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打誑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陰暗的心靈託不起一張燦爛的笑臉。

在趙柔嘉和朱璉的印象中,不管是二龍山見到的李敬,還是現在的傳奇戰神,靖王。

每每看見,都是咧著潔白一口牙齒的笑臉。

從未改變。

因為殿試的關係,朝堂各路大臣匯聚登州。

太師宗澤已經奔赴西北,他這個樞密使完全沒有存在感。

他彷彿一點都不關心殿試的事情。

倒是鐵廠,礦場,蒸汽機場招募了一批落榜學子教授他們做事。

冀北複製登州的全套生產,人才缺口很大。

連同蒸汽機廠和鐵廠和鐵礦不到二十裡的鐵路地基已經完成,鐵廠正在鑄造鋼軌安裝。

喬清瀾都忙瘋了。

火車頭的設計,李敬只畫出了原理。

蒸汽鍋爐到傳動部件,再到軌道,車頭,車身,連接件,都需要精密的計算。

蒸汽機工坊一邊要給福建,明州,膠州和登州的船廠供貨。

一邊要滿足火車頭的設計生產。

等西洋的船隊回來檢修,還需要大量急需更換的部件。

瘋都瘋了。

喬清瀾頭髮都掉了不少。

每天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抱著孩子就睡著了。

李敬去遼東那陣,祁虹讓兩個會繪圖的姐妹二十四小時跟著喬清瀾,硬是被喬清瀾整成了自己助手。

天天跟著比劃著尺子熬夜畫圖。

李敬豈能忍。

藉著這麼多落榜士子到登州,一口氣招募了二百多人。

這些人弱點大部分都在算術,雜學上。

只能硬著頭皮一遍遍帶著他們丟了毛筆用鉛筆,從基礎開始教。

“李敬,殿試的進士,太學的學生都沒有這麼上心,這是抽什麼風了!”

李清照原本以為李敬只是圖幾天新鮮,把人帶出來能用就是。

誰知道這傢伙一忙就是一個多月。

殿試,朝會幾乎都沒有參與,早上去看一眼海軍排程,知道軍艦在什麼位置。

帶著臨時住在軍營的學子就走。

“嘿嘿,姑姑,這批太學生成色如何?”

“總的來說,跟前兩批差不多,都要從頭學做官......酒量太差!”

李清照嫌棄話音一落下,李敬別院響起一陣爽朗的笑聲。

以前的稷下學宮學子,輪喝酒,不怕李清照的屈指可數。

以前在濟南招考,淮河以北來的學子多,招收的名額少。

這次汴梁科考,江南的學子多,招收的名額也多。

至於才華,詩文比不上李清照自己,做官任職任事這些人比侄兒更是差的老遠。

科舉嘛,不限制年齡。

白髮老頭考科舉的都很多。

考卷湖名,悶開。

不到張榜,誰也不知道考生年齡多大。

這科進士,年齡最大的五十八,太學生年齡最大的也有五十五的,擱到後世,差不多都該退居二線了。

說來也怪,由於趙佶很長時間沒開科考,士子讀儒家經典無望,沒有出路,倒是這些年齡大的雜書看的較多。

就連這的太學生,平均年齡也比上兩批戰亂之時,攜筆北上的士子平均年齡大了五歲都不止。

李敬連教授他們的慾望都沒有。

還不如從落榜生裡選兩百個年輕人,慢慢帶。

至於以後他們能不能考取功名,或者做出成就,就看他們自己的造化。

好在喬海,劉滿江,喬清瀾等人獲封爵位,讓這些人感覺經營機械冶鐵也是有出路的。

更何況這些經歷,是三司吏員考核的部分內容。

“敬兒,這些天你忙,我就不提要求了,此番遠航,能抽出時間,你還是要多幫我上幾課,李芘都在調侃,說你有了小妾,就忘了把你帶大的姑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混蛋焉壞。

同在太學做教授,相互調侃是難免的。

李清照為人大氣,無所謂。

李敬無語。

“上一批稷下學宮學生完成學業,各部瘋搶,太后對這一批太學生同樣寄予厚望!”

山東政治改良初見成效,章丘李家,都快成了百姓朝拜的生祠。

而稷下學宮學子,已經成了政治改革灑落在各地官場的生力軍。

張叔夜,李綱和喬淑雲彙集各地奏報,朱璉對太學愈發重視。

這幾天時間,她都去了太學三次了。

倒是殿試之後,包括狀元,探花在內的所有上榜進士,全讓朱勝非帶到汴梁,由吏部統籌官員任職的培訓考核。

說曹操,曹操到,李清照話音剛落,院外就響了太后駕到,新帝駕到的吼聲。

兩人連忙迎了出去。

除了朱璉牽著趙柔嘉,喬淑雲,梁揚祖,李綱,陳過庭都來了。

“知道靖王早出晚歸,忙的很,這些天本宮都忍住沒有來找靖王,可是忙完殿試,仍然沒看見靖王,心裡總是不踏實,難得今日靖王早些回來!”

