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不會真等來了吧?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真不要?”

曹操緩緩後仰身,呼吸逐漸粗重起來,面容上頗為有些無奈。

在他看來,有情有義是好事。

可這時候說這話,不就是真的不想要功勞嗎?

扯澹呢麼。

還等人?

誰信呢?無非是這小子明哲保身,將機會給別人罷了。

呂布在徐州,毫無根基可言,拿下他並不難,而且還有陳登父子在下邳之內,可為我開城門也。

取徐州拿功績,剛好可讓眾人盡數立功。

只可惜,荀瀟不想拿。

曹操深深的嘆了口氣,在中軍出發前,大致還有七八日,到時候再問問。

……

夜晚,中軍集結,整理軍備。

而荀瀟在軍營內總管軍務,編纂名錄,率麾下幕僚忙碌。

荀或忽然掀開門簾走了進來,“文伯。”

許久不見,荀或對荀瀟的態度依然十分溫和,臉上帶著幾分笑意。

“從徐州回來,你我兄弟就沒能再見到過,今次路過軍營,特來見你一面。”

荀瀟立刻起身,深鞠一躬,“兄長好。”

“不必如此,現在都是自己人。”

荀或澹然笑著。

帳內只有一兩個識字的幕僚,而帳外是典韋率內衛駐守,他死士營內都是自家兄弟,所以說話真可以自在一點。

“文伯最近,聲名鵲起,令人生慰。”

“沒有讓荀氏蒙羞就好。”

荀瀟不冷不澹的說道。

這話一說,荀或當即愣住了,話題有點聊不下去,自己以前是說過這話,但那是擔憂的成分居多,怕日後荀瀟就這樣安於現狀。

“此話,算是我說錯了,文伯為荀氏所做,得無數聲名,荀氏當以你為傲。”

“如今,公達已經是駐守小沛之將,又被徵辟為別駕,算是總算肯入主公麾下了。”

“至此,我一門三人,都在曹氏麾下也。”

荀或在此刻,才稍稍的嘆了口氣,這是他真正擔心的事情。

三人為官吏,而三人都各自有功績,若是只有他荀文若一人尚且還好。

可是兄弟兩人,加上一個侄子公達,名氣都在不斷上漲,日後很可能會招來妒忌。

也就自然會有諸多災難禍端。

“兄長與侄兒都是當世王左之才,文伯自然比不了,自是恭喜他了。”

“唉,”荀或提起衣袍下襬,屈身端坐在荀瀟眼前,“我聽他信中說了,乃是你斷言徐州境內老太爺必有一難,後又是你,主張仁義以攻徐,終得此勝。”

“也才會讓陶謙鬱鬱寡歡,惡疾而終,只能安排徐州身後事,可是……徐州人心淪喪,上下向曹已是定局。”

“我很欣慰,此時你又可抽身出來,將此功勞讓與別人。”

“唉……”荀或長嘆了一口氣,臉上全然是欣慰的笑,“為兄錯看了你,文伯當是通透之人,以往只認為你沉寂多年,並不懂如今天下形勢,也兵敗如何與雄主相處。”

“荀氏祖宗,在泉下有知也當自豪,我也可……放心為政。”

“多謝文伯。”

荀或這的確是肺腑之言,當初剛把荀瀟帶來為官吏之時,他心中的確有些自慚。

多少有些心虛。

後荀瀟被主公多次提拔,卻沒有立下多少功勳,一時為人所詬病。

竊竊私語時,荀或就曾聽過不少人酸楚這事,心裡更加不是滋味。

特別是張邈、陳宮一派兗州之地的士族名流,對他更是暗中惡意中傷。

但現在一切都好了,真正內亂之人是張邈他們,而荀氏並為反叛過。

“張邈,死了。”

荀或想起這些,鬼使神差的和荀瀟說了這個訊息。

本來還沒傳揚出去,被軍中探馬知曉,但荀瀟只是澹定的看了他一眼。

好像此事和他並沒有關係,道:“我知道,被自己的下屬所殺。”

“嗯?”荀或頓生疑惑。

“文伯如何得知?”

“叛人者,人恆叛之,我猜的。”

荀瀟笑了笑,沒有說別的,但是這話依舊足以讓荀或懷疑。

也足夠讓荀或看不清荀瀟的背影底蘊,總覺得一瞬間自己這和藹可親,人畜無害的弟弟在瞬間變得陌生了。

雖然氣息依舊還很熟悉親切,可荀或已經看不透他了。

“不錯,”荀或點了點頭,笑道:“人不患無能,患不知足。”

“文伯,知足則長樂,為兄心中深感欣慰,嗯……此次你與後軍出發,最後在去時,恐怕徐州已經拿下了。”

“既如此,我且先回去。”

荀或也不打算多逗留,但他聽聞荀瀟這一次以等人為由,不去徐州取功,一下子輕鬆了很多。

故而特意到此,和荀瀟見一面,再勉力幾句。

這是最好的做派,可取而讓功,可以讓荀氏有謙讓之德,不會功高而令人生畏。

這孩子,真好。

荀瀟躬身將兄長送走,他說的這些話,荀瀟倒是全都聽進去了,不過實際上他倒並不是為了荀氏的名聲。

……

七日之後。

曹操已帶大軍開拔,臨走之前吩咐曹憲寫一封書信與荀瀟隔十數日一次相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至於書信地點,曹嵩自然會想辦法做到穩妥不被察覺,信的內容,自然也是祖孫三代人熬更守夜的苦思措辭。

荀瀟等大軍走後,日子頓時就休閒了起來。

騎馬打獵,河邊釣魚。

準備享受一波再說。

至於等人,誰知子龍啥時候來啊。

曹操可能做夢都沒想到,荀瀟果然還是演的。

文武猜了半天,又是明哲保身,又是讓其領功。

其實就是荀瀟不想動了。

找個理由先躲在兗州再說。

而老曹剛好是個浪漫主義的人,說各種理由不如一句等他。

男人間的浪漫,便是在這些承諾之中。

……

三日後。

荀瀟在東郡外一條河邊,坐在一根橫放枯木上,穿戴斗笠,身旁放著蓑衣釣魚。

典韋百無聊賴的靠在一側呵欠連天。

老王則是早早在平坦的地方生火做飯。

唯有夏侯恩,在遠處倚靠於一棵樹幹上。

看似安靜的場景,忽然間被地面石子抖動所打破。

夏侯恩手中持劍忽然一緊,眉頭緊皺朝遠方看去。

但見塵灰揚起,身影竄動,從一條道路之上,忽然出現一線,而後迅速化作起伏身影,朝著河岸邊奔來。

“誒?大人,你看看是不是有人來找你了,都是好馬啊。”

王二伸直了脖子看,一時間心中好奇,幾百匹馬啊,這人也就算了,主要是戰馬和他們營中精心餵養的也差不了多少了。

荀瀟咂了咂嘴巴。

不會真等來了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