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沒有墊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從喬清瀾的宅院出來。

李敬倒是沒有看向她依依不捨的眼光,本能的看向她的大長腿。

這女孩書卷氣很重,設計理工科目的東西學的很快,李敬能感覺一種難以言喻的吸引力。

他都有些擔心,跟她單獨相處的時候,會忍不住把她撲了。

回到自己別院,祁虹正在帶著姐妹們排舞。

一個個舒展著腰肢,看見李敬進門,紛紛圍了上來,還問問他好不好看。

李敬就沒有說過不好看。

這種近距離的接觸。

哪怕天天看見,李敬也天天吞口水。

只巴望陳書倩和蘇淺淺幾個丫頭早點長大。

別讓自己這麼難受。

這次顧無雙也要跟著皇后去濟南,她想看看山東西路的各州縣店鋪的情況。

這時候還在樓上她自己的房間整理賬務。

看見李敬進房來,露出一張燦爛的笑臉。

“無雙還是要注意休息,好好把身體養著,幫我生個白胖兒子!”

“奴婢也想幫將軍生孩子,等我把山東西路的店鋪走完,哪裡都不去了,天天陪著爵爺!”

看見李敬進來,幫她捏揉肩膀,顧無雙笑的更甜了,這笑容讓李敬都醉了。

情不自禁的啄上了紅唇。

感覺她在用力的回應,乾脆的把她抱起來。

顧無雙沒想到,李敬只是抱著她,坐在桌前。

深邃的凝望著她,她有些羞澀,把頭埋到了李敬胸前。

“我進來給你打個招呼,去查哨,晚點回來!”

“將軍儘管去忙,奴婢等著你呢!”

“沒事,困了就自己睡,我下去跟書倩說一聲,我可能回來的比較晚!”

有些依依不捨的放下手中的美人。

李敬下樓給祁虹和陳書倩都說去查哨。

帶著親兵們走了一圈,讓新兵在禁軍的兵站等自己。

一溜煙就去找趙玉盤去了。

這位長公主膽子越來越大了,居然敢主動約自己,李敬很有成就感,也不願意掃她的興致。

誰料到,他從別院側門進去,再從側門出來的時候。

旁邊竄出來一個身影。

挽著李敬的胳膊就往前走!

李敬單打一都拔出來了,穿著鎧甲的茂德帝姬才開口。

“是我!”

這娘們的聲音太獨特,李敬一聽就聽出來了。

趙玉盤還曾經給他說過,茂德帝姬應該是猜出來她們兩的事情了。

而且並不反對。

知道是趙福金的李敬,松了一口氣。

“你這當妹妹的捉姐姐的姦夫,合適嗎?”

“誰說我捉你奸了!你們兩不識好人心,一個比一個混蛋,特意穿一身鎧甲幫你們,裡面的叫喊聲院子外都聽見了。”

“你也不是不是愛管閒事的人?說什麼事情!”

“以後你們兩不能在這個別院了,遲早滿城風雨!”

“我問你,你找我什麼事情?”

挽著李敬的胳膊,不是第一回了,這次不一樣,深夜無人,遠處還有巡哨,茂德帝姬心跳都要跳出來了。

“我聽說水師的將軍樓跟臨海居的別院是一樣的!”

“不錯,水師指揮使,陸軍的統制級別以上的都有!”

“我們四個帝姬有沒有?”

“原計劃是沒有的,人家珠珠不可能母親住在臨海居,自己跑去住軍營,再說,那些別院離軍營太近,跟一幫男人住在一起,以後傳出去不好聽!”

趙福金嗤笑,你都跟大姐偷情了,還管帝姬的聲譽,久走夜路必撞鬼,傳出去不壞聲譽就不錯了。

“給我們姐妹一人留一套!以後你跟大姐的事情也方便一些。”

“你大姐住我那套就可以了!”

