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大虞恐怖的底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混元一氣陣被破,程昱的臉色有些不太好看。

雖然他知道,之所以能夠如此快的破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大虞士兵足夠精銳。

但破了就是破了,他當然不會多說什麼。

徐庶破完混元一氣陣,將腰間的佩劍拔出,轉身入陣。

陣法布成,等程昱前來破陣。

……

鬥陣比鬥將要繁瑣許多,所需要的時間自然也多。

一天能夠鬥三陣已經是極限了。

時間飛逝。

鬥將階段,大虞這邊佔據了優勢。

鬥陣階段,雙方算是各有勝負。

尤其是最後龐統和諸葛亮之間的鬥陣,當真是讓雙方大開眼界。

普普通通的陣法,甚至就連普通將校都背得滾瓜爛熟的陣法,在兩人手中佈置完之後,完全就是一個從未見過的陣法。

臥龍、鳳雛當真是冠絕天下!

可到了鬥兵階段,雙方差距一下子徹底拉開了。

飛熊衛、先登營、陷陣營、大戟士、解煩衛……

諸多的封號精銳,哪一個拿出來都是最頂尖的存在。

而曹張聯軍能夠拿得出手的,也只有張繡的無當飛軍和曹操剩下的虎豹騎了。

更別說大虞這邊還有縱橫多年無敵的燕雲十八騎了。

根本沒得打。

好在曹張聯軍也只是為了拖延時間而已。

而且,他們終於等到了戰機。

夏侯惇和樂進終於抵達了宛城。

只要一聲令下,隨時可以突襲司隸州,斷張遼大軍後路。

糧道被斷,再加上兩面夾擊,就算是張遼大軍如何精銳,也必然大敗。

與此同時,諸葛亮安排的奇兵也已經準備妥當。

最後一戰,終於爆發。

荊州大軍率先發難,出宛城直奔洛陽而去。

洛陽經過了袁術的修繕,早已經重新恢復昔日的榮光,雖然沒能成為大虞國都,但也是林賦控制中原的重鎮。

如今張遼前線大軍糧草,也是從洛陽補充的。

一旦洛陽被攻克,甚至都不需要被攻克,只需要徹底封鎖住洛陽,前線糧草必然吃緊。

與此同時,諸葛亮從西域撤回來的大軍沿著黃河順流而下,攻打張遼大軍側翼,想要將張遼大軍一分為二。

正面大軍同樣發動了最猛烈的進攻。

兩軍相距十多裡地,雖然無法做到出其不意,打張遼一個措手不及,但也能夠佔據先手的優勢。

不過進攻剛一發動,曹張大軍就發現了問題所在。

他們原本以為最少能夠佔據先手優勢的。

可沒想到,張遼竟然也在今夜選擇了動手。

這下可好,連先手優勢都沒有了。

數十萬大軍在這片戰場遭遇,整個戰場瞬間變成了地獄。

曹張大軍正面自然是無法和張遼大軍相抗衡的。

剛一接觸,士兵之間的差距就顯露出來了。

曹張大軍被張遼大軍完全壓制住了,戰線一直往後退。

這一戰從半夜一直殺到天明。

就在曹張大軍快要扛不住的時候,側面大軍終於趕到了。

被諸葛亮從西域調遣回來的十萬大軍如同一柄尖刀一般,直刺張遼肋骨。

雖然有些意外,不過張遼絲毫不慌。

指揮大軍分出五萬人前去阻擋。

可是意外一件接一件的發生了。

洛陽被圍,糧道切斷。

眼見短時間內無法擊潰曹張大軍,張遼也不準備繼續戀戰了,鳴金收兵。

曹操和諸葛亮見張遼暫且退兵,也是收兵回寨。

壓力太大了。

只有真正交戰,才能感受到虞軍那股強大到無法想象的壓力。

大帳內,等一眾將校離開之後,張遼原本緊皺的眉頭忽然鬆開了。

哪裡還有任何煩惱的樣子。

“果然不出丞相和軍士所料,荊州之軍前來斷吾糧道。”

龐統笑著搖了搖頭:“非吾等智計高絕,大勢如此,敵勢窮而吾勢強。”

這倒是實話。

如今大虞勢強,而曹張勢弱,他們能夠動用的力量總共也只有那麼幾股而已。

荊州、西涼、蜀中、漢中,再沒有別的辦法了。

只需要盯住就可以了。

更何況,他們在荊州,可是有內應的。

雖然夏侯惇秘密撤軍已經很隱蔽了,但卻逃不過大虞在荊州內應的目光。

因為那名內應不是別人,正是魏延。

早在曹操和劉表爭奪荊州的時候,賈詡就提出在荊州埋下一顆釘子,以備不時之需。

林賦果斷推薦了魏延。

腦後有反骨的魏延,簡直太好策反了。

林賦許諾封魏延為三千戶侯,成功讓他成為了自己的內應。

如果不是林賦,早在劉表徹底敗亡之前,魏延就已經反出荊州投奔林賦來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林賦一直穩住了他,讓他在荊州呆著。

等到劉表死了之後,魏延又投奔到了曹操麾下。

直到如今,夏侯惇偷偷撤離荊州之兵。

雖然已經很保密了,但還是被魏延發覺。

第一時間就秘密告訴了賈詡。

賈詡自然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一方面令荊州的關羽和呂蒙火速進攻,佔據荊州之地,進一步壓縮曹操的勢力範圍。

另一方面,在幷州徵集徭役,開闢糧道,從幷州給張遼大軍運糧。

這時候就能看出林賦開有償徭役先河的優勢了。

如今各地秋收基本上都已經結束了,海量的農民無事可做。

得知有徭役,一個個爭先恐後,唯恐跑滿了就被別人搶走了。

前來應聘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以至於郡縣官府都開始挑三揀四,挑肥揀瘦了。

身高不足七尺的不要,不能肩負百斤的不要,耐力不足不要……

這種篩選條件,如果讓曹操和諸葛亮知道,恐怕要吐血了。

他們招募兵員也沒有這麼苛刻。

可是到了林賦這裡,招個徭夫,竟然這麼誇張。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林賦這裡的確是強盛的有些離譜了。

更卒、正卒、精兵、百戰精兵、封號精銳、神級精銳這六大品級的士兵之中,更卒早在林賦拿下袁術之後就被淘汰了。

實在是因為林賦每拿下一州之地後,系統都會獎勵最少十萬精兵。

再加上原本州郡所擁有的士兵,林賦麾下的士兵數量多到他都養不起了。

只能選擇裁軍。

於是,數以十萬甚至數十萬的更卒都被林賦放歸鄉里。

等拿下袁紹之後,林賦再次開始了大規模的裁軍。

這次連正卒都一併裁掉了。

兩次裁軍下來,這才導致了民間擁有太多太多的壯勞力。

而壯勞力的增多,在這個時代,對農耕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

可以有更多的經歷去精耕更多的田地。

人民富裕,就能夠吃得飽。

吃得飽,又會有更多身強體壯的壯勞力出現。

如此良性循環,這才有了如今的場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