖然谷內光照時間很短。

但是谷內氣溫較高且土壤肥力充沛,再加上遊擊二隊的精心照料,作物生長的還算不錯。

看著飽滿的麥穗,姜遊擊很欣慰啊,他感覺這裡的作物畝產可能都快趕上原來他們部族了。

這當然歸功於人皇鼎的光環效果,只是他不知道罷了。

“鐺!鐺!鐺!”鐵器敲打石塊的聲音傳來。

欣慰歸欣慰,活還是要幹的。

六月底的時候,兩側的掛壁通道,差不多都開出了二十米。

狹小的空間操作實在不方便,到現在也是只能容下兩個人在最前面同時施工。

若是放到地面,一個多月的時間,早就開到將近百米了。

當然,除了正在開鑿的掛壁通道,第一間石室已經在開鑿了。

實際上是兩間,因為峽谷是兩邊同時開工。

石室開鑿進度比掛壁公路塊一些,不過也並沒有快多少。

主要是石料的運輸很麻煩,直接往下扔太危險,容易砸倒下面的家禽舍和魚塘。

所以只能靠人力一點點的往下背,而掛壁通道又不算寬,最多只能容得下兩個人通行。

所以大家多數時候,工人們是在等著運輸工清理廢料。

這也是開鑿進度緩慢的主要原因。

“入口的第二道堤壩必須三天之內完工。”

“外面的渠道疏通的也慢了,讓大夥努努力三天之內把渠道疏通出來。”

姜遊擊剛從開鑿掛壁通道前線換下來。

他在東邊的谷口檢視防汛工程進度。

根據遣陳使們的觀察與推測,這邊是整個丘陵的洩洪口。

丘陵山谷周圍基本都是高山,沒有其他水流宣洩口。

如果降雨量太大,山谷裡囤積的雨水只能順著下坡流入峽谷,再從峽谷小溪衝入大河。

峽谷這邊坡道上的碎石可能也不光是巖壁掉落,也可能是跟著洪水從外面衝進來的。

而峽谷內的土地,應該就是外面丘陵上帶下來的泥土。

不然峽谷兩邊只有巖壁,根本不會有這麼肥沃的土地。

所以為了預防雨季可能出現的洪水。

姜遊擊讓人在東出口外面,挖出來一條洩洪通道。

然後又在山坡兩邊鑄堤壩,防止洪水衝入農田。

堤壩是倒八字形狀,可以將洪水引入溪流。

另外,之前在西邊出口處鑄造的堤壩也被重新改造。

陳遠給的築堤策略沒問題,只不過沒有實地考察過這邊的地形,不知道這邊有爆發山洪的可能。

出水口的堤壩被改成活動堤壩。

實際上就是十幾個大石條,將石條放下去就能擋住大型水妖,將石頭拿起來就能有洩洪的功效。

當然,這個活只能是四位七級人王來做。

即便六級巔峰也搞不定這麼重的大石塊。

六月底開始,降雨逐漸增多,經常是連續三四天的陰雨連連。

看天象未來的降雨量還會加大。

現在降雨不算急但是一樣在地表形成了一條小溪。

姜遊擊當機立斷將小溪裡超過十釐米的魚全部打撈上來。

另外小於十釐米的,直接扔到魚池裡去,同時封閉魚池與小溪的通道。

七月三日,溪流裡的魚全部剛打撈完畢,就開始天降暴雨。

“咔咔!”

“轟轟轟!”

戶外的勞作只剩下開鑿石壁了,實際上這點空間也只有十幾個人在工作,其他人都窩在山洞裡躲雨。

時值正午,天色昏暗,烏雲密佈不見一點陽光。

雷聲隆隆大雨滂沱。

東邊的峽谷入口,雨水裹挾著大量的泥沙注入小溪。

原本看起來暗黑色的小溪漸漸的變成了土黃色。

“兩天了,地面的水量越來越大,繼續降雨很有可能會爆發山洪。”餘江昨天冒著雨從金陽城回來的。

他前幾日剛進金陽城,妖族就在附近巡查上了,於是他就被堵在金陽城好幾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昨日天降大雨,妖族也躲雨去了。

守衛鬆懈,餘江從金陽城冒雨離開。

當然,也帶回來不少補給。

“洩洪通道建的不算寬闊,不知道能不能卸掉山洪。”

姜遊擊有些擔心的看著峽谷東出入口。

他們站在北側的掛壁通道口,從這裡下山就是谷口的堤壩。

巖壁開鑿的石塊都堆在了谷口,和著水泥直接造了兩道防洪堤壩。

“問題不大,咱們的堤壩是採用斜坡設計,稱重能力非常好。兩個倒八字套在一起,導流能力極強”

遣陳使給姜遊擊解釋著八字堤的原理。

實際上除了堤壩,他們在谷外修的洩洪槽就有很強的洩洪能力,五米寬一米五深的洩洪槽能起到的洩洪作用是非常大的。

再加上兩道防洪堤,一般的山洪都能輕鬆引入溪流透過峽谷。

“咔咔!轟!”

電閃雷鳴中大雨下到了第三天,小溪已經變成了小河,水流完全渾濁。

西邊出口的大石堤也完全開啟。

“嘩嘩~”降雨越來越大,雨幕跌落峽谷內已經有些積水了。

幸虧兩岸的田地壟起的夠高,排水也做的很好,不然這些農作物就要被水泡了。

“轟轟轟!”

“嗡嗡嗡!”

七月五日一早,東側的峽谷口突然傳來陣陣悶響。

比雷鳴聲更加低沉,似野獸的咆哮。

“來了!”

姜遊擊在掛壁通道上看著東邊的峽谷入口面色凝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