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9 人又不是麥子(為五月1500月票加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遼東北部,建虜實際管轄地的最北方,有一重鎮,在後世非常有名,叫做寧古塔。

皇太極改金為清,建立大清的時候,任命吳巴海為鎮守寧古塔副都統,在這裡修城駐守。

多爾袞決定聽從洪承疇等人的建議,要在明軍騷擾不到的北方開荒種田時,便把漢人和朝鮮人都往這邊遷移。

準確地說,北遷的人群中,地位高的,可以在這寧古塔居住,至於普通人,作為開荒種田的主力,朝鮮人和漢人,還要繼續往北,到平原地帶,有水的地方去開荒種田,也就是後世的三江平原。

不過這個時候,連寧古塔都被認為是荒涼苦寒之地,就更不用說更北方了。

因此,在這個遷移的過程中,哪怕建虜押送過來的,都是朝鮮青壯男女,其實一路上也死了不少;甚至因為初期物資短缺,到了目的地之後也一樣死了不少。

不過反正死得不是建虜,朝鮮人也好,漢人包衣也罷,死了就死了,並沒有人會在意。

在建虜鐵了心要發展北方糧田的情況下,以死了無數漢人和朝鮮人作為代價下,終於被建虜開墾出了一大片糧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鄭芝龍送來的水泥配方,又讓建虜以寧古塔為中心,修建了好幾條有點像樣的道路。在糧田區,也用水泥修建了水渠等水利設施,讓整個嚴寒的北方,因為善於耕種民族的到來,變得有點欣欣向榮起來。

寧古塔所在,原本只是副都統為最高級別的官員管理。但是,自從這個大規模遷移,並且開荒種田以來,倒黴的豪格爭權奪利失敗,被派到了寧古塔管轄建虜的後方根基。

這麼一來,寧古塔的級別一下提高很多,也讓寧古塔變得更為繁榮了一些。

在城中一處相對來說,佔地位置比較好的宅院內的一個房間裡,有兩個人正在說著說話。

其中之一,便是自己請命,冒險潛回的孔有德。

此時,就聽他用安慰的語氣對他對面那個年紀比他大多了的人說話道:“你儘管放心就是,朝廷不可能再敗的!真得,你就算不信我,也該信你的外甥吧?”

他對面這人,便是投降了建虜又逃回去,然後又被建虜俘虜的錦州總兵祖大壽。

孔有德潛回來找的人,就是祖大壽,同時帶著吳三桂的親筆書信,才讓祖大壽真正相信孔有德,把他藏在了自己府裡。

之前的時候,他感覺建虜的動靜判斷,大清很可能要發動大的軍事行動,和孔有德說了之後,便用孔有德的名義,派人給朝廷那邊送信了。

就是不知道,朝廷那邊有沒有收到信,反正後續情況怎麼樣,他們離得太遠,就一無所知了。

祖大壽根據自己多年為官的經驗,一直不怎麼相信孔有德給他說得那些事情,哪怕有他外甥書信在,也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因為對他來說,孔有德所說那些事情,真得太讓人匪夷所思了。

此時,聽到孔有德的話,祖大壽有點無奈地說道:“這不是信不信的事情,軍國大事,還是要講事實為好!”

頓了頓,他又補充說道:“以前的時候,大清受限於糧草物資,一直沒有能力發動大的戰事。每一次大的戰事之前,都要積蓄很久的糧草才行。如今看這個樣子,肯定是有準備了,從南運的糧草物資總量上看,規模要遠大於我所知道的任何一次戰事。你說,這麼大規模的戰事,能讓人不擔心麼?”

孔有德聽了,便想開口說話。結果沒想到,祖大壽又先開口,似乎是提醒他說道:“這一次,攝政王是來了嚴旨,南運糧草之多,指不定留下的糧食,都不足以讓北邊這邊的人能過冬,估摸著今年冬天又會餓死不少人。到了明年,再開荒種田的人就更少了。這說明什麼,這是在涸澤而漁。除非……除非攝政王有把握,能打贏戰事,然後押解更多的俘虜,或者掠奪更多的人口來充實我們北邊!”

聽他說了這麼多,還真別說,孔有德也有點沒底了。

畢竟他在兩邊都待過,雖然在寧遠戰事中被朝廷官軍俘虜之後,重新看到了朝廷的強大,但是,畢竟他是很快又跟隨吳三桂去了東江鎮,和關內的聯絡就小了很多。隨後,他又用了幾乎半年多的時間,歷盡艱險才潛到寧古塔這邊。

得知自己的子女都被建虜殺了,要是被人認出來估計也完蛋,就又潛伏著,尋找合適的機會才見到了祖大壽。這中間的曲折不用說了,用了他將近一年半的時間才算是接觸到了祖大壽。

在這些時間內,他就徹底失去了和朝廷官軍的聯絡,無從知道朝廷那邊到底怎麼樣了。

此時,孔有德想了下之後,語氣便弱了一分道:“你聽我的,就算朝廷軍隊可能初戰會敗,但是等回過神來之後,就絕對會反敗為勝的!”

