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拖延症與選擇困難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袁紹眾志成城,借外戰之故,大張旗鼓的掃平了自己後院的爭鬥、猜忌。並揮軍進兵鄭地,想要趁著士氣正盛,一舉拿下管城、中牟,拔掉這顆插在河北邊境的眼中釘、肉中刺。

在原本的計劃中,袁紹以為,曹操聽聞河北大軍出動,一定會驚恐萬分,派各路人馬前來支援。

到時候,自己大可順勢約集呂布、劉表、張魯、孫吳,合力攻取許都……

但,許都卻按兵不動,只曹德派了一個名叫關羽的紅臉大漢過來,幫著趙雲守城。

不僅如此,就連鄭地一帶,也沒有多大反應。

這,這特麼是瞧不起我袁某人啊……

袁紹當時就火了,令旗一指,命顏良、文丑率一萬精兵,作為先鋒部隊,極速攻略城池。

顏良、文丑長鞭一揮,帶著大部隊橫衝直撞,一路來到鄭地關隘前,開口叫罵道:“曹賊,還不快開門受死!”

關羽自恃孤傲,不願與他爭口舌之利。

可趙雲不同,趙雲在許都時,已經見識過了曹德的嘴皮子功夫。此時此刻,為了抵抗袁軍,曹德更是派人給他送來了一個錦囊妙計。

他見顏良罵罵咧咧的,點名要誅殺曹賊,便清清嗓子,開啟錦囊看了看,隨後衝著城外,渾厚有力的勸告道:“小良呀,你要殺曹賊,得去許都!你在這裡罵,就算喊破了喉嚨,曹賊也聽不到,那你不是白喊嗎?”

“你既然是白喊,那就不如不喊。要不然,白費力氣不說,你中午還得多吃兩碗飯。鋤禾日當午,粒粒皆辛苦,要懂得愛惜糧食啊……”

顏良打了半輩子仗,不管與人對壘,還是與人廝殺,上來就是單刀直入。哪怕是帶頭罵陣,那也是一個痛快,什麼時候碰到過這磨嘰嘰、黏糊糊的狀況。

而且,這孫子叫自己小良?

小尼瑪啊小!

顏良勃然大怒,抽出長刀,指著關羽再次罵了起來,“趙雲小兒,你膽敢辱我!還不快開門上馬,與你爺爺決一死戰!”

趙雲嘖嘖出聲,頓了半天,冷不丁的來了一句,“小良,聽哥一句勸,打架是不對滴……”

顏良當時就給整懵逼了……

我特麼叫陣,是讓你出來和我廝殺的,誰沒事跟你小打小鬧?

你要打就打,不打的話,就別逼逼。你在這逼逼賴賴、磨磨唧唧,噁心誰呢!

“趙雲小兒,你,我……”

顏良就那麼幾個詞兒,碰到年紀大的,就叫老兒;碰到年紀小的,就叫小兒;碰到對方惡毒的,就叫賊子;碰到對方無名的,就叫匹夫。

現在,他罵來罵去,只是一句趙雲小兒,除此之外,別的就什麼都不會了。

可趙雲不同,他有曹德的小冊子,就等於有了制勝法寶。

一會兒小良,一會兒顏顏,不僅說出了“打架是不對滴”,這等讓人哭笑不得的話語。時不時的,他還會勾起手指頭,指著顏良,十分囂張的叫道:“你過來啊!”

顏良一點脾氣也沒有,當下把馬鞭一摔,衝著文丑嚷道,“你來罵陣!”

文丑清了清嗓子,剛近前兩步,還沒出聲,就聽趙雲那邊又嚷起來了。

“是阿醜嗎?”

文丑一愣,接下來,他就經歷了趙雲一連串的語言轟炸……

“阿醜,我是你失散多年的父親啊!”

“阿醜,你媽生你的時候,一不小心把你扔了,把胎盤養大了,不然,你怎麼可能這麼醜?”

“阿醜,你的長相,已經突破了世人的想象,明白的,知道你是長得醜,不明白的,還以為袁紹養了個猴兒……”

“阿醜,你那老臉長得跟屁股似的,難怪你媽給你起了這麼個名字,她是有自知之明啊……”

這話說的,不僅顏良、文丑勃然大怒,就連關羽也是哭笑不得。

“子龍,你怎麼這麼會罵人?”

趙雲哼哧一聲,“二爺教的……”

隨後,他從錦囊中掏出來一個小冊子,看一眼,就衝著城樓外罵兩句……

小冊子上,全是曹德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專門罵人的俏皮話。

不僅有專門對付文丑的,專門對付顏良的,甚至還有專門對付袁紹的。

顏良、文丑叫了半天陣,見趙雲始終不予理睬,商議一番,便要強行攻城。

關羽見狀,冷哼一聲,揮起青龍偃月刀,站在城樓上傲然而立。

“有關某在此,誰敢攻城?爾等小賊,不過插標賣首耳!”

