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不接地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種彥鴻收編了大名府派去挖掘黃河的廂軍一千多,以天下兵馬副元帥的命令,通知當地縣令徵調百姓恢復廂軍挖壞的大堤,然後帶著兵馬一起來滑州。

加上他從恩州帶去的一個騎兵營,一個補充營,於是從滑州帶出了小兩千人。

加上岳飛在大名府連番作戰,還剩下的八百多人。

李敬手裡還掌握著濟南府廂軍和出擊邢州時候宗澤撥給他的磁州軍。

一共七千餘人繞過了滑州。

走了不到八里路,看著前方一馬平川的平原,這個大戶人家的宅院還算是高地也扼守著官道兩側。

李敬乾脆的給他徵用了,依託兩邊農莊,讓陳仁俊,吳侃和幾個指揮使一起指揮麾下人馬,開始在在官道和官道兩側的旱地上挖掘戰壕,陷蹄坑。

寒風凌冽,士卒們幹的熱火朝天。

對於李敬麾下的兵,最怕的就是沒仗打。

每次打跑了金狗,總有馬肉吃,有錢分。

至於回濟南府,能不能領到俸祿,他們也不考慮那麼多了。

大宋欠餉的軍隊多了去了。

“三弟,你這個挖坑的辦法,實在太絕了,真要是大宋各地的軍隊都效彷,金國的騎兵機動性可以得到極大的限制,只要騎兵衝不起來,金軍就是個菜!”

冷兵器的時代,大宋民間尚武之風還是很濃郁。

宋軍很多士兵都是好樣的,即便沒有武術也有一膀子力氣。

可是力氣再大,也打不過人馬結合的衝擊力。

北方草原的少數民族,大部分都是在馬背上長大的,馬術嫻熟。

坐馬背跟平地上一樣。

步卒對上騎兵衝鋒,本能的憷。

“二弟,你以為宋軍都能像三弟這樣挖坑,大宋鐵器珍貴,大部分農夫刨地,挖土,都是用的木器,我很難想象,如果是木製的鋤頭,鏟子,在兩軍交戰的時候,這挖坑會慢到什麼程度!”

岳飛搖著頭,覺得種彥鴻這種世家公子有些不接地氣。

李敬卻從岳飛的話中感覺到,大宋發展冶鐵等科學技術,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所以,大宋要強大,需要走一條根本強大之路,不僅要強軍,要用專業的軍事人才掌軍,還要極力發展和軍事力量相關的格物技術!”

“談何容易,朝堂格局沉痾已久,變法如同登天,王安石小試牛刀且止步不前,就算是三弟跟高人學到了經天緯地之才輔左,也需要大宋出一個曠世雄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大宋朝堂目前就是那樣,你離他越近,越能感受到失望。

種彥鴻也不知道大宋的未來的路在何方。

不過不影響他為大宋盡忠。

歷史上可沒有滿門忠烈的楊家將,只有滿門忠烈的種家將。

“此番金軍南下,大宋浩劫已成定局,相反,不破不立,我到覺得,對你我兄弟,對大宋朝局來說,是一場好事!”

戰爭打到這個份上,汴京城裡的官家父子還顧著內鬥。

欽宗對宗澤軍的嘉獎,拉攏的意味多餘對金備戰。

康王被受於天下兵馬大元帥的重責,卻在一旁高高掛起看熱鬧。

完顏宗望已經派兵渡江,範納卻一副生怕宗澤搶攻的樣子。

儘管李敬不想承認,心裡已經認同宗澤無力回天了。

“三弟如此悲觀?”

李敬的話,不僅讓岳飛大吃一驚,也讓種彥鴻有些凌亂。

李綱罷相,自己叔祖亡故,種彥鴻對汴京百官實在不敢信任。

“三弟,此番汴京破城機率太大,你認為最壞的局面會是怎樣?”

“最壞的局面無非是金人汙衊我大宋毫無信譽,汴京城破以後,二帝被擄,皇后,皇妃,帝姬被褥,大宋朝堂的重臣,被一網打盡!”

“我的天!”

以金人殘暴無恥的尿性,這種事情是絕對可能發生的。

種彥鴻無語望天。

岳飛驚赫莫名。

老驥伏櫪的宗澤不是志在千里,而是拼上餘生挽救大宋的悲劇。

他們三兄弟還年輕,前途卻跟大宋的未來捆綁在一起。

“大宋豈不是要亡?”

