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死了對大家都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田光逃出書房沒有跑多遠就碰到了府邸內三個護衛。

如今府邸護衛都在向內書房匯聚,只有田光一人方向完全相反,自然極為可疑。

三個護衛沒有猶豫,就朝著田光殺了過去。

現在的田光可是冷血無情的殺手,自然不會手軟,劍意引動大量天地之力,一劍橫斬,一道藍色的半圓形弧形劍氣猶如勢不可擋的滾滾浪濤。

三名護衛感受到劍氣的可怕威力,面色大變,連忙全力格擋。

然而區區三個二流高手怎麼可能抵擋住田光認真斬出的劍氣,如果採取躲避的方式,也許還能勉強苟活一下。

噗嗤……

三人連人帶劍直接被斬成了兩段,鮮血傾盆而下,斷成兩截的屍體掉落在地。

田光的雙眸澹漠冰冷,壓根沒有看地上的死人一眼,加快速度向府邸外衝去。

途中又遇到了幾波護衛,其中不乏兩位一流高手,然而這並沒有什麼用。

他們不是六位一體的六劍奴,儘管配合得還行,但在田光眼裡卻破綻百出。

在一名劍道宗師一心相逃時,就算同為劍道宗師也很難阻攔住,更別說其他人了。

再度殺了幾名勇氣可嘉的護衛,逼退追擊的護衛,田光就衝出了熊啟府邸,隱入進茫茫黑夜之中……

就在田光衝出府邸時,熊啟府中已經開始炸鍋了。

衝進內書房的護衛們看見書房中慘烈的景象,當場被嚇懵了。

因為熊啟身份地位非同一般。

既是秦國上卿級一府主官,也是華陽太后的遠方侄兒,秦國外戚,還是楚系勢力的領頭人。

這種人物死在刺殺之中,引發的連鎖反應太大了。

不出意外,負責府邸安全的護衛們肯定要被牽連,甚至很多人都要為熊啟的死陪葬!

就在護衛們六神無主時,熊啟的親信老管家出現了。

看見熊啟慘烈的屍體時開始也是懵了,滿臉不可置信,隨後淚流滿面,最後嚎啕大哭。

哭了一會兒後老管家才想起當務之急是什麼,強行壓下情緒振作起來。

首先命令護衛好生收斂熊啟的屍體,之後派人通知宮中,最後派人通知府邸的女主人。

由於距離問題,自然是府邸的女主人率先收到訊息。

女主人聞聽噩耗帶悲傷過度,當場暈了過去。

好不容易救醒,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確認訊息,不敢相信是真的。

只是如今熊啟死相相當難看,沒有經過處理前,僕人哪敢讓女主人去看?

要是嚇出一個好歹來,豈不是更難以收場了?

府邸中的動靜也把熊啟的子女給吵醒了。

熊啟子女不少,最大的已經十多歲了,最小的正在襁褓中。

懂事的自然是悲傷不已,不懂事的也是哇哇大哭,天塌下來熊府亂糟糟的。

熊啟夫人只能按耐住悲傷,去安慰子女們。

熊啟的夫人是秦國的一位公主,自從楚系勢力在秦國崛起後,兩國權貴就經常聯姻。

這位秦國公主是成蟜的祖父的小女兒,年紀比熊啟熊啟小一些,比嬴政大一些。

說起來也是成蟜血緣關係比較親近的長輩。

雖然讓自己長輩失去丈夫,挺不道德的,但誰讓熊啟心懷異志呢?

反正這個時代風氣開放,寡婦再嫁實屬正常事兒,也不至於孤獨一輩子。

就算對熊啟愛得深沉,因此守寡一輩子,那也沒有辦法,反正熊啟是必須要除去的。

熊啟就是一顆隱藏在秦國內部,威力巨大的定時炸彈!

不說別的,就說熊啟在李信率領伐楚大軍時後方突施暗算,扇動秦國新附之地叛亂。

致使秦國伐楚大軍腹背受敵,後勤吃緊,後路斷絕,最終使得二十萬伐楚大軍損失殆盡。

就憑這一條,在成蟜看來,熊啟就必須死!

二十萬對秦國忠心耿耿的精銳秦軍,二十萬秦國支柱之青壯,對秦國的影響何其大?

一家哭,一家披麻戴孝,總好過二十萬人家哭,二十萬人家披麻戴孝好得多!

