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重大專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面對高輕雲的疑惑,程旭也不好解釋的太詳細,只是笑著“嗯”了一聲說:

“也可以這麼理解吧,總之等我出山的時候,你說不定又能在電視上看見我了。”

聽見程旭說自己可能又有上電視了,高輕雲也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她自詡商業天才,二十多歲的年紀,就能夠將好幾家公司打理的井井有條,同時有一半的公司在她的管理下實現了盈利的突破性增長。

但她總共也沒上過兩次電視啊!還都是地方臺,這麼一想,和程旭簡直沒得比。

而且程旭除開有自己的幫助之外,完全可以說是白手起家,身邊也沒人帶著他。

不像自己,有著無數次的試錯機會,每次投資不管是成敗與否,都會有專業團隊幫自己分析自己的不足,這才讓自己成長的這麼快。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高輕雲估計,程旭這次如果像他所說的成功了的話,恐怕就要上中心電視臺的新聞了,就連她老爹,這麼多年來,也只有一次,公司的名字在上面露了次臉。

不過高輕雲也覺得這一切就應該是理所當然的,像他這樣的天才少年,有這樣的成就也實屬正常。

和高輕雲告別完畢,程旭接下來的一個電話卻是打給了比亞迪的老闆劉傳經。

程旭之所以在即將要解鎖更先進一代的硫矽複合電池的時候,依然沒有放棄對刀片電池技術開發生產,為的就是能夠物盡其用,再最後好好掙一筆大錢,俗稱割韭菜。

當然這把鐮刀自然不會揮向國人,而是早早的把目光放向了海外。

知道這項新電池技術的推出和開闢海外市場,很多國外的資本和公司都會蠢蠢欲動,為何不讓它賣一個好價錢呢?

也算是在更新一代出來之前,散發它最後的光芒。

“劉總,未來的一段時間,我可能要參與一項重大的專案,所以或許沒有機會經常和你見面交流了。在此之前,我有一個事情和決定要告知一下你。”

接到程旭打來的電話,尤其是聽見他開場就是要參與一個重大型別的專案,和後面的話語,劉傳經就大概知道了程旭真正要做的事情。

所以他也是相當認真的對待這程旭這通最後的電話。

“你說吧,我記著呢。”

“相信劉老板應該也大致知道一些海外公司的情況了,我的想法是在近段時間,在海外媒體上花點錢,讓他們多多宣傳一下我們這項最新的刀片電池技術,反正就是要讓熱度儘可能的高。”

程旭的這個做法並不難理解,無非就是為在海外市場的開拓,提前造勢而已。

“嗯,你繼續說。”

劉傳經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了幾句後對著聽筒說道。

程式的語氣很平靜,但接下來說的話,確實讓人聽了怎麼都平靜不下來。

“接下來,我希望能夠將我們這項電池產品的海外獨家經營權拍賣出去。

年限五年或者十年或是更長,總之你挑選一個合適的時間長度,務必要讓這次拍賣的價值最大最大化。”

“等等,程旭你是有什麼新的東西了嗎?又或者是得到了一些內幕消息?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一個決定呢?”

劉老板的第一想法,肯定是程旭又得到了什麼新的訊息,又或者就是他現在正要去參加的這個重大項目,會對他們的電池專案造成巨大影響。

否則的話不用腦子想,也知道這項電池獨家經營權放在他們手裡才是最能掙錢的,而不是一次性打包賣出去掙一筆快錢。

更何況這項渠道放到自己的手裡,還可以就此來爭取更多其他方面的利益和條件。

而現在程旭的想法,竟然是把這個經營權一次性的打包轉賣出去,而且是希望賣到最高的價格,就差說賣永久經營權了。

他並沒有質疑程旭的想法,只是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想要獲取更多的資訊。

程旭也知道這位劉老板可不一樣,自己還是得給他交個底,而且他也絕對算得上是個愛國企業家,本身也是和國家進行過不少重大項目合作的。

即使他擁有這個專案七成以上的股權,有一言堂的能力。

但他為了以後更好的合作發展,還是決定把這個事情和他透露一些。

程旭頓了頓回答道:

“你可能也猜到了一些東西,沒錯,就是我即將參加的這個專案,它會對現在目前市場的所有電池技術造成降維打擊,更加具體的內容我暫時不能透露給你。”

劉傳經雖然也猜想到了,可能會有重磅訊息,但沒想到會是這樣顛覆性的改變。

他沒理由不相信程旭的話,因為這個專案是程旭獲利才是佔大頭的,他總不會自己坑害自己的利益。

劉傳經的腦海裡也一下子閃過了許多個能夠利用這個訊息大賺一筆的方法。

但猶豫了片刻,他又排除了許多,他知道這個重大項目一定是這個國家也有很重要的意義的。

總不能為了點兒蠅頭小利而破壞了更大的計劃,所以他還是選擇了其中影響較小更為穩妥的賺錢方法。

“好,你放心吧,我有分寸的。”

劉傳清放下電話之後,靜靜的坐在他的老闆椅上,望著窗外的星空,看了許久。

這次巨大的變革不可避免的也會給自己的公司帶來顛覆性的改變,但他依然很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家企業都受到了打擊,那麼國外的相關企業甚至是國家受到的影響絕對是他的十倍甚至百倍。

而且他相信,既然是國家牽頭發起的,那麼肯定是會考慮到本土企業的發展和生存的,所以大可不必杞人憂天。

就算是突然出現了一項超級電池技術,那他以後就算無法掌握這項技術,但生產代工總是沒問題的。

總之,自家公司說不定還會因為海外的生態改變,能夠搶佔到更多的市場。

程旭進去了,但市場上的訊息並沒有因此而沉寂,而是被一個訊息再次引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