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李泌見建寧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於李泌的求見,李炎也早有了思想準備,這位靈武登基的重要功臣,也是李炎穿越後要見的第一個“熟人”。

李倓的記憶已經融為一體,李炎倒是不擔心露餡。

但是親自見一見李泌這個影響歷史的重要人物,李炎還是有些忐忑的。

穿越以來,李炎從沒有厚古薄今的想法,後人自然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

可是同樣的,李炎也從來不敢小覷古人的智慧。

李泌這樣的扶持李亨靈武登基,制定了平叛方略的人,絕對稱得上“布衣宰相”的名號。

而且李泌也不在意名位,堅決不肯接受父皇的宰相之位。

在大唐逐漸收復失地之後,歷史上的李泌也是急流勇退,歸隱田園。

這樣的人,自然是值得去尊重的,李炎也不會因為他是本世界的土著,而認為他不如手下的玩家。

總而言之,能夠在史書上留下自己名字的,絕對是人中龍鳳了。

在隴右都督府門口通報之後,李泌就被請進了都督府內。

不一會兒,一名侍從帶著李泌,來到了李炎的面前。

李炎只是穿著一件尋常的普通長袍,他站在書桉前,畢恭畢敬的對著李泌行禮道:

“泌師遠道而來,是倓招待不周,請上座。”

李泌拱手說道:“殿下,如今李泌不過是一介白衣,怎可上座,求見陛下,李泌只是想問一句,不知道殿下能不能替我解惑。”

李炎笑著說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泌公雖然和我只有半師的情分,但是泌師要問什麼,倓自然是有問必答。”

李泌抬起頭,直視李炎的眼睛,問出了一個讓李炎驚愕的問題:

“殿下是不是要奪嫡?”

李炎也沒想到,李泌上來就扔出這麼一個大招,問出這麼直接的問題。

李炎笑了笑,也直接的說道:“正是。”

李泌嘆息一聲說道:“殿下在隴右興教化,整軍備,殖產業,短短一年就讓隴右變成天下富庶之地,確實不可屈居於人下。李泌明白殿下的意思了。”

接著李泌又抬頭說道:“殿下肯定讀過鹽鐵稅司江倫所寫的《殖拓論》,不知道殿下有什麼看法?”

李炎拉著李泌坐下,等到侍從送上了茶水之後,李炎反過來問道:

“泌師以為,皇爺爺那樣‘以天下而奉一人’是對的嗎?”

李泌沒想到李炎會反問,而是問出這麼一個犀利的問題。

李炎看李泌沒有回答,而是澹澹的說道:“‘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倓曾經聽過一則奇聞,說是皇爺爺為了搏楊太真美人一笑,竟然將長安到嶺南的加急軍情驛站用來輸運荔枝,上皇朝的時候泌師做過秘書少監,不知道這件事是不是真的?”

李泌曾經在李隆基時代為官,他點頭說道:“上皇當年為了搏楊太真一笑,確實做過不少事情。”

看到李泌認可了這道傳聞,李炎繼續說道:“以天下九州萬方奉一人,就算是皇爺爺這麼吃,一年又能吃多少糧食,用多少器物?”

李泌不明白李炎的意思。

只聽到李炎繼續說道:“剛剛泌公說到了《殖拓論》,殖拓論所說的,這天下糧食所產為定數,人口多了,土地養不活這麼多人口,世道就會陷入亂世。”

“可是要我說,如今大唐天下的田地,還遠沒有到養活不起天下百姓的時候,我就記得長安的穀倉和武庫,在逃離長安的時候都是滿的,關中各地也糧食充足,可天下為什麼還是亂了呢?”

李泌沉默了一下,竟然有些跟不上李炎跳脫的思路。

李炎說道:“皇爺爺這樣的天子,一日所需也不過是三餐,所用的也不過是幾套衣服,他就算是再嬌奢,一年也用不了多少錢。”

“百官公卿也是如此,他們再有錢,吃飯也是一張嘴,穿衣服也是一套衣服,說的不好聽一點,死後也不過一捧土。”

“這些人能擁有良田千畝,他們能種田呢?”

李泌隱隱約約明白了李炎的意思。

李炎繼續說道:“要我說,這大唐的問題就出在一個‘均’字上。”

“世家門閥,公卿貴族和普通百姓之間的不均,天下的財富都流向了前者,百姓辛苦種田勞作一年卻只能果腹,遭遇一點災禍就要賣兒鬻女,這是天下第一個‘不均’。”

李泌點頭,也贊同李炎的說法。

李泌是個簡樸的人,但是自從朝廷從靈武遷往鳳翔府,戰事稍有些緩解之後,鳳翔府也很快颳起了嬌奢之風。

朝廷也拿出了大量的土地封賞功臣,關中的土地兼併更加的嚴重。

李泌當然清楚兼併的壞處,所謂的恆產者有恆心,連自己的土地都沒有的百姓,又要拿什麼為大唐作戰呢?

