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難覓對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跟中路,西路眾多的目標不同。

東路軍只有一個目標。

橫跨歐亞大陸的橋頭堡,君士坦丁堡。

拜佔廷帝國的正式名稱是“羅馬”,或者“羅馬帝國”。

為了與同樣自稱為羅馬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區分開,在1453年帝國滅亡後,西歐人將其稱為“拜佔廷帝國”。

在大宋,李敬把它叫拜占庭,他就叫拜占庭。

現在大宋朝廷,都沒有一個會歐洲語言的人。

所謂的翻譯,也是透過大食語言二次翻譯轉述。

歷史上,波斯人、斯拉夫人和保加爾人都是他主要的敵人。

可是歷史轉彎了。

他們現在最主要的敵人是金人。

金人佔領了拜占庭亞洲部分的領土,燒殺搶掠。

讓他們意外的是,拜占庭的軍隊雖然打不過金人騎兵。

可是金人卻放了他們一馬。

似乎畏懼拜占庭強大的海軍。

洗劫黑海部分港口以後,撤離了沿海地帶。

對於南有馬爾馬拉海,北有博斯普魯斯海灣,扼守地中海和黑海即所謂的金角灣,並沒有覬覦之心。

這讓腐朽的拜占庭國王和貴族們松了一口大氣的同時。

蔑視那些東方來的土豹子,沒有戰略眼光。

甚至看著同樣舉著方塊字旗幟的宋軍,第一時間也當做了金人。

對於這樣一個海港城市。

韓世忠和劉錡知道這仗唱主角的不是自己。

看著劉雨亭意氣風發的,一邊讓那些俘虜升起拒不投降就擊沉的旗語。

一邊指揮著艦隊,圍獵港口的海軍艦艇。

甚至放下駁船,讓水師陸戰營的士卒跳幫收繳拜占庭的投降的戰艦。

“這仗沒意思,一點不爽!”

劉錡看著威風八面的戰艦,在海里追逐拜占庭的各種船隻。

別了彆嘴。

兩邊的戰力相差實在太懸殊。

對手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猶如大人打小孩。

都沒有昔日把金狗堵在山口裡那種興奮。

“有什麼辦法,拜占庭窮的叮噹響,能入靖王眼睛的,也就是這個國都了!”

大宋各地城建日新月異。

以往不輕易示人的黃金白銀,如今成了街上流通的貨幣。

將士們荷包鼓鼓,家族興旺。

士子衣冠楚楚,服飾華美。

女卷更是各種顏色,款式的綢妝,布裝爭奇鬥豔,珠光點綴。

到了這日落之州,看著這些人,甭管那個國家。

吃穿都跟乞丐一樣。

一點也不講究。

還不洗澡。

風吹過,也可能因為臭味染上煩惱,昏迷而靜止。

“扼守兩海凸起的半島,肯定要掌控在我大宋水師手裡,大宋和金國遲早一戰,從黑海可以在任何海岸登陸金國腹地,這裡的戰略位置太重要了。”

“即便不打金人,這裡也是極好的海關隘口,水師要是不要,我就來佔這裡,守著來往船隻收稅,也能養活半支康字軍!”

“你想得美,這麼好的地方,朝廷肯定會有經營方略,我等能有幸征服這裡,已經足以自豪了。”

好好的一場斬首行動,卻不得不以打草驚蛇的方式進行。

韓世忠,劉錡得知拜占庭都城君士坦丁堡必須要割讓給大宋的時候。

立刻明白炮火摧毀這個城市的戰法不可行。

皇宮也好,城堡也好,這些建築不僅記錄了這個城市的歷史。

也是宋軍繳獲拜占庭的財富。

乾脆的兵分兩路,從半島身後的南北兩個方向登陸,配合海軍,合圍這裡。

戰局推進的很順利。

海面上艦艇在俘虜了幾乎所有航行或者靠泊的商船以後。

對著一些破爛建築象徵性的炮擊了十幾分鍾。

左右夾擊的扶桑,塞爾柱各國僕從軍開始進城屠殺。

派去皇宮喊話的十字軍俘虜兵就回來了。

拜占庭願意投降,也願意對大宋稱臣,接受大宋條件,籤訂契約,割讓君士坦丁堡,學習華夏文字和管制。

可是帝國皇帝阿來克修斯,嚇死了。

看著海上勐烈的炮聲,加上跟金人作戰逃回來的士兵,軍官都說是金人來了。

拜占庭完了。

被惡魔包圍了,迎接拜占庭就是屠城的悲劇。

絕望的阿來克修斯居然嚇死了。

現在拜占庭亂成了一團,他的兒子,弟弟還有貴族們都想繼承王位。

在皇宮裡吵成了一團不算。

俘虜兵們還把他們帶來了船上。

讓韓世忠,劉錡和劉雨亭給他們斷公道。

“這怎麼辦?”

