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士氣影響太大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相州通判趙不試沒有跟著岳飛回相州。

在廢棄的工坊裡待了好幾天,本想著磁州編出的義軍只有兩萬多。

想裝備一批硬弩火炮做試驗,自己再帶一批回去。

招募義軍保衛相州。

何曾想到,還沒輪到生產相州裝備。

相州就派人傳來訊息。

宋欽宗下詔遷真定帥府於相州,由知州汪伯彥統領。

汪伯彥是今年二月來的,直龍圖閣也好,知州也好,跟他都是六品官,平起平坐。

雖有些矛盾,也不影響兩人合作。

知州管政務,通判管軍務和雜務。

趙不試在相州多年,熟悉當地風土人情,跟士紳關係也好,穩穩還壓著汪伯彥一頭。

可如今,真定帥府遷到相州,汪伯彥成了統領,還晉兩級升了一品。

相州輪到人家說了算了。

讓他這個馳援磁州的有功官員情何以堪。

正當宗澤和黃燦都在安慰他,這個決定肯定是官家還沒有收到磁州捷報做出的。

又一個訊息傳來。

西路金軍從太原南下,都在洛陽附近渡過黃河了!

相州通判趙不試匆匆的趕忙帶著部分軍械趕回相州。

剛送走趙不試,

訊息又從相州傳來。

欽宗下令康王趙構北上,由兵部上書王雲帶兵護送,前往真定跟金軍和談。

“談,談,談,談個屁!”

趙不試和宗澤還沒開口,黃燦先罵起來。

“跟金狗這群畜生有什麼好談的,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把目光都放在了談判桌,欺負我大宋無人嗎?去歲兵臨汴京,叫著要城下談判,先是扣押了康王,又說康王是假的,指名要換肅王,換了肅王談完了又不放,把肅王都擄到了金國之中!”

去年底,金軍兵臨汴京城下,欽宗就派康王和張邦昌一起去談。

哪裡知道,進去金軍就把人扣了,趕巧遇到宋軍襲營。

金人看趙構居然不怎麼害怕,於是認定來了個假皇子,要求換人。

點了才十六歲的肅王。

肅王果然膽小,金人提什麼,答應什麼。

送回去欽宗氣的肝疼,正好從揚州避難回來的徽宗看見了,不就是割讓三鎮,再給點錢嗎?

一口答應。

割地,賠款,還要質押皇子,朝堂上頓時炸了。

聽見朝野上下一片罵聲,徽宗也開始裝死。

等金軍退了,裝作沒答應過。

如今金兵在洛陽附近過了黃河,這下子兩爺子慌神了,想起了當初金人提出的條件,還不是很過分。

“康王決不能去真定,去了就是給金人送籌碼!”

宗澤說完,看著黃燦,他發現黃燦卻在看李敬。

黃燦有些搞不明白這小子。

當著自己兵士講解天下大勢,說的頭頭是道。

到了宗澤跟前,跟一個悶葫蘆一樣,不開口了。

“二郎,你怎麼看?”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康王去真定談判是官家的聖旨,大人阻攔,就是抗旨!”

“抗旨也要阻攔,反正聖旨不是下給本官的,抗旨也是康王扛著!”

宗澤自說自笑,看著黃燦和李敬居然有幾分心虛,又接著補充。

“不能眼睜睜看著大宋的王爺往火坑裡跳,康王再次因為和談被扣押,對大宋軍士氣影響太大!”

李敬表面不吭聲,心裡暗自發笑。

他才不怕抗旨呢,反正北宋都快亡了。

徽欽二帝,跟著趙家嫡系皇親,被金人一網打盡。

即便是沒有自己出現,宗澤也攔住了康王北上,為徽宗血脈保留了唯一一根獨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之所以他說抗旨,不外乎在宗澤和黃燦面前裝忠誠的乖寶寶。

再說,李敬對徽宗,欽宗,高宗這一家子藝術家都沒有好感。

爺三全是廢物。

就算趙家這門五服內的都死光了,也許李綱等人從新扶持一個趙家太祖或者太宗的後代做皇帝,也比這三爺子強。

“既然大人決定了,就去做!用得著我的地方,儘管吩咐!”

