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二袁齊聚!這是要搞事情的節奏!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曹操自然清楚,袁術如此這般發問,是在給弘農王挖坑。

如果弘農王妥協了,袁術便可參與到東、西、南三門的戰鬥中;

而如果弘農王不妥協,那麼對於新來的三位諸侯,同樣是一種警告,便於其拉攏諸侯, 成為自己的一大助力。

不過......

曹操卻怎麼也不敢相信。

弘農王居然表現得如此剛硬,彷佛全然不在意他們三位諸侯的感受一樣。

畢竟,自己被袁術拉攏,想來兗州刺史劉岱同樣會被拉攏。

或許是因為自己與袁家的親密關係,這才是袁忠、袁術親自出面拉攏,否則按照官職大小的排列,也該是由袁術拉攏劉岱才對。

曹操扭頭瞥向劉岱。

果不其然。

劉岱神色微怔, 眉目中閃爍詫異。

他似乎沒有想到,弘農王會把他們發配至北門, 與袁術等諸侯一起協防。

滿滿一食桉的美食,彷佛在這一剎那,全然沒有了滋味。

眼前這一幕,讓曹操深切地感受到,南線盟軍中那股不可調和的矛盾,已經到了隨時可能崩潰的邊緣。

難以想象!

在這種不和諧的內部關係中,弘農王是如何一步步殺到大谷關的。

要知道,延津方向的盟軍內部,同樣存在著大量矛盾,但袁紹似乎毫無整合能力,完全做不到弘農王這般,既不耽誤伐董,又能最大限度的削弱袁術。

厲害!

太厲害了!

曹操越來越確信。

弘農王此舉的背後, 定有深意。

只是以目前自己的立場而言,可能還沒達到那樣的深度。

酒宴匆匆結束。

在離開中軍, 返回自家營地的路上。

鮑信皺眉言道:“孟德, 看來南線盟軍果真如你所言,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袁術等人自成一派,弘農王、陳王同樣如此。”

“難以想象!”

在經歷過延津方向的憤怒後,鮑信對此深有感觸:“弘農王是如何一步步殺到雒陽的,須知廣成關、大谷關時,才應該是董卓力量的最強盛期。”

“是啊。”

曹操同樣是感慨萬千:“我等在延津時,眾諸侯盡皆在觀望,即便你我親自殺奔汜水關,也是在取得汴水大捷時,方才動搖了眾諸侯的意志。”

“可我聽說,廣成關一戰時,袁術等人損失慘重,最終是弘農王力挽狂瀾,方才拿下了廣成關,戰敗了北軍徐榮。”

“那可是北軍精銳啊!”

曹操曾經以騎都尉的身份,參與討伐黃巾,深知北軍五營的戰鬥力:“單憑弘農王半年內拉起的隊伍,只怕不可能是北軍的對手。”

鮑信緩緩點頭:“但弘農王偏偏贏了,而且贏得非常徹底。”

曹操更是感慨萬千:“是啊, 這才是最令人難以置信的,南線盟軍內部矛盾重重,弘農王居然可以令袁術甘願損兵折將。”

鮑信哂然一笑:“不管袁術是否甘心,但弘農王的手段,的確令人驚嘆,本以為盟軍會被袁氏兄弟一手遮天,沒想到南線袁術居然如此悽慘。”

“彩!”

鮑信由衷大讚:“終於有人能制得住袁氏兄弟了!”

曹操瞥了眼鮑信,輕聲道:“允誠似乎對袁氏兄弟怨怒頗深。”

鮑信點點頭,毫不遮掩心中怨怒:“沒錯!此前在下以為,袁氏一族,四世三公,乃是大漢之股肱忠臣,但經此一役,袁氏的表現令某大失所望。”

“當初在雒陽時,何進遭難赴死,西園八校尉盡在袁氏兄弟手中掌握,又有我等從外招募兵馬而回,若聯起手來,何愁滅不了董卓匹夫。”

“可袁紹如何?”

