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怎麼個分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冷兵器的時代,北方草原的騎兵,真的很不好打。

那些傢伙騎術太好了。

宋軍很少有像岳飛,種彥鴻那種騎術很好的兵。

以往陳仁俊,種彥鴻都是挑出騎術最好的戰士,上百人圍剿五個人。

還要各種戰術。

之所以成功的緣由還在於五人組的騎兵不敢太分散,畢竟他們在大宋國土上。

如今金軍兩百人一組,老遠能看見宋軍,人數少就上來,人數多就跑了。

搞的關勝,岳飛他們像是在顧家莊園西北方向捉迷藏。

費了一個下午,收穫了三十多匹死馬。

自己還傷亡了二十多人。

關勝和岳飛毫不在意,他們已經成功的把西北方向的金軍大股斥候趕跑了。

抓緊時間回去睡兩個時辰。

剩下的事情,讓吳侃那個營和種彥鴻留下的那個營兩營騎兵繼續守著那片沒有挖掘陷蹄坑的騎兵出口。

反正營門口打仗,大軍隨時可以出去支援。

戰事比較順利,宗澤心情也很好。

“賢侄,我有預感,我們能覆滅金國的東路軍!”

騎兵這玩意,集結太多一起行動反而窩兵力,如果說三千騎兵對三千步卒,勝算有九成的話,十萬騎兵對十萬步卒,勝算只有不到八成,完顏宗望不可能不知道如何發揮騎兵優勢。

李敬遠不如宗澤樂觀。

“距離汴京越近,金軍越容易分兵,他帶著大軍南下沒有趁早分兵是怕兵馬跑散了不容易收回來,沒法直搗黃龍,如今大名府到汴京這個距離,最合適分兵,完顏宗望恐怕早就想分兵了!”

“分兵?他會怎麼個分法呢?”

宗澤所有的好心情,都被李敬這個判斷破壞了。

完顏宗望分成一兩股倒是不怕,怕的就是他分很多股,一四五千人為一個基數。

這個數字偷襲城池絕對沒有問題。

這對於汴梁附近城池人口密集,防禦疏鬆的黃河南岸,簡直是滅頂之災。

在野戰中碰上宋軍一萬,也能把宋軍的潰不成軍。

如果金軍分兵,自己該怎麼辦?

磁州義軍和濟南廂軍要是跟著分兵,四五千人對上四五千人,自己可以帶一路,李敬可以帶一路,剩下的別說關勝帶一路了,就是自己和李敬兩路全身而退都不容易。

“我覺得完顏宗望會分出去幾股隊伍,騷擾浚州,渡河,會朝汴京方向一路襲殺,甚至直插阻擋西路軍的折彥質大軍身後,剩下的還是會集中在一起前往滑州!”

“我軍如何應對?”

“顧不上這麼多,我們不能分兵,只能朝著金軍大股方向追擊,完顏宗望肯定在人數最多的一隊!”

李敬只管著他們一路,任憑八面來風。

可是這位天下兵馬副帥就不同了,他光有頭銜,連各地兵馬如何佈防,數量多少也不知道,傷腦筋。

宗澤現在最渴望的是派去濟州找王淵的信使和派去找宋北道趙野的信使的訊息。

如果他們能響應勤王,順著黃河對岸南下。

任憑完顏宗望怎麼折騰,也別想翻起浪花。

“吃了大名府城的虧,我們在身後,完顏宗望恐怕不會輕易據守城池了!”

金軍一旦發揮騎兵優勢,快速劫掠後閃電離開。

這個仗都不好打了。

宗澤對完顏宗望也有一些研究,這不是一個庸才,具體臨戰反應未必有李敬快,可是給他一些時間,他就能想出陽謀對付宋軍的陽謀。

“我立刻上書朝廷,讓人渡河追上種彥鴻,最快的速度送到官家手裡!”

