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百家歸一,兩個銅人出現!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西域佛門,大雷音寺。

空相正在藏經閣中唸經,而就在這時,一個身影出現在他的面前。

看到來人,空相睜開了眼睛,寶相莊嚴的臉上恭敬無比:“弟子空相,見過師尊。”

“嗯,最近經文念得如何?”來人坐了下來。

正是空相的師父‘寶智’。

“有一些感悟,但終究是難以窺視到佛法的真諦。”空相謙虛道。

“徒兒不必過於謙遜,你的慧根向來很不錯,聽說你已經窺到了五境的門檻?”寶智面容微笑道。

“大概再有幾日便可以突破了。”空相實話實說。

“不錯,很不錯。”寶智點了點頭,對於空相似乎非常滿意:“既然有了感悟,就該去外面走一走。”

“師尊的意思是?”

“如來要見你。”

“好。”空相聽到這裡,立即就站了起來。

而寶智便也站了起來,領著空相出了藏經閣。

兩人在大雷音寺中走了一段距離,便來到了正中間的主殿位置。

此時的主殿正位上,一個耳垂肥大,面容慈祥,看起來只有三十出頭的青年正端坐在一個佛臺上。

他的身上披著金色的袈裟,手裡則託著一個金色的佛寶。

而在大殿的兩側,兩位菩薩護衛在如來的身邊,一百零八名羅漢,擺出各種各樣的姿勢,或臥,或睡,或躺……

空相走進大殿後,就和寶智一起向正中間佛臺上的如來行禮。

“弟子寶智。”

“弟子空相。”

“見過如來!”

聽到兩人的話,原本靜坐在佛臺上的如來就慈祥的點了點頭,又指了指不遠處的兩個蒲團。

空相和寶智就坐了下來。

而如來也終於開口:“大秦欲立道門為國教,空相你如何看?”

空相自然知道如來的意思。

佛門一直都想將佛法傳到中原,只是,之前的大秦並未有‘立國教’的意圖,一直都是以稷下學宮為尊。

故而,佛門也沒有太好的藉口。

如今大秦對外宣稱要立道門為國教,這自然給了佛門一個機會。

空相很清楚這一點。

畢竟,這一切本來就是他的‘佈局’。

從知道燕虞在開始‘佈局’時起,他就已經有了這個打算,這也是他建議大秦立道門為國教的原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於是,他很自然的就端正了身子,語氣平澹的回答道:“只有我佛門才能普渡眾生,弟子覺得這或許是我們佛門解救中原百姓苦難的一個機會。”

“嗯,你在中原也待過一些時日,對中原有一些瞭解,如今我佛門欲傳教於中原,你可願意前往中原與道門‘辯法’?”

“弟子願意!”空相馬上回答道。

“好,此行關係到我佛門是否能解救更多的天下蒼生,你就帶著我佛門的經藏,跟著寶智還有‘普賢菩薩’去一趟吧,同時我會讓地藏在中原與你接應。”

“是!弟子必然不辱使命!”空相馬上雙手合十。

而接著,就有一份金色的帛書飛落到了空相的面前。

空相恭敬的接起來一看,嘴角也露出了一抹自信的微笑,一切都如他所料,佛門這次是下了大決心了。

帛書上開出的條件,給的很足啊!

正想著,普賢菩薩走了過來,並且,從懷裡摸出一個巴掌大小的銅人:“空相,你既然即將進五境,這個銅人或許對你有所幫助。”

“銅人?!”空相的眼睛瞪圓。

他猜得沒錯,佛門果然早就有了銅人。

否則,也不可能會刻意的進駐靈珠寺,並在淮安縣中參與到大佛象中的爭鬥。

佛門知道銅像中的秘密,所以才想要更多。

那麼,如果按照這種推測的話……

……

漢中郡。

墨家總壇,神農山。

穿著一身黑色素衣的墨素,看著手中的巴掌大的銅人陷入了沉思。

而坐在議事廳主位上的墨家家主墨兼則是一臉認真的說道:“墨素,你這次表現得很好,這銅人以後就交由你保管吧。”

“家主……墨素修為淺薄,恐怕難擔大任!”