每每念及彼時,鮑信都會下意識眉頭緊皺,怒火滔天:“不聽吾言便罷,竟棄官而走,遠遁渤海,坐失大好機會。”

“如今好不容易糾集起義兵,共同討董,可這倆兄弟卻各懷鬼胎,不思報效國家,只計較個人利益的得失,簡直無恥之極!”

“我鮑信!”

鮑信聲音雖然低沉,但卻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不屑與之為伍!”

曹操忍不住感慨:“允誠乃真義士也。”

“孟德!”

“孟德—!”

正在這時,二人背後響起一聲呼喊。

曹操扭頭望去。

陰暗的夜幕中走出袁忠:“孟德,你走得可真急。”

曹操深吸口氣:“正甫此來,可是為公路做說客的?”

“孟德。”

袁忠苦口婆心道:“今日之事,你已然看見,莫非還不相信?”

曹操輕聲道:“正甫不必再贅言,曹某心意已決,甘願遵弘農王令,在邙山要道協防。”

“你呀......”

袁忠一臉怒其不爭的表情,氣勢洶洶:“非要等到徒勞無功時,才後悔嗎?我等這前車之鑑,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問題?”

曹操霸氣開聲:“若當真如此,我曹操認了!”

袁忠心底的怒火騰得竄到嗓子眼裡:“孟德,你實在是太令我失望了。”

曹操恭敬地揖了一揖:“實在抱歉。”

“哼!”

袁忠怒哼一聲,丟下一句話:“孟德,你早晚會因此而後悔。”

旋即。

長袖一甩,憤怒離開。

望著袁忠逐漸消失在夜幕中,鮑信輕蔑一笑:“袁氏族人,盡皆如此否?”

曹操則是揹著雙手:“曹某印象中的正甫,可從來不是如此,當初他為沛相時,乘葦車到官,以清亮聞名汝穎。”

“沒想到......”

曹操神色略顯遺憾,輕嘆口氣:“如今為輔袁術,卻令自己迷失了本性,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若當真一心討董,如今局勢,又何至於此。”

“沒錯。”

鮑信點點頭,深表贊同:“縱觀盟軍三路大軍,袁氏血脈便有四人,其餘門生故吏更是佔據各路盟軍半數以上,如此力量,卻只顧勾心鬥角,實在令人憤慨。”

“孟德啊!”

“嗯?”

鮑信劍眉微蹙,心生疑竇:“有時候我會懷疑,袁氏一族到底是不是來討董的?各個以大義標榜自己,卻在行動上,沒有半點動靜。”

曹操急忙打斷道:“允誠,你別瞎想,袁氏一族的忠誠,不必懷疑。”

鮑信哂然道:“在下也只是說說而已。”

實際上。

不單單是鮑信,便是曹操亦有此懷疑。

當年,他與袁紹、袁術一起,盡皆是大將軍何進的幕僚,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當年的事情。

在袁紹提出召四方勐將入京的建議時,他便曾極力反對過,認為閹宦之患,不過數人,付之於牢獄便可解決,又何必引來更大的禍患。

曹操瞭解袁紹!

倆人乃是幼年之交,光腚長大的友情。

在他而言,袁紹腦子雖然不足用,但也不至於如此昏聵。

可偏偏......

在剷除閹宦這件事上,他固執己見,完全聽不見旁人的意見,彷佛跟換了個人似的。

而在董卓入京以後,他卻又按劍怒罵董卓,顯得是那麼剛毅忠誠。

此前曹操不覺得有什麼,但在經歷過討董一事時,他越來越看不懂袁紹,而其背後的袁氏一族,同樣讓曹操扼腕嘆息。

但曹操卻與鮑信不同,他懂得收斂,隱藏自己的想法。

而鮑信則不然,他更直接,鋒芒畢露。

曹操很珍惜這樣的朋友,因為從鮑信的身上,可以看到當年的自己,同樣是不畏權貴,同樣是一腔熱血,但屢次的受挫,終於還是讓他學會了收斂。

想要在這渾濁的世道中,做一股清流,雖同流,卻不合汙,甚至努力淨化旁人,澄清這汙濁的世道,當真是難於上青天。

“允誠。”

“嗯?”

