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請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里雪飄....

渤海灣北岸的遼河平原,卻沒有冬日的蕭索,反而集結了大量人馬,人和馬匹都在這冰雪中冒著熱氣,一副熱氣騰騰的場景。

宗澤正在組織靖康武勝忠等各軍演練。

連在燕京的劉錡,也趕過來觀看。

誰都沒想到,朱璉和李綱居然乘坐濟南艦來了。

要知道,這是蒸汽船的第一條下水艦艇。

儘管下水時間不算太長,可是蒸汽鍋爐都換了一茬。

船沒有新船大,舒適性也差一些。

據說今年還要大修。

怎麼皇后乘坐這條船來了。

都沒用通知一聲,還這麼倉促,難道登州出事了。

匆忙趕到碼頭迎接眾將到海邊的時候,朱璉牽著趙柔嘉已經登岸了。

“大爺,柔嘉可想你了,你來遼東這麼長時間,怎麼不來看我呢!”

“女帝啊,馬上就登基了,你可是我大宋的天子,卑將與陛下君臣有別。”

趙家經過多代的沉澱,不管公主還是皇子,個字都比較高。

這一年,趙柔嘉個字勐的向上一串。

哪怕才十歲,已經出落一個大姑娘樣子了。

別說關勝,就是李敬現在看見趙柔嘉,也不敢抱起來。

“宗帥安好,小種將軍安好,韓將軍安好,劉將軍安好!”

一聲銀白棉襖裹著的小公主,帶著白色的狐皮帽子,白色的圍巾,就像一個小精靈。

朱璉都沒來得及開口,她就顛顛的跑到武將堆裡一個個打著招呼。

看見種彥鴻豎大膽的豎起手掌,她也一掌印了上去。

宗澤和韓世忠他們哭笑不得也豎起了手掌。

擊掌以後,關勝爽朗的大笑起來。

韓世忠和劉錡心裡缺湧出一股奇妙的感覺?

這就是我大宋未來的女帝,好像很不錯的樣子,光這笑容看著就醉了,很親切。

“公主安好,皇后娘娘安好!”

宗澤看見朱璉三步並做兩步過來,連忙撫胸鞠躬致禮。

“娘娘安好,公主安好!”

宗澤這麼一行禮,所有將士都跟上了。

朱璉的笑容如冬日暖陽一樣明媚。

“宗帥安好,各位將軍安好,眾將士安好,辛苦你們了!”

知道是朱勝非想到樞密院任職,還想看看大宋的健兒訓練,宗澤他們知道想歪了,心裡頓時輕鬆了,看見趙柔嘉自來熟,讓讓禁衛把自己馬牽來,還讓梁紅玉帶她在這雪原上奔跑。

各將領臉上的笑容此起彼伏。

“娘娘,如果財力允許,明年夏天,我想攻伐西夏!”

宋金之戰,西夏人為虎作倀,跟著金人強加大宋如此苦痛,現在厚著臉皮居然派出使者到了登州,妄圖締結和約。

朱璉見都沒見。

宗澤這麼一開口,各將領耳朵都豎起來了,眼巴巴的把朱璉望著。

李敬端了這麼多國都,光在西洋,就抓了那麼多國主回來。

他們全部窩在這寒冷地方磨刀霍霍,就指望著打仗呢。

有李敬的戰功在前。

不滅一國,好意思說自己是名將?

“宗帥,要不把吐蕃,大理一起打了!”

大大咧咧的關勝看見朱璉還在沉思,一開口,所有人都鬨笑起來。

李綱和朱勝非暗自在心裡感慨。

大宋朝自從立國開始,何嘗如此豪氣縱橫。

遼國,吐蕃,西夏,都是在戰場上帶給大宋無數傷痛的宿敵,如今天祚帝已然成了籠中之鳥,好不容易看在耶律餘裡衍的份上,關勝上書,才從臨海州那個關押金人的圈禁地點,變成了膠州灣寺廟侍奉道主。

如今要劍指西夏。

韓世忠,種彥鴻,劉錡都捏緊了拳頭,躍躍欲試。

“西夏肯定是要打的,且不說為我大宋死在西夏軍中的百姓復仇,就是西夏那個地理位置,對於攻伐西域的作用,也不能失去掌控!只不過宗帥,能不能等柔嘉登基之後,再來決策?”

朱璉一向對於正確的諫言都是從善如流。

宗澤心裡咯噔一下,連忙開口詢問。

“是不是擔心太上皇有什麼說辭?”

