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武帝宋玄!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難,入主大都後,宋玄便直接下達了命令,將大都改名為帝都。

更是讓李善長等人將金陵城後續事宜安排妥當後,帶領內政部官軍儘快前往帝都。

這一舉動,意思不言而喻,那就是新朝建立,要以大都為都城。

這一命令,自然是引得不少人關注,甚至就連徐達藍玉等人都紛紛上疏,勸宋大帥再考慮考慮。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們都算是南方人,而且在金陵地界都有了田地產業,自然不想離開金陵那個繁華之地,來北方定居。

但宋玄的意志卻極為堅定,無論誰,都無法更改他這一決定。

......

十數日後,李善長劉伯溫二人領著金陵城內的一眾文官,緊趕慢趕終於來到了帝都。

剛一來到帝都,二人甚至連休息的心思都沒有,便急匆匆的前往皇城覲見宋玄這個主公。

御書房內,宋玄和這兩位最為依仗的文臣談了許久,最終,二人還是沒能勸服這位開國太祖要定都帝都的決心。

翌日清晨,宋玄在內侍的服侍下換了一身黑色龍袍,而後來到了大明殿。

大明殿,在元朝時期,一般很少使用,唯有重大儀式或者重要決策時,才會在這裡開啟朝會。

來到大明殿時,兩側已經站滿了文武官員。

這算是入主帝都後,宋玄第一次正式召開大朝會。

按理說宋玄尚未正式登基,直接開始穿龍袍於禮不合。

但宋玄可不在乎這個,整個天下都打下來了,他想穿什麼就穿什麼,誰敢反對?

在殿中文武百官敬畏而又狂熱的目光中,宋玄一襲龍袍端坐龍椅之上,環視殿中眾人。

下一刻,以李善長和劉伯溫二人為首,當先直接叩拜起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武官員隨後跪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山呼萬歲聲中,新朝的第一次大朝會,算是正式開始了。

然後,大朝會的第一個議題,不是封侯拜將賞賜功臣,而是商議國號。

金陵政權奪得天下的速度太快了,快到李善長等人甚至還沒來得及思考國號的事情,他們的主公便已經坐上了皇位。

然後,大殿中頓時熱鬧了起來。

各種亂七八糟的國號都被推薦了出來,甚至連神朝,天朝之類的國號都有人提了出來,宋玄看的津津有味,頗感有趣。

最終,他這個新朝皇帝在文武百官的期待中,乾綱獨斷,選擇了“武”字為國號。

對此,百官倒是沒什麼太大的意見。

就如同張無忌以明教起家,立國後以明為國號一般,宋玄出身武當派,以武為國號,倒也不出奇。

當然,文官心裡多少還是有些不爽的。

這個國號使得他們平白有種低了武官一頭的感覺。

國號確定,武朝初立,接下來,自然是商量登基等事宜。

皇帝登基乃是頭等大事,新皇唯有登基後,他們這些開國功臣才能得到封賞。

登基之事很繁瑣,內政部一些文官引經據典說了不少登基禮儀,聽得宋玄都開始犯困感到不耐煩。

最終他大袖一揮,乾綱獨斷,亂七八糟的繁瑣儀式一概取消,唯獨留下最重要的祭天儀式即可。

至於登基日期,定在了來年一月初一,萬象更新之日。

......

武朝初立,文武班子自然是需要重新構築。

大朝會中,宋玄並未如以往的朝代那般設立六部,而是將內政部拆分為了三個部門。

民政部,財務部以及司法部。

而武官那邊,武帝宋玄則是設立了軍部,總攬軍事。

四大部門相對獨立,部門主官皆為正一品官員,直接對皇帝負責!

而四大部門的主官,宋玄當即在朝堂上做出了任命。

民政部主官為李善長,算是百官之首,雖無宰相之名,但卻有宰相之實。

財政部主官這個位置,宋玄把胡謙這個第一位從龍之臣安排了上去。

該給的待遇他已經給了,至於胡謙這個投機分子能不能坐穩那個位置,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而擁有監察百官,立法等權力的司法部,宋玄自然是交給了劉伯溫。

這三大文官,宋玄任命時朝堂上絲毫沒有任何聲音,這三人無論是資歷還是功績都在那擺著,誰也不敢多說什麼。

但在軍部主官任命時,朝堂上百官則是出現了分歧。

論軍功,自然是藍玉和徐達二人最高,但朱元章和常遇春二人也是絲毫不遑多讓,一時間,軍部主官位置該由誰來做,倒是遲遲無法確定。

別看這四人都出自鳳陽縣,關係親密,但他們麾下的將領軍官們可不管這個,誰不想自家主將能坐上軍部第一人的位置?

最終,還是由宋玄拍板,由朱元章來擔任。

畢竟是原本歷史上的明太祖,能力自然是有的,這點倒是不用懷疑。

若是宋玄只能在此方世界待上一年,此人自然是他要收拾的第一人。

但現在情況不同了,這滿朝文武他都可以輕易的熬到死,功高蓋主什麼的在他這裡完全不成立。

朝堂上四大部門確立,文武百官又商討了一番地方行政制度。

文官一致認為,元朝之所以滅亡,除了自身統治殘暴外,還有一點,那就是對於地方的管理太鬆散。

百姓是死是活,他們不在意,只要各地按時把稅交上來,地方士紳豪強乃至普通百姓,愛做什麼做什麼,朝廷壓根就不在乎。

其他朝代都是皇權不下鄉,但在元朝統治時期,皇權連縣一級都到達不了。

朝廷官員缺乏實權,權力大都是掌握在了當地士紳、豪強的手中,根本不受地方政府的控制。

李善長等文官一致認為,皇權下鄉編戶齊民尤為重要,朝廷的的各種政令,必須要明確下達到鄉鎮一層。

宋玄認可了他們的看法,將地方行政級別劃分為省、府、縣、鄉、村五個級別。

每鄉設立巡查所,其實就是類似於後世的鄉鎮派出所,所長從九品官職,可以極大的加強朝廷對於地方鄉村的管制。

作為新建立的皇朝,制度什麼的,必然不可能完善,總會有各種紕漏。

但宋玄倒也不在意,只要他活的夠久,有的是時間來一點點完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