“走吧,回營,明日還要趕往北門協防。”

“好。”

*****

次日,清晨。

盟軍大營。

中軍,大帳。

劉辨正在雒陽沙盤圖前,盯著上方犬牙交錯的勢力時。

帳外轉入荀彧,疾步上前,欠身拱手:“殿下,延津方向的其餘諸侯,距離雒陽不遠了,他們仍是如此安排嗎?”

“嗯。”

劉辨毫不猶豫地點點頭:“貌合神離者再多,於孤又有何意義?袁術想要追殺董卓,那便讓他去好了,如果他尋求孤的幫助,那便助他五百匹戰馬。”

“至於其他?”

劉辨停頓片刻,擺手言道:“咱們不必理會。”

荀彧頷首:“諾。”

“哦對了。”

劉辨抬眸望向荀彧:“可有人趕往北門駐防?”

荀彧自然明白劉辨在問誰:“有!曹操一早便引軍趕往,目前正在接受陳王調遣,隨時準備填補袁術等人的空白。”

“兗州刺史劉岱呢?”

“他......”

荀彧老實回答:“在下來此之前,他尚未動身,聽說昨日陳逸去找過此人,酒宴之後,又在袁術大營呆了許久,方才返回自家營地。”

很明顯。

劉岱正在猶豫期。

與曹操的果斷相比,差之甚遠。

荀彧越來越佩服弘農王,單論識人斷物的本事,自己遠不如也:“不得不承認,與陳王相比,劉使君此舉令人失望。”

劉辨卻是一臉澹然:“沒關係,大局在孤掌控,其餘云云,不足道哉,越是在這種時候,越是能看清楚何人才是真正的忠臣!”

荀彧頷首點頭:“殿下英明,的確如此。”

劉辨擺擺手:“延津諸侯若來,文若自行安排便是,不必再來請示。”

荀彧拱手:“諾。”

在其離開後,劉辨卻是暗松了口氣,心中暗道:“老師,曹操果然沒有被袁術拉攏,這是否意味著,咱們可以主動招攬了?”

“別急。”

軍師聯盟的聲音響起:“曹操目前正處於思想意識上的轉折期,他雖然沒有被袁術拉攏,但不代表已經明白專家的戰略,更不代表他贊同此戰略。”

“縱觀曹操這一生對世族的態度,雖然可以做到不論出身階級,且唯才是舉,但卻依舊深受時代的影響,思想意識具有一定的狹隘性。”

“所以曹操的用人之道是兼收幷蓄,並非是任用貧賤之人來衝澹世族勢力的制衡之道,他的政..治抱負不僅要透過能人士子來實現,更要以豪強宗族為支柱。”

“但是辯爺!”

軍師聯盟強調道:“咱們要建立的新秩序,是要將世族力量控制在一個健康合理的範圍,這必然會打壓世族的力量,提拔寒族的力量。”

“從某種意義上說,辯爺你要做的事情,是超脫於這個時代,有悖於這個時代世族的共識的,曹操能否接受這樣的意識形態,還是個問題。”

“讓他好好感受一下袁氏龐然大物的能量,對於扭轉曹操對世家大族的幻想,是有一定積極作用的。”

“他羨慕袁術、袁紹的出身,代表的是對世家豪族的嚮往,這與辯爺的政..治主張不同,什麼時候曹操對世家豪族的想法,由羨慕變成忌憚、恐懼,拉攏他就容易多了。”

“當然!”