到了隴右,李泌也知道建寧王每到一個地方,就會大索貌閱清丈土地,逼迫大戶拆分戶口,變賣多佔的土地,然後給普通百姓授田。

這也是為什麼隴右富庶,軍民敢戰的原因。

這下李泌對於李炎是肅然起敬了,能夠想到這一層的,已經是有了聖明之君的氣象了。

李炎繼續說道:“除了貧貴不均,大唐還有很多不均。”

“天下物資雲集兩京,抽天下賦稅供養兩京,京畿和河東江淮的不均。”

“重視門第出身,科舉考試行卷成風,士族高門子弟和寒門學子之間的不均。”

“貴京官而輕地方,朝廷大臣都以外放為任為恥,京官青雲直上而地方官蹉跎難遷的不均。”

李炎嘆息一聲說道:“江倫所言的《殖拓論》,立意深遠,是從宏觀上總結的歷史規律,自然是值得警醒的。”

“可是大唐還沒有到書中那種地步,要知道如今大唐最大的問題,不是物產不豐,也不是人口太多,而是這‘不均’。”

李泌凝視建寧王,他沒想到李炎年紀輕輕,竟然能夠如此透徹的看出天下的問題。

他哪裡知道,李炎這一套,也是從後世史書中看來的。

安祿山叛亂,本質上是京畿關中和河北河東的分配不均。

而後世糾纏整個中晚唐的牛李黨爭,也是高門大族和寒門之間的不均。

李炎又說道:“無論這天下有多大,物產有多麼豐饒,如果不能解決不均的問題,依然有人沒飯吃,依然有人不滿意,所以論語曰,‘不患貧患不均’也。”

李泌拱手說道:“殿下能有這個想法,是大唐之福。”

李炎繼續說道:“本王為什麼要奪嫡,是因為本王覺得自己能比別人把這個天下分的更好一些。”

“江倫說的也沒錯,人口是這片土地的詛咒,可是他沒有說,人口也是這片土地最寶貴的東西。”

“百姓安居樂業,有了錢自然會購買更多的東西。”

“買了酒,酒坊的老闆就賺到錢,而酒坊老闆就可以給妻子兒女買一套新衣服。”

“酒坊老闆的妻子兒女買了新衣服,又能給裁縫帶來收入。”

“裁縫的生意好,染布工坊的老闆就能賺錢,就能給工人發工資。”

“這些工人拿了錢,才會繼續花錢,這樣才有百業興旺,也就是泌師在隴右看到的景象。”

“這金銀還有流動起來,才有意義,而不是爛在皇室的府庫裡,爛在世家門閥的私庫裡,爛在富商巨賈的賬目上。”

李泌肅然說道:“殿下要推行的,就是‘均貧富’的國策嗎?”

李炎卻搖頭說道:“均平富,說起來容易,實行起來何其難也,而且均平富也會遇到別的問題,本王所想要做的,只是‘抑兼併’罷了。”

李炎還有一件事沒有說,之所以隴右能夠如此繁榮,除了一直以來大索貌閱的政策,打擊豪強的土地兼併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技術進步。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隴右已經開始研發蒸汽機了,蒸汽動力解放了人力,推動了產業的升級,這也是隴右能夠更富饒的原因。

也是因為蛋糕正在不斷的做大,隴右的豪強貴族也在這滾滾的前進浪潮中分到了好處,所以他們才心甘情願的支援李炎。

可是如果隨著領地的變大,這事情可就沒有隴右一地這麼容易了。

各地的矛盾和問題千頭萬緒,靠著玩家也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劉宴和楊炎這種本地土著出身,又在玩家中薰陶的新土著官僚,也逐漸在隴右的衙門中發揮更多的作用。

而熟悉中原局勢,對皇帝和朝廷大臣都很瞭解的人,更是目前李炎需要的。

李泌聽完之後,沉默良久說道:

“泌在靈武輔左陛下登基,現在也不介意再扶一位天子登基。”

李泌抬起頭看著李炎說道:“不過臣還是有一句話規勸殿下。”

李炎連忙說道:“泌師請講。”

李泌說道:“得國不正為萬世之害,臣希望殿下不要太著急那個位置。”

李炎立刻明白,這是李泌勸諫自己不要弒父篡位。

他連忙保證說道:“泌師放心,倓絕對不會行玄武門之事。”

李泌嘆息說道:“玄武門事且從急,莫要行隋煬帝之事就行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