祖大壽聽出了他的語氣已經沒有之前那麼自信,就讓他也更是少了一分期望道:“據我的估計,從這南運的糧草上推斷,這一戰的兵力,很可能會達到二十萬以上。大清自己肯定沒有那麼多兵力可用,但是如今還有倭國,還聽說有瓦刺、漠北的喀爾喀部族,還有什麼沙俄帝國,總兵力很可能多到難以想象的地步;如果不是打關鍵性的戰事,決定勝負的戰事,以我對攝政王的瞭解,他不會這麼不顧我們這邊的死活!”

本來孔有德還有點沒底的,一聽祖大壽這麼誇張的話,他頓時就不服氣了,當即問道:“大清真得還和以前那麼厲害的話?還需要這麼多的盟友麼?”

“……”祖大壽一聽這話,頓時就愣住了。

以他和大清打了這麼多年的交道,他當然清楚,如果不是大清自己的實力不足,肯定不會去聯合這麼多的勢力。

而孔有德也因此開啟了思路,便又問祖大壽道:“還有,大清連續敗了兩次,幾乎全軍覆沒的那種,你我應該都知道,大清肯定是傷筋動骨了對不對?這才過去了多少年,就能恢復當初的實力?這人又不是麥子,一年就能重新長好的!”

祖大壽聽了,張了張嘴,發現一時之間,好像不好反駁。

而這時候,孔有德又對他說道:“還有,把我們漢人全部遷到寧古塔來是什麼意思?你我就不說了,其他人,不也有很多是真心在為他們賣命。可是,有區別麼?只要是漢人,就和朝鮮人一起全部遷到寧古塔來。你說,大清要還是有以前的實力,他們會這麼做麼?這說明什麼,他們對上朝廷,沒自信了!只要不把我們遷回去一天,他們就一直沒有自信!”

說到這裡,孔有德覺得自己說得有理了,便再對祖大壽說道:“所以我雖然不知道如今朝廷那邊怎麼樣了,但是我敢肯定,朝廷絕對是越來越強,讓大清這邊越來越害怕了才會這樣!”

“其實,不說別的,就只是蒸汽火車,這種從未有過的東西都能有,那朝廷又還有什麼能做不到的呢?”孔有德說到這裡,他用非常真誠地表情說道,“真得,你沒見過不知道當初我見到那蒸汽火車的時候,會有多震驚!當時我一見之下,就已經覺得,天變了!朝廷,絕對不會是以前的朝廷了!”

祖大壽已經不止一次聽他提這蒸汽火車了,此時再聽,他也不得不承認道:“或許你是親眼見過,又坐過,因此感觸非常深。而我,只是聽你說起而已。不管怎麼樣,我還是有點難以想象,朝廷才過去幾年,就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總覺得有點難以置信!”

“那你更要為有朝一日回到關內用心了啊!”孔有德一聽,連忙又勸道,“我就告訴你,人這一輩子,要是沒見過那蒸汽火車,不坐一坐,那我敢肯定,這一世都白活了!不衝別的,就只衝這個,是不是也要繼續下去,對不對?”

祖大壽聽了,似乎是有點出神,並沒有回答。

孔有德見了,有點喪氣。

他潛回寧古塔,不是說就是為了潛回寧古塔而已,除了想帶走自己的子女之外,更大的是立下一份大功。

可是,他又不可能露面,因此,要想立大功,就只能藉助別人。而他最好藉助的物件,就只能是祖大壽。

因為祖大壽是東江總兵吳三桂的親舅舅,並且祖大壽有不少手下都在寧古塔這邊,最為重要的是,祖大壽是迫不得已投降建虜,有機會的話,他是要逃回大明的。以前已經這麼幹過一次,只是很遺憾,又被建虜給逮回來了。

想到這,孔有德突然眼前一亮,便又對祖大壽說道:“你當初從遼東逃回錦州的時候,陛下可是很相信重視你的,莫要辜負了這份聖恩啊!”

當初他逃回去的時候,遼東巡撫丘禾嘉向朝廷參奏祖大壽率隊獻城投降,結果崇禎皇帝不僅沒有降罪,反而提升祖大壽為左都督,領錦州。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叫天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