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天天吃貝殼,吃棗藥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中軍大營,袁紹虎踞在主位之上,他本身形高大,姿容甚偉,加上舉手投足間自有一股氣勢,僅僅坐在主位不動,便有了大家氣象。

當年在洛陽城中,便是非海內名士不可見袁本初。

洛陽驚天大謀雖然失敗,但金子總是會發光,出逃洛陽的袁紹很快拿下冀州,憑藉四世三公之名,收攏了大批士族歸附。

而後在界橋之戰,大勝公孫瓚,拿下青州和幽州大片地盤。

在保持對公孫瓚持續高輸出的同時,還輕易扛下了黑山軍的襲擾,並且乘勢掌控幷州,與胡人建立良好關係。

一時之間風頭無兩,氣勢自比當初更甚。

袁紹虎視賬內文武,面上微露喜色。

左為謀臣,以沮授為首,依次有田豐、逢紀、審配、郭圖、許攸等人。

右為武將,以顏良文丑為首,張郃、高覽、淳於瓊、韓勐等當世勐將著鎧甲赫然在列,殺氣騰騰。

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是人才濟濟。

偌大的營帳,都快擠不下了。

更不用說,如今天子東歸落魄的訊息傳來,士族大受震動。

天命既然要旁落,“四世三公”這塊金字招牌自然更加閃耀,就差沒亮瞎眼。

於是乎,大批小士族奔向冀州投靠袁紹,為四州各郡治理提供了大批基層人才。

袁紹如何不志得意滿?

“以往議事,可從未像今日這般熱鬧啊!”

袁紹感慨道。

“主公眾望所歸,四海之內名士自當投效。”

“袁家四世三公,歷為大漢忠臣,逢此天下亂之際,良臣便當投效主公匡扶漢室。”

“主公威震四海,如何能不讓天下英豪折服。”

......

營帳中頓時響起一陣陣誇讚之聲,心思活泛之輩爭先恐後獻上一記馬屁,生怕被他人搶了先。

袁紹嘴角微微勾起,戰術後仰謙讓了幾句。

心裡卻極為受用。

“主公,天子東歸洛陽,身旁卻還有白波賊子,我等大漢忠臣怎可見天子蒙難,應當接到冀州來。”

眼見說好的戰略商議就要變成袁紹表彰大會,沮授皺了皺眉,還是上前進言道。

人太多了!

就算一人一句,什麼時候是個頭?

之前私下裡進言,沮授說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如今人多眼雜,自然得說是漢臣。

人群終於消停了會。

“咳咳……沮監軍之言也有道理,諸位怎麼看?”

袁紹微微皺了皺眉,很快又變了一副極為大度的模樣。

不少人自然不禁對袁紹更佩服幾分。

“此事萬萬不可!”

袁紹剛問完,便有人大呼道。

“公則有何高見?”

沮授一回頭,便看到了郭圖站在武將那一列,與自己爭鋒相對,面有不喜。

“天子無德,才淪落至此境地,而我主公英明神武,又得天下民心,自當……”

郭圖再次上前一步,比沮授更靠近袁紹一點。

說話的時候,還配上了動作,一會向袁紹執禮,一會面朝洛陽。

只是,還沒說完便被袁紹怒斥打斷。

“放肆!”

“我等皆為漢臣,豈可大逆不道?”

只是,他說這話的時候,眼角隱隱有笑意。

郭圖連忙稱失言甘願領責罰,心裡卻暗歎,果然賭對了。

方才沮授進言,袁紹眉頭微皺便被他捕捉到了。

袁紹又口頭責罰了幾句,眾人當然知道,什麼也不會發生。

沮授頓時臉都黑了。

大家心裡都門兒清,就你非要裝個逼!

顯然,郭圖純粹是針對他。

“主公,我也認為沮監軍之言有理,迎大駕於冀州,更令天下百姓歸心。”

此時,又走出一位面容嚴肅,眼神剛毅的儒生。

要不是他這一身儒衫,倒像個武將。

田豐。

“元皓之意,主公便不可讓天下百姓歸心?”