“太后請,女帝請,各位同僚請!”

李敬笑著伸手,還不忘給偏頭趙柔嘉請趙柔嘉進門。

好些天沒看見李敬的趙柔嘉咯咯的笑起來。

“進士們學著當兵,操練整齊才開殿試,這是大宋開天闢地第一回,有意思,此科進士精氣神遠勝以往!”

“此法甚妙,以後皆應延續!”

雖然殿試已經完成了兩天,進士也裝船運走。

陳過庭想起昔日學子們整齊的踏著步伐到臨海居,落榜學子還在沙灘上列隊靜候殿試,精神抖擻的接受新帝檢查。

不由的開口稱讚李敬出的好主意。

李敬無奈的搖了搖頭。

北宋之後,中原王朝屢屢受北面草原部族踐踏。

表面上是君王懦弱,其實根子在士大夫身上。

歷代跟北方草原民族交手,無不打光了國庫,很多帝王不是怕打,是沒錢打。

士大夫貪得無厭,嘴裡喊著忠君愛國,其實王朝交替,他們大不了換一個主子代天子牧民,該不該自己的錢,一分錢也跑不掉。

縱使兵血,也照樣喝的滿嘴流淌。

豈能是幾次進士結隊操練能改變的。

“李敬,李敬,我們遠航的美洲,有大耳朵羊嗎?有阿拉伯馬嗎?”

童言無忌,趙柔嘉所問,問出了李綱,陳過庭,李清照她們都沒好意思發問的問題。

對面的大陸,究竟有什麼值得李敬在西夏開戰之時,勞師遠航的東西。

“羊肉沒有,但是牛肉可以實現自由,先生給我說過,哪裡有很多很多野牛群,還有大宋夢寐以求的寶貝!”

什麼寶貝?

朱璉和李綱等人都好奇的把李敬望著。

可是趙柔嘉吃貨的腦迴路不一樣。

“野牛好吃嗎?”

“好吃,比耕牛好吃,到了美洲,看看能不能去宰了吃肉!”

大宋嚴禁宰殺耕牛,更別說吃牛肉了,水滸傳之所以到處都有牛肉,更多的表現一種反叛朝廷的立場。

趙柔嘉可沒有這種立場,她只是單純的想吃肉。

登州城畜力供不應求,耕牛農閒時候都要去拉鐵,拉礦,拉木頭。

根本別想吃到牛肉。

“李敬,李敬,新大陸有龍蝦嗎?”

“有,不僅有龍蝦,還有帝...大螃蟹!”

李敬本來想說帝王蟹,終究覺得不合適,白令海峽的螃蟹,此番派船打前站,都送去了捕撈的地籠。

他都不知道能捕撈多少。

李綱忍不住了。

“靖王,剛才你說什麼物件,是大宋的寶貝!”

美洲的寶貝太多了,光橡膠就是大宋急需之物,如今的馬車輪子包裹的是皮革,不減震不說,還不耐用,只是李敬不好說這東西,需要引種到南洋,然後種植數年才能廣泛應用。

“我大宋多山而平原少,雨旱時常天不遂人願,美洲大陸物產豐饒,僅有少數部族生息繁衍,哪裡有幾種雜糧作物尤其耐旱,畝產近千斤!”

“靖王太后跟前不打誑語?”

李綱的勐的站起身來,直直的望著李敬。

照李敬的說法,那邊不僅有高產的糧食,還有肥沃土地,佔領者卻很孱弱。

“燕王又去不了,等著我們凱旋的訊息吧!”

拒絕的如此乾脆,李綱心裡那個氣啊。

七竅生煙。

“太后,微臣彈劾靖王以權謀私,行結黨之實。能參與西洋或者對面大陸遠航的,都是靖王至交好友!”

這下子,別院客堂坐著各位笑起來。

“李相,這就是你的不對了,據我所知,張叔夜跟李敬相交莫逆,寧王和靖王親如父子,他們二人且能盡心為國事操勞,李相如何不能效彷?”

能隨船遠航的陳過庭搶先擠兌李綱,李清照趕緊跟上。

“巡查官吏,乃是替太后新帝分憂,李相莫非以為自己能力不濟或者說太后,新帝不值得李相效命?”