小妮子,居然威脅上了自己,軍營那邊的別院是有多的,我不給你的東西,你不能逼著要知道不?

“說吧,我要一套,什麼條件?”

“你就這麼想住過去?軍營的伙食,可比臨海居差遠了,再說,你這麼突兀的住過去,太后,娘娘會怎麼想。”

趙福金一愣,她也沒想過一直住在軍營,偶爾覺得煩悶的時候過去住住。

“所以我讓你給我們四個姐妹一人一套啊!怎麼,莫非李宣撫使還要我答應什麼條件?”

李敬噗的一下笑出聲來。

“茂德帝姬願意.....”

話沒說完,手臂就傳來疼痛,這娘們下手真狠,雙手用力的掐人。

呲牙咧嘴的疼是一回事。

回去讓無雙和書倩看了,怎麼交代啊。

連忙閃躲。

“你個不識好人心的混賬,你和我姐姐晚上不能在這個院子,今夜我意外的在樓上看著別院的燈亮了,孔令則還在樓下轉悠,才去後面帶了幾個親衛出來巡視,把人給你們趕跑了,我不確定她有沒有看見你,但是確定她肯定聽見樓上叫聲了!”

氣不過的趙福金,又對著李敬的腳狠狠的踩下去。

看見李敬居然跳開了。

“嶽靈玉和孔令則這兩個狐媚子一天盯著你和大姐,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要設法在軍營給我們帝姬弄幾個別院,找機會把兩人辦了!”

“什麼邏輯,我不做強迫女人的缺德事,找你這個說法,那我是不是也該把你辦了!”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李敬搖了搖頭。

以後偷情,還是要走遠點。

誰讓自己光芒四射,這該死的魅力,無處躲藏。

“謝謝茂德帝姬了,水師的別院修好,給你們四個成年帝姬,一人一套。”

第一次跟趙玉盤偷情,就被她這個精明的妹妹看出來了。

趙福金要求不高,她也不是亂嚼舌根的人,給她一套別院又如何。

反正軍營那邊的別院也有多餘的。

“謝啦,我不白要的!”

“不用謝,人生很長,過去都讓他過去,如同一場噩夢,已經煙消雲散,將士們都很喜歡你,有茂德帝姬替他們記功,他們可驕傲了!”

“李宣撫使可喜歡我?”

“怎麼不喜歡,貌若天仙,冰雪聰明,執律如山,愛兵如子!”

看著李敬揮手遠去的身影,趙福金一愣。

自離開汴梁,好久沒有聽人誇過自己了。

相比貌若天仙,冰雪聰明,她更喜歡後面兩句,原來自己一切努力,都在李敬的眼裡。

他都是知道的。

或許,是因為臨海居女人太多,還涉及皇家顏面,他不得不收了二十多個侍女把自己包裹起來。

平素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李敬倒是沒想到,自己只是寵著陳書倩,就被趙福金想歪了。

他也沒想到,起初陳書倩帶著這麼多姐妹非要在一起,讓李遠和李清照皺眉。

如今看來,李敬是有先見之明的。

至少這些女人,在顧無雙沒在的時候,給李敬擋掉了不少麻煩。

臨海居沒點姿色,地位的女孩,也不敢走進李敬的別院。

倒是周寧一副不懷好意的樣子,看著李敬收攏的女孩。

可惜他沒時間去找李敬,被張叔夜,陳過庭,李綱拉著,討論了好幾天百姓推選民意代表參政的各種弊端,細節,完善這些方案。

尤其是張叔夜,在山東東路發現了一些問題。

當著朱璉,李綱的面提出來,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法的同時,不忘肯定周寧作為清淨了山東東路的吏制。

這讓周寧對張叔夜有些感激。

得知李敬截獲的糧食,金銀,數量龐大,而山東已經夏收,這批金銀和糧食準備作為攻佔遼東的儲備的時候,主動提出給河東岳飛部,張伯奮部,宗澤部以及張所部撥發部分軍餉,押運部分糧食。