想要平定楚國,由王翦統領六十萬大軍是最為保險的,穩紮穩打,一路橫推,不給楚國任何機會。

二十萬大軍雖然無法平定楚國,但也足以帶給楚國巨大的壓力了。

李信不是紙上談兵之人,是有真材實料,名將之姿的年輕將領。

如果不是昌平君熊啟這個位居秦國丞相之位的反骨仔搞事,致使二十萬伐楚大軍腹背受敵,後勤吃緊,後路斷絕。

以李信的能力,就算不敵,怎麼也能率領大部分伐楚大軍返回秦國,不至於損失殆盡。

說起來昌平君熊啟的叛亂太過突然,哪怕事先有安排,在咸陽的一家子肯定是難以全部走脫的。

嬴政以及秦國上下對其恨之入骨,跟熊啟有關係的人都會被牽連,更別說家人了。

動漫中熊啟也就剩兩個女兒還在世了,其他人不是在咸陽被處死,就是被追殺至死。

這也是嬴政被迷惑住重要原因之一。

一家子都在咸陽,嬴政怎麼樣也想不到熊啟會突然叛變……

只能說熊啟的心是真的狠,為了搞秦國,為了保護楚國,不惜犧牲了大部分家人!

熊啟在嬴政崛起的過程立下了很多關鍵性的功勞,跟嬴政又是關係比較親近的親戚關係。

因此嬴政非常信任熊啟,否則不會讓熊啟坐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秦國丞相之位。

可惜熊啟不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是想成為萬萬人之上楚王,想要保住楚國,想要斷送秦國一統天下的程序。

昌平君熊啟的叛變是對嬴政最後一次重大打擊,從此以後嬴政再也不相信任何人。

哪怕是對於自己的兒子,也是有所防備的。

如今熊啟死了,倒是避免了熊啟一大家子丟掉惜命,羋漣也肯定是不會成為舞姬了。

嬴政出於補償,肯定是不會虧待熊啟的一大家子的。

另外一邊,出了熊府的田光直接按照計劃跑到了約定地點。

掩日將田光秘密到了咸陽城中一處宅院熊,隨後用特製的蒙汗藥把田光給弄昏了。

接著又廢掉了田光的武功,最後讓六劍奴留在宅院中看守。

值得一提的是這處宅院是成蟜的名下,沒有人敢隨意搜捕。

而且事情捅出去,羅網衛不出意外要協助朝廷搜捕田光,安置在這裡是非常安全的。

掩日田光處理完田光時,熊啟被刺殺的訊息也傳入了王宮之中。

這麼重大的事情無疑是足以扣開宮門的。

此時勤政的嬴政剛剛處理完一天的政務,準備吃點宵夜去公孫麗的寢宮歇息。

聞聽熊啟被刺殺的訊息,嬴政微微一愣,隨即勃然大怒,這是對秦國的重大挑釁!

嬴政當即下令廷尉府,影密衛,羅網衛合力抓捕兇手,務必在三天內把兇手給抓捕歸桉。

下完命令後,嬴政又覺得三方各行其是,沒有統一的指揮,效率不高,便派宦官去傳召成蟜。

羅網衛本就是成蟜再統領,影密衛,廷尉府,以成蟜的身份地位威望也能輕鬆統領。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嬴政認為成蟜太閒了。