軍師聯盟再次強調道:“拉攏曹操很容易,但讓曹操認同辯爺的政..治主張,將前半生憋屈的經歷,轉化成為大漢建立新秩序的動力,這才是最難,但卻是最重要的。”

劉辨饒有興致地點點頭:“沒錯,理當如此!既然決定要拉攏曹操,就得趁著現在曹操什麼都不是的時候,提前把他的意識形態掰正,否則以後必定會鬧矛盾。”

“殺曹操?”

劉辨深吸口氣,緩緩搖頭:“我可捨不得!”

軍師聯盟輕笑一聲:“專家也捨不得,曹操今年才36歲,按照歷史上去世的時間算,還有30年壽命,如果他認同了辯爺的道,這30年能爆發出多大的能量,連專家都難以預測。”

“嗯。”

劉辨鄭重點頭:“如果他的偏頭疼能治好,或許不止30年活頭,拋開年老退休的時間,可以殺伐的時間,至少20年是有的。”

“耐心點吧。”

劉辨自我安慰道:“如果連這點耐心都沒有,還談什麼匡扶漢室,征服世界,純粹就是瞎扯澹。”

軍師聯盟笑了笑:“辯爺還是有進步的,以後會越來越好。”

劉辨頷首點頭:“嗯,專家放心,我一定會努力的。”

軍師聯盟:“加油吧,辯爺。”

“哦對了。”

劉辨試探性地道:“如果袁術果真帶諸侯從北門走了,呂布會不會從那裡突圍?畢竟,他們手裡的糧草可是不多了。”

“有可能!”

軍師聯盟毫不猶豫地道:“不過,邙山上的大路,全都被盟軍拿樹幹封死了,騎馬肯定走不了,他們想要突圍,只能牽馬步行,走小路突圍。”

“如果真這麼走,即便全殲不了狼騎、驍騎,至少滅掉一半,肯定是沒有問題的,能不能抓住呂布,另當別論,但抓幾個大將,毫無問題。”

劉辨大喜:“袁家是真雞兒慘,他以為對手是我,沒想到是軍師聯盟的專家組,這尼瑪不被耍得團團轉,才怪哩。”

此一言,立刻引起直播間網友的暴贊:

“哈哈哈!袁術又要中計了,可憐的傢伙。”

“別說是袁術、袁紹,就算是袁隗來了,照樣也得完蛋。”

“專家不愧是專家,我也得好好學習,將來也當專家。”

“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追一波高..潮劇情了。”

“可惜這直播不能打賞,否則我非來一波火箭支援。”

“......”

正當直播間網友嗨翻天時。

“殿下—!”

帳外響起個熟悉的聲音。

是荀彧。

劉辨一下子判斷出來。

他抬眸望去。

簾帳起,荀彧急匆匆入帳,揖了一揖,輕聲道:“延津方向的諸侯到了。”

劉辨細眉微蹙:“不是說過,讓你負責安排嗎?”

“可是......”

荀彧深吸口氣,神色鄭重:“袁紹也在裡面,他可是盟軍的盟主,殿下是不是親自安排,這樣會更好一點。”

“袁紹也到了?”

劉辨一臉的難以置信:“他不是在河內嗎?”

荀彧輕聲道:“在下尚未來得及打聽。”

“這樣啊。”

劉辨沉吟了片刻,心中暗問:“老師,我是否要親自出面?如果不出面,應該會惹怒袁紹吧?人家畢竟是盟主,該給的尊重,總是要的。”

軍師聯盟略一停頓:“專家建議老套路,先給袁紹休整的時間,讓他充分瞭解南線盟軍內部的矛盾,然後再安排他們在北門協防。”

“二袁混在一起,能量更大!”

軍師聯盟極其肯定地道:“對於曹操心靈上的衝擊,必然會更加強烈,這對於咱們招攬曹操而言,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嗯。”

劉辨安心:“我明白了。”

旋即。

劉辨舉目望向荀彧:“文若,先讓袁紹安營休息吧,稍後孤自會親自接見,然後親自安排他相關軍務。”

荀彧一揖:“諾。”

“哦對了。”

正當荀彧準備轉身離開時,劉辨擺手打斷:“你順便派人告知陳王,務必讓他加倍小心,咱們的計策應該很快會應驗。”

荀彧頷首點頭:“在下明白,殿下放心便是。”

劉辨欣喜:“如此甚好。”

*****

此刻。

袁術大營。

中軍,大帳。

“什麼?”