同樣話剛說完,逢紀走了出來。

此時前列已經有三人,他乾脆就站在了文武中間。

“我可沒說過!”

“那你又是何意?”

“我以大局為重!”

“好個以大局為重,如今冀州一切正好,若迎來天子大駕,諸位如何自處?”

郭圖冷笑連連。

都是儒士,剛開始還是引經據典,商議對策。

爭來爭去,很快就成了菜市場一樣。

整個營帳,都亂成一鍋粥。

武將見了,也是連連咂舌,原來儒生吵起來,也跟我們沒什麼分別。

不,應該是讀書人吵起來更可怕!

“吵夠了沒有!”

袁紹只感覺頭疼,難得大火一次。

家大了,不好當啊。

之前有爭論,尚且還在控制範圍。

如今勢力牽扯更廣,要平衡各方勢力,難度更大,也更加不能表現出自己的意願。

田豐是鉅鹿人士,沮授是廣平人士,審配是魏郡人士,這三都是冀州本土士族,如今袁紹根基在冀州,穩定局面自然不能得罪。

許攸,逢紀是南陽人士,袁紹老家來的,為了讓賬下文武不寒心,自然也不能冷落。

不然,就是砸四世三公老袁家的招牌。

人家可是大老遠來投奔你的。

郭圖,荀諶,辛評三人是潁川人士。

潁川士族眾多,影響極廣,要拉攏自然也不能得罪了潁川派系。

更不用說那些中小士族,那就連袁紹自己都弄不清楚。

如果能攜手合作,自然無往而不利。

然而,這不可能。

冀州士族認為在我的地盤,憑什麼給你面子?潁川士族覺得,咱是天下士族老大,都得聽我的。南陽士族則覺得還是我們老交情關係鐵。

各方相互看不順眼,只得相互爭搶功勞。

天子迎不迎不重要,重要的是主公聽誰的去迎!

袁紹要平衡各方勢力,只感覺頭頂涼嗖嗖的。

“主公,機不可失,如若錯過,那曹操迎回了天子,於主公不利!”

沮授見爭論已經徹底偏離主題,再下勐藥。

他很清楚,主公面上看不起曹操,實際卻十分忌憚。

只能用他逼一逼了!

況且,他也認為曹操很可能動心。

“哼,孟德小兒豈敢得罪於我!”

袁紹不屑道。

現在也就公孫瓚咬的得緊,等我騰出手來,看不打死你。

就是個弟弟!

“主公無需但心,曹孟德定然想不到。”

郭圖附和道。

“別忘了還有荀或,曹操站穩兗州,擊敗陶謙又拿下徐州定然與他有脫不開的關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最近聽聞曹營最近出了個荀瀟,有君子之名,還是荀或的族弟,怕是有經世之才。”

“可是月下斬貂蟬那位?”

“我來冀州途中也有聽聞,傳言兗州徐州之功,荀瀟比起荀或更甚!”

“吹牛!”

說起月下斬貂蟬,一眾文武頓時來了興趣,營帳再次熱鬧起來,就連一直不曾開口的武將也免不得議論兩句。

這等趣事,比起迎天子這樣乾巴巴的要事,好玩太多。

那些地位本就低一等的謀士,更是唯恐天下不亂,談論的起勁。

反正天子來不來,都沒我吃肉的份!

而荀瀟的大名,第一次響徹冀州。

有驚訝,有讚歎,甚至還有笑罵兩句不解風情......

“還君子之名,我看就是孟德小兒想要拉攏荀或之策!”

