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成交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連線紅海,地中海這條運河開鑿的歷史很早。

可能遠至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爾特三世(Se III,其名字即為“蘇尹士”一詞的來源)為了透過陸行平底船進行直接貿易,下令挖掘了一條“東西方向”的運河,連線紅海與尼羅河。

一些證據顯示這條運河的存在至少持續到公元前13世紀的拉美西斯二世時期,隨後運河被荒廢。

其後,蘇尹士運河被斷斷續續挖掘和開放,分別在公元前117年羅馬時期的圖拉真國王和公元640年歐麥爾·尹本·哈塔卜時期兩度長時期開放。

之後由因為缺乏維護,泥沙淤積而斷航。

大宋遠征各軍進行河道挖掘的時候。

先後在各段都發現了人工開鑿的痕跡。

不過宋軍根本顧不上這麼多。

一期工程,只要大宋艦艇能過去就好了。

所以河道非常狹窄。

近四百裡的航程,因為河道太狹窄,夜晚也擔心能見度不夠,不敢航行。

朱璉乘坐的單艦用了足足一天半。

紅海上的其餘艦隊的艦艇拖拽著商船,足足用了三天。

進入地中海之後,又進行重新的編組。

用了兩天。

這五天,可不是平靜的五天。

彭衝,折彥質,鍾彥鬱,劉錡,張伯奮,種彥鴻,關勝,岳飛,韓世忠一群武將當著朝臣,太后,太太上皇,女帝,吵吵成了一團。

從來沒見過這種陣仗的趙柔嘉,張大了眼睛。

看著一臉無奈的宗澤幾次欲言又止。

倒是趙佶樂呵呵的對著朱璉低語。

“璉兒這是幸福的煩惱啊,金狗兩次兵臨汴梁城下,我和桓兒連個像樣的將領都派不出來,哪裡像今天,兵強馬壯,甲胃鮮明,戰心激昂,氣勢如虹!”

“太太上皇,別看他們現在爭吵這麼兇,一個個都想爭著打神聖羅馬帝國和英格蘭王國,只要李敬的命令一下來,全部都會閉嘴!”

趙佶愣了愣,看著周圍對著堪輿圖一言不發的李敬,陷入沉思的李敬。

壓低聲音問朱璉。

“這些個驕兵悍將,宗澤都壓不住,李敬能壓住?”

“李敬說他們是紙老虎,命令下去,沒有他們講價的餘地,之所以現在鬧,無非想顯示顯示存在感,希望樞密院多給點任務,多劃撥一些僕從軍和水師協同。”

“這碗水,不好端平啊!”

鋼字軍兩位都統鍾彥鬱,折彥質都帶著絕大部分主力在西洋。

張伯奮和彭衝所部,情況也差不多。

最能打的靖康武勝忠幾路,都只有少量兵馬在西洋,最多的韓世忠也不足兩萬軍。

反而從注輦,塞爾住,阿尤布,古爾國等南亞,西亞各國,包括扶桑在內,雲集了二十多萬軍的僕從軍。

“沒事,我相信李敬會處理好的。”

朱璉剛說完不久。

就看見李敬笑吟吟的起身,讓趙玉盤把宗澤請到甲板上喝茶。

她和鄭憐玉,趙佶,乾脆也走了過去。

剛到身邊,就看見李敬在詢問宗澤。

“宗帥,我想分兵三路,你想不想領一路?”

“好誘人的提議!”

想了想的宗澤,擺了擺手。

“大宋需要更多的統帥,我就算了!”

“東路目標是巴爾幹半島,金人打垮了拜占庭,把他們趕到巴爾幹半島上,就沒有南下,或者是有心留給我們的蛋糕,你覺得誰可以領軍,一口把他們吃了?”

“拜占庭萎縮在半島上苟延殘喘,城池大部分集中在沿海,水師才是主力,派給誰,都是送他一滅國之功,韓世忠去吧!”

“我還說讓鋼字軍去呢!”

“鋼字軍,彭衝,張伯奮所部,我給你求個人情,讓他們領軍尹比利亞半島,哪裡好幾個小國,他們來西洋吃了兩年沙子,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登陸以後分兵,也可以混一個滅國之功!”

“那宗帥要去給他們做西路軍統帥!”

宗澤聽聞李敬說完,一遲疑才想起,這幾個人並沒有一個如同關勝,岳飛一般,有統帥之才,就是韓世忠,種彥鴻,劉錡做統帥,也比這幾個強。

“行,我這把老骨頭,扶上馬,送他們一程!”

說完的宗澤,又指著中路問。

“關勝,岳飛,種彥鴻,劉錡,你都調到中間,從亞平寧半島打起?”

