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變故(3)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沉吟了許久,諸葛亮最終還是問道:“伯虎認為,誰更適合做這項任務?”

他這話的時候,眼睛並不曾有一刻不停留在我的面部表情上。我知道,他就等著我明。

我嘆了一口氣,實話,我心裡總是有一種不好的感覺。或者,就在今天兩軍會合,我第一眼看見諸葛亮的時候,我已經感覺出來我和他的關係有些非比尋常了。這種感覺,讓我心裡不可避免地冒出一股寒意…

但願,是我錯了。

聽見諸葛亮的問話,當下我卻又是幾乎不假思索地就應道:“子龍!這個任務只能由子龍來執行。因為這個任務實在是要爭取時間,若是從此處派出去人馬,少不得要費上大把時間,並且,一路北上也很容易惹來眼球,本來這任務都是陰謀,萬萬不可行。如今,也只有子龍合適。畢竟,他考得那麼近….”

諸葛亮不語。

我急道:“只是,事情總會有大白於天下的時候,到時,子龍少不得要遭受莫大的冤屈了…”

“這個,亮自然知道的。”諸葛亮的話不冷不熱。

我只是想問,所以心地試探諸葛亮道:“到時,主公會如何給孫權一個交代?”

諸葛亮淡淡道:“這個不需要伯虎操心。”末了,諸葛亮又道:“就這麼定了。但是,亮不願意釋出這個命令,所以….”

“所以軍師想讓我告知子龍?”我倒也不是這麼傻,當下很是自然地接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錯。”完這一句,諸葛亮儼然覺得在沒有談下去的必要,當下便直接轉身離去,往中軍營帳去了。

這時,空自留下我一個人在那裡傻傻發呆。

是了,我是趙雲手下的一個兵,這個時候,這種事情還真是應該由我來轉達趙雲了。當下,我又是苦笑。又是嘆氣。

夏天的氣候變化非常。一時晴一時雨,難以預料。這時,天空隱然聽見有雷聲。狂風刮過,便只在這荊山之下。

在風中佇立了許久,諸葛亮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我不是傻子,我可不想淋雨。搖了搖頭,我亦是直往營帳內而去。

走進營帳的時候。我只看見眾人在裡面有有笑的。這會,大家都是閒情逸致,看樣子也不是在談論正事。想來,方才我與諸葛亮的對話,在場的諸位必不可知。

我斜眼看去,上首的諸葛亮此時卻也是喜笑顏開。正與旁邊徐庶把酒言歡,好不自在。

我尋著自己的位子坐下,而後便開始埋頭飲酒。

此一場名義上的為我和張飛接風洗塵的酒席,直到夜入三更方才完畢。宴席畢,眾人自是各回自己帳中歇息去了。而我,則很是無奈地回營便修書一封,遣人速度送往竟陵趙雲處,時間刻不容緩。

心中所要表達之內容。其實很好猜。就是以我的名義告知趙雲於孫權處興風作浪。

趙雲與孫權聯合作戰,其間兩部人馬分分合合。如今孫權卻是已經退出了竟陵。但留下部分守軍卻是必然的。如今這荊州的局勢不是與他孫權毫不相干嗎?他孫權不是認為曹操退兵了麼?沒有利害的關係,他孫權自然樂得逍遙,坐觀龍虎鬥。可是,要是忽然有一天他得到確切訊息,言曹軍復來進攻竟陵…..嘿嘿,我看他孫權會不會有反應!

實際上,值此關頭,曹操確實會暫時放下與東吳在竟陵的恩怨,不可能在與孫權糾纏的。

趙雲的任務,就是詐稱曹軍,襲取竟陵!

這麼挑撥離間的勾當,而且還是對自己所謂的盟友刀兵相見,確實夠大膽!

書信送出去後,接下來我軍全面進入休整期,我便也再無繁瑣事務,終於有了自己的自由。每日行走在諸葛亮軍中各處,會晤幾位以前的熟人,譬如徐庶、郝普等。

從徐庶的口中我終於得知了此番東吳退兵的原因。原來,他孫權倒也不是真那麼不顧道義,違背兩軍結盟的初衷。他東吳人馬不願對峙曹軍,只是因為當時的局面對東吳極為不利。據是,便東吳大都督魯肅那只人馬遭受到了沉重打擊,全面退出了淮水之地。如此,東吳陣勢被打亂,他孫權立馬慌亂起來,又如何敢在與曹操對峙下去。

以後幾日,我自然還與諸葛亮見過幾次面,但是兩人談話的時間卻不多。原因,自然是因為他諸葛亮事務繁忙。每事都勢必親自過問,也難怪他會壽命不濟了。此番無論我多想勸誡他,他也絕對聽不下去了,誰叫如今眼前這局勢非常之緊張呢?