三人頭都大了。

從東路軍領受任務開始,他們就無比清楚。

君士坦丁堡也就一個開胃菜。

中路軍拿下那不勒斯,羅馬教廷,會朝著日落之州的腹地推進。

而西路軍在尹比利亞半島勢必登陸,分兵進擊周圍幾個小國。

東路軍在巴爾幹半島,也就只有君士坦丁堡一個目標,讓對手稱臣,簽訂和約,割讓都城,把勝利落實在紙面上,就給對手一定的時間,騰出城池,派人前往大宋本土學習。

而他們必須要掉頭西進,進入大西洋。

英倫三島,丹麥王國,瑞典王國和挪威王國都等著他們去征服。

李敬只答應他們英倫三島。

至於後面三個國家,就看他們進軍速度了。

“我們哥三哪有這個時間跟他們斷公道,再說,選了一個,剩下的兩個不服氣,毀了契約事小,毀了我大宋的君士坦丁堡城可不行!”

也是,隨便任命一個王子做國王,後患無窮。

等大軍撤離後,惹出兵變,其他兩路軍將領還不笑掉大牙。

留下一股部隊更不行,太少了沒用,太多了肯定影響之後的征戰。

“我看這樣,雨亭賢弟先留下幾日,讓他們三個派人集結部隊,作為我大宋僕從軍,用繳獲的戰艦,商船拖拽。我和信叔賢弟,帶著這三個自稱的繼承人,去見太后和靖王!”

“把麻煩推給靖王和太后,這樣不好吧?”

水師很多時候都是獨立作戰,幾個都統也知道李敬的習慣。

當地能解決的問題,就不要帶回來。

劉雨亭以為韓世忠是讓朱璉或者李敬任命一個國主。

剛開口,就看見韓世忠露出狡黠的笑容。

“老弟,我是粗人,自幼在軍中長大,讀書不多,尚且知道漢武帝推恩令,你覺得太后和靖王會比你我更傻!”

“妙啊!服了哥哥了!”

歐洲的藩屬國越小,他們越沒有能力造反,對大宋的依賴越重。

越利於未來收歸朝廷中樞直接統治。

日落之州跟大宋十萬裡之遙。

一旦發生叛亂,平叛戰事。

遠征一趟都得跑很遠。

沒有人願意臣服一個遠道而來的國家,更何況日落之州的人跟宋人不是一個種族,叛亂這種情況一定會出現。

恍然大悟的劉錡,對韓世忠豎起了大拇指。

劉雨亭也感覺李敬任命韓世忠作為東路軍統帥,不是任意妄為,連忙點頭。

“好,就按照哥哥說的辦,讓他們這些貴族把各自麾下的兵馬上給我集結起來,我這就去安排船隻,你們儘快去亞平寧半島找太后,我們在那不勒斯城匯合!”

捷報頻傳。

左中右三路大軍在堅船利炮的掩護下。

水銀瀉地。

趙柔嘉看著一個個來報捷的將軍,樂的嘴都喝不動。

靖寧二年,女帝率大宋西洋遠征軍親征。

戰無數,勝無數,繳獲無數,為大宋開疆拓土無數。

連凌駕於日落之州國王之上的教皇,號稱神在人間的使者,都成了大宋的階下囚徒。

一些頑固不降的主教。

還斥責宋軍是異端。

應該臣服於教廷,祈求神寬恕深重的罪孽。

衝冠一怒的種彥鴻和岳飛在梵蒂岡,點燃了他們的身軀。

讓他們品嚐異端被活活燒死的滋味。

熊熊的火堆之上,僅有兩個主教能扛到死的那一刻。

其餘十多個,一個個痛哭流涕的祈饒。

投降的教皇自以為還可以得到大宋的赦免。

當聽說所有的神職人員作為俘虜上船渡海,都必須在十字軍俘虜監督下挖運河的時候,教廷是崩潰的。

他們都不明白,為什麼信仰的神,沒有現身拯救他們。

而讓惡魔肆意妄為。

韓世忠他們的船來的很及時。

趁著水師都統劉雨亭還沒有回來,李敬下令讓韓世忠進駐那不勒斯兩個割讓的城池威懾兩天,再威逼兩城貴族徵集部分僕從軍。

把軍艦騰出來,轉運當地繳獲的船隻。

“宋軍之強,天下難覓對手,這幾天,本宮跟做夢一樣。”

興奮的朱璉也沒感覺這句話,自己唸叨了多少次。

“李敬,我們是不是要從大宋本土調兵,各國割讓這麼多港口給大宋,我們要把他佔住啊!”

