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漢中王(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談到雍涼問題時,諸葛亮笑道:“昔日伯虎在漢中時,曾戲言引兵攻擊長安,吸引漢中之曹兵,而時候與馬孟起一齊退往西涼,可有此事?”

聞言我一愣,旋即想起來,便笑應道:“確有此事。不過,此計並非出自我,卻是孟起之意。”

諸葛亮嘆道:“昔日馬孟起一家老皆被曹賊所斬,他有如此計劃,卻也不算奇怪了。”

這時我想起來一事,便問諸葛亮道:“軍師問起這事,莫非與將來解決雍涼問題有關?”

諸葛亮笑道:“閒來無事,不過議論議論而已。亮初聞伯虎有如此想法,在荊州事可是與士元書信上做過一番爭論的啊!”

“哦?”聞言我立馬傻了,直呵呵笑。

這時龐統言道:“那時統對伯虎此計可是敬佩至極啊,偏這孔明不好,是以爭吵起來。”

我笑道:“士元軍師喜歡這等奇謀,孔明軍師又向來謹慎,卻不想你二人竟未這件事爭論,著實讓人感嘆啊!”

諸葛亮聞言便笑,笑完又道:“幸虧伯虎未行此計,否則,亮與士元自是還要爭論不休的!”

那龐統聽了,直笑道:“你孔明也好意思這麼?想必是怕那時伯虎計成,難以置信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諸葛亮微笑不語。

而這時我言道:“如今這形勢,主公要想統一天下,需要二位軍師齊心方可。無論穩妥計策或是冒險計策,缺一不可。否則,曹賊難破矣!”

龐統頭,言道:“孔明最大的缺陷便是太謹慎了,非要事事斷得精妙,方去實施。就比如這次,為何要放曹操漢中那四萬人馬安全撤回陳倉山呢?還不是因為孔明太過心了。現在統想來,尤其可惜了大好機會!”

諸葛亮聞言爭道:“亮又沒錯。如今西川、漢中新定,戰事能少則少,數萬兵馬。豈是一朝一夕所能決定勝負的?且曹兵自願退出漢中。正是求之不得,追之無益也。也就士元你老喜歡貪圖蠅頭利。”

龐統道:“這是蠅頭利?”

諸葛亮爽朗道:“相對於雍涼來,豈非是蠅頭利?”

此言一出,我三人相對而視,頓時大笑起來。

我不由讚歎道:“孔明軍師也太過心,還怕那曹操經此一敗會派重兵入雍涼!”

諸葛亮應道:“此時蜀中當以內政為先,戰事可暫時告一段落了。”

龐統頭表示同意。這時又道:“卻不知孔明此番來,確當以何言勸服主公進位為王?”

我聞言故作驚訝狀,道:“不想孔明軍師至此,竟為這事!”

那諸葛亮笑道:“未有善言,實則便只等北方訊息罷了。”

龐統道:“等那曹操先行動,怕有些時候吧。”

諸葛亮這時卻問我道:“伯虎以為。我等尚要等上多久?”

我想了想,言道:“如今曹操新得了荊州一部,荊北既然在手,加之合肥那邊東吳退兵,漢中又能不能再言戰事,風以為,這曹操要進位魏王,還得看徐州那邊的情況。戰事停了。時機也便到了。卻不知徐州那邊戰事如何了。”

龐統道:“欲知此事。自然當問孔明。”

諸葛亮笑道:“實未知也。”

龐統笑罵道:“孔明你休來瞞我,若不知那邊情況。何以如此早至此?”

諸葛亮只笑不語。

三人正在廳內話間,劉備與關羽這時自後堂而出,我三人見了,急是起身相迎。

劉備道:“今日且將此地事宜辦妥,明日大早便還成都。”

如此,眾人便分散而去,各忙瑣事。回到寓所,我尚在想,怎的到此多時,卻還未見張飛,那廝在忙著作甚?

次日,眾人望成都而還。劉備命嚴顏引三千兵馬開道,而自與眾人引一萬兵馬隨後。人叢中,我確是看清了張飛的身影,正欲答話,這時劉備卻是先一步將張飛喚了過來。張飛來到,滿面笑容,問道:“哥哥尋三弟來,可有事要吩咐?”

劉備笑道:“三弟這幾日繁忙,大哥何敢煩勞三弟。叫你來,便是問三弟你何時娶了張家姐罷了。”

張飛聞言一臉尷尬,不知如何回答。這張飛黑臉便紅臉,倒是頭一次見到,著實有些可笑了。

我不明劉備之言,便朝身邊龐統打眼色,那廝見了,問道:“伯虎有何事?”