袁紹一眼就看穿了曹操的心思,冷笑連連。

還是像當年一樣喜歡玩些小伎倆啊,孟德。

只是,想到荀或,袁紹略有惋惜。

當年荀或首先投奔的袁紹,因袁紹要平衡各方勢力,荀或覺得不會受到重要,這才轉身找了曹操。

若是文若還在,曹操哪有今日。

至於荀瀟,袁紹並沒有什麼印象。

看著議論得熱火朝天的營帳,沮授臉都氣綠了,只感覺心累。

咋又被帶歪了節奏呢?

還要不要商議了。

就連主公......主公都被帶歪了,這些缺心眼的玩意!

軍議,是從早上開始,黃昏還沒結束。

最後,在各方面的周旋之下,達成了個讓各方均還滿意的結果。

冀州不奉迎天子,也不讓別人接,特別提防曹操。

不過,大多數人均是認為,曹操不會因為此事同袁紹撕破臉皮。

實力差距過大,而且四方未平。

袁紹當然知曉奉迎天子的好處,然而勢力過於複雜,已經不能武斷決策。

從個人層面上,他也不想接,之前初到冀州曾謀劃立劉虞為天子,算是有了過節。

要是迎回來放身邊,總感覺不太自在。

天子繼續待在洛陽,四世三公閃閃發光,便是最好的結果。

“雋義駐紮魏郡,公則聯絡張揚,阻斷曹操進京之路!”

袁紹安排兩則重要人事之後,軍議總算結束。

派張郃盯防,不可謂不重視了,其餘大將,首要目標還是公孫瓚。

只有擊敗公孫瓚,沒有後顧之憂,天下便可望!

......

荀瀟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一種奇怪的方式在冀州出名。

正如他如何也沒想到董訪這名濃眉大眼的儒生,竟是又一個王二。

他本讓董訪先回老家,或者就在陳國等就好,結果他不知受了什麼刺激,就跟在後面形影不離。

怎麼勸都不聽。

跟著衝鋒都願意。

連王二都無可奈何了。

於是,荀瀟有了兩個跟屁蟲。

自陳國出發之後,帶了滿滿一大車隊的糧草,一萬虎豹騎奔赴豫州。

糧草走的湯渠進潁水的水路,騎兵從則在岸上隨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個時代,由於交通的原因,運糧走陸路的話,折損極大。

最好的辦法,便是水運。

潁川自古以來是四戰之地,與其發達的水路系統有分不開的關係。

此時天寒地凍,連中部區域的豫州都降了大雪,所幸的是,河道並未像北方一樣結冰,速度已經相當可以。

然而,曹純依舊滿是都噥:“帶這麼多糧草做什麼,難道要跟袁術對峙一年半載?”

這算他第一次帶虎豹騎出征,虎豹騎又是如今曹營最精銳士兵,本想好好表現一番,最好是如同文伯上次那樣八百裡奔襲,好不快哉。

結果,糧草帶太多了,奔襲不起來。

他怎麼都沒想到會是現在的局面,鬱悶極了。

難道文伯就不允許我裝逼?

“想不想立功?”

“想。”

“那你需要做什麼?”

曹純立馬不說話了。

看著王二和董訪二人抿嘴直笑,他憋紅了臉,還是不說話。

十餘日後,大軍過了項縣,穿過新陽,最終在細陽附近,荀瀟命令全軍駐紮。

又停了下來。

因為斥候來報,前方幾十裡有發現袁術兵馬,同樣還在駐紮。

“既然發現敵軍,為何不衝鋒呢?”

“以虎豹騎的精銳,縱使對方人多,也定能取勝啊!”

“況且敵軍不知我方動向,此刻正好偷襲,狠狠地插進去!”

看著士兵有條不穩地翻身下馬,駐軍紮營,甚至還起鍋做飯後,曹純實在忍不住。

耽誤戰機,絕對是耽誤戰機!

顯然,他好像已經忘記,自己才是統率。

“不急。”

“曹公沒教過你,為將者切莫衝動,衝動會降低你的智慧......”

