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現在的年輕人都這麼勇的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於如今站在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宋玄暫時來說還算是滿意的。

至少,新朝初立,百官的工作熱情都很高。作為開國功臣,誰不想能青史留名,被後人世代傳頌?

也許以後他們會腐化,會變成曾經他們所厭惡的樣子,但至少現階段,能在青衣衛層層篩選中還能站在朝堂中的,大都算的上是有理想有抱負的好官。

其實朝堂上的風氣受皇帝的個人風格真的影響很大。

如果一個皇帝整天考慮的不是國事而是各種算計各種平衡,他手底下的文武百官絕對也會如此,以爭權奪利陰謀算計為主要目標。

而如宋玄這般務實的皇帝,他手下的官員自然也會向這個方向來靠攏。

因為你不務實,不做出實打實的功績,在這朝堂中你就站不穩,甚至連出列上奏或者噴皇帝的資格都沒有。

連個像樣的業績都沒有,你哪來的臉敢站出來噴皇帝莫要沉迷女色?

皇帝好女色,這點,幾乎已經得到了朝堂百官的一致認可。

不過對於此事,百官其實心裡還是很開心的。

太過完美太過光輝偉正的皇帝,給他們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而一個有個人喜好,甚至是有些瑕疵的皇帝,更容易被他們所認可。

好色好啊,不好色的皇帝肯定不是好皇帝!

男人連色都不好了,那還是男人嗎?

李善長等人的辦事效率很高,前天宋玄才要求他們拿出個關於科舉的合適方桉,今天他們便提出了南北分開科舉的方桉。

這方桉不能說完美,畢竟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做到完全公平,但至少,這個方桉可以很容易能推行下去,不會遭到太大的阻力。

對於李善長提出的方桉,群臣沒什麼意見,宋玄便直接下旨照此推行。

隨著科舉制度的落實,宋玄繼續道:“可還有本要奏?”

財政部長胡謙出列,道:“臣有本要奏!”

宋玄頷首,示意他繼續。

胡謙道:“陛下前日下旨,要在廣東福建兩地建造船廠,還專門將湯和任命為武朝海軍統帥.....陛下是打算開海?”

宋玄笑道:“朕認為開海通商,富國強民,乃是利國利民之事,怎麼,愛卿可是覺得有不妥之處?”

胡謙還沒說話,宋廉那老頭便先開口了,“陛下,咱武朝泱泱大國,何須和那些番邦蠻夷做交易?

那些蠻子可都是些不服教化之輩,若是我武朝商人和他們接觸的多了,難免會生出異心不利於朝廷統治。”

又有文官出列,道:“陛下若是想要萬國來朝的壯景,完全可以下旨各地番邦來上貢即可,何須專門開海通商,平白墮了我天朝上國的威嚴?”

宋玄看了一眼那文臣,平澹道:“你家在海運方面有生意?”

那文官頗為傲然的搖了搖頭,道:“陛下無需猜疑,臣雖出身揚州之地,但也是寒門出身,和海運根本就扯不上什麼利益關係。”

宋玄笑道:“很好,看來很有底氣,那你繼續說,只要說的有道理,朕也不是不能接受!”

他知道開海肯定會遭到各種反對,所以倒也並不意外,主要是想要聽聽這些人,究竟能說出些什麼新穎的理由。

“那臣就放開了說!”

“就算咱們可以放下身段,和番邦小國通商,但陛下可曾想過一旦放開海運的後果?

人心都是趨利的,開海必然可以使得不少人賺的盆滿缽滿,如此巨大的利益怎能不動人心?

屆時人心浮躁,大家都去經商,誰還有那個心思本本分分的安穩種地?

開海通商之後,我武朝的絲綢瓷器等商品必然會暢銷諸國,百姓趨利之下必然會毀田種桑,若都種桑了,大家還吃什麼?

陛下,我武朝才剛立國不久,不少省份的百姓甚至連吃飯都成問題,糧食更是我武朝需要解決的重中之重。

現階段就開海通商,只會加劇我武朝的糧食危機,若是再有個天災什麼的,陛下,百姓背井離鄉易子而食的慘劇恐怕就得再次發生了!”

宋玄沉默。

有時候你不得不承認,自己雖是穿越者,但並不一定比這些古代人聰明。比如開海的益處他很清楚,但也確實忽略了眼前的弊端。

“你叫什麼?”宋玄望著那還顯得有些年輕的文官,他記得此人是司法部的官員,貌似還是劉伯溫親自招收進司法部的。

“回陛下,微臣楊憲,現為司法部六品巡查御使!”

“楊憲......”宋玄深深的看了一眼此人。

這年輕人可不是一般人,此人有能力有膽識,但也過於急功近利。在他的記憶中,貌似此人可是把明太祖朱元章都騙的一愣一愣的,最後落了個扒皮充草的下場。

但不得不說,單單剛才此人的一番言論也能看得出來,此人還是有本事有見識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也正常,若非是真有本事,起初也無法取得朱元章的信任,甚至還能把那位猜忌心極大的明太祖都給騙了。

“你說的,倒也有道理。”宋玄從善如流道:“可還有其他要說的?”

楊憲道:“有!”

“嗯,那你繼續!”

“之前臣說的是糧食問題,接下來要說的,是開海後我武朝的軍事問題。”

“我武朝臨海地區多達三十餘個,若是開海,這些地區必然要駐守水師,這將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還有就是水師長期在海外航行,茫茫大海無邊無際極難掌控,若是有將領起了異心,在海外佔島為王,到時候該如何管制?”

這話一出,原本還想著補充幾句的文官們,頓時一個個安靜了下來。

不少人包括李善長在內,看向楊憲時,都露出了奇怪的目光。

這人,這麼勇的嗎?

你前面說糧食問題,說軍費問題都沒事,但你說佔島為王什麼的,那麻煩可就要大了。

這種事私下裡說說就行,直接在朝堂上挑明了,這不是要引起文武之爭嘛!

果然,本來站在一旁聽著國事都要打盹的藍玉等人,頓時面露警醒之色。

什麼玩意,你們吵歸吵鬧歸鬧,怎麼把目標又對到我們武將頭上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