我遂問道:“三將軍這是看上哪家姐了?”

龐統笑道:“還能有誰,便是張魯之女張春華了。”

什麼?張飛看上了張魯之女張春華?靠!那不是趙雲該看上的麼?聞言,我急是一陣唏噓。

這時劉備笑著對張飛言道:“三弟何時變得如此拘謹了?哪裡像你的性子了?若是瞧上了,大哥便做主,到了成都便與張太守商議此事就是。”

張飛急是喜道:“願憑個個做主!”

如此裝,急是鬧得眾人一陣歡笑。張飛自是不以為意。

而這時我確是在感嘆,世事弄人啊!不用,這張飛和張春華能搞上關係,肯定又拜我所賜了,肯定是那次百忙之中,與我帶著趙雲跑路到荊州,後來張飛趁虛而入,進了南鄭,救出張魯一家,而後退至南江期間發生的事情有關。

當下想著趙雲急是娶了孫尚香,而且還有一個馬雲祿在煩著,當下見張飛得了張春華,我自然也便高興了。

一路順利,不數日,眾人至成都,一班文武出城相迎,相互道賀。劉備遂引著部下進府,受理瑣事。

而接下來幾日,諸葛亮、龐統是不是尋我,商議一些改革之法,對於勸劉備進位為王的事情,卻也未有提及。相同,張飛那邊卻也忙得一團糟,自是為了準備和張春華的親事。

卻這日,忽然有曹操所派使者至成都。劉備召見,卻是那曹使將於禁之家眷盡數送來蜀中,此時已然抵達南鄭,同時附上書信一封,于禁當堂拆看,視之,內容大致是言於禁雖然離了曹操而去,但是曹操並不怪罪他,相反,卻是每每憶起昔日與於禁一同征戰建功立業的往事,甚是思念之,今考慮到於禁在劉備這邊孤家寡人,多有寂寞,特送其家人至此,一家團圓。

于禁當時看完書信,急是臉色鐵青,旋即有變色,後大哭不止,並言道:“禁無言再面對丞相!”言罷,遂臥倒在地。眾人震驚,急扶起觀之,竟是不省人事。而後送回府中,數日後又忽然病重,一病不起,劉備多番探望,眾人又好言相勸,並親請荊州名醫張機入川診治, 稍微好轉。

經歷此時,眾人無不感慨萬分。一是對曹操心胸與心計的讚歎,二是對於禁忠義的認識。

而與此同時,過了不多久,從北地又傳來了另一訊息,曹操果然被天子賜封為魏王!

這日劉備聞訊,急招眾人商議。

劉備當先於上首言道:“今曹操逼迫天子賜封為魏王,天下震動!又多方來報,言長安各地曹操廣招兵馬,多造軍械,大軍有頻繁調動。諸公以為,曹操此意何在?”

龐統先道:“今荊州形勢穩定,又聞徐州吳兵進展不利,正在僵持,目下曹操如此光調軍馬,是要借其新登魏王,部下將士士氣大振之際,欲先發制人,來奪取我漢中也!”

諸葛亮卻道:“亮不這麼看!亮以為,如今漢中已然牢牢掌控在主公手中,曹操自然明白事理,來攻,多半徒勞而返。他如此調兵頻繁,實是恐我漢中之兵,忽然兵發雍涼也!此情況,乃是為了拱衛雍涼之地。”

龐統道:“孔明此言未可當真。須知今時曹操後方穩定,其甚至蜀中主公新定,民心尚未依附,此時不來,有待何時?且荊州、揚州、徐州皆是僵持之局,曹操此人雄才偉略,野心極大,今領了魏王,必有意圖天下也。依統看來,此時確是曹操進兵漢中之最佳時機!”

諸葛亮聞言反駁道:“不然!曹操先時已被我軍逐出漢中,荊州之戰,更是動了筋骨,兼且揚州那邊,與東吳雖是僵持不下勝負難分,但是兵力糧草多有損耗。再加上如今東吳已然決策要從徐州尋求突破口,曹操焉能不防?而曹操若再度進兵漢中,必調大軍,此大軍何來?臨時徵調新兵麼?頗費時日不,便是軍心亦是難穩。若釜底抽薪,調長安、西涼人馬而來,又其不怕我軍趁勢拿下雍涼?亮觀如今形勢,短時之內,曹操還是無力進犯我漢中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