“太后你看,太學山長和禮部尚書沆瀣一氣.....”

“好啦李相,我們遠航回來,若是你辦差順利,皆時本宮派你巡查南洋和西洋!”

遠航西洋的艦隊,繳獲了沙班塔爾港口近千的商船。

南洋中轉,兩支龐大的艦隊拽數月。

登州,明州,臨安,幾處庫房推擠如山。

貨物倒也罷了,據說金銀無數,教部,樞密院一船船的把鑄造好的金幣拉去修學校,用兵,就這樣,鑄幣廠的庫房還滿了,金幣還裝在箱子裡,拉到了臨海居主樓下面的大倉庫。

朱璉還聽李敬說,海對面還有什麼銀山。

有了這麼多錢,大宋別說打仗,政治改革了。

幹什麼幹不成。

“本宮即將遠航,託張叔夜尚書巡查江南兩路,荊湖兩路,託種將軍盯著川陝四路,兩浙和江淮,就拜託李相巡視了!西北大戰一觸即發,大宋疆域千萬不能亂!”

朱璉認真的叮囑,李綱連忙拱手領命,讓他不爽的是,朱璉還沒說完,就看著李敬,似乎在尋求意見,李敬笑著沒沒說話。

朱璉才扭頭看向梁揚祖。

“梁相,中樞就靠你了,張公裕和陸宰負責糧餉排程,若緊急時刻,你要派人協助,本宮賜你五品以下官員先斬後奏之權!”

李敬不止一次給去西洋的學生說過,權利越大,責任越大。

如今朱璉鄭重其事,梁揚祖思索以後立刻回應。

“太后,你所說的緊急時刻,是指大理,吐蕃諸部或者金人捲入宋夏之戰?”

“靖康二軍各有一部調到兩湖,若是西南告急,遼王自會領軍出征,趙不試則負責支援和後勤,一切軍事部署和戰爭決策,宗帥負責,若戰場分南北,則種將軍負責南線,你只需全力派人配合他們調運糧草。”

眼下梁揚祖和朱璉的對答,李綱心裡卻是驚濤駭浪,臉色都變了。

復興報上做了宋夏兩軍的各種兵力對比。

世人對戰勝西夏充滿了信心。

如今居然有可能面對一對四五六這樣的惡劣戰局。

朱璉和梁揚祖居然如此從容。

難道李敬和宗澤早已經料到?

難怪靖康武三軍不動,難怪種彥鴻帶重兵入川陝抓捕汪伯彥,黃潛善。

原來是防著分裂的吐蕃各部和大理。

李綱後悔了,答應朱璉去什麼健康,跟著折彥質,鍾彥鬱北上多有意思。

搞不好是一場曠世大戰。

“靖王,遠航可否提早返回?”

當此大戰之際,監國太后和大宋傳奇戰神都不在,梁揚祖感覺身上的膽子沉甸甸的。

“梁相,相信宗帥,相信樞密院諸位卿家!”

“寧王之能,微臣豈敢質疑,樞密院盡是良將,微臣定做好自己本分!”

梁揚祖對宗澤的能力不懷疑,可是宗澤年紀,身體,能撐持如此龐大的戰事嗎?

若是宗澤倒了,群龍無首。

看見李敬的笑容,結合剛才的部署,梁揚祖頓時明白了,從南洋回來,沒有去遼東的關勝,秘密乘船進入長江,就是隨時準備接替宗澤指揮。

相比較岳飛,折可求,韓世忠,關勝有那個威望,也有那個能力。

當初完顏宗翰劫掠汴梁北歸,試圖調虎離山,漫天過海,愣是沒有在關勝手上佔到便宜。

穩沉的關勝即便是金人傾巢而出,也有不敗的能力。

李綱長長的吐了一口氣,濃濃的挫敗感湧上心頭,吐之不盡。

朱璉尊他為右相,許多事情,他還真沒有梁揚祖這個左相明白。

梁揚祖雖然人品拙劣,能舉一反三,能力卻不遜色於自己。

“靖王,此番遠航,我也要去哦,隨行起居,煩惱靖王照拂!”

“哪裡的話,喬社長自家人,皆時船隊開拔,你想上那條上那條!”

“既然你這麼說,我可真當自己是自家人了!”

喬淑雲挽著李清照胳膊,高興的很,匆忙詢問。

“你可帶祁虹,陳書倩同行?”

“只要太后許可,我就帶!”

“本宮當然同意,書倩活潑可愛,琴舞雙絕,祁虹穩沉持重,心思縝密,淺淺伶俐客人,能說會道,把她們姐妹都帶上,路上不寂寞!”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