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日出發去荊州,我,諸葛亮,還有關鳳,所選擇要走的路,自然是水路。順成都外沱江而下,入長江上遊,過巴郡至臨江到巫峽,而後陸路直奔武陵。

臨行前,劉備親來相送,與他同行的,自然還有張飛。

那邊劉備和諸葛亮依舊是有不完的話,而這邊張飛聲對我嘀咕道:“伯虎怎的不等喝完老張喜酒再走,偏走得這般急?”

我苦笑著解釋道:“如今荊州那邊形勢複雜,子龍一個人在那邊如何忙得過來,萬一要是曹操或是孫權得知了孔明不是不在荊州,噶東突然襲擊,那還得了。”

張飛狠地一拍我肩膀,罵道:“那軍師回去也便算了,怎的關你事了?”

我言道:“軍師與我可是好有許多事情要商議。”

張飛有些好笑道:“什麼有事情商議?老張是看出來了,這軍師明顯想要收你為徒呢!”

“三將軍什麼?”不想那邊諸葛亮終於和劉備嘮叨完了,這時可不是聽見張飛之言,所以諸葛亮微笑著走了過來,對這張飛問道。

張飛白了一眼諸葛亮,問道:“軍師是不是要收趙風做你的學生啊?”

諸葛亮笑道:“確是有此意!不過,這趙風如此懶散,怕是學不到精髓,反要讓亮白費苦心了。”

我嘿嘿笑道:“學些個什麼奇門遁甲的東西,著實讓人頭疼,沒有興趣,怎的學得好。”

諸葛亮聞言笑罵道:“也不知你趙風這一身的學時,從哪裡偷來的。”

原來卻是這幾個月裡,諸葛亮大把時間都帶著我在他身邊晃悠,目的很明顯,便是讓我看他如何處理一些政事的。閒時,他卻是是不是給我講授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比如奇門遁甲這類讓我聞之肅然起敬。學著索然乏味的知識。可不是讓我頭疼了。也便這段時日裡,我與諸葛亮談話談多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論政治、軍事、教育、生活、產業等等之類方面涉及的問題,通通交流過。而時候的結果也就這樣了,他貼切實際。我是純理論,結合之下,諸葛亮妙筆生輝,急是呈現給了劉備。如此事情,來汗顏。

也便就因為這個,諸葛亮急著要回荊州。還是決定要帶我過去。也便此,我才放下了劉備交給我訓練軍隊的任務,要陪著諸葛亮一同前往守住荊南。

這時眾人笑著,忽地又跑出來一人,喝道:“我也要去荊州!”

眾人一看,無不暈頭轉向,不用想了,又是馬雲祿來了。這妮子惦記上了趙雲之後。任誰都沒有用!當初和孫尚香在南鄭時鬧得不可開交了。結果最後還是劉備親自去勸,方才解了麻煩。一面令孫尚香回了荊州,一面還嚴令馬超帶著馬雲祿好好管教。豈料如今這馬超奔祁山去了,本來是帶著她馬雲祿的,結果,她卻是偷偷又跑回了成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見了馬雲祿,眾人一陣無語了。

劉備倒是一個大好人,向來非常之贊同各部下是不是舉行一場什麼喜事的。便因為此,馬雲祿、關鳳這兩個女子才可以這般無法無天了,整天胡鬧著。

…………………….

這日出發,馬雲祿緊緊隨著,至了渡口,也便一同上了船。

那馬雲祿和關鳳性格相近,此時在船艙裡笑不停。這邊我和諸葛亮被吵得緊,索性站在船頭吹風。

這時諸葛亮忽然問道:“不知伯虎以為,軍事的決定因素是什麼?”

我撇撇嘴,道:“很早已經風便發表過了看法,乃是士氣問題。”

諸葛亮笑道:“你這便是在,軍士的素質問題?”

我想也不想,有些頭疼道:“差不多吧。”

諸葛亮問道:“那如何提高軍士的素質?”