時間就這麼悄悄流逝著,雖然在眾人眼裡頗有些煎熬的味道。北面不斷有訊息傳來,有新城守將的,也有張任將軍親自快馬速遞而來的,其間的訊息大多圍繞曹軍的進軍動向,而稍微細心一我卻也發現了曹操並未有如何大的魄力。想必是還有什麼因素讓曹操有所顧忌。或者,兒子死了,曹操壞了心情,在忙著處理後事?

其次,據張任所言,成都那邊最近主公也有所謀劃了。大概是因為諸葛亮在荊州的事情沒有取得想象中的理想進展,劉備手下另一個軍事龐統就計劃兵行險招,居然有圖謀涼州的打算!這也算是從側面呼應諸葛亮在荊州的軍事行動吧。

益州經過約有兩年的發展,便此時,雖然算不得發展充分,或者,遠遠離劉備打好根基還有一段距離,民心方面還算不得安穩,但是隨著一系列的軍事改革,劉備在益州的軍隊戰鬥力卻是大有增長。至少,軍隊的掌握上來,劉備與那龐統必是同時抱著一門心思,有充分的自信!與其尋常的練兵,還真不如真刀真槍拉上戰場,以實戰練兵算了。況且,涼州邊緣的那馬超也是一個不安分守己的傢伙,少不得施加了些許壓力。那廝整天叨嘮著報仇雪恨,極度惦記著重新回到涼州,這多少會讓劉備有些為難。

或許,龐統的出現,會改變馬超原本在三國時鬱郁不得志的情況呢?

這且不。但諸葛亮聽聞自家主公不一門心思好好打理益州,反在龐統的驅使下,居然想乘隙奪取涼州,當時真的是嚇了一大跳。可是驚訝歸驚訝,到了最後,他也不得不釋懷了。畢竟,龐統的為人性格以及一貫主張,作為好友的諸葛亮,心裡自然是無比知曉的。到最後,諸葛亮還是不忘祈禱道:“但願主公洪福吧!”

卻諸葛亮處,是整個劉備在荊州的中樞,如此,自然劉備管轄區之內,各處的訊息都必有定時的彙報傳來。便這日,我和諸葛亮如往常一般與眾將匯聚在中軍大帳內商議事情之時,那趙雲方面並不曾來報情況,忽地這時帳外便衝進來一名兵。

眾人見狀,莫名驚訝莫名。須知,平常兵,除了是諸葛亮的親隨外,一般人可不能隨便進出中軍營帳,更何況是此時正值諸葛亮召集眾將商議要事之時。

眾將莫名,無不正視那衝進來的兵。諸葛亮於上首厲聲喝道:“何事驚慌?”

其間,我於一旁細心打量,早就見其一身風塵僕僕,又眼生得緊,不是諸葛亮手下之兵,如此可斷定其必是經過一番長途快馬加鞭而來。

那兵衝進營帳內的時候,身子急是晃悠了幾下,趔趄著,幾乎有傾倒的跡象。這時強打精神,喘息了一刻,忽聞上首一人大聲呵責,如何再敢停留,便開口回稟道:“軍師....大事...不好了!”

眾將聞言轟然。諸葛亮再上面亦是身子一震,卻不答話。

那人陸陸續續言道:“我是奉於禁將軍之命,千里而來。”著,急從懷裡取出信件,便直走向前去遞給諸葛亮。

震驚之餘,諸葛亮接過信件,一臉嚴肅,亟不可待便開啟信件細觀之,竟是連吩咐來人下去都忘了。

于禁!

倒是很多時候沒有聽到過他的訊息了。如今,于禁可是身在南方,聯想到那士兵進來就大言道大事不好,我心裡一個機靈,立馬意識到,看來南蠻子之亂又提前爆發了。

諸葛亮心開啟于禁的信件,放在手裡。那信件溼漉漉的,可見那士兵一路奔來,貼身之下,讓汗水的弄溼了。

一封信,諸葛亮目光焦慮,眼珠轉動緩慢,可見是一字字閱讀那般細緻。看畢,他竟是像失了魂一般,接下來兩手癱坐在位子上,連信落地了都沒有注意。他的目光,渙散了。我想,他一定在想象于禁的處境。

整個軍營內,眾將因為這忽然來的變故一聲不吭,一片肅靜。

鴉雀無聲中,我心站立而起,向前幾步,撿起來遺落在地上的於**信,也不管其他人的反應,隨便瞥了一眼。

那打溼的金帛之上,最後那一行字尤其顯眼。

“......甚急!甚急!望軍師速速派兵來救,禁,已不知尚能守住多久....”(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