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起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今年選拔的人都是五級巔峰,成績應該不至於墊底了。

其實往年成績墊底也並一定是因為修為原因,主要還是營養不良。

陳遠記得幾年前,即便是五級高手,依然有許多身材面黃肌瘦的。

陳天部生活條件艱苦,並不是因為族長和長老們的管理水平不行。

主要是陳天部附近的生活條件實在不怎麼樣,無論旱澇各種災害都能遇上。

好歹山瑤部地勢高不會發生洪澇。

金陽部雖然水旱災害都有,但嚴重程度遠不及陳天部。

洛瓊部更是沃野千里地理條件優渥。

其實這和千百年來人族遷徙路線有直接關係,大河東部的四大人族以及其他小部落,全部都是最近一千年來從西部遷徙過來的。

兩千多年以前那場屠殺之後,倖存的人族大都集中在大河以西的平原地帶。

大河西岸平原再往西就是連綿的崇山峻嶺,當時所有人族都擠在大河西岸平原生存。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當時的人族,只有少天、曲水、盈天三部,而三部最鼎盛時期每部人都都超過十萬人。

但是,隨著人口不斷增長,大河西岸得平原已經養不活這麼多人族了。

於是三大部落開始分家,部分大氏族開始帶著族人四處遷徙。

遷徙的主要方向是沿著大河向南北,以及越過大河向東行進。

當時曲水部大氏姜氏沿河向北遷徙,追後形成了姜成部。

盈天部其一谷氏,沿河向南形成了谷山部;其二山氏越過大河向東,形成了如今的山瑤部。

而金陽、羅瓊、陳天,三部全都出自少天部。

少天部當時是人族最強的部族,當然現在也依舊是。

少天部人口現在仍在十萬上下,平均實力也是最強大的部族。

整個大部族的遷徙過程,持續了一千多年,直到現在依然再繼續。

比如桑部落和風部落還有田氏,如果陳天部不接收他們,他們還會一直向東遷徙。

五百年前金陽部最先到大河以東紮根,然後四百年前山瑤部來了。

之後是二百五十年前洛瓊部來了,最後是二百年前,陳天部最後一個到來。

陳天部來的時候,人口其實只有八千多人,連參加人族大會的資格都沒有。

直到一百五十年前,陳天部人口突破一萬,才開始有資格參加十年一度的人族大會。

陳天部來的最晚,所以好地方都沒有了,只能選在現在這片空間生存。

當時的莽原森林到處充滿危險,繼續向東也並不是十分明智,不如與其他幾個大族靠的近一些也好有個照應。

只有幾隻生存艱難的小部族,甘願冒著危險繼續向東探索,就是尤部落等部族。

莽原森林妖獸橫行,人族剛遷徙過來的那些年,每年都會與妖獸爆發激烈的衝突。

人口多有傷亡,所以增長緩慢。

後來漸漸肅清了莽原深林外圍的妖獸,人口才開始漸漸增長。

只不過因為人口增長,糧食開始出現短缺。

而耕地面積不足,又使得陳天部的人口增長率幾乎停滯。

一直到陳遠覺醒前,陳天部每年新增人口只有幾十人,在人族九大部族中屬於最低的。

可想而知當時的陳天部生活多麼艱苦,如果沒有人皇鼎撐著,陳天部不可能養活的了兩萬以上的人口。

最近這些年,食物有了保障。

生活條件好了,族人們的體質都有很大提升。

身體不再孱弱,戰鬥力自然增強,陳遠覺得今年陳天部應該不至於再墊底兒了。

陳遠和韓康老爺子一起去看了一下參會人員的投標槍成績。

成績出來以後兩人覺得還不錯,韓康長老更是說今年的成績比往年強很多。

之後陳遠又讓他們演示了一下摔跤,然後他就蒙了。

“韓老,這就是摔跤?”

看著五十名五級族人扭打成一團,絲毫沒有摔跤的意思。

“是啊,這就是摔跤。”韓康長老理所當然地說道。

陳遠以前聽說族人們在練摔跤,他就以為是練摔跤。

直到現在才知道,這純屬混混街頭鬥毆啊,毫無章法可言。

因為畢竟是表演性質的比試,不準攻擊對方要害,只要把對方摔倒就可以。

所以束手束腳的族人們只能隨便亂打一氣兒。

其實現在也就是練個經驗,比賽技術什麼的是一點也不會的。

韓康長老解釋了一下他才明白,摔跤比試其實就是兩組人兩兩捉對廝殺。

只要不攻擊要害、不使用武器,隨便什麼招式都可以。

陳遠現在已經解開了十九重人皇鼎禁制,他的修為到了二級巔峰。

他試過與三階的族人比試,但是沒人是他的對手。

其實除了有人皇鼎加持以外,他還有自己的優勢。

大學時期,他是學校柔道協會的成員,體育選修課學的是太極拳。

這兩種都是以柔克剛的武學,兩種功夫都是以強身健體為主要目的。

但是陳遠再真正獲得修為以後,竟然發現這兩種功夫的威力比前世大得多。

最近幾年實在太忙了,根本沒時間將兩種這兩種功夫的傳下去。

沒想到今天看到部族中這些高手的較量,他才知道太極拳和柔道的傳播,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你們都停一下。”陳遠招呼大家停手。

“韓老爺子,我這有種新的功夫,您給掌掌眼。”

陳遠讓五十個參加大會的高手都過來,然後他又去族中招了一名三階巔峰的青年。

“我這門功夫叫柔道,就是徒手把對方摔倒的功夫,正好比較適合這次大會。”陳遠讓三階巔峰的青年給自己搭個手。

柔道的前身是柔術,柔術脫胎於中國武術,後來發展為一種兩人徒手較量的競技運動。

柔道攻擊防守的對練和以柔克剛、剛柔相濟的技術特點。

可使身體的敏捷性、靈活性、力量性得到鍛鍊與發展。

正好適合再這次人族大會上適用。

現在是六月二號,距離啟程還有十八天的時間。

如果抓緊聯絡,大家的柔道水平一定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

相信練了二十天柔道的族人,去迎戰那些還是街頭亂戰的對手,應該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