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飛昇前的準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既得隴,復望蜀。

林賦也不例外。

原本他的目標就是帝國國運。

可是現在,他還是不滿足。

他想要更高,他想要王朝國運!

如今聖朝契機降臨,雖然國運和國力沒有必然的關係,但越高越好啊。

國運在林賦看來,更像是天賦。

就像是玄幻小說之中的靈根。

國運越強,天賦越強。

具體表現出來的效果就是元炁濃度的差異,國民修行速度的差異,突破境界的機率的高低,國內靈石礦脈的多少等等。

說白了就是資源的問題。

國運越強,資源也就越多。

修行一途,財侶地法。

資源永遠是最主要的。

沒有足夠的資源,一切都是虛妄。

但是如何將天賦轉化為國力,那就要看自己的能力了。

林賦雖然想要突破到王朝國運,但效果顯然是不盡如人意。

想要突破到王朝國運實在是太難了。

億萬萬國度,初始評定為王朝國運的,只有三個國度。

而其中兩個都已經泯滅在秩序沒有建立的亂世之中了。

留下來的只有大秦一個。

沒錯,哪怕是大漢和大唐,初始評定都只是帝國高階國運而已。

由此也可以看出,初始國運和國力並沒有必然的關係。

畢竟,國運是可以透過吞併其它國度來獲得提升的。

“秦始皇是怎麼突破到王朝國運的?”

林賦百思不得其解。

他掛都開了,也沒有突破。

可是秦始皇卻辦到了。

“難道是社會制度!”

林賦腦海中靈光一閃,驚呼出聲來。

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切都可以解釋的通了。

林賦這都開掛了,各種各樣遠超時間線的科技和理念都輪番上陣了,都沒能突破到王朝國運。

哪怕是萬國世界秦始皇所在的平行時空,科技和理念都不可能超過大虞。

至於人文發展、教育理念、國土面積更加不可能和大虞相提並論。

而秦始皇卻能夠獲得王朝國運,最大的可能就是社會制度的開創。

夏朝471年,商朝554年,周朝791年。

這一千八百年,社會制度是屬於封建社會的範疇。

所謂封建社會,就是分封而建。

像是一個個國家集合起來的聯盟。

而秦始皇開創了一條新的路線:皇權官僚專制社會。

皇權為首,官僚為輔,來統治整個國家。

這無疑是開天闢地的巨大功勞。

要知道,在秦以前,整個社會是沒有‘大一統’這個概念的。

就算是春秋戰國時期,也同樣沒有統一這個概念。

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何等的強盛,也沒有完成統一各國。

因為壓根沒有想過要統一。

以往不管是夏還是商,又或者是周,雖然國家變了,統治者變了,但是社會形態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

只需要讓所有國家歸順,尊奉自己為天子就可以了。

而秦始皇打破了這個觀念,他武力統一各國。

然後又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創立郡縣制。

完完全全改變了社會形態。

這才是秦始皇最大的功績!

當然,秦始皇能夠完成這個,不是他的思想有多麼先進,而是被逼無奈。

商鞅變法將秦國變成了一駕戰車。

自然是所向披靡。

但想要停下來可沒那麼容易。

人們已經習慣了依靠戰功來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

你現在不打仗了,我還怎麼獲得更高的地位。

想要緩解社會矛盾,只能一直打下去。

打著打著,就把其它國家給滅了。

為了讓秦朝這駕戰車停下來,這才有了郡縣制。

不過秦朝也受到了強行停下戰車的反噬,二世而亡。

真正得利最大的,其實是漢朝。

漢承秦制,也正是秦朝的制度,讓漢朝有了四百年國祚。

“難道要我開創一種制度才行!”

林賦心中有些沒底。

開創社會制度,他當然知道怎麼開創。

最適合現在的制度就是君主立憲制。

關鍵是如何施行?

林賦當即招賈詡和諸葛亮過來,和兩人談論起這件事來。

“君主立憲制!”

兩人聽完林賦的想法,同時沉默了。

他們當然知道君主立憲制。

但是想要推行,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君主立憲制的確比大虞現在的皇權官僚專制……也不能說先進,只能說穩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皇權專制將權利集中在了皇帝身上。

權利太過集中,有利有弊。

如果出現賢明的皇帝,整個國家會繁榮無比。

而相對應的是,一旦出現昏君,對整個國家也是毀滅性的打擊。

相比較而言,君主立憲制就穩定多了。

不會像皇權專制制度那樣,出現太大的波動。

長久的沉默之後,在‘鹹魚’方面,到底是諸葛亮略遜一籌。

賈詡可是資深鹹魚了。

“臣以為,君主立憲制可行,但需要根據國情和社會發展程度進行修改。”

這是很有必要的。

不管是多麼完美的制度,不符合實際情況也不會有好的效果。

“好!”

林賦當即拍板確定下來:“此事就由你們兩人來全權處理,不過儘量快一些,是時候去萬國世界了。”

賈詡無奈的嘆了口氣。

他有些頭疼。

君主立憲制最大的特點就是將皇權分散了,這種事他實在是不想插手。

可是不插手又不行,去過萬國世界的除了林賦一共就只有四個人。

管輅去了就沒回來。

趙雲倒是回來了,可問題是讓趙雲參與討論……

還是算了,還是他們兩個來吧。

憑藉著從萬國世界帶回來的記憶,諸葛亮和賈詡很快就完成了對君主立憲制的修改和完善。

兩人修改完成之後,林賦第一時間召見了漢王劉協。

然後就是賈詡和諸葛亮兩人的表演了。

林賦也是再次領略了什麼叫做說話的藝術。

兩人沒有強行將自己的想法灌輸給劉協。

而是透過引導,讓劉協自己一點點將君主立憲制的本質給說了出來。

最關鍵的是,劉協說出最終答案的時候,那興奮的樣子,好像是在為自己能夠想出如此適合大虞的制度而自豪。

倒不是兩人護佑劉協,而是這個制度才是最適合大虞的。

實在是因為大虞疆域面積太大了,以現在的交通方式,根本無法做到集中權利到一個人身上。

搞定了劉協,生下的就都好辦了。

林賦想要推行君主立憲制簡直再容易不過了。

畢竟削弱的是他這個大虞皇帝的權利,官員和世家們高興還來不及呢。

林賦擔心的是,他走之後,劉協將制度改回去。

一切準備妥當,轟轟烈烈的改制開始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