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慎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儘管宗澤沒有浪費一點時光,果斷的留人監控黃河渡口情況,把關勝軍和磁州義軍拉到了滑州,浚州進行整訓。

也讓種彥鴻,陳仁俊帶兵去磁州運輸軍械。

還讓李敬負責收羅浚州,滑州的火藥。

指揮軍中挑出的所有木工,一邊伐木,製作冰面滑行渡河的爬子。

可是等候渡河的日子,度日如年。

河對岸還不斷傳來壞消息。

韋城陷落,金狗阿里刮所部在京機大敗禁軍。

更嚴重是,有訊息說完顏宗翰西路軍已經突破折彥質防線,正在朝著汴梁挺進。

“賢侄,這是天要大宋有此一劫啊!”

聽完河對岸的斥候收攏的訊息彙報,宗澤彷佛人都老了好幾歲。

不管是作為磁州知州,河北道義軍總管,還是天下兵馬副元帥。

宗澤出山以後,盡心竭力。

也屢戰屢勝。

然並卵,還是不能替大宋朝堂擋這一刀。

李固渡河以後,距開封兩百餘里,比滑州到磁州還近。

金狗騎兵縱馬賓士,一天就可以兵臨城下。

更何況距離李固渡殘兵過河已經過去了五天。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宗大人不要過於憂慮,大宋絕不會因為此戰而亡!”

看見李敬勸自己,宗澤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

言主和派勾結金狗,懦弱的徽宗會逼迫欽宗談判的是你,說汴京陷落,金狗不會放過二帝的是你,如今說大宋亡不了的還是你。

“主和派都不是最可恨的,最可氣的是康王,要不是他調走了王淵,河東道總管趙敏不聽從副帥排程跟他也脫不了關係,若非他在一邊坐山觀虎鬥,戰局絕不會糜爛如此!”

歷史上很多人認為宋高宗趙構比宋欽宗趙桓要強。

沒有穿越的李敬也是這麼認為的。

真到了這個年代,李敬反而認為欽宗未必比高宗差。

只不過當了多年太子的欽宗,一輩子活在他老子徽宗的陰影之下。

還沒有掌控朝堂,局勢已經超出他處置能力了。

當初的城下之盟,是逃跑揚州回來的徽宗定的,有花錢消災的機會還打個屁,他急吼吼幻想錢財能帶來和平。

強迫朝堂立刻接受城下之盟。

哪裡管得了搜刮汴梁所有金銀,也無法滿足金狗要求。

更何況割讓三鎮以後,山西,河北西路,河北東路全部處於險地,等於割讓了這幾個地方。

至少欽宗還喊出了祖宗之地不可棄,下令三鎮將士不交割國家領土。

更重要的是,欽宗對宗澤,對於跟金狗苦戰的將士還是不吝嗇官爵的。

宗澤,關勝,李敬,趙不試等等有功將士,還親自派人核實戰績封賞。

只是整個朝堂都是徽宗昔日提拔的官員,欽宗剛清洗了一次,既沒有深度清理,也還沒有來得及尋找合適的大臣補位,金狗再次兵臨城下了。

此時此刻的高宗,坐山觀虎鬥,身為勤王的天下兵馬大元帥,眼裡毫無國家民族利益。

“但願官家從善如流,可以效彷李綱,組織禁軍城頭死守!”

“難,大宋興辦太學是好事,可太學蔭官太多,到後期甚至一定程度上壟斷官位,阻撓了科舉制度,讓各地人才缺乏晉升通道,京城百官,收到徽宗喜好文藝的影響,一個個擅長旁門左道,遇事拿的出手做實事的沒幾個,說句不好聽的,一群飯桶!”

上行下效,徽宗在位二十多年,隨個人喜好任職官員。

不是善於阿諛迎逢熘須拍馬的,就是有書畫才藝的藝術家。

朝廷大員已不復昔日仁宗,真宗時期群星璀璨的局面。

後期更是在幾個昏相的慫恿下窮奢極欲,地方官上行下效,民不聊生到揭竿而起。

“賢侄慎言,官場做不了孤膽英雄,你託人贈送戰利品給濟南府眾多官員,這個就做的很好!”

“昔日宗大人殿試的時候,如何不慎言?”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並肩作戰彼此熟悉了,別看宗澤從磁州開始,官升兩級,肩負天下兵馬副元帥重責,人卻越來越和藹。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時常跟將士一起,拿著顧無雙的事情調侃他。

他跟宗澤說話,也沒有剛接觸時候一本正經了。

“所以本官大半生蹉跎地方,風燭殘年才當了個兵部左侍郎,也不知可否有機會赴汴京上任,滿腔血熱苦無處施展,蹉跎歲月!”

“宗帥,你管造福一方百姓叫蹉跎歲月?”

宗澤還從來沒被人當面懟過,一愣神,鬍子都氣的吹起來了。

“你小子言語惡毒,老夫說不過你,你知道老夫說的什麼意思,管好你這張嘴!”

這也是宗澤跟李敬熟悉了,李敬看著他像看自家長輩,說話才隨意了很多。

“宗帥,要是我們費勁萬難渡河,渡河以後接到了朝廷旨意,不得隨意進攻金狗,那怎麼辦?”

宗澤更鬱悶了。

打了是抗旨,不打對不起國家民族朝廷官家,誰知道該怎麼辦。

你小子的問題要不要這麼扎心。

“宗帥,要是金狗兵臨城下以後,逼著咱官家解除你的兵權,讓我和關大爺滾回齊州,那怎麼辦?”

“哪能怎麼辦,只能從長計議,莫非你小子還長了反骨不成?”

金狗兵臨城下,主和的朝廷百官掌握朝局。

這種事是極可能渡河以後會面對的。

想起這小子料事如神,宗澤被問毛了,拂袖而去。

聽到身後那小子沒心沒肺的傻笑,又折了回來。

“你說該怎麼辦?”

“如果我是宗大人,我就豁出去了,殺金狗,金狗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連同他們收攏的遼國,大宋降兵在內,金狗入關也就是十幾萬兵馬,把他們打越疼,朝廷和官家越安全!”

這樣無疑是抗旨。

宗澤吸了一口涼氣。

李敬所言,不能說是錯的,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真要這麼做,後患無窮。

官家秋後算賬時候,還累及子孫。

李敬如此表態,他是願意跟著自己打的,關勝也可能被他說服。

其他人呢?

這麼多將校,士卒,人心隔肚皮。

“金狗就是強盜,強盜劫掠也是做買賣的,殺到金狗買賣折本,他們就會正視我大宋健兒,甚至要穩住內亂,無力覬覦我大宋疆域,此番劫難以後,我大宋方又喘息之機!”

道理宗澤都明白,他也非常清楚李敬所言,極可能是渡河後碰到的現實問題。

朝堂那些人為了迎合金狗,什麼事情幹不出來?

何況他們身後還有懦弱的太上皇。

真要是汴梁陷落了,就不怕什麼抗旨了,就怕汴梁沒有陷落,和談成功。

自己也好,關勝也好,李敬也好,這些抗命的統統要被秋後算賬。

“賢侄,我再想想,你不要逼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