“康武勝忠各部在我們到南洋時候,已經開始集結了,靖康大陸和廟街除了維持必要的航行和對駐軍的補給,也開始抽調船隻,配合下水的十多艘新船運兵!”

“李敬,僕從軍很賣力,各軍繳獲的金銀都不少,要不要全部賞給有功將士?”

“等等,日落之州此戰打完了再說,軍中有功將士,可以雙倍獎賞,錢還是不能全花了,船廠船工,軍械製造工匠,後勤排程人員,均有功。欽命軍如果奉命駐紮本地,皆是可能需要打造幾條戰艦作為戰功獎賞給他們,不管是捕魚,威懾,還是解決短途調運,對他們而言,用處極大!”

經歷了趙桓被扣押的事情。

李敬膽子大了很多。

至少西洋這些將領,對這件事心知肚明,並沒有一個提出異議。

更沒有人說是要去接觸趙桓。

李敬不妨開一個口子,讓他們也學習艦艇。

畢竟未來的大宋,對海軍,對艦船的數量要求太過於巨大。

而數量龐大的陸軍,之後沒有太多戰事,也要適當的轉化成為部分海軍。

“本宮計劃用皇家銀行的錢,賞賜三司炮匠,船廠工匠,你又幫我省錢了!”

用將士們繳獲的金銀賞賜工匠,朱璉有種難以讓有功人員感受天家恩寵的缺失,嗔怪的看了一眼李敬。

“各國僕從軍主將為了巴結我們,抓了一批地中海各國女孩送來,大長公主不想讓他們腐蝕我大宋軍心,讓記功使派人截留了,太后完全可以讓大長公主把人送到大宋,然後派教坊司調教,讓她們學習大宋語言文字,皆是太后可以拿來賞人呢!”

“這個可以有!”

李敬倒是不擔心這些女孩從三司或者船廠學習技術。

依照現在宋軍對這些地方的封鎖,別說偷不到完整的技術,就是偷到,也沒法送到歐洲來。

送來了,他們也未必可以看懂。

“李敬,給僕從軍主將傳一句話,就說是你要女孩有用,讓他們別亂糟蹋女孩子,不要什麼臭魚爛蝦都送來!”

搶帝國女人賞人。

朱璉也覺得這件事上不得檯面。

果斷的讓李敬背鍋。

李敬都無語了。

您老還嫌我名聲不夠臭,霸佔趙家兩代公主的的事情,這些個朝臣,武將當面不敢說,背後還不知道這麼議論呢?

我這是奉旨好色?

想當個坐懷不亂的人,怎麼那麼難。

倒是一邊的老色批趙佶,毫不在意,甚至覺得這些女人洗乾淨,也不是那麼臭。

“朕老了,要是朕再年輕十歲,或者說朕執政時候能有李敬輔左,非得讓這些藩屬國,每國給我進貢十個八個公主郡主。”

“現在也不遲啊,只要你開口,卑將讓良臣和劉錡幫你弄!”

在李敬眼中,只要趙佶不執政,他幹什麼都行。

大宋當下的國力,財力,隨便他折騰。

好歹也是一個歷史上數得著的藝術家,鑑賞能力非凡,他能感興趣的,都是好東西。

哪怕多留下一些傳世名作,也是對歷史的貢獻。

“別害朕,朕還想多活幾年,不想死在女人肚皮上。西洋女人雖然充滿了異域風情,可這人上了年齡,就力不從心,真是羨慕靖王,青春年少,風流倜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趙佶跟趙不試在一起吹牛時間長了,他也清楚了趙不試有些旁觀者清,還知道李敬對他的態度。

老實做好大宋的吉祥物。

只要不干涉朱璉和李敬定下的大宋國策,不影響大宋崛起,不影響以天下資源奉養大宋,讓宋人多多生子,佔滿整個世界。

李敬就絕不會針對他。

甚至可以讓他一同享受嶄新的榮華富貴,縱容他的一些小毛病。

比如現在。

拒絕了李敬幫他找女熱的趙佶,眉宇間閃過一絲得意的神色。

讓一旁冷眼旁觀的鄭憐玉都不知道該說什麼。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