“亡不了,還有康王嘛,即便是沒有康王,太祖太宗那麼多子孫,脫逃的朝臣大不了可以重新扶植一個!”

想起當初康王對李敬和自己的態度,顯然不是一代雄主,想起昔日磁州宴會,種彥鴻氣樂了。

“就算是康王登基,對你也沒什麼好處,人家並不賞識你!”

哪天在磁州康王宴請,岳飛雖然沒有在場,可是趙不試把場上的情況都告訴了岳飛。

他絲毫不詫異康王不重視自己三兄弟,畢竟康王目前就是一個王爺。

“我給你們兩個說,今天這話,就我們兄弟三人知道,千萬不要說出去!”

叮囑完兩人的岳飛,想了一下,又好奇的發問。

“三弟,我們目前該怎麼辦?”

“你們想,如果汴京陷落,大宋失去中樞,必然地方坐大甚至軍閥割據,就秦嶺淮河以北,必然陷入宋金爭奪,武將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前提是手裡要有兵,能護佑一方平安!”

“母親為我後背刺字盡忠報國,我這條命就是大宋的,三弟休言軍閥割據!”

想起歷史上的風波亭,再看看眼前一臉正氣的岳飛。

李敬真對趙構無比厭煩,他怎麼能忍心,怎麼能下狠手,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殺這樣一位忠直的名將。

要知道,如果沒有岳飛馬不停蹄的各地平息叛亂,幾年間行程幾萬裡,南宋王朝連半壁江山也不能保全。

國之柱石也不過如此。

“我乃種家人,世代飽受官家恩典,效彷袁術曹孟德的事情,我做不來!三弟,你要知道,宋以前的百姓,都是契約大戶的奴僕,可吃不起大米白麵,也穿不起綾羅綢緞。趙家於百姓黎民,是有大功勞的。”

李敬眼睛都瞪大了,李家肯定是忠於大宋的,現在結義兄弟也表態忠於大宋。

眼前的兩人,只差把手伸出來摸摸他的後腦,看看有沒有反骨了。

“你們把我當什麼啦?我是華夏族和這個國家的死忠,我忠於我的國家和民族,為此赴湯蹈火,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你們讀孔孟之書,沒聽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嗎?”

岳飛有些迷惑,這個三弟把國家民族的利益和皇權分割開來,果然是梟雄。

種彥鴻沉思了一下,又問。

“你的意思,當皇權和國家前途發生衝突的時候,你會站國家民族一邊?”

徽宗自從在位二十多年,除了剛繼位三年還算是勵精圖治。

之後連用了蔡京、王黼、李邦彥三個奸臣為宰相,混亂了京畿,還波及到了地方,殺官造反此起彼伏,成為大宋朝最黑暗的時期。

依照李敬的說法,皇權和國家民族利益發生了衝突,李敬就會站國家民族一邊。

他會怎麼站呢?

當種彥鴻還在猜想的時候。

岳飛忍不住了。

“三弟,你要當反賊,我第一個跺了你!”

“我什麼時候說過要當反賊啊,若是金狗佔了我大宋所有疆域你反不反金國?我們現在就開始做最壞的打算,如果汴京被攻陷,二帝被擄,我們就截殺歸途金軍,管他官家也好,皇后,皇子,帝姬也罷,統統給他截留在歸途!”

懶得跟這一根筋的爭執。

做一條鹹魚多好,大宋若有調教的可能,李敬根本不願意去反,戰爭意味著生靈塗炭,國家實力損失,在當下的道路條件下,也意味著自己要花十數年去征戰統一。

誰的青春不是青春,生命可貴,造反可是個高風險的買賣。

歷史車輪如果照舊,金國的鐵騎同樣讓大宋苦不堪言,李敬不得不返回山東,發展自己的勢力,你一個將領再能打又如何,沒有後勤,兵員,錢糧,所有的一切都要受制於皇權。

皇權還要在臨安建造宮殿,哪裡來這麼多錢糧給你。

總不能跟顧娘子夫唱婦隨,把鐵鍋買遍全國吧。

不過,最壞的局面還沒有發生,一切都還有可能。

汴京也還沒有陷落。

岳飛和種彥鴻把拉遠的思緒扯回來。

範納派兵追殺完顏宗望註定失敗,馬上還有大戰呢!

“在此之前,我們還需要盡力配合宗大人,把東路金狗給他滅了!”

“就是,東路的金狗滅的越多,對我們未來的戰事越有好處,我恨不得搖身一變,變出千軍萬馬,把兩路金狗統統給滅在黃河沿岸!”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