“把劉錡調給韓世忠,讓他們最快的速度,拿下巴爾幹半島突出這部,然後進入大西洋北上,打垮英格蘭王國,巴爾幹半島以韓世忠所部為主,到了大西洋,以劉錡為主,韓世忠配合!”

這個時期的英格蘭王國,領土可不止英倫三島。

還有一部分在法國境內。

如果兵分四路,劉錡一個人搞不定。

“這樣也不錯,兩人相互幫忙,給戰友一個滅國的機會,英格蘭,拜占庭可都不是小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是滅國,是讓他們投降,稱臣,為殺害我大宋商隊商人,扣押貨物付出代價,順便簽訂藩屬國契約,割讓港口通商!”

眼看著李敬舉著手指跟宗澤強調。

一副自欺欺人的樣子。

趙佶和朱璉都笑起來。

回想起李敬打藩屬國或者非藩屬國時候,都是一樣好笑。

打南洋,西洋,找了個沙班塔爾在廣州欺壓奴役我宋人,吞併我宋商財產的藉口,打高麗,是因為高麗對金國稱臣,派兵協助攻攻。

好像李敬特別重視這個師出有名。

唯一不一樣,就是扶桑,居然偽裝金人去打人家,打完還裝好人,恐怕現在都沒有得到李敬指定疆域的法皇,已經琢磨過味來了,狗日的金人如此害怕在海岸線遭遇宋軍,怎麼可能登陸扶桑。

琢磨過味來又怎樣。

大宋已經長成了一顆參天大樹。

樹下面的樹,沒有足夠的陽光讓它生長。

“宗帥,先讓關勝跟我那兩個結義哥哥過來,問問他們想不想打中路,如果登陸亞平寧,神聖羅馬帝國還不投降?”

提起神聖羅馬帝國,很多人都以為是後世義大利為中心的國家。

其實不是。

神聖羅馬帝國極盛時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奧地利、義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東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瑞士。

帝國統治者以羅馬帝國和查理大帝的繼承者自命,對外大肆擴張。

疆域猶如一道厚厚的歐洲的中軸線,這條線佔據了歐洲近三分之一的面積,也是這個時代,歐洲最強的國家。

11~12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同羅馬教皇為爭奪主教繼任權發生激烈鬥爭,這不僅是爭奪教會控制權的鬥爭,也是中央王權同地方封建分離主義勢力的鬥爭。

儘管如此,在整個中世紀,帝國和教會在維護封建制度方面,是始終緊密合作的。

當完顏宗翰揮師西進,攻佔了匈牙利帝國,征服了大量斯拉夫人的時候。

神聖羅馬帝國和教會緊緊聯絡在一起了。

所以是宋軍最大的對手。

關勝,種彥鴻,岳飛三人都因為戰功封王,也不在意那些許小國的滅國之功。

都盯著神聖羅馬帝國。

誰知道,李敬通知他們三人來商量。

是讓他們一起進攻神聖羅馬帝國。

“你早說啊,我們三個還爭個屁!”

中路可是一塊肥肉,亞平寧半島南端,有那不勒斯王國。

中間,有羅馬教廷。

再向北延伸,可以一路打向北邊。

“神聖羅馬帝國沒有明定的首都,因為神聖羅馬帝國皇位先後由德意志國王、盧森堡伯爵、奧地利大公兼任,只有國王(伯爵、大公)與皇帝的居住地,除此以外還有一些重要城市,如亞琛(皇帝加冕地)、雷根斯堡(帝國議會所在地)與紐倫堡(皇室寶物保管地).......”

“你就別囉嗦了,誰打哪裡,怎麼安排兵力,我們三回去商量,你先說,給我多少僕從軍,給我多少水軍支援?”

“海軍陸戰營在西洋的兩萬人,全部調給你們,安南那一萬僕從軍,也調給你們,大爺做中路軍統帥,可以酌情讓立功者入我大宋國籍!”

李敬手黑,這安南軍也夠慘的,安南整個國土都併入了大宋。

安南出來僕從軍還需要戰功才能入籍。

不止安南軍,就是安南的人,大部分要取得大宋國籍都很不容易。

跟高麗人一樣,需要在礦場或者築路的工地,服滿三年勞役。

透過大宋官話的考核,否則只能列入番人戶口,後代不享受大宋學堂的免費教育。

“我們三一共五萬五千軍,水師陸戰營兩萬,安南軍一萬,八萬大軍,少了點!”

神聖羅馬帝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

還極可能攻到半路,碰見各國抵抗金人的聯軍,甚至金軍。

關勝早已經閱讀過各路探馬回來的資料。

對於這樣一個大國,他不會自大的認為自己無所不能。

“注輦,古爾,扶桑三國各兩萬僕從軍,十四萬!”