作為兄長的自己這麼忙,看見弟弟太閒就不太舒服,就想給自己弟弟找點事情做……

下達了詔令後嬴政也消了去公孫麗寢宮的想法,徑直前往華陽宮看望華陽太后。

至於後宮中的太后們,有的休息了,有的沒有休息。

年紀並不大的太后趙姬就沒有休息,聞聽熊啟被刺殺的訊息,只是象徵性的發怒一番。

至於夏太后和華陽太后年紀大了,為了養生,都休息得比較早。

雙方的區別在於夏太后依舊在睡覺,第二天才會知道,華陽太后直接被叫醒了。

高泉宮的總管太監雖然驚訝,但知道夏太后跟熊啟沒有什麼交情。

壓根不會拿這件事去打擾睡眠本就不深的老太后,天亮了再說不遲。

華陽宮的總管太監就不一樣了。

知道熊啟跟華陽太后的關係非常好,不僅僅有感情,利益也一致,只能硬著頭皮傳達訊息。

華陽太后聞聽噩耗,睡意全無,悲憤交加,一時間聯想到了很多……

華陽太后這一生見慣了陰謀詭計,自然會往陰私之事上想,心中有不少懷疑對象。

最大的懷疑對象就是呂不韋,因為若是熊啟死了,呂不韋獲利最大。

楚系外戚勢力是朝堂上能夠制衡呂不韋的一股勢力,只是面對呂不韋依舊明顯處於下風。

至於嬴政,成蟜並沒有被懷疑,因為兩兄弟平時壓根就沒有對熊啟表示過不滿。

成蟜雖然跟楚系外戚交際極少,但表面上的和諧還是有的。

最重要的是想不到成蟜有什麼動機動手……

這是資訊差,因此根本無法準確判斷。

嬴政是宮中最先得到訊息的,到了華陽時,華陽太后剛得到訊息不久,太后懿旨都沒有來得及下。

嬴政先是說了自己的處置,隨後安撫起華陽太后。

華陽太后見此也就沒有下達懿旨了。

後宮不得干政,那是呂後之後才有的說法。

這個時期可沒有後宮不得干政的說法,後宮貴人的權力是很大的,特別是太后。

這個時期可以說是二元君主制,朝廷的臣子既要聽君王的,也要聽太後的。

如果雙方的命令衝突,那就要看誰的威望高,誰的勢力大了。

漢朝初期劉邦死後,呂后能夠有那麼大的威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這種權責不清晰的二元君主制。

皇后也是需要效忠聽令的君主。

所以蕭何,曹參,周勃,陳平等開國功臣才會聽令,呂后才能獨攬朝政,幾乎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

漢承秦制,秦朝有嬴政這個皇帝,嬴政卻沒有立皇后。

秦朝國祚又太短,到了漢朝初期,皇后以及太后權力難免像以前模湖不清,發揮空間極大。

後宮不得干政的說法具體來源已經不可考證,有兩個版本。

版本一就是漢武帝說過類似的話,版本二就是周武王伐紂時說的。

帝權與後權之間的權責劃分經歷了不少時間,一直要到漢武帝時期才比較清晰。

漢武帝的靈感就在於呂雉干政的教訓。

成蟜也是知道這方面隱患,但長輩們還在,劃分權責就不必著急了。

等到太后們壽終正寢,再藉助統一大勢,改革大勢,一切都水到渠成。

不用等太后趙姬逝世,因為趙姬本質上是一個小女人,對於權力並不看重。

訊息陸續在宮中傳播,宮中其他貴人也漸漸知道了,反應各不相同。

最悲傷的自然是清夫人,熊啟這個楚系外戚勢力領頭人既是她的依仗,也視為扶蘇的依仗。

當然清夫人並不知道,熊啟對於扶蘇的負面影響極大。

如果熊啟沒有叛變,扶蘇很可能已經被立為太子了。

因此從長遠來看,熊啟死了,對大家都好!

……

成蟜收到訊息時正躺在暖香撲鼻的被窩裡呢,今晚照例是宿在紫女房中。

當紫女的貼身侍女紅著臉稟報時,成蟜正在跟紫女親熱呢。

因此成蟜根本不想離去,非常任性的讓侍女回稟宮中傳旨宦官讓等著。

不去還是不行的,要給王兄面子,不過稍微遲一些還是沒有問題的。

等到完事兒了,成蟜也沒有著急離去,而是成蟜抱著紫女去不疾不徐的沐浴了一番。

擦乾淨後再抱回床榻上,蓋上被子。

紫女對於成蟜的體貼是很是感動的,半途幾次催促成蟜趕快進宮。

不過成蟜都置之不理,所以紫女蓋上被子再催促了一次,隨後光速閉上眼睛睡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成蟜依舊不慌不忙的親了紫女額頭一下才轉身離去……

來到前院,宮裡來傳旨的宦官已經著急上火,坐立不安,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

但又不敢催促成蟜這位祖宗,只能祈禱著回宮處罰能夠輕點……

成蟜做人還是有一手,見面就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表示他會幫忙說好話,讓傳旨宦官不用擔心。

傳旨宦官一下子覺得自己等待值得了,還非常感動,會在乎宦官想法的貴人太少了。

於是一路上傳旨宦官就把今晚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部說了出來。

侍女只是說了讓成蟜入宮,具體原因卻是沒有說。

聽到嬴政的詔令,成蟜面色就不禁有些古怪起來……

讓他這個幕後黑手去追捕兇手?

這是他事先沒有想到的。

不過成蟜也所謂,反正無論是誰負責追查,羅網衛都會在恰當的時機將兇手繩之以法,給出一個交代。

這種事情成蟜是不會坦白的,因為實在是很犯忌諱。

說出來沒有任何好處,坦白的話就是腦袋被門夾了。

雖然經過他的影響,嬴政已經知道熊啟並不像看上去的那麼老實,但畢竟還沒有查到出賣秦國的事情。

這樣的程度完全不必到死亡的地步,也完全違背了嬴政的理念,秦朝的法度。

簡而言之,說出來百害而無一利!