真要是東路完顏宗望的大軍去接應完顏宗翰。

兩路勢如破竹的金軍匯合,後果不堪設想。

他帶領的磁州軍,濟南府軍孤掌難鳴,年歲已高的宗澤身心俱疲。

飛快的寫完上奏。

看著宗澤有些憔悴。

可憐這憂國憂民的老頭,李敬主動請命去外圍視察臨時營地的防禦。

“大人,不要憂慮太多,我大宋註定有此一劫,就算是我們拼光了金狗的東路軍,折彥質帶領宋軍也擋不住西路的完顏宗翰,一切還要看官家能否警醒,壓住朝野議和的紛擾。”

“談何容易!”

前些日子,黃燦給他說了太多朝堂上的勢力格局。

甚至宗澤也知道了二帝正在政權。

這時候壓制左右朝堂決策的議和派,欽宗要去做了,徽宗怕是做夢都要笑醒。

“大人切勿憂擾,大軍重責在肩,還需要好好休息,應對未來的戰事,本官跟二郎一起去巡查防禦,大人盡可安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趙不試也出言安慰宗澤。

然後跟李敬一起在外面檢查士卒們向大名府掘進戰壕和陷馬坑。

其實磁州義軍組織的很好,嚴格按照李敬吩咐,在金軍弓箭和宋軍硬弩五十步射程差距的範圍內,逐步推進。

如果有金軍騷擾騎兵,掩護部隊果斷放箭,對手人數稍微密集,床弩和火炮一起上。

趙不試跟著李敬轉了一圈,看著李敬一一在叮囑將校認真負責,不要大意。

還沒到天黑,就被宗澤叫了回去。

兩人這才知道。

李敬又升官了。

收復邢州,恩州,兩戰兩捷,殺敵四千餘,訊息傳到汴京,一手提拔宗澤的欽宗龍顏大悅。

八百裡加急到磁州傳旨,在相州聽說宗澤帶兵到了大名府,又折道大名。

李敬所屬濟南廂軍營,欽命賜編擴建濟南府神武軍,李敬為神武軍統制,種彥鴻所屬劃歸神武軍,為神武軍副統制。

李敬晉級三級,從40級武經郎晉級37級武顯郎。

種彥鴻晉級兩級,從49級晉升到47級忠信郎。

陳仁俊,吳談也擢升營指揮使,跟種彥鴻,磁州義軍幾個指揮使一起晉級一級。

八百裡加急的到來,睡覺的關勝和岳飛也被驚起床來。

大戰之前,這個嘉獎來的實在太及時了,宗澤眼看著岳飛和濟南府軍,磁州義軍各將領炎熱的表情。

動情的說。

“諸位戰場上的功勳,本官絕不會埋沒,大名府城下兩戰戰果,諸位戰功,已經派人渡河,快馬上報官家,以官家對勤王大軍的信任,只許時日,嘉獎定會到來!金軍犯宋國難之時,也是諸位武將建功立業之際,我等攜手抗敵,戰場弟兄,用男兒血汗,傲骨,爭萬世殊榮!”

對於榮升三級,李敬沒什麼概念。

他對宋朝武將管制的怨念大了去了,武將雖然領雙倍俸祿,可不管是40級武經郎,還是37級的武顯郎,都是從七品,真正要晉升到正七品,需要再晉級十五級,到二十二級的武翼大夫。

第一次能晉級十三品,已經是僥倖了,還靠著李家的萌陰。

以後再也沒有這種好事了,晉升只會越來越艱難。

可是關勝和岳飛羨慕的口水都流出來了。

“二郎,你現在是軍統制了,再晉升,就該廂軍指揮,跟我平級了!”

關勝在濟南府從軍那麼多年,當衙役幹的雜活無數,打了近二十年仗,也才是34級右武郎從七品。

除了手下兵馬比李敬多,他還真高不了李敬幾個階品。

大宋重文輕武,濟南府官員議事,連個縣令也要坐在他上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