和諸葛亮談話很不輕鬆,之所以有這種感覺,便正是因為他喜歡問問題。答對了,他會繼續問,問清楚為止,直到問得我無話可。答錯了,我已經無話可了。所以,最後的結局,便是我無語。而後,諸葛亮又會再問問題,以此類推,無休無止,著實傷人心神。

而面對諸葛亮的問題,我又不能隨口亂應,畢竟,有些事情,我還是不敢亂的。記得有一次我和他談起政治制度問題的時候,我一不心聯絡到了土地問題,結果直是後來錯話連篇,本來是真理的東西,被他駁斥的體無完膚,著實讓我有苦不出。所以到了如今,我受了他感染,也開始話嚴謹起來。

這時聽了諸葛亮的問話,我想了想,言道:“軍師的士氣能否持續保持,最後歸根結底,還是要看士兵個人。而要提高一支軍隊的戰鬥力,更是要看重兵士個人,以及整體的素質。”

諸葛亮笑問道:“那麼伯虎以為,如何才能提高士兵個人的素質?”

我應道:“自然是普及教育,各種各樣的教育。”

諸葛亮問道:“如何普及教育?莫非,要專門派人進入軍隊裡面給士兵講課?”

我大喜言道:“這卻是一個好辦法!若是我軍士兵人人都能識字,學一些知識,那就比較好了!一支有問話的軍隊,那戰鬥力可是非同凡響的!”這時我又補充道:“不僅軍隊要普及教育,連普通百姓也要普及教育。如果主公治下所有人都能識文斷字,無論從那個方面來,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諸葛亮嘆道:“要普及教育,何等之難?可知識文斷字,非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

我不禁言道:“認字倒不難。伯虎有一測,可讓士兵們自學之。”

“哦?”諸葛亮聞言難免吃驚,急問道:“卻是何法?”

我言道:“字典!”

“字典?”諸葛亮一愣,問道:“是何物?”

我笑道:“字典,顧名思義,便是集合天下漢子的一本書籍而已。便是將天下間所有的漢子集中收入到一本書中,為字提供音韻、意思解釋、例句、用法等等的工具書。”

不料我此言一出,諸葛亮卻是笑道:“原來卻是這個!”

我一驚疑,便問道:“莫非軍師早便有過這種想法?”

諸葛亮笑道:“我漢朝時曾有一人名叫許慎編輯了一本《文解字》,便是伯虎所的字典吧。”

我驚訝道:“世上竟然有此字典,為何還有這麼多人不認字?”

這時,諸葛亮聞言卻也遲疑一陣,反問道:“伯虎為何言認字容易至極?殊不知,亮亦是費了十餘年功夫,方才能識文斷字,且還不能天下間的漢子通通認識….”到這裡,諸葛亮眼睛一轉,牢牢盯住在了我身上,問道:“伯虎怎的好像所有字都認識一般?伯虎幼時,是何人如此快地教會了伯虎識字?”

我言道:“風當初識字,便是就著字典學的,想來要認字,如果有字典的話,最多一年半載便可以了….”

到這裡,我忽然才反應過來,對!拼音!

想來此時的字典,多就是收集了字形,可能有字義,但卻一定沒有讀音的書籍!

思及此,當下我忘乎所以便高興叫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諸葛亮見狀,急是一陣驚疑,看了我半響,方才問道:“你想出什麼來了!”

他這一問話,立馬讓我反應過來自己失態,但同時還是按耐不住自己內心的歡悅,大喜道:“風有一策,可讓如今天下人是漢字,靠完全自學。”

諸葛亮聞言亦是大喜道:“願伯虎細言之。”

我遂道:“風方才所之字典,與先生之的《文解字》並不相同。其區別便在於,我之字典上,乃有讀音也!”

諸葛亮奇道:“讀音?”

我笑道:“正是,讀音!一共6個字母,分聲母和韻母,綜合之下,所有字的讀音都有。若製作一部字典,將每個漢字上面標出字音,這麼做的話,世人只要知道了這二十六個字母的讀法,便能認識字典裡收集的所有漢字了!”

諸葛亮聞言急是震驚,此時嘴裡猶在疑問道:“認識二十六個字母,就等於認識了所有漢字?”

我重重地頭,言道:“這二十六個字母,分別是a、b、c、d…..”如此,當下我急是頃刻間將拼音講給了諸葛亮聽。

結果,諸葛亮仍是雲裡霧裡,不知我所云。無奈,我只能言道:“軍師若不信,風這幾日便教軍師學會這二十六個字母的讀法,而後軍師再看看,是不是能將所有字的讀音概括起來!”

諸葛亮將信將疑,言道:“也便試試看,若是真如伯虎所言,這二十幾個字母能有如此神通,那便是天下讀書人之萬幸了!”

也便如此,我臨時當起了諸葛亮的幼兒園或者學一年級的啟蒙老師,先教會他認一些字母。(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