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製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經過測試,大兔子這傢伙的能力是補種植物。

哪裡植被破壞嚴重,它只要過去使個小法術,就會長出新的植物。

當然,植物品種必須是小鼎空間裡存在的。

而且它也不能無限施法,一次栽種個二三十棵植物就要休息大半天。

其實有了這項能力空間裡已經可以種植糧食了,只不過大兔子這種種植方法,也是太過粗放式了而且效率也並不高。

歪七扭八參差不齊的,種個草還行。

種糧食產,量肯定高不到哪裡去,估計還不如養兔子提供食物來的快。

大兔子蹦蹦跳跳的去了山頂補種雜草,陳遠帶著雞無命到了南邊的生活區,上午陳遠在這裡用乾草鋪墊出一張草蓆。

躺在草蓆上,他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水神有了,木神有了,以後自己冊封的神祇會越來越多。

小鼎的功能簡直就和封神榜一模一樣,那自己算什麼呢?難道是玉皇大帝?

……

甩開心中胡思亂想,陳遠出了一趟空間,他在部族周圍採了一些小樹苗,將樹苗種在了兔子坡最頂端。

種好了樹苗,又交代大兔子在西邊草地邊緣也種上樹。

有兔子的神職屬性幫忙,空間裡的很多工作都可以輕鬆下來。

陳遠從外面又搬了一張竹椅進來,將竹椅放在魚塘邊,靠在上面眯縫個眼睛,就這麼靜靜的坐了一下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製陶吧!試一試說不定有效果。”

原始社會的科技無非也就是陶器製作或者是農業耕種之類的。

農業耕種這個見效太慢了,作物成長週期要大半年。

至於冶金和青銅器,別說製作,就連材料部落裡都沒有,根本不在考慮範圍。

作為歷史系的學生,陳遠深知,在古代文明中,陶器遍佈全球各個遺址。

這東西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試過把部落裡的陶器直接拿進來,但小鼎的繁榮度並沒有增加,估計要在鼎內完成一次製陶工藝才行。

陳遠決定親自動手了,他要先去找師父學一下手藝。

第二天一早,陳遠跑去了樊氏的聚落。

陳天部五大氏族,樊氏的製陶技術最是高超。

“呦呵!小遠怎麼跑到我這裡來了?”

樊氏的長老叫樊明,五六十歲的樣子,實力據說是五極巔峰的戰將。

陳遠作為族長的兒子,部落裡沒人不是認識他。

樊氏聚落離陳天部主地也就五公里左右,一路上都是農田和耕作的族人,就算陳遠自己過來也是非常安全。

“樊長老,我想學製陶。”陳遠仰著頭對樊明說道。

“咦?你想學製陶?好啊,我親自教你。”樊明摸摸陳遠的腦袋說道。

陳遠不能修煉的事,全部族都是知道的,因此都對這個可憐的孩子頗為照顧。

現在他想學門手藝,樊明自然傾囊相授。

有了樊明的教導,經過一天的學習,陳遠大致掌握了製陶工藝。

當然,這裡面許多知識點身為一個現代人,即便不是專業人士也能明白。

而且單就理論知識上,陳遠在某些方面甚至要比樊明知道的還多。

第二天一早,陳遠進入小鼎空間,開始了人生中第一次自己動手燒製陶器。

“大兔子!找兩個善於挖洞的手下過來。”陳遠一進空間就朝兔子坡叫了一聲。

沒一會兒,大兔子帶著兩個一級巔峰的手下蹦蹦跳跳來到陳遠面前。

大兔子昨天夜裡也順利突破到了三階妖獸的境界,突破以後,這傢伙的智商提升了很多,差不多和十一二歲的少年差不多了。

陳遠帶著三隻兔子苦力和看熱鬧的雞無命來到魚塘邊,之所以將製陶地選在水邊,是因為燒紙陶器需要用水來和泥。

他先在地上圈出來了一個直徑一米左右的圓圈,然後讓大兔子和手下沿著圓圈向下挖了三十公分左右,這就是陶窯的基礎。

大兔子能做的其實就是挖坑,製作泥胚它們是幹不了的,只能陳遠自己動手。

製陶用的粘土樊氏聚落附近有的是,整整一座小山全是上等粘土。

陳遠昨天趁著樊明長老不注意,收集了足足一兩噸,足夠他燒製很多陶器了。

而且他的不目的也並不是單純的燒製陶器,他要研究如何提升空間內的科技繁榮度。

陳遠將粘土兌水,蹲在地上開始和泥。

三隻兔子瞪著紅彤彤的大眼睛,好奇的看著陳遠和泥。

它們不明白,陳遠作為這方空間的主人,為什麼喜歡玩泥巴。

雞無命倒是沒有在圍觀,他是學著陳遠的樣子弄了些水也在和泥。

當然,這貨只是為了和泥而和泥。

陳遠先將和好的泥土捏成了碗、杯子的形狀,一共捏了五個碗和五個杯子。

將泥胚放在一便晾曬,然後將乾草摻入粘土,再搓成長條。

沿著圓形的邊緣,一條一條的擺在上面。

粘土條圍成圈,然後一圈一圈的往上壓實。

簡易的小製陶窯漸漸的成形了,這口窯直徑一米,高度還不到一米。

畢竟是第一次自己親手燒窯,搞的太大萬一失敗了,也太耽誤功夫了。

不過,就這麼個小東西,就折騰了陳遠足足半天的時間。

而且形狀怪異,就像隨時要坍塌了一般。

窯做好泥胚也完成了,下面的步驟就是曬乾。

陳遠吩咐了雨神,這幾天不要下雨,鼎內空間的日升日落與外界相同。

但天氣則完全掌握在陳遠手中,即便外界狂風暴雨,鼎內空間也會是豔陽高照。

就這麼焦急的等待了四天,第四天一大早,陳遠進入了空間,泥胚和陶窯已經完全乾透了。

陳遠先將陶窯底部鋪上一層十公分左右的甘草,然後擺上泥胚壓實,又在上面鋪上了足夠的柴草。

之後是密封,陳遠又和了一堆稀泥,然後摻入乾草。

將和好的泥均勻的塗在陶窯的表面,為了封住窯體氣孔。

最後只在底部兩邊,留了兩個通氣用的小口。

陳遠取了火種將陶窯點燃,確定窯火不會滅後。

陳遠將點火口用泥封住一些,只留一點用於通氣,窯內的火慢慢的燃燒了起來。

之後的事情就是等待了,整個悶燒過程大概需要三天時間。

第二天姐姐陳霜回來了,她去忙了一週,今天早上才回了家。

一到家她就興匆匆的過來,要看看弟弟的小鼎空間搞成什麼模樣了。

鼎內空間,姐弟兩圍著陶窯。

“哈哈哈哈哈!”陳霜指著簡陋的陶窯笑的前仰後合。

“這個是我第一次燒陶器!”陳遠撅著嘴道。

“你這個陶窯也太醜了!哈哈哈哈!”姐姐又笑了一陣,好不容易才止住笑聲。

“小遠怎麼不等姐姐回來,燒窯我可是高手呢!”陳霜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

“誰知道你什麼時候回來!父親每日忙的不可開交,我又著急做實驗,只能自己嘗試一下了。”陳遠無奈的說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