“此事乃是由我和兩位副家主一起商量後才決定的,這次重歸稷下學宮,我總是隱隱覺得會有事情發生,你一定要妥善保管好此物,切記不可魯莽,當然,更不要太過冒險,因為,你便是我墨家的未來!”

墨素聽到這裡,終於沒有再推遲,立即拜了下去:“墨素,謝家主!”

“嗯,準備準備,一起進京!”

“是!”

……

於是,當日。

在白霧世界中,兩尊巨大的銅人緩緩的升起。

一尊為空相。

一尊為墨素。

至此,白霧世界中,一共有了十一尊銅人。

……

十天後。

因為‘天石’依舊沒有找到。

太后逐下旨,召江二郎回京,將尋找天石的任務交給了李浮。

又過兩日。

江二郎快馬回到了京城,到夜偵司述職。

狄公對於江二郎此次漢中郡之行還是很滿意的,便帶了江二郎又進了一次甘泉宮,面見了一次太后。

太后自然也對江二郎進行了獎賞。

在說到將江二郎召回京城時,太后給出了理由:“近日,墨家和道門都已經紛紛進了京城,其中還有著各種江湖門派,京城的防衛不可鬆懈,本宮召你回京,便是有意讓你帶領夜偵司護衛京城安全。”

江二郎便心領神會。

他在夜偵司中雖然領了金旗的職位,可實際上並沒有實際的權利。

如今百家欲要重歸稷下,太后想利用這個機會,將京城的‘防衛’工作間接的交到他的手上,這是重點提拔。

這要是換到前世……

差不多就是給了一個‘九門提督’之職了。

江二郎當然不可能拒絕,立即向太後謝恩。

而接著,太后又提到了一件事情:“西域佛門帶著西域國的國書,已經在進京的路上,二郎對此事有何看法?”

看法……這就是在考驗自己了?江二郎略一沉思,回答道:“佛門在西域根基深厚,此番入京,怕是與我大秦欲立道門為國教有關係。”

“呵呵,二郎果然智計無雙。”太后聽到這裡就笑了起來:“如果不是你剛回京,本宮真要以為你是提前知道了訊息。”

說完,太后又對著狄公一頓勐誇:“狄公舉薦的人才,果然非同凡響啊!”

“這是太后慧眼識珠。”狄公謙虛了一句。

太后就不再多言,開始說正事:“既然二郎猜到了佛門的意圖,那不知二郎覺得這件事情該如何處理?”

江二郎略一思索後,就回答道:“我的意思是,無論如何,大秦都應該全力支持道門,立道門為國教,以兌現我們的承諾,至於佛門的手段……臣有一個大膽的猜測。”

“噢?說來聽聽。”如果是其它人說‘猜測’,太后並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反應,但江二郎這樣說,她就有了興趣。

江二郎並沒有賣關子,直接回道:“道門雖然分裂,可在中原的根基卻是佛門無法相比的,如果我是佛門,必然不會與道門有任何的武力上的衝突,我要做的是在‘法’上勝過道門,以此證明佛法勝於道法!”

“你的意思是,佛門會與道門辯法?”太后的眼睛一亮。

“對。”江二郎點了點頭,又繼續說道:“既然是辯法,我們就只需靜觀其變,等待結局就好了,至於結局如何,臣有兩個不同的方案。”

“嗯,二郎快說。”

“一、如果道門在辯法中贏了,我們可以用‘安撫’的姿態和佛門談一些條件,比如:給他開寺的機會,但是只能一步一步來,一國兩教並不會有什麼影響,而且,正符合帝王的平衡之術!”

“說下去。”

“二、如果佛門在辯法中贏了,我們就可以用‘獎賞’的資態和佛門談一些條件,但是,我們已經立道門為國教在先,即使佛門贏了,我們依舊可以表明無法違背諾言,不過,卻可以給他開寺的機會,只需要一步一步來,同樣是一國兩教。”

江二郎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後,又補充道:“所以,無論是道門贏了,還是佛門贏了,其結局都是一樣。”

“呵呵,你倒是……機靈!”太后聽到這裡,看江二郎的目光越發的讚賞:“好,既然如此,本宮就依了二郎的意見,先全力支持道門,立道門為國教,再安撫佛門,讓他們一步一步來。”