論說,大宋軍制分為三級。

禁軍相當於中央軍,目前登州數量不過三千,趙構哪裡倒是很多。

靖康武三軍加上宗澤,趙不試,張伯奮,陳淬麾下的也只是地方軍。

張所,王善的義軍,只能叫雜牌軍。

同為地方軍,靖康武三軍根本沒有向宗澤他們提供軍餉和軍糧的義務。

甚至朱璉也不用管地方軍的軍餉軍糧。

李敬倒是覺得沒什麼,現在黃河開凍了。

關勝在劉韐,李邈的協助下,把防線推到了黃河東岸。

甚至歸德府也被關勝派兵收復。

跟防禦京畿之地的宗澤連成了一片,泰安的部分軍械,源源不斷的運往汴京。

再運點雕印著娘娘和帝姬的頭像的銀元金元做軍餉,正好擴散皇后的影響力。

他倒是不覺得打遼東一定會是賠錢的買賣。

之所以等到秋天,無非是他想等著遼東的大豆收割以後,撈一筆。

要不現在就可以出兵。

之所以要儲備金銀,這是為了訓練一只能長途跋涉的騎兵。

其實如果周寧談判順利,藤原氏答應租借九州和幾個邊緣的小島開礦,靖康武三軍就有了穩定收益。

別說打金國,就是南下打揚州也有錢封賞了。

除非關勝,李敬和種彥鴻三人自己翻臉。

否則大宋沒有人能制衡他們。

北宋的外交,呈現一種兩級分化。

遼,金兩國對宋朝威脅巨大,所以通常是樞密院直接負責。

像高麗,扶桑,南洋的小國,一般都是禮部以及鴻臚寺負責各地接待,安置。

目前禮部侍郎是陳過庭兼任的,論說對扶桑談判,他是最合適的。

可是陳過庭性格有些弱,也有些直。

李敬的這麼多彎彎繞藏在裡面,實在不適合陳過庭去處理。

於是陳過庭跟著李清照,趙明誠,朱璉,李綱他們去濟南府了。

明水已經修築完成。

三司衙門也在濟南府重建完成,第一次開考錄取吏員。

朱璉要在雲集士子的濟南府前,當眾宣讀對宗澤,李敬,關勝,種彥鴻,張伯奮,岳飛,趙不試等人的爵位賜封,昭告天下。

同時昭告天下的還有皇家銀行的成立,銀元和金元的使用。

連想留在登州上課的柔嘉帝姬,也被朱璉帶走了。

扶桑的遣送使藤原隆盛跟種彥鴻前後腳回到了登州。

這時候的遣送使已經無法覲見大宋的朱璉皇后了。

只有周寧陪在鄭太后身邊,接見了藤原隆盛。

儘管從大宋商人耳中已經得到了訊息,藤原隆盛簡直不敢相信。

對宋稱臣,讓宋軍救援扶桑的條件如此苛刻。

價值百萬兩的白銀和黃金作為大宋出兵扶桑的軍費都是小事。

永久租借九州島和幾個邊緣島嶼予三軍水師作為大宋軍港,租借期間移交管轄權和採礦,開設工廠,開墾土地等所有權利。

稱臣以後,每年向大宋提供百萬精壯勞工協助宗主國開礦築路。

同宗主國共進退,購買大宋軍械,出兵同大宋一起征伐高麗。

開放指定的口岸城市,為大宋商戶經商提供便利,不得向大宋商戶徵繳稅款。

這樣的條件,居然是宋朝負責此事的官員周寧,當著大宋登州水師將領和皇后的面提出來的。

大宋怎麼會這樣了。

昔日為了讓藩屬國年年朝貢,返還遠大於進貢,甚至像大宋稱臣都是一種賺錢的買賣。

甚至還有商人假借朝貢國的名義,到汴京去賺錢的。

“遣宋使應該知道,宋金正在交戰,扶桑非我大宋屬國,此刻求援,大宋沒有義務派兵相救,我大宋太原府,真定府,大名府等名城皆在金狗之手,若非貴國答應這些條件,宋軍今年只會收復失地,絕不會出兵海外!”

