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誰是獵物?(三更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楊綰是房琯的好友,對於這個背棄舊主的竇參,楊綰心中是非常不滿的。

如今房琯被建寧王“請”到了沙州,建寧王以他的名義掌握了河西的旌節。

楊綰知道房琯的政治生命已經終結。

不過太子將大部分親信都帶去了武功,如今楊綰能夠商議的,就是這位竇參竇博士了。

竇參對楊綰見禮之後,楊綰說道:

“太子殿下來信了,要我們聯合參奏杜鴻漸謊報祥瑞,同時還要拉建寧王下水。”

“拉建寧王下水?”竇參一下子抓住了太子來信的主要用意。

這段時間隴右都督府留後院在鳳翔府非常的活躍,很顯然已經到了讓太子警惕的地步了。

而且這一次隴右都督府留後院送禮,專門不給太子的黨羽送禮,這擺明了要和太子爭鬥的樣子。

如果這時候東宮認了慫,那就會有更多的大臣搖擺不定。

竇參也是老陰謀家了,一下子明白了太子來信的真正用意。

楊綰也確實不擅長這些事情,他對著竇參問道:“竇博士,你可有何對策?”

竇參想了想說道:“聯合朝中大臣一起參奏建寧王!”

果然是這麼一招,楊綰不喜歡這種黨同伐異,但是既然在其位就要謀其政。

楊綰問道:“參奏的罪名是什麼?”

“勾結邊鎮,偽造獻瑞,圖謀大位!”

竇參壓低聲音,如同餓狼一樣說道。

他低聲說道:

“陛下最擔心的是什麼?是邊鎮和皇子勾結,再來一次靈武登基。”

“這一次彈劾,除了建寧王和朔方軍節度使留後杜鴻漸之外,還需要再參奏一個人!”

楊綰問道:“誰?”

竇參如同深淵裡的惡鬼說道:

“尚書左僕射,朔方節度使,郭子儀!”

楊綰面色一白說道:“郭子儀正在前線領軍平叛,這個時候參奏他?豈不是要讓軍國動盪?”

竇參卻冷冷的說道:“郭子儀在前線平叛,若是被參奏,按照朝廷法度需要辭位待參,那時候再啟奏陛下,讓前線的身為天下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太子殿下總揆大軍。”

“有了平定兩京的功勞,太子殿下的東宮之位就無憂了!”

楊綰心中還有些猶豫,但是竇參繼續說道:“建寧王本就是郭子儀的弟子,難道隴右和朔方真的沒有勾結嗎?”

“回鶻使者對朝廷倨傲,對建寧王恭順,北方大勢已成,若不剷除建寧王,太子殿下就是身登大寶,這北方怕不是又要出一個偽燕叛賊啊!”

“還不如以這件事絆倒建寧王,一絕後患!”

聽到竇參的計策,楊綰心頭一震,他想了想終於點頭說道:

“那我這就去讓東宮麾下大臣彈劾建寧王!”

竇參繼續說道:“光是御史和普通朝臣彈劾不行!”

楊綰愣了一下。

竇參說道:“必須要宰輔一級的大臣上奏,陛下才不能壓下這件事!”

楊綰猶豫了半天,終於下了決定,他站起來說道:“我親自去韋相府上!”

等到楊綰走出太子詹事府,竇參臉上露出陰謀得逞的笑容,這下建寧王死定了!

房節度,我也算是幫你報仇了!

八月下旬,一場政爭大朝拉開了帷幕。

旬末的休沐剛剛結束,朝廷各個公署開始上班。

雪花一樣的奏章送到了政事堂。

當日秉筆宰相韋見素看著六部各衙門,御史臺監察院送來的奏章,對著政事堂其他宰相說道:

“這都是朝臣參奏建寧王勾結朔方藩鎮偽造祥瑞的奏章,本相認為應該全部上奏聖人。”

另外兩位宰相裴冕和崔渙一起說道:

“萬萬不可,朝廷正在用兵之際,這些奏章禍亂軍心,應該全部駁回!”

但是韋見素早有準備說道:

“我等大臣直言進諫本就是天職,豈能因為對方位高權重就不參奏的?而且隴右和朔方關係朝廷北防,郭子儀如果真的有嫌疑,那也應該暫時解除其軍職,讓他回鳳翔府述清情狀,洗刷嫌疑再領大軍。”

韋見素拿出自己的奏章說道:

“本相也彈劾隴右朔方勾結,另外隴右都督府留後院在鳳翔府賄賂大臣,心懷不軌,本相也一併參奏!”

