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華夏三年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華夏二年除了公家的事情進展順利,陳遠的家事其實也有了長足進展。

當然,並不是說他自己,而是老姐和穆白。

經過小白臉兒的窮追猛打,最終二人在除夕之前確立的關係。

春節放假期間,小白臉兒還以未婚夫的身份拜訪了族長家。

祖母對小白臉是十分滿意的。

父親和陳遠自己,則是抱著戒備和考察的心態,對小白臉兒提出了各種刁鑽的問題。

結果小白臉應對自如,這就讓老姐和祖母更加欣喜。

最後父子二人只能暫時預設,這個小白臉未婚女婿(姐夫)的身份。

過完春節,父親閉關之前拍板決定,再對這兩人考察一年半到兩年。

當然,這個考察的任務就交給陳遠了,所以今年一年陳遠都要把穆白待在身邊。

第一是考察穆白的人品,第二是考察他的工作能力。

父親今年正好也要突破七級人王了,等到父親出關還可以親自考察他們一段時間。

如果明年的夏天之前,他們兩人還沒有什麼問題,那就可以準備成親了。

那時候十九歲的老姐,“真·洪荒大齡單身女青年”的身份也將終止。

除夕那天,陳遠檢視了一下人皇鼎各項屬性。

因為現在突破間隔太久了,他每年才會檢視一兩次。

華夏二年裡,陳遠個人進步方面,算是略微的超額完成了任務。

空間:方圓八千里,繁榮度:16000。

生命:293214,繁榮度:125000。

人類:13966,繁榮度:13966。

靈氣濃度:4.66%,繁榮度:40606。

科技繁榮度(可展開):233000。

綜合繁榮度:428572。

備註:煉化第十五重禁制需要繁榮度450000。

科技專案中,除了石器製作,其餘最先有的九個科技專案,全部達到了三階。

但是所有科技專案中,仍然沒有達到四級的。

華夏二年新增加的科技專案有:教育、軍事、運輸以及釀造四項。

但是因為都是新增專案,現在等級都是一級。

教育是因為陳遠小學、陳遠技工學校和陳遠軍事學校,這三處院校的建設起到了效果。

軍事必然與軍訓和閱兵有關,當然也可能和步人甲的誕生有關。

總之,隨著以後軍訓的常態化和步人甲等武器裝備的製造,軍事科技必然還會進一步提升。

運輸不用說,肯定是運糧大車的設計和改進帶了的效果。

釀造則來自釀酒成功,這也是除夕之前才最新得到的科技專案。

科技專案帶來的豐厚繁榮點,讓陳遠距離解除第十五重封印不遠了。

他自己估算,夏季之前說不定就能達到第十五重禁制了。

……

華夏三年的春季與往年並沒有什麼不同。

唯一的區別是,春耕開始前,六條筆直的砂石路通向了新城的方向。

六條道路在新城東西兩門前的空地處三三匯合,以後這兩處空地將打上水泥地面,建設一處門前小廣場。

修好路以後,各部門都在為春耕忙碌。

近年來因為耕地面積減少,春耕工作也越來越簡單,已經不用全族動員了。

所以工匠們並未參加春耕,他們還在加緊趕製各類建築工具和器材。

陳天部的分工進一步清晰起來,並且未來的幾年,將逐步固定每個人的職業。

除了各個作坊加班加點,幾處礦山也在加緊生產。

花崗巖石條已經生產了四十萬條,明年就能達到六十萬條的目標產量。

春耕在四月十五號就宣告結束,整個陳天部開始投入到城市建設上來。

“族長,一號住宅樓的地基已經做好了。樊明長老請您過去。”

族人過來向陳遠報告,他最近幾天正帶著穆白,在各氏族中巡視改建工作。

目前進展最快的是雲氏和韓氏,已經開始在新址打地基了。

陳氏舊部進展也還算不錯,在舊址旁邊的新營地開展了清理和平整工作。

其他幾氏也將會在最近幾天開始新城建設工作。

對於磚混結構的平房和樓房,目前陳天部還處於零建設經驗的狀態。

陳遠近期的工作任務是,建設出一棟標準的住宅樓和一棟標準的平房,以供大家參考。

“通知各氏族建築師集合,最近這幾天咱們就把樣板房做出來。”陳遠吩咐道。

“是!”

各氏族分別挑選了五名在建築領域最有天賦的匠人,由七位長老帶著跟隨陳遠建設學習蓋樓的經驗。

其實陳遠也是第一次蓋房子,之前小學教室的建設,純屬搭積木式的擺建,基本毫無技術性可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是磚瓦房和住宅樓就不同了,涉及到很多知識,不能光把磚頭壘起來就算完活兒。

現在觀摩學習團隊一共是四十二位,他們即是來學習的,也是陳遠的幫手。

他們要一同參與到建設中來,這樣才能共同學到更多知識。

根據之前的設計圖紙,一號住宅樓的地基已經打好,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地基,基坑向下挖了兩米深。

陳遠也不知道三層樓需要多深的地基,乾脆就多挖一些,兩米總應該夠了吧,都挖到岩石層了。

一號住宅樓的地基去年就已經挖好了,夯實以後冬季用木板和茅草覆蓋。

三月份初的時候工匠們就把地基打好了,經過一個半月的風乾、晾曬已經基本乾透了。

住宅樓的整體設計是標準的長方形樓體,每層的戶型都一樣。

建築面積一百平,三室一廚一衛。

這個條件,對於原本舊宅只有十幾平米,臥室、廚房等各個功能,都擠在一起的族人來說,已經屬於別墅級別了。

現在雖然是大鍋飯制度,但是未來陳天部隨著職業分工的明確,私有制必然興起。

那時候私廚也就成了必備的空間,所以陳遠乾脆把廚房也規劃了出來,暫時用不上的還可以當倉庫。

春耕期間,剩餘的勞動力對新城部分設施進行了建設。

校場、畜牧欄的場地最先夯實,中心廣場的土地也完成了夯實工作。

現在這三處地方暫時作為物料倉儲空間,堆放了成堆的建築材料。

中心得主路也夯實了,主路修好也為後續開工建設的專案,提供了交通保證。

與住宅樓同時進行的是糧窖的挖掘工作,今年要把規劃的二十八處糧窖挖掘出來,並且做好烘乾,墊層等基礎工作。

爭取明年秋季之前,整個糧倉建設完畢投入使用。

陳遠騎著雞無命,帶著穆白正從樊氏聚落往新城走呢。

突然身後又追過來兩個族人。

“族長!”

“族長!山瑤部來人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