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 用人之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接著,劉偉超便仔細地搜了阮大鋮的資料,心中大概有數之後,便聯絡了崇禎皇帝。

一接通之後,他就對崇禎皇帝說道:“這個阮大鋮,口碑非常差。如果按照原本的歷史上,他會被馬士英給啟用,然後編著《蝗蝻錄》,《留都防亂公揭》對東林、復社諸人立意報復,大興黨獄。並且在南京城破,福王投降之後逃到了錢塘,在那邊投降了建虜,又上下運營,想當福建巡撫,最終死在了路上。”

崇禎皇帝一聽,便眉頭一皺道:“如此,那此人斷然不可用了!”

“你先等等,不要太早下結論,我還沒有說完呢!”劉偉超一聽,便微笑著說道,“我們這個時代,還有這麼一個說法,你先聽聽。”

“哦?”崇禎皇帝一聽,有點疑惑,便對劉偉超說道,“嗯,你說!”

於是,就聽劉偉超對他說道:“我們這有一個說法,是說大明滅亡之後,東林黨人,復社等江南很多人都投降了建虜,然後呢,就是由他們來編寫《明史》,一共修了九十四年,並且還大興文字獄,燒燬了不知道多少書籍,世上留存的,大都是對建虜有利的。同時,因為編寫明史的都是東林黨人以及他們的後人,因此他們的筆桿子自然是偏向他們自己,也就是美化東林黨一邊,汙衊他們的對手。”

“你是說,這個阮大鋮有可能是被汙衊的?”崇禎皇帝一聽,有點疑惑地問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劉偉超聽到這話,當即搖搖頭說道:“畢竟過去了這麼久了,歷史到底怎麼樣,沒法知道。是不是汙衊,不好說。但是,我們可以根據目前已有的一些資訊來分析。”

“哦,願聞其詳!”崇禎皇帝聽了,略微帶著一點好奇說道。

劉偉超聽了,看了下電腦上阮大鋮的資料,然後便對崇禎皇帝說道:“這個阮大鋮,早年是東林黨大佬高攀龍的學生,本身還是東林黨的干將,但是東林黨高攀龍和左光斗內訌,殃及了阮大鋮,使得本來該輪到他的官沒得做。隨後,魏忠賢出手,分化瓦解東林黨,這個阮大鋮便投靠了魏忠賢。但是上任未及一月就辭官回家了。”

頓了頓,他又接著說道:“後來魏忠賢又召他進京做官,但是,他所有當官的時間算起來,卻不過二年多而已。為什麼後來東林黨人對阮大鋮恨之入骨,不給他當官的機會?我覺得吧,有可能是因為他的才華高,如果正常為官的話,會壓過其他人。並且,有才華的叛徒,更招人恨。”

崇禎皇帝這邊也有資料,不過記錄並不詳細的,只是說明阮大鋮什麼時間是什麼官之類的。

此時,聽到劉偉超的分析,他也是在思考著,並沒有插話。

就聽劉偉超繼續說道:“這個阮大鋮,從他的經歷看,是個十足的官迷,因為他一直在為他做官而努力鑽營,就沒停過。從這也能看出,誰不給他官做,他恨誰,從最初的投向魏忠賢,以及到他後來當官之後對東林黨的報復,也能看得出來,都能理解他的行為動機。”

說到這裡,他搖頭笑了下說道:“就我們後世公認的一個觀點,是大明亡於黨爭。這個阮大鋮所表現出來的,也確實有這麼一面。但是,不管從那方面看,東林黨人的黨爭也是非常兇的,為了排除異己,置正事不管。然而,從後世的資料上看,好傢伙,一個個的,都是清官忠臣。說實話,我以前看了之後都挺納悶,崇禎朝這麼多清官忠臣的,怎麼還滅亡了呢?這個皇帝是有多無能啊!”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的表情頓時有點尷尬。

好在劉偉超看到了,便立刻笑著說道:“後來看得資料多了,才知道是因為編寫史料,流傳後世多的是東林黨人的後人所寫,他們自然是要把自己人寫好一些的。”

頓了頓,他便拉回話題說道:“另外一個,這個阮大鋮啊,後世有不少人從他僅有的傳世之作上看,得到結論說他是明朝詩詞第一人。這是好幾個後世有名文人所說,就是因為他的名聲問題,導致他才名在後世不顯,同時,留於後世的作品也很少,都被燒掉了。”

崇禎皇帝聽到這個話,不由得露出了吃驚的表情。整個大明朝詩詞第一人,這樣的評價絕對是非常高的!