說完這些,韋見素就讓個書吏帶著奏章,一同向宮內走去。

與此同時,皇帝正在詢問身邊的大伴魚朝恩。

魚朝恩如今是神策軍的觀軍容使,現在的神策軍,還不是後世十幾萬人的中央禁軍。

如今只是一個給皇帝提供儀仗的禮儀性部隊。

神策軍不到五百人,但是神策軍中有一個重要的職責。

那就是透過收買鳳翔府內的不良人,監察百官動向。

大唐雖然和前朝不一樣,沒有專門的特務機構。

但是皇帝想要掌握朝局,也需要眼睛和耳朵。

神策軍如今就充當這個作用,協助蒐集市井上的情報。

皇帝閉著眼睛,聽著魚朝恩的彙報。

“聖人,建寧王給上至宰相,下至布衣送了一共七十三套禮物。”

皇帝沒有睜開眼睛,而是問道:“倓兒也給你送了一份禮物吧?”

魚朝恩並不意外皇帝清楚這件事,而是裝作誠惶誠恐的跪下:

“聖人恕罪,建寧王送給奴的禮物,奴不敢收,全部推給留後院了。”

皇帝卻搖頭說道:“倓兒送的都是隴右特產,也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你收下就是了。”

“倓兒送禮的時候,已經讓留後院送上了名冊和禮單,朕都是知道的。”

高明啊!

魚朝恩暗道建寧王高明,送的不是錢,朝廷御史也不好追究。

送禮前給把送禮的名冊和禮單先遞給皇帝,這也打消了皇帝的猜忌。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黃門前來通傳:

“聖人,宰相韋見素求見!”

魚朝恩正準備躲到屏風後面,卻聽到皇帝突然說道:

“倓兒是沒有給韋見素送禮吧?”

魚朝恩一愣,聽到腳步聲後,立刻躲到了屏風的後面。

韋見素捧著奏章,來到皇帝的御座前。

自然有內侍省的太監將奏章送給到御桉上。

韋見素是宰相,雖然經過上一次的朝會之後,政事堂輪流秉筆。

但是皇帝明顯還是對韋見素頗為尊敬的。

“韋相匆忙進宮,所謂何事?”

韋見素掏出自己的奏章,對皇帝說道:

“聖人,臣彈劾隴右都督建寧王,勾結朔方藩鎮,偽造祥瑞迷惑聖上!”

“郭子儀是朔方節度使,建寧王是外鎮地方的皇子,兩者若是勾結為禍甚深啊!”

“臣請召回建寧王和郭子儀!”

聽到韋見素的彈劾,皇帝也坐正了身體。

內侍省的太監連忙將韋見素的奏章遞上,皇帝從桌子上拿起一架金絲的眼鏡,認真的看了起來。

等到看完,皇帝放下眼鏡說道:“宰相所議的事情,涉及外鎮皇子,統兵大帥,等明日大朝會再商議吧。”

韋見素卻不依不饒的說道:“此等軍國大事,當開延英殿,請聖人與諸宰相論之!”

皇帝只好無奈的說道:“那就請韋相先去延英殿,朕召集群相商議此事。”

等韋見素滿意的走了,皇帝看著御桉上的奏章,對著剛剛從屏風後走出來的魚朝恩說道。

“拿出建寧王送禮的名冊,對一對這些上奏章彈劾的人裡,是不是都在建寧王的名單之外。”

看到皇帝難看的臉色,魚朝恩連忙帶著太監忙活起來。

這些奏摺雖然多,但是只是核對名字還是速度很快的。

魚朝恩立刻說道:

“上奏彈劾的大臣,包括宰相韋見素在內一共三十九人,這三十九人都不在建寧王的名冊內。”

皇帝突然冷笑起來:“太子結黨營私竟然到這個地步!連遠在隴右的倓兒,都知道這個太子黨!朕是不是給太子的權力太大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魚朝恩噤若寒蟬,熟悉皇帝的他知道,這是皇帝真的發怒了。

皇帝又從御桉之上拿出一本貼了雞毛的加急奏章。

“魚朝恩,你先看下這本奏章。”

魚朝恩小心的接過了奏章,一看到這是顏真卿和李泌聯名上的奏章,魚朝恩愣住了。

這麼快靈武那邊就有結果了?

魚朝恩小心翻開奏章,當看到最後兩人的彙報結論:

“靈武龍骸勘驗無誤,龍骸現世乃是陛下上承天命,下應黎明之兆。”

“宜當克復天命,掃蕩叛軍,混一海內!”

魚朝恩傻了,靈武龍骸祥瑞竟然是真的!

顏真卿和李泌,一個是朝廷公認的硬骨頭,一個是陛下最信任的大臣。

他們和杜鴻漸沒有私交,和建寧王更是八竿子打不著。

這兩個人都作證龍骸是真的,那可不就是真的祥瑞了!

魚朝恩立刻跪下說道:“陛下御龍氣而登大位,定能克復兩京,收復社稷!”

皇帝的心情好了不少,但是他依然心懷怒氣的說道:

“你現在去政事堂,召集其他宰相去延英殿議事。”

“另外,偷偷將這份奏章交給裴冕,明白嗎?”

魚朝恩立刻說道:“奴明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