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忙碌(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一切,都是荊州方面諸葛亮得到的確切訊息!諸葛亮這一年來,自然也是抓緊了偵查部隊的建設,而事實上,我一看這些資訊,卻也儼然注意到,都貌似不是新聞啊!換句話,這些都是太過落後的訊息了!

張合一萬人馬,我碰過了!曹操,都交手了!曹洪?早聽過!也只有徐晃那一支人馬算是我新知道的訊息!可是,我也已經猜出來了。

而這些訊息的變數呢?太多了,是的,太多了!

我遇見過夏侯淵,是的,那時我只看見他幾百人馬!那肯定只是夏侯淵的隨從!我敢確定,三個月前,定軍山的夏侯淵就已經出動了!可是,他的主力去了哪裡?

還有,那就是褒城張合!自從趙雲與他碰過一面之後,便直回了南鄭,那麼他的一萬人此時去了哪裡?

還有陽平關的人呢?

反正,我可以確定一件事,那就是,曹操六萬人馬圍住了南鄭,顯然已經不需要再多人馬了。其他的人馬,曹操現在都分佈到了哪裡?

我將心中的疑問一一出,諸葛亮一驚一乍地多次動容,可是到了最後,諸葛亮卻是笑了,言道:“伯虎不必如此悲觀!”待我細問,他才又言道:“主公已經出兵葭萌關了!便此刻,估計已經與曹操在漢中之地上糾纏著。”

聞言,我自是大吃一驚了,也不知道,這心裡,是憂慮,還是欣喜。

出兵了,是的,劉備肯定是迫不得已出兵了。我只是在想,軍隊改變到底進行到了一種什麼程度,現在劉備就敢拉上戰場了?莫非…..中途中斷了?我自然希望龐統那古怪精靈的腦子能想出一些更為實際更為穩妥的法子,已經解決了我心裡擔心的問題了。

而這時,我自然也意識到自己如今在荊州,算是遠水解不了近火,若只是操心那邊的情況,純屬多餘,反倒害了心情。

當下我不再願談論漢中的事情了,畢竟,川中那邊劉備有地盤有人馬,甚至可以情況比荊州還好,又有法正,又有龐統,身邊大將也不少,他們的問題他們自是能自己解決,何苦我等在此瞎操心呢,遂轉移話題談論荊州方面的事情。自然,我肯定先是和諸葛亮交換了一下關於荊州道路建設的問題了。

二人你來我往得差不多的時候,我這才想起問關羽的下落。諸葛亮直笑道,關羽在襄陽呢,我一愣,便問為什麼,諸葛亮,關羽在襄陽,是準備要給曹操的樊城方面施加一壓力。

一聞此言,我的心忍不住就猛跳了起來!乖乖啊,莫非這關羽擅自出兵,又要提前n年了?

眼下,這荊州兵馬在諸葛亮一陣改革後,怕是剩下不到四萬的機動兵力了,就憑這些,關羽敢發起攻勢?

要發起攻勢,諸葛亮早便發動了,何苦此時還直忙於荊州的建設!想給漢中減壓,這是誰會想不到的問題啊,可關鍵是,如今荊州稍稍安穩下來,何敢輕動?我倒是害怕關羽一個猛勁上來,還真要不顧一切先讓樊城喝一壺了!

起荊州兵馬少,我不得不又想到此時荊州的大將少,於是對諸葛亮言道:“我荊州這邊武將還是太少,應當思慮良策,招賢納士才對。”

諸葛亮道:“人才靠自薦或是他人舉薦,作用甚微,卻不知伯虎有何更好對策?”

我沉聲道:“如此,便只能從我軍中發掘人才了!”

諸葛亮道:“也是啊。若等荊州學院裡那批人培養出來,展現效果,確實有些時日。”

我遂進言道:“目下我軍中確實缺乏有效的選拔機制,一切都依將士們戰場的表現或是他的舉薦來發掘,卻是太過單一簡單了。試想和平之時,若要這般,必會埋沒許多人才。”感嘆了一番,我又道:“我認為應當建立一個專門的選拔機構,這件事越早辦越好,軍中有很才能的人肯定不少,及早發現對他們對我軍都是一件好事,他們得到發揮才能舞臺,主公得到更多的人才。”

諸葛亮聞言嘆道:“這建議確實很好,但實行起來有些麻煩。我荊州近年來征戰不斷,物資缺乏,荊州學院的建立,亮費盡苦心,卻也消耗有些大了,這會再來個軍事學院,如何還承受得起?”