“那你幫我打造一些送人兵刃!”

“小事!我馬上安排!”

黃燦突然間有些懷念當初跟李敬在城外的日子。

看著李敬練兵,帶兵,是一種享受啊。

李敬獨創的練兵法非常有意思,陳仁俊做,新兵看,新兵做,陳仁俊看,點評後再做。

李敬評論時事結合戰場可能發生的情況,點評起來那叫一個妙語連珠。

就連懲罰也非常有意思,俯臥撐,跳繩都給他玩出花來了。

一幫烏合之眾愣是被他調教的嗷嗷叫。

不到一千人就敢上去跟金狗幾萬鐵騎明刀明槍的對著幹。

甚至叫板完顏宗望單挑。

可是面對皇權,官場,這小子失去了那種豪情,太過於小心翼翼了。

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不過想起李敬冶煉時候極其認真,坩堝和夾鉗使用之前,都必須嚴格檢查。

連鑄具和車刀也規定了使用次數。

比誰都小心翼翼。

黃燦心裡有些釋然,又想起自己觀望種彥鴻練兵。

種彥鴻練兵雖然認真,也教授了李敬兩營兵馬一些基礎槍法和結陣方式。

可看這小子練兵太枯燥,一點樂趣都沒有,他自己仲家招募的兵卻樂瘋了,這幾天都在拿著新裝備的床駑,硬弩,火炮,適應馬上和馬車上戰法。

在太行山東麓,打的熱火朝天。

正當宗澤拉著黃燦,李敬,種彥鴻準備回磁州迎接康王大駕的時候。

朝廷八百裡加急到了。

聖旨嘉獎了宗澤,黃燦,沒給兩人升官,倒是相州通判趙不試晉一級半品,成了從六品相州通判。

有點食之無味,還是低了周邦彥半品。

聖旨同意黃燦代替三司鹽鐵司去山東為朝廷開創北方第二個冶煉中心,同意濟南府各州廂軍趕赴磁州增援抗金戰場。

李敬三戰三捷,救出百姓上萬,營救朝廷,萌升十三級,武經郎,任濟州廂軍遣磁州援軍指揮使。

陳仁俊和吳談各自擢升五級,遣磁州援軍副指揮使。

岳飛由53級進武校尉,擢升為50級保義郎,種彥鴻由52級成信郎,擢升49級成忠郎。

章丘義軍的大小頭目,種家義軍的大小頭目,各種有功人員,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晉升。

總之,朝廷很給宗澤面子。

上報的磁州守將功勳,相州援軍功勳,齊州援軍功勳,一個沒少,沒一點折扣,全部同意嘉獎。

這可把宗澤樂壞了。

李敬臉上也露出一絲怪異的表情,他還親自看過聖旨。

萌升,也就是欽宗首先是看在李家面子上,其次才是軍功。

他忽然想起徽宗禪位以後,後悔大權旁落了,開始爭權。

欽宗此舉,有意籠絡宗澤和李家。

黃燦有些鬱悶,上書去齊州建設朝廷鐵廠的同時,自薦兼任齊州派遣使和濟南府通判兩個職務,欽宗只批覆了他鐵桉磁州派遣使的基礎上,兼任鐵桉齊州派遣使。

連句解釋都沒有。

他左思右想,都沒想到朝廷和官家是個什麼情況。

甚至有種寫信給三司同僚,搞清楚原委的衝動。

“濟南府通判又不是出缺,你上任是要趕人的,此番濟南府通判知府在朝堂上若有人支援,他定不會擅動地方官員!”

興奮的宗澤拉著幾人回城,看見馬車上的黃燦興致缺缺。

連忙出聲安慰他。

“讓你兼任磁州派遣使也好,可以晚一些去齊州,事態惡化時候,可以代我知磁州,此去齊州五百裡之遙,山高路遠的,土匪山賊攔路,最好能跟著李二郎大軍凱旋一起回去!”

黃燦咧著嘴笑的很假,也只能這樣了。

他自打中進士以來,一直在朝廷三司任職,是非常渴望主政一方的。

李家全力支持,又有為朝廷新添冶鐵大廠的功績。

說不得他還能更進一步。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