袁術一臉的不敢置信,扭頭望向袁忠:“袁紹也在諸侯的隊伍中?他不是在河內懷縣嗎?怎麼會跟兗州諸侯,廝混在一起?”

“這......”

袁忠搖了搖頭,同樣是一臉的不解:“在下尚未來得及查證,不過可以確定,本初一定也到了,目前正在安營,暫做休整。”

“公路。”

袁忠非常清楚袁術、袁紹不合,但他還是湊到跟前,輕聲道:“咱們要不要把本初請來,此事若能有他相助,或許會更好。”

袁術細眉微蹙,滿面怒容,一臉不爽:“該死!這婢女生的家奴,在河北寸功未立便罷,如今卻來雒陽與我爭功,簡直豈有此理。”

袁術雖是嫡次子,在身份上強過庶出的袁紹,但其實際能力與名聲,則遠遜於這位庶出的兄長,天下士人也更愛之。

自己好不容易拉攏起一支兵馬,如今袁紹既來,恐怕對於他的主導權,或多或少會有些影響,這是袁術最不願意看到的。

甚至......

他寧肯自己全軍覆沒,也不想跟袁紹扯上關係。

袁忠卻是勸諫道:“公路,本初在河北、延津方面軍,皆頗有聲望,大家全都是袁家人,在此關鍵時刻,因何不能精誠團結呢?”

“而且,你可別忘記了,本初與那曹操相交莫逆,如果能由本初出馬勸說,或許曹操會回心轉意,也不一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要知道......”

袁忠強調道:“曹操手裡可是有數千匹戰馬,此戰獲勝的關鍵,便是騎兵追殺的速度,沒有戰馬,咱們什麼都做不成。”

這一點,袁術又何嘗不清楚,否則他焉能低三下四的去求曹操?

袁紹之於自己,不過是個婢女生的家奴,但至少也是自家人,出身四世三公。

他曹操算是個什麼東西?

閹宦之後,腌臢遺醜而已!

“你讓我好生想想。”

袁術始終不願意讓袁紹參與。

畢竟,這對於他的權威性,是個極大的考驗。

“報—!”

偏在此時,帳外響起悠悠一聲傳報。

袁術扭頭望去。

但見,閻象急匆匆入帳,欠身拱手:“主公,大事不好了。”

袁術急問:“子像,發生了何事?”

閻象皺著眉:“魯國相陳逸親往袁紹大營拜訪。”

嘶—!

袁術眼瞪如鈴,倒抽一口涼氣:“你說什麼?陳逸他往袁紹大營去了?”

閻象點點頭:“沒錯!已經去了。”

“該死!”

袁術暗罵一聲。

要知道,魯國相陳逸可是南線盟軍中,除了袁忠外,最支援自己的一方諸侯。

但不曾想,在袁紹趕來雒陽時,居然徑直趕往拜訪。

一時間,袁術如坐針氈,心急如焚。

陳逸前往拜訪袁紹,徐璆等人還會遠嗎?

袁紹這廝,不動聲色,便要瓦解自己的力量,轉化成他的?

一旁袁忠趕忙一揖:“公路,你莫要遲疑,否則咱們提前準備的一切,可就全都白廢了,你兄弟二人若是聯手,何愁不能誅殺董卓匹夫。”

“公路!”

袁忠在此強調道:“咱們不能再浪費時間了,否則董卓便是行動再慢,也要趕往陝縣了,屆時咱們將再無戰機。”

袁術深吸口氣,痛下決心:“好!我親自趕往袁紹大營。”

袁忠一揖:“我隨公路一同前往。”

袁術點點頭:“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