鄭太后一句話,徹底把藤原隆盛不切實際的妄想打消了。

這時候周寧照李敬的吩咐站了出來。

“相信遣送使應該對靖康武三軍戰績有所耳聞,這世上,能打敗金狗的唯有靖康武三軍。大宋願與扶桑締結條約,沒有趕跑金狗,分文不取,所有的條件,都是宋軍趕走金人以後再履行!”

臨海居富麗堂皇,鄭太后和兩位太妃氣度非凡,藤原隆盛嚇得根本不敢說話,這一切都在李敬的預料之中。

好吃好喝招待一晚。

藤原盛隆以及隨行的扶桑人完全被臨海居的美食,鬥茶,樂舞,一派盛世風華驚呆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跟大宋南方商人所言僅控制兩路之地的勢力猶如天壤之別。

參觀完了濟南號實彈訓練,百炮齊鳴,震的話都說不出來。

急急忙忙的拉著周寧,趕回扶桑。

知道李敬算無遺策,此行根本沒有風險可言,周寧也樂的立下如此功勞。

以國書的形式締結條約,如果不趕跑金狗,他們什麼都不必付出,這樣給扶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一方面,種彥鴻此番回來,不會跟遣宋使照面,會在再運兵兩萬,利用李敬從即墨,日照等地收集的大船,偽裝金狗。

佔據扶桑最富庶的關東平原,繼續擄掠雲集在港口的財帛,糧食,人口。

還威逼俘虜幫忙修築城牆,港口,做出一副長期佔領的樣子。

李敬,鄭太后還有兩位太妃,都在登州焦急的等著扶桑傳來的訊息。

朱璉主持的三司考試,卻在濟南府引發了軒然大波。

三司吏員考試,一共三天。

算學和雜學考試在辭賦和經義之前。

第一天,就把雲集濟南府的兩千多各地士子考懵逼了。

心理素質稍微差一些的,連之後的辭賦,經義,策論也一塌糊塗。

儘管朱璉在考試之前,除了當眾讓曹輔對宗澤冊封烏傷候,李敬等人晉升明水做了昭告,另外也許諾三年內必開恩科。

第三天從考棚裡出來,還是有太多的學子,跑到三司門口鬧事。

控訴三司出題太偏,太難。

算學和雜學所佔比例太重。

連汴梁逃難過來的太學生,也被大量題目難倒。

朱璉理都沒有理他們,也讓黃燦無須出面,讓關勝派兵護住三司新建的衙門,誰敢衝撞或者打砸,立刻拘捕遊街示眾。

果然,當這些聚集起來的學子開始發洩憤怒的時候。

關勝就帶兵出現了。

當場拿了十幾個人,反抗的被打的很慘。

然後就消停了。

為了這次三司的吏員考試。

李家直系迴避,陳卓等濟南府官員因為長期在濟南跟山東兩路家族有各種往來迴避,李綱因為兒子參與考試迴避。

只剩下黃燦,陳過庭,曹輔,劉韐,李邈,張叔夜部分各地來濟南的官員主持考試。

也張榜公布了三司急需算學,雜學類人才。

提前洩露了算學,雜學會在考試中佔據很大比重。

不僅參照科舉考試那樣糊名評分,也對各考試科目進行了量化分數。

三次交叉評分閱卷。

連主考官黃燦都覺得,這次考試的嚴謹程度,遠勝昔日在汴梁科舉。

更何況科舉很多舉措都是直接對官家負責,哪裡像這次,一切在公告裡解釋的那麼清楚。

居然還有人鬧事。

那麼,他背後不是金國,就是揚州。

“嗨,李敬這小子神了,這算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你們都不知道,這小子的張狂,在河東的時候,他居然給我說,天不生他李二郎,大宋萬古如長夜。”

“可不是,這小子狂的沒邊了,在河東時候,他跟我說,何須封狼居胥戰,他也將中第一流!”