朱璉還沒開口,回想起當日在臨海居懟人的朱勝非先嗤笑起來。

“我大宋遠征西洋,解救我大宋商人,商船,懲戒西洋各國,李副使讓各國割讓港口,利用港口和宋商作為支點,取南洋之稻米,西洋之棉花,飽暖大宋,人家卻認為藩屬國主需要我大宋皇帝冊封,藩屬國需要使用我大宋語言文字作為官話太過於霸道!”

趙佶為人好大喜功,想來把萬國來朝看成大宋頭等大事。

如今卻出過於霸道之言。

恐怕不是朱勝非認為的這樣簡單。

嗑瓜子磕出來一個臭蟲,我等宋軍捨生忘死,沙場搏殺,好不容易讓金人恐懼大宋局勢還放你迴歸。

如今你居然說什麼宋軍行事太霸道。

良心都被狗吃了?

宗澤光聽他吐槽,臉色就陰沉下來。

“柔嘉登基,是我大宋當前最重要的事情,皆是各位封王的典禮上,少不了太上皇在!”

皇后一開口,頓時讓在場有些躁動的將領們安靜下來。

的確,宋金之戰除了收復河山,拿下遼東等金國之地,趕跑了金人,更重要的一個戰果是迎回二聖。

趙柔嘉登基,趙佶不出面。

參加典禮的官員,百姓會怎麼想?

不管私下猜測皇后容不下自己丈夫的爹,還是迎回太上皇是自吹自擂。

都不是什麼有臉面的事情。

更別說還有金人,康王各種勢力從中挑唆。

朱璉離開臨海居,也是為了避免跟他有太多衝突,引發不必要的矛盾。

“娘娘既然來了,就去遼陽住,看看我新建的遼陽城!”

關勝可不止新建了遼陽城。

這幾個月,他統籌韓世忠,許崇所部,兵分數路,不斷的深入東北,擄掠了大量人口。

按照李敬民族大雜居的設想,把這些俘虜打散,趁著運力寬鬆,朝著琉球,海南運去。

部分婦孺和孩子數量不大,都在遼陽幫他們飼養馬匹。

修繕了半年的遼陽城,一下子就把朱璉鎮住了。

這是一座高聳的大城,城牆比汴梁還要雄偉。

四周的炮位,角樓,錯落有致。

城門和城牆垛口也用鑄鐵加固。

好大一座北國堅城。

與之相比是城外也有一些房子,院子低矮,院外都矗立著馬樁,顯然在這些炮位的火力威懾之下。

忽然看見城西一角,冒著巨大的煙塵。

跟此城風格格格不入。

朱璉斷定關勝調了登州的工匠,給他們修建了暖氣鍋爐。

“這城好繁華啊!”

馬車進入城內,朱璉聽見街道熙熙攘攘,拉開窗簾,居然出奇的熱鬧。

“娘娘,靖康武三軍都有很多軍屬來了這裡,忠字軍幾乎全來了!光軍屬都有十多萬人,還有福建,兩浙過來的商人。”

根據大戰之後宗澤和李敬他們一起廷議。

不管是遼東,燕京,還是收復的河北大名等地,先把人口集中在大城附近。

耕種條件比較好的土地。

然後隨著人口恢復,逐步灑落出去。

“外面好多女卷都上街了,關將軍文事武辦,看來遼陽城吏治清明啊!”

“可不是,關勝外表粗狂,胸有韜晦,不愧是官家賜進士出身的人,原本我大宋騎兵沒有訓練章程,硬是他跟韓世忠,種彥鴻彷照靖康武三軍出操的操典,做出了訓練章程!不管是人,還是馬匹,都管理的極為細緻妥帖!”

這關勝還不妄柔嘉公主叫他一聲大爺,利用李敬在登州建設的鍋爐給軍屬供暖,利用李家的作坊,為將士們縫製毛皮的手套,帽子。

後勤保障得力,訓練上也有一套。

朱璉笑容如蓮花綻放。

哪怕外面雪停以後化雪的天氣,也讓被賜同乘馬車的宗澤,李綱,朱勝非如春日溫暖。

“給將士們說,登基大典以後,本宮和新帝要閱檢騎兵的訓練,誰能當先鋒,誰能發兵西夏,就看他們訓練的成果!”