我笑著寬慰諸葛亮道:“軍師何必這麼擔心?這機構建設,又不像建立學院那般,一定需要耗費諸多資源的。依風看,若要建立什麼實質性的場所或是場館,這事大可放到以後去做,而眼前,我以為,便只要在軍中組織一次大比武就行!軍中只要對自己武藝有信心的人都可以報名參加,此外還可以對外宣佈任何人都可以參加進來,只要有能讓我們承認的能力就行。至於一些以前有做過什麼強盜土匪之類的人,只要加入我軍後能夠忍受嚴格軍紀的管束也不妨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如此,反正是求將才,大可由此而來。”

諸葛亮細細一思量,旋即振奮起來,言道:“伯虎此言,甚合亮的心意!就這麼辦!”言罷,竟是即刻下筆寫下公文,準備將命令速度派發下去。

這一切做完,諸葛亮又道:“此法大可在主公定下漢中之後,於我軍中全面開展了,料想效果必然不錯。”

這個話題告一段落,接下來,諸葛亮竟然開始問起我農事的事情。一起這事,我當時不得不想起屯田一事。起初,我侃侃而談,言明屯田有多少好處,特別是軍屯對劉備發展勢力有多大幫助的時候,卻被諸葛亮聲阻斷。如此,我自然反應過來,諸葛亮原來也是懂屯田的。

這時我隱約記得,三國時期除了大地主居住的莊園塢堡散佈在華夏大地上之外,由於商業經濟的極度萎靡(一度不使用貨幣交易),三國時期的農業人口很可能不是聚居在村莊中,而是以戶和幾戶為單位,散佈在可耕地的田間。那麼屯田的一大意義是把分散的農民再度集中起來,便於使用更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更為方便的人身控制,同時從地主中把勞動力的管理權搶回到當權者手中來。三國實行屯田制度的結果是,由於曹操的軍事征服和持續動亂,魏國屯田的阻力,結果大;而蜀國由於要籠絡地方豪族,估計在屯田的措施上不如魏國徹底;反觀孫吳的屯田,可能就是變相的豪族莊園。

如此,我一時不知道從何著手建議,遂請諸葛亮發言。待諸葛亮將心中所想出來以後,我自然是驚奇地發現,諸葛亮竟然知道如今在荊州和西川屯田,最大的阻力來自於地方豪族,如此,話題不得不又由我轉入到討論關於如何打壓地方豪族的問題上。

諸葛亮第一反應是反對,那是我可以想到,作為三國第一智者,他看問題,自然看得徹底,所以他明言打壓豪族太過冒險,畢竟,劉備治下的安全,還多是受這些大地主制約的。而我,自然反對了,搬出了後來的一系列理論,甚至是編造故事,引用出來《三國演義》中曹操如何做大,劉備如何衰弱的史實。自然,我編造時只是拐彎抹角地將三國名字變成了三個西方國家。

試想如此言語,這諸葛亮又如何看不出端倪,所以,到了最後,諸葛亮竟然開始懷疑我的身份。他我趙風這個人所學甚雜,不知出自何人門下。每當此時,我總是笑而不語。他一而再再而三要問,無奈,我只能託詞本人尊師乃是一世外高人,如今我下山,可不像殃及他老人家啊,畢竟,我那個老師,與世無爭。

談完農業談商業,談完商業談工業,談制度,最後又談時局。一席話談來,時間悄悄流逝,不知不覺就到了深夜。如此,諸葛亮命人準備酒席,又要與我徹夜長談。當然,我心裡正憋屈得慌,本來就有很多事情需要向諸葛亮討教,所以呢,我心裡還是挺樂意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自然也清楚,便是這一夜的話談完,諸葛亮對我的印象又要轉變一些了,當然,往好的方面。我一口氣從軍事到政治,到文化,到工農商各行各業,提出了大量建議,一時間,諸葛亮直是笑嘻嘻地聽著,只有在我表述不清楚的時候,才會經典型地出來提概括一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