聽見陳過庭,張叔夜說起李敬,朱璉和李清照他們都很興奮。

此番三司招考吏員。

濟南城外松內緊,連考場當眾宣讀一眾教旨,朱璉也被劉錡攔著沒有親自出面。

李敬是算準了揚州不會眼睜睜看著三司聲勢浩大的招考吏員成功。

肯定有奸細混在士子當中,很難辨別。

而且最容易爆發的是考完以後以及張榜公布這兩個時間節點。

果然。

煽動學子鬧事的,除了學子,其中還有幾個沒有參與考試的人。

關勝在濟南府門口當眾抓人,之後的幾天,濟南府廂軍臨時設定的各路卡攔擊了幾批驚弓之鳥。

好多人扛不住嚴刑逼供。

線索都彙集起來,指向了揚州的杜充,黃潛善。

張榜公布之日,這些人的供詞也被先於三司和稷下學宮錄取榜單張貼於三司之外。

然後,一切都變得井然有序了。

這讓參與這次考試的幾位朝臣異常的興奮。

唯有一個人特別鬱悶。

他就是李綱。

李綱到了濟南,眼看著四個兒子進了考場才知道。

朱璉曾經在他們上馬車去登州州衙的時候提醒過他們。

要注意算學和雜學。

還在他們離開登州上船的時候,送去了幾本九章算術和其他雜學的書。

幾個兔崽子愣是看不進去或者看不懂。

到了濟南府就把書本丟到九霄雲外,跟著來趕考的士子們聽著濟南府傳唱的歌曲,喝酒吟詩做對去了。

眼睜睜看著錄取的榜單下來,不僅三十個三司吏員裡面沒有他的名字,連一百八十名錄取的稷下學宮學子,也沒有他四個兒子的名字。

“娘娘,幾個兔崽子浪費了你一片苦心,我已經抽了他們一頓,看能否給娘娘求個情,發落到李敬軍中去!”

這次三司吏員考試,一共報名兩千多學子。

還沒張榜,不少學子都被考崩潰了。

甲榜乃三司直接錄取作為從七品的吏員,乙榜錄取稷下學宮深造。

兩榜加起來錄取比例,也是相當低的,甚至比恩科更低,張榜之日,在榜單前嚎啕大哭的不計其數。

黃燦,陳卓等人都覺得李綱兒子考不過很正常,畢竟李綱就善於經義,不善於算學和雜學。

李敬出的雜學題目天文地理歷史格物都有,錄取的分數線比預計的一壓再壓,那些滿腦子經義的書呆子,考的好才怪呢。

“李右相不要太在意,算學以及部分格物的雜學,即便是把書本放在學子面前,也不是誰都能看懂的,更需要老師輔導,你大可以在濟南尋找算學名家輔導兒子,等候半年後稷下學宮開學招收學員。”

“我看他們還沒有墊底,三司給出這個成績段的學子建議是從軍擔任文職,等候半年後的稷下學宮開考或者是明年三司考試!”

堂堂大宋的右相,說自己幾個兒子沒有墊底,還多有理的,自己都不好意思的笑起來。

這讓黃燦,張叔夜,陳過庭他們笑瘋了。

朱璉也在捂嘴。

倒是李清照看著李綱尷尬,沒有計較他來登州時候針對李家,笑著替他解圍。

“此番考試,青州趙家也去了幾個完成州學的學子,成績很差,甲榜乙榜一個沒上,孔家就更別說了,年少的加上年長的,三百多學子參加考試,佔了總人數的一成半,僅三人被稷下學宮錄取,直接透過吏員考試成績的一個都沒有,臉都丟光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