到遼陽,朱璉還真是覺得自己來對了。

儘管關勝建造的宣撫使在城東北一角,依託城牆。

可是房間,全是按照李敬別院的規制,開門有暖氣,地上是毛皮,房裡有衛生間。

洗漱跟在臨海居一樣方便。

就連早餐,也是彷照臨海居的自助餐。

少了許多海鮮,卻多了很多肉類。

水果也能見到從廣南,海南等地運來的。

重點是這些武將相處起來,可比臨海居那些人單純和親切多了。

趙柔嘉看著一身戎裝的梁紅玉每日騎射,彷彿開啟了新世界,纏著梁紅玉帶她一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種彥鴻,關勝,一副討好的面容,心思一眼就能望穿。

兩人都想做征伐西夏的先鋒。

相比韓世忠,劉錡就含蓄很多,只要出征西夏有他們一份就行。

“娘娘,我聽良臣說,李敬到了西洋回去弄馬匹,他究竟什麼時候回來啊?”

“娘娘,良臣說,西洋有好馬?李副使有沒有弄的有回來?”

“娘娘,我們這雙人一馬的配置訓練,要是李副使搞不回來十萬馬匹,我們這就百練了!”

不但是這幾軍主將,就是楊再興,張憲,許崇等人也很關心李敬究竟能從西洋弄到多少馬匹。

這可把朱璉問住了。

“李敬還沒有打到阿拉伯馬的原產地,他在注輦收集到一些馬匹,都送到廣南等地幫忙農耕了,廓耳國送了些大宛馬,數量只有二十多匹,他一時半會肯定回不來,反正柔嘉登基的時候,他肯定會回來?”

別說在場這些武將一個個挺想念李敬,趙柔嘉和朱璉也想李敬了。

不管在複雜的局面,不管再難。

有李敬在,總是能帶給大家希望。

哪怕他就是犯懶的時候,不動彈,眾人也知道努力的方向。

好在趙柔嘉年後開春就要登基了,也就是兩個多月時間了。

不管西洋戰事如何,李敬肯定會趕回來的。

“娘娘,聽說金人佔領了花剌子模?”

韓世忠做夢都沒想到,李敬竟然在西洋得到了金人的訊息。

花剌子模,這得多遠啊。

大軍從延安府出發,走半年能到不?

未來的女帝和監國的皇后對他們這些將士一副平易近人的姿態。

關勝,種彥鴻,劉錡跟皇后親的像兄弟。

韓世忠跟朱璉說話,也隨意了很多。

“可不是,可憐官家被金人帶著西逃,跑那麼遠!”

宗澤和李綱早就聽朱勝非口中轉述金人的訊息,沒敢提,就怕朱璉思念趙桓。

眼下看見韓世忠說出來,朱璉雖然帶著一絲的傷感,也沒有其他的情緒。

心裡頓時放下來。

“藏一,李宣撫使可曾說過,從廓耳國到花剌子模,需要多長時間行軍?”

朱勝非一聽,頓時就明白了宗澤的想法,試圖從西面去截住金人。

連忙從懷裡掏出西洋各國的堪輿圖。

“廓耳國道路崎區,土壤貧瘠,到花剌子模道路並不好走,本來遠洋運輸兵馬就受到諸多限制,好不容易把兵馬送到西洋,還要千里遠征!我大宋軍帶著火炮輜重甚多,翻山越嶺實在划不來!”

“可惜了!”

“要是金狗跑到海邊,那有多好!”

看見朱勝非對比堪輿圖解釋,李綱和宗澤都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倒是關勝毫不在意。

“狗娘養的完顏宗翰,就是跑到天邊,老子也要把他捉回大宋,挫骨揚灰!李二郎這趟也算是沒白跑,六船硝石,山東一年都沒有這麼多出產,硝石源源不斷的運回大宋,以後我們可以放開了手腳用跑轟他娘的!”

“粗鄙,娘娘在此還敢說粗話,官家給你賜的進士出身,賜到狗身上了?”

關勝一高興,口無遮攔,被李綱這麼一罵,連忙雙手合十。

“對不住,對不住,娘娘勿怪,卑將也是一時嘴上沒把門,這都怪李敬,這傢伙習慣了嚴格對比各種章程要求士卒,這些天做夢都在想如何利用這些東西,讓士卒們騎術,馬術能更進一步!”

擺擺手的朱璉並不在意。

且不說她喜歡關勝這種不藏著掖著的性格,昔日二龍山回來,她也見過種彥鴻,李敬訓練士卒。

有的兵實在太笨。

將領嗓子都說啞了,肢體動作還是做不到位。

大宋朝絕大部分文官,一個個喊著若個書生萬戶侯,其實真當不了將軍。

“關將軍,韓將軍,種將軍,記得把訓練的事情安排好,年前跟我一塊回登州過年,劉錡也跟我一起回去,不能李敬不在,我們過年都不熱鬧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