“太后高明。”江二郎馬上送上一記馬屁。

而狄公則是面露微笑。

……

出了甘泉宮。

江二郎便直奔大周王府。

很快,他就見到了靜坐在小湖邊下著棋的姬如雪。

黑子在和姬如雪對奕,而白子則是服侍在一旁,在看到江二郎出現後,白子就朝著江二郎做了個‘鬼臉’。

江二郎被白子嚇了一跳,畢竟,白子本來就長得一副鬼相。

“回來了,聽說你一回來就去了夜偵司見了狄公,而後又去了甘泉宮見了太后,江金旗還是很忙的嘛。”

姬如雪在看到江二郎後,就用一隻手撫了撫額頭垂落的秀髮,又輕輕的提了提身上紫黑色的華麗裙裝。

江二郎有些意外,因為,他居然從姬如雪的話語中聽到了一點點‘酸’意,哪怕只有一丁點兒。

於是,他從背後拿出了一件禮物:“屬下在漢中郡時,心中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姬姑娘,這是送給姬姑娘的禮物。”

“如今你已經是夜偵司金旗,無須再稱‘屬下’了。”姬如雪擺了擺手,並沒有要接禮物的意思。

江二郎就立即補了一句:“屬下只給姬姑娘一個人帶了禮物。”

“是嗎?”姬如雪終於有了反應,目光看向了江二郎手中的捧的一個盒子,接著,眉頭微微一鎖:“你……給我帶了一條魚?”

“對,武昌魚!”江二郎嘿嘿一笑:“紅燒特別好吃。”

姬如雪就有些無語的模樣:“你在漢中郡辦了升官宴,收了不少的賄賂吧?結果,就給我帶了一條魚?倒是有心了。”

“不如我做了姬姑娘嚐嚐?”江二郎抓起一條武昌魚,展示了一下。

“行吧。”姬如雪並沒有多言。

……

兩刻鐘後。

江二郎將一份紅燒武昌魚擺在了姬如雪的面前,又拿出了兩壺從漢中郡帶過來的美酒,以及幾碟子小菜。

“請姬姑娘品嚐。”

“嗯。”

姬如雪拿起快子,夾了一塊魚肉放入口裡。

原本平靜而澹漠的表情,突然間也有了一些動容,接著,又快速的夾了幾塊,臉上莫名的有了一些滿足。

“好吃嗎?”江二郎問道。

“還湊合吧。”姬如雪眨了眨眼睛,但是,手上的動作卻是並沒有停,一口一口的吃著,顯得極為享受。

江二郎也準備嘗兩口。

但是,卻被姬如雪用快子拍開:“這不是二郎送給我的禮物嗎?”

“這……我做得很辛苦的。”江二郎咽了一口口水。

“那又如何?”姬如雪仰了仰頭。

“如何?當然是要吃啦!哈哈哈……”江二郎大笑著,又將快子伸了過去。

姬如雪自然是不願意。

於是,兩人的快子在碟子間不斷的碰撞,兩人的身體也漸漸的拉近,到了最後,兩人的胳膊已經撞在了一起。

“姬姑娘就恩賞一口吧?”

“不行!”

“就一口!”

“不……”

“嘿嘿。”

“好吧,就一口。”

“……”

兩刻鐘後。

一條碩大鮮肥的武昌魚便被掃了個乾淨。

姬如雪拿起了桌上的酒壺,大口的喝了起來,顯得極為的豪放。

江二郎便也喝了幾口,而且,他知道姬如雪想聽什麼:“墨家和道門都已經同意歸入稷下學宮,再加上法家和儒家以及雜家和陰陽家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再缺的便是醫家,農家……”

姬如雪沒有打斷江二郎的話,一邊喝著酒一邊聽著。

江二郎將百家大致的數了一遍後,目光終於看向了姬如雪:“現在唯一缺的就是縱橫家了,姬姑娘覺得縱橫家會參與嗎?”

“那你想縱橫家參與嗎?”姬如雪放下了酒壺,反問道。

“縱橫家一門現在唯剩下兩名傳人,我想先知道……縱橫家在三百年前,為何會退出朝堂?這裡面應該有什麼秘密吧?”江二郎看向姬如雪。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薪意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