荀瀟搖了搖頭,並未解釋太多。

此前探子來報,對方集合豫州黃巾,怕是有數十萬之眾。

加上一路上極為謹慎,走了這麼大半天,號稱到了潁川附近,結果沒離開壽春多遠。

之前本想是從許縣南下潁川決戰,結果壓根沒來!

也不知道是不是上次抽的太狠,袁術的兵馬像烏龜一樣慢慢往北爬。

心裡不安分,又不敢爬太快......

因此,荀瀟也隨即換了戰略。

如今遭遇,對方有數十萬之眾,加上駐軍紮營,很是穩健。

真如曹純所說直接偷襲衝鋒,非但不能打對方個措手不及,反而虎豹騎發揮不出機動的優勢,面對嚴陣以待的大軍,要吃大虧。

陣型,永遠是平原大決戰的關鍵。

十萬,就算十萬頭豬也能踩死不少人啊!

“文伯,你就直說,是不是突然想立功了。”

“我說句公道話,先生不是這樣的人。”

惡人自有惡人磨,有王二加董訪,荀瀟感覺整個世界都清淨了。

......

汝南郡,汝陰以北數十裡,駐紮著袁術的部隊,其中夾雜著山賊土匪以及剛剛投降的黃巾餘孽。

紀靈為主帥。

魚龍混雜的十萬大軍,倒是還沒鬧出譁變之類的內訌。

袁術的部隊本就大多是山賊土匪,見面一聊,哪個哪個山頭都能談論得熱烈,融合自然絲滑。

若是有一炷香,定有不少人當場就拜了把子。

反正你是賊,我是匪,大家都在道上混,現在跟了武林盟主,袁術大哥。

幾日過後,出去巡邏的士兵才倉皇趕回,前方發現了敵軍。

“可是曹操人馬?”

紀靈很快召集諸將商議對策,兩路黃巾首領也赫然在列。

“旗幟上寫的是曹,應該是曹操。”

傳令兵跪在地上,顫顫巍巍地答道。

上次為數不多的逃亡者,他便是其中之一,曹操之威名,恐怖如斯。

“可有打聽到敵方主帥?”

“好像是......曹純!”

呼!

眾人頓時大松了口氣,幸虧不是那個災星。

“那有什麼好怕的!”

紀靈一拍大腿,高興極了。

重鑄袁公榮光,我輩義不容辭!

就在今天!

“荀瀟任行軍參謀......”

紀靈一屁股坐了回去,呼呼喘氣,怒目圓睜地盯著這名傳令兵。

你特麼不能一口氣說完?

“將軍,不若退兵吧?”

“將軍,若是荀瀟的話,主公想必也能理解……”

橋蕤和黃邵都是被打怕的,一聽到荀瀟這兩個字就有點犯憷。

主公都被追了八百裡,還打個屁!

“嗯……怕倒是不怕,就是我有十萬之眾,糧草不足,不然怎的還會在此地,早就打到……”

紀靈撫著鬍鬚,悠悠嘆道,極為無奈。

橋蕤二人深表贊同,連連點頭。

不趕緊同意,換主意了咋辦?

“報!”

正當此時,後方有急令來。

“將軍,主公的糧草終於來了!”

橋蕤:“……”

黃邵:“o__o!”

營帳之中,氣氛就顯得極為尷尬。

先前那名斥候,腿不禁開始打擺子,不知道是跪久了還是其它。

半晌之後,紀靈勉強擠出一個笑容:“好。好!糧草到了就好,不知是豆麥還是穀物?”

“是貝殼!”

“又是貝殼,天天吃貝殼,嘴都澹出鳥來了!”

他不知道的是,袁術也真沒糧食了,壽春的士兵也是抱怨連連。

就連河鮮海鮮,都還是又收刮的一層民脂。

“天天吃貝殼,吃了就腹瀉,這仗怎麼打嘛?”

“撤軍!”

紀靈憤憤不平,又大罵道。

黃邵二人差點感動地痛哭流涕,紀將軍太關心將士疾苦了。

我哭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