論說,雲集在地中海的宋軍和其他各國軍隊僕從軍,都超過了五十萬。

分三路,每路也會有十八九萬。

但是李敬不可能把大軍都分到三路去了。

萬一出現什麼需要增援的緊急軍情,他手上就沒兵了。

再說,運河兩岸,還有幾十萬在挖掘河道的俘虜需要人看守。

“那些綠衣大食的俘虜不是都在挖運河嘛,給我幾萬,再給少量軍械,讓他們去抓俘虜,抓到五個替代他們挖運河,就可以當監工!”

關勝還是很善於動腦子的,這些俘虜很多都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人,找一些本地人,帶路方便,也可以作為翻譯!

翻譯最麻煩。

需要黑衣大食轉一次。

找不到既懂華夏語言又懂歐洲語言的人。

“這個可以,五萬十字軍俘虜,我把楊再興所部一萬靖字軍也給你!”

“成交!”

“成什麼交,一會等太后親自召開軍事會議,會議上會傳達軍事命令!你們讓屬下去幫忙協助選派俘虜!”

關勝負責東路,宗澤負責西路。

接下來李敬找來韓世忠和劉錡。

宗澤去找鍾彥鬱,折彥質,彭衝,張伯奮。

這裡面,李敬不單單是給他們派發一些僕從軍,派發了一些穆瓦希德王朝和十字軍的俘虜的事情。

三箭齊發。

艦隊的編成,作為駁船的商船的配備,水師協助攻擊的沿海城市。

負責後勤的艦隊支援。

所有的一切,在李敬把戰爭計劃做出來的時候。

跟隨李敬的樞密院事都在交叉的對細節進行討論,作為各軍記功使的長公主們,也在根據李敬對各軍的部署,開始制定督導,記錄戰功,監督後勤,軍紀等等林林種種的事務。

“朕一直以為,這麼多女兒都到各軍去分潤人家利益的,現在看來,很不錯,真給朕長臉!”

不僅趙瑚兒,趙多富,趙圓珠他們要登岸。

連圍著李敬轉悠的趙福金,趙玉盤,趙瓔珞也要跟隨三路艦隊出發。

不管是戰艦上,還是商船上的士兵,對大宋的長公主發自內心的尊敬和愛戴。

親眼目睹這一切的趙佶很欣喜,也很自豪。

他更堅信趙不試給他說的是對的,李敬若是有丁點做皇帝的想法,也不會這麼放縱長公主號令士卒。

拉著趙不試,就在一邊喝酒。

“羨慕太太上皇,有這麼聰慧漂亮的公主。”

“要不要朕替你做主,指一個給你?”

趙不試連忙擺手,他可沒有李敬那種魅力,讓公主丟下身份來伺候。

若是成為駙馬。

且不說這麼大年齡了。

自己眾多的妻妾子女往哪裡放?

“朕只是覺得比起關勝,種彥鴻,黃燦這些大宋勳爵,大宋虧欠你了,連李綱都封王了!”

李綱那個燕王,不是被削了嗎?

還被趙佶拿出來說事。

趙不試哈哈大笑。

不過他還是有點瞭解趙佶的,這個君王還是比較記人情。

他是真的覺得李綱在金軍第一次南下時候,守城有功。

“不虧欠,李敬讓人給我在安南和佔城弄了兩個大農莊,雖說稻米價低,可是架不住一年三熟,每季都有收入,我在兩浙還有幾處茶園,一處商行,也是跟長公主他們一起弄的,家裡夠花了。今日能看見我軍遠征日落之州的盛舉,能跟著太太上皇和太后,女帝一起環遊世界,這輩子知足了!”

黃河一戰,趙不試親眼看見手下兄弟傷亡慘重。

也親眼目睹岳飛血戰。

也差點死在箭雨之中。

倘若不是彭衝排程有方,並且派了幾個得力的部將守護他,他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扛得住金人進攻。,在戰場上生還。

從此以後,他對於帶兵打仗,就懷著深深的敬畏。

偶爾還從血腥的噩夢中驚醒。

對於李敬,宗澤還有眾多武將宋金之戰的成功,以至於後來的封王,也不嫉妒。

軍人那個活,不是誰都能幹的。

政務不一樣,只要按照復興報上的提醒,貫徹朝廷的要求,不貪腐,不瀆職,他自信可以造福一方。

“太太上皇,眼下大宋海陸兩軍橫陳這地中海上,遠征一觸即發,同時征戰十餘國家,讓普天之下,都成為宋土,壯哉。我身為大宋皇族,身為宋人,無比的自豪!”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