二人一看到關羽的樣子,不知為何,突然間心頭一顫,都覺得有股莫名的恐懼,自後背升騰而起,直竄腦門。

“這大漢是誰?怎麼我一見了他,總覺得有些,有些不對勁……”

“我也是,彷彿,他是專門過來對付咱倆的……”

兩人距離城門十幾丈,誰都不敢近前一步。

顏良一聲令下,命人搬雲梯、推衝車,想要強攻。

趙雲大手一揮,無數箭矢簌簌直下,將敵軍隔絕在三百步之外。

顏良、文丑大驚失色,他們早就聽說,許都鐵甲軍強弓硬弩,箭矢威力,天下無雙。只是沒有料到,鄭地一帶的軍士,居然也都裝備上了。

轉眼之間,城池之外,死傷成片。二人眼見敵方弩箭太強,料定絕難攻下,便咬了咬牙,往後退了三里,等袁紹大軍過來,再做計較。

袁紹來到之後,其實和顏良、文丑的情況好不到哪裡去。

曹魏弓弩,已經經過了數代改良。不僅有專門負責狙擊的複合硬弓,有專門負責火力壓制的連弩,甚至,還搬來了專門負責獵殺對方騎兵的大型床弩。

以大木為弓,以巨矛為箭,配上復合弓的彈簧機括,二十座床弩,同時發射,別說你是目標明顯的步兵,哪怕是移動速度極快的騎兵,巨矛之下,也是死傷無數。

袁紹剛命令手下眾軍,發兵攻城,巨矛鐵箭、強弓硬弩,齊刷刷的射來過來。

眨眼功夫不到,鄭地關口外,又多了一堆有一堆的屍體。

袁紹心驚膽戰,慌亂之間,急忙命大軍後撤,一連退了三十多裡。

眼見攻城不下,手下謀士,紛紛獻計。

有說可繞道幷州以西,經河洛之地直搗許都的。

袁紹搖了搖頭,只淡淡的回了一句:“再議。”

有說可以用人數上的優勢,強行攻城的。

袁紹身子一顫,也淡淡的回了一句:“再議。”

還有的說,可以暫且安營紮寨,等形勢穩定下來,再設法將敵軍引出,以伏兵之計,將其攔在城外。接著,便可趁鄭地防備空虛,率領大軍急速攻城。如此一來,對面的強弓硬弩,便毫無用武之地了。

袁紹眼前一亮,極為讚賞的道:“這個好,這條計策好!就這麼辦!命大軍即刻安營紮寨,先穩住局勢。隨後,再徐徐圖之……”

徐徐圖之,就是說,慢慢來。

袁紹督大軍三十萬,號稱百萬,單是每日消耗的糧草,都得數以十萬計,他怎麼可能“徐徐圖之”?

“徐”到最後,鄭地那邊,屁事沒有,自己先把自己給吃空了。

從安營紮寨,到糧庫告急,總共沒超過十天。

田豐、沮授,兩大鋼鐵直男坐不住了。

二人好說歹說、苦口婆心,一直不停的警告袁紹:要打就打,要走就走,不要在這裡拖著耗著。耗到最後,死的是咱們,苦的是百姓。

袁紹悶悶不樂,踟躕無計。

打吧,他覺得不管怎麼打,都不穩妥。對方城池,銅牆鐵壁,又有強弓硬弩,鐵箭巨矛。

撤吧,他又覺得不能撤,可惜不說,一回到鄴城,那些謀臣士子,又該內鬥起來了。

袁紹的一顆心,從在鄴城時,就沒有停止過思考。

到如今,大軍來到鄭地跟前了,他仍是不停的想來想去。

田豐苦苦勸道:不要多慮,更不要想得太多,卻什麼都不做。

可袁紹卻義正言辭的反駁道:凡事“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這是《孫子兵法》中所說的。若只知道一味進取,不考慮周全,那麼,出了岔子怎麼辦?後果誰能負責?

不僅田豐,沮授、審配,也在不停的進言。

大夥的意見出奇的一致:打!趕緊打!立刻打!馬上打!

袁紹拗不過眾人,只好跟著調兵遣將,再次攻取城池。

可一到了怎麼打的時候,他又犯迷糊了。

許攸的意見,是派騎兵,繞道河洛,直取許都。

袁紹不同意,還是老一句話:“再議。”

田豐的意見,是督大軍,率眾壓境,強行攻城。

袁紹還是不同意,仍舊是老一句話:“再議。”

眾人嘴皮子都磨破了,可南下的計策,仍是定不下來。

然後,郭圖隨口說一句:不如,暫且按兵不動,從長計議,等商量好計策後,徐徐圖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袁紹便立馬拍案叫絕,“這個好,這條計策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兵法有云,‘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若是沒有把握,不考慮周全,那麼,出了岔子怎麼辦?後果誰能負責……”

就這麼耗著耗著,整整耗了一個多月,夏收都過了,該輪到夏種了,袁紹還是沒能做出決定。

事情到了這一地步,做不做決定已經不重要了。

因為到了夏種了,幷州、冀州、幽州、青州,必須有人去主持大局,監管耕種事項。

眾人心灰意冷,對袁紹都有些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的意味。

謀士們三三兩兩,走到中軍大帳,告訴袁紹,該回去準備夏種了,不然,秋收怕是指望不上。

袁紹靜坐無言,默默不語,過了好半天,來了一句:“那,我們就回去吧……”

八大謀士,此時此刻,一句多嘴的都沒有。

大夥對著袁紹抬了抬手,看都不想多看一眼,扭過頭轉過身,各回各營,收拾行裝去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