他在想著時,劉偉超還在繼續說道:“就我而言,綜合來說阮大鋮這個事情的話,他的才華是絕對有的,並且他還肯為了做官,放棄一切矜持,甚至可以說,到了不要臉的地步。你看,那麼多名家大儒,進士出身的人中,就他寫了文章來回應科學之道,甚至可以說有大拍馬屁之嫌,還不惜用我們這個時代的書寫方式和簡化字。”

崇禎皇帝聽了,正想說話時,劉偉超卻又先說道:“還有,他的這個劇本,完全拋開了你這個時代文人要臉的做事方式,也不用含沙射影的方式,直接赤裸裸地演出了一場收稅好壞的戲曲。由此可見,他和江南文人,特別是東林黨人的關係,已經很差了。”

崇禎皇帝聽了劉偉超說了這麼多,已經體會到了他的用意,便徵詢道:“那就是說,此人可用?”

劉偉超聽了,並沒有正面答覆,而是繼續說道:“他的這個戲劇推出,肯定不受江南士紳的歡迎。這會讓他在江南那邊的口碑更差!換句話說,對於整治江南士紳,他肯定會非常積極。”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雖然沒有得到確切答覆,但是也明白劉偉超的意思了。

他正想說話時,就聽劉偉超態度認真了一些,鄭重地對他說道:“有人說,水至清則無魚,又有人說,白貓黑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你作為大明皇帝,要用天下之人,我覺得關鍵是你用的人,能不能幫你做成你想要他做的事情。如果有事情你不想讓他做的,你可以限制他。這樣的用人方式,才是一個皇帝該有的方式,你覺得呢?”

崇禎皇帝聽了,用力點頭,懇切地說道:“你說得對,所謂人無完人,最為關鍵的是,朕要學會怎麼用人!”

說這句話的時候,他其實想到了自己。罪己詔都下了那麼多次,又有幾個皇帝會有?如果不給機會的話,自己還能當這個皇帝麼?

雖然自己以前做錯了很多事情,甚至分不清臣子說話的真正目的,被他們忽悠著,成為了底下臣子黨爭的工具!

而這個阮大鋮,就目前來說,他其實也是黨爭的失敗者,或者是那些黨爭大佬手中的棋子,犧牲品;

從某一點來說,崇禎皇帝覺得,這個阮大鋮和他一樣,都是黨爭的受害者。

這麼想著,崇禎皇帝忽然覺得,這個阮大鋮一下就不討厭了。

心中很快想了一下,崇禎皇帝便問劉偉超說道:“那朕讓他暫代政通使,就在江南專職宣傳清查隱戶、丈量土地之國策,順帶著在江南文風鼎盛之地宣傳科學之道,你覺得如何?”

劉偉超聽了,便笑著說道:“我覺得可以,這個政通使沒什麼攻擊別人的權利,只是宣傳朝廷的國策。這麼一來,可以避免他報復東林黨人,繼續陷入黨爭,發起黨爭的可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人盡其才了!”

崇禎皇帝一聽劉偉超也肯定他的思路,心情暢快,便笑著說道:“朕一看他這戲劇,就覺得不錯,當時就有過這個念頭的。”

聽到這話,劉偉超也想了,想也不想,就對崇禎皇帝說道:“你這麼說,其實我並不是很認可,而是感覺,這種還是有點曲高和寡。”

“啊?”崇禎皇帝聽了有點意外,便好奇地問道,“如何個曲高和寡之法?”

劉偉超一聽,就馬上問他道:“你覺得這個宣傳的物件是誰?”

“地方鄉紳啊!讓他們配合朝廷國策,休得搞事!”崇禎皇帝聽了,想也不想地就說道。

言語之間,已經被劉偉超影響,多了後世的用詞。

劉偉超聽了,便馬上搖頭說道:“非也非也!我覺得,你真正應該面對的物件,是最廣大的人民,就是普通老百姓!”

他的說話,也同樣有被崇禎皇帝影響,不過他自己卻不知道,接著就解釋道:“那些隱戶同樣是要受地方鄉紳剝削的,如果他們明白朝廷的國策,知道不當隱戶比當隱戶好,知道重新丈量土地,更有利於他們,那麼那些地方鄉紳就算想和朝廷對著幹,也不會有人支援。當國策受到最廣大百姓支援之時,地方上就穩如泰山,就靠幾個鄉紳壓根就掀不起什麼風浪的!”

崇禎皇帝聽得很新奇,同時也覺得有點熟悉。

之所以新奇,是因為古代的這些當權者眼中,所謂的百姓,其實就是指鄉紳。真正的老百姓,那都是隱形人,被鄉紳所代表的。

而他又覺得有點熟悉,是因為劉偉超的這個說法,和以前劉偉超對他說得一些事情能對得上,讓他有熟悉的感覺。

因此,崇禎皇帝便立刻請教道:“怎麼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叫天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