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改革座談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空間:方圓一萬三千裡,繁榮度:26000。

生命:6918332,繁榮度:225000。

人類:15429,繁榮度:15429。

靈氣濃度:9.08%,繁榮度:90008。

科技繁榮度(可展開):560000。

綜合繁榮度:916437。

備註:解除第二十五重禁制需要950000點繁榮度。

冶煉、鍛造、種植三項科技提升到了四級,陳遠估計卡在三階很久的其他科技也快了。

說不定這兩年他就有可能衝擊人皇鼎第三十重禁制了!

陳遠這一次突破禁制的閉關,足足閉了二十五天時間。

到他出關這天已經是六月十五號了,八部眾人正好等了半個月。

其實現在突破禁制並不需要閉死關,陳遠是知道這些傢伙來了的。

當然,也知道這些傢伙這次來的目的。

八部眾人到來的第二天,陳遠召集了管理層開了一個小會。

卜長老會好心的告訴七部這麼多訊息?

這是無利不起早啊。

除了為少天部提升存在感和認同感,最主要還是想坑陳天部。

卜長老讓大家都來陳天部換銅錢,而且一換就是幾十上百萬的。

他打的什麼主意,陳遠大概是知道的。

估計八成是想讓陳天部將注意力,從提高生產力轉移到天天忙著造錢上。

大量的貨幣生產,會讓整個部都沉浸在一種繁榮的假象裡。

這種金錢的生產和輸出產生的繁榮,其實就是一種幻覺。

陳天部所得到的,不過是一些沒有實際使用價值的貴金屬。

這就會最終也將導致陳天部的正常生產生活被打亂。

沒了生產,貨幣再多也沒用。

等到陳天部糧食短缺,其他商品短缺的時候,再想用貨幣換取其他部族的東西時。

定價主動權,便到了他們手裡。

不過,無論卜長老是怎麼想的,陳遠都不在乎。

有他控制部族的發展,卜長老這種簡單的經濟戰術,並不難能給陳天部帶來多大的困擾。

這幾天除了閉關,陳天部也並沒有閒著。

透過這次小會,陳遠讓鑄幣工廠全面開工,趕製銅錢。

現在陳天部的生產效率已經非常高,而且儲備的銅錠完全足夠。

就這幾百萬銅錢根本難不倒陳天部。

卜長老還是小看了陳天部,他覺得陳天部剛剛發展起來,並沒有什麼底蘊。

其實陳天部已經發展了六年多,特別是還有人皇鼎這個bug。

整個社會的繁榮度已經不是其他八部所能想象的了。

除了鑄幣,陳遠還下了命令。

他出關之前不準備八部換取銅錢,只能用他們自己之前剩下的五千枚銅錢。

如果沒帶銅錢的可以欠賬,等到後面交易的時候在扣除。

說道沒帶五千銅錢的,還真有。

是羅堅這個倒黴孩子。

他以為來了就能和陳天部交易。

結果陳遠閉關了。

不光陳遠閉關了,兩位人王和其他三位長老也全都閉關了。

對於大佬們的閉關,各部都沒有說什麼。

因為他們的族長也都在閉關,上次從陳天部參加完婚禮回去後,好幾個人都有了突破的契機。

特別是金毅族長,據說這一兩個月就能衝擊人王境界了。

陳天部雖然剩下元辰和陳卓算是資歷教深的長老,但是卻不能在這種大事上做主。

羅堅族長想少換一點錢先花花也被拒絕了,因為他們要嚴格之行陳遠的命令。

於是半個月的時間山瑤部一個銅錢沒看到,還欠了陳天部七千五百塊的住宿錢。

當然,包括山瑤部在內,大家也都欠著遣陳使的學費來著。

三月十五號晚上,陳遠出關的訊息通知了八部眾人,並且告訴他們明天上午,陳遠會與大家開個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已經有些樂不思蜀的眾人這才想起來,他們是來找陳遠請教改革事宜,同時也是來還錢的,不是來吃吃喝喝享受的。

華夏六年,六月十六日。

陳遠與半年多未見的各部長老們再次相見了。

大家一看到陳遠,立刻非常熱情的站起來打招呼。

那親熱勁兒,已經完全超越了上次見面的時候。

改革碰了一個好大的南牆,疼得大家無比清醒。

他們都想打好與陳天部的關係,從而得到發展的秘訣。

洛池長老最先湊到陳遠身邊,他將少天部即將實施的發展模式告訴了陳遠。

他是洛蘭族長的弟弟,上次就來過。

其他部族也都是紛紛點頭,大家都覺得少天部的方案不錯。

趙昌長老也頗為得意,想聽聽陳遠是如何誇讚少天部改革方案的。

“不錯,卜長老提出的這套改革方案的確非常適合少天部。”陳遠聽過具體改革方略後,點點頭說道。

趙昌長老欣慰的笑了笑,並且對陳遠的誇讚點頭表示感謝。

陳遠是從心裡佩服卜長老的。

這麼短的時間就找到了問題之所在,並且只用了一個冬天,就想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個卜長老絕對是人族九部中最聰明的!

陳遠這個不叫聰明,他是見識多。

“但是少天部的改革方案未必適合大家。”陳遠話鋒一轉說道。

趙昌長老一愣道:“七部不都差不多,怎麼不是適合大家了?”

“這套方案的答題思路沒問題,但各部回去實行的時候不要照搬照抄。”陳遠環顧眾人說道:

“因為你們部族裡,沒有卜長老這種決定聰明的人物!”

這話既讓其他七部對少天部的方案產生了懷疑,也沒有得罪少天部和卜長老。

之後陳遠又給大夥兒詳細分析了一波。

各部改革失敗的主要問題肯定是社會生產力不足。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一點,就是各部的教育水平普遍偏低。

大家一琢磨,果然如此。

算賬、識字、記錄等等,很多涉及到改革的實際應用都需要學識的支撐。

不說全民的知識水平有多高,最起碼要有一部分人有一定的知識水平。

就比如古代中國。

老百姓大多不識字不識數,但是社會頂層的文人他們是有文化底蘊的。

如果連頂層都沒有文化底蘊,那又何談改革一說。

除了生產與文化,他們的問題還體現在操之過急上。

比如說分工製作生產,這一點其實透過時間與實踐是可以慢慢磨合的。

但是強行將原本熟練的生產過程分解,必然會導致原本的熟練工手忙腳亂。

短時間內強制推行,也會導致社會生產的混亂。

陳天部在分工協作方面,用了三年才逐步成型。

即便是現在,陳天部也在不斷的改進和細化社會分工。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