成蟜見到嬴政時,嬴政已經離開了華陽宮,跑到公孫麗寢宮吃宵夜去了。

公孫麗在旁邊伺候著。

熊啟被刺殺的事情雖然大,但還不至於到讓嬴政吃不下宵夜的地步。

一番見禮後,嬴政問成蟜時為什麼這麼晚才到,這個時候成蟜就老老實實回答了。

說自己正在造人的關鍵時刻,為王兄的侄子侄女出現而努力,實在脫不開身,還請王兄見諒。

此話一處,不僅公孫麗羞紅了臉,周圍伺候的宮女也羞紅了臉,伺候的宦官強憋著笑意,不敢顯露分毫。

宮廷中的宮女宦官才是經歷過最專業的訓練。

無論多麼好笑,只要是不該笑的時候,他們絕對不會笑!

一笑很可能就是人頭落地,憋死也要憋回去!

嬴政聞言一愣,隨後笑罵了幾句就談起來了正事。

至於來晚了的事情,自然就揭過去了。

傳旨的宦官也不會被懲處,特殊情況嘛。

當然這對於成蟜而言是特殊情況。

其他人就是處於哆嗦的關鍵時刻,也得立即出來,更衣進宮。

嬴政轉達了華陽太后的態度,成蟜聽完沒有太多異議。

只有一點異議,那就是對熊啟府邸上護衛的處理。

成蟜認為他們該受到懲處,但罪不至死,不應該為熊啟陪葬。

嬴政再度強調了華陽太后的態度,但成蟜依舊固執己見。

其實對於嬴政而言,處不處死那些護衛,嬴政都不在意。

但如今這個特殊時刻真不好反駁華陽太后,偏偏自己這個弟弟又固執己見……

嬴政頓時感覺有些頭痛,早知道就讓成蟜歇著造人了。

沉吟片刻,嬴政決定先抓起來,再根據調查情況處置。

見此成蟜也就答應了。

等搞清楚原委,他再出面求情應該能夠免那些護衛一死,到時候再操作一番,秘密把那些護衛吸納進羅網。

沒辦法,成蟜認為熊啟不配任何一名秦國子民為他而死。

之後成蟜就告辭了。

帶著早已經等候多時的影密衛統領章邯以及廷尉離開王宮。

在王宮外接上趕來的掩日,四人一同前往熊啟府邸。

至於封鎖城門,搜捕賊人的基本措施,嬴政見成蟜久不到來,早就下達了命令。

沒有辦法,這樣的大事,不可避免要擾一擾民了。

不過秦國法度森嚴,咸陽城中更是如此,倒不至於讓平民百姓遭受什麼重大損失,就是要被打攪一番。

當然肯定會有一些趁火打劫的事情,但整體也就還好,更不可能丟命。

事情鬧大了,黑心的官吏會死得相當難看。

不會像新鄭官吏軍卒那樣當做一個發財的機會……

咸陽城中不加掩飾的頻繁動作自然瞞不過秦國的權貴高官,很快就透過各種渠道得知是熊啟出了事情。

有人竊喜,有人漠然,有些悲傷,有人憤怒,眾生百態,不一而足,頗為熱鬧。

當然今晚的熱鬧只是開胃小菜,白天來臨後才是真正的熱鬧。

能夠及時得到訊息的只是一小撮權人罷了。

要麼是頂級的權貴高官,要麼是紮根秦國多年的老牌世家,大部分還是被瞞在鼓裡的。

值得一提的是成蟜帶人到達熊啟府邸時,韓非這個廷尉副手已經在查桉了。

互相見禮後,成蟜就分配工作,讓廷尉,韓非,章邯,掩日各自負責一部分事情。

至於成蟜自己,查桉是不可能查桉的。

有那麼多能人,幹嘛累著自己呢?

上位者就是要學會用人。

成蟜跑到後宅中去慰問安撫熊啟的夫人兒女了。

再怎麼說也是親戚關係嘛,該關心還是要關心的,表面功夫要有。

不注重表面功夫,太過真實的人往往是混得差。

沒辦法,大多數都是著重表面更勝內在。

表面無法吸引人,誰有興趣瞭解你的內在啊?

人性如此。

成蟜作為幕後黑手,表面功夫這個技能點雖然沒有點滿,但也夠用了,看不出破綻。

愧疚?

不存在的!

一大家子應該謝謝他才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