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縱論步騎兵(2)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馬上套上鐵甲?”馬超長期與騎兵打交道,可謂對馬匹瞭解的一清二楚,此時聞言忍不住就驚疑道,“如此,那戰馬的奔跑能力,豈不下降許多?”

我答道:“孟起所言不錯。”遂又解釋道:“當下天下的騎兵,多為輕裝騎兵,戰馬上未有任何保護措施,如此,作戰時速度奇快,確是靈活多變。只是,這樣的騎兵在遭遇對方的一陣箭雨攻擊後,馬上兵士有鎧甲保護倒還好,只是坐下戰馬卻是難免多有死傷。所以,眼下孟起手下的騎兵,若是打起仗來,定不敢正面衝向對方早已排好陣型步兵殺去,展開正面攻擊,便只能依靠靈活,來回騷擾,至於效果,自然收效甚微。而若是在戰馬亦是有鐵甲,進攻之時,速度確是減慢了,卻也是可以正面對敵陣發起攻擊啊!所以,這支鐵甲騎兵並非是用來做奔襲作戰的。他的作用只有一個,那就是在雙方對陣時,在第一時間沖垮敵軍陣勢。除此之外,作用甚少。”

馬超聞言嘆道:“眼下騎兵遇見早有準備的步兵敵陣,若發起騎兵突擊,確是傷亡較大!伯虎此言卻是言中利害。”著,嘴裡念了念,又道:“若是戰馬上亦是套上鐵甲,此種騎兵確是尋常弓箭傷之不得的,如此,確實是突擊的最佳選擇。只不過,能套上鐵甲征戰的戰馬,必不是一般的戰馬啊!”

我嘆道:“可不是啊!”這時卻又笑嘻嘻望著馬超言道:“所以,此事還需孟起操勞了!”

見我如此,馬超如何不明白,當下只聽他笑道:“也是,劉備此時手下戰馬雖然算不上很多,但是幾千上萬的戰馬還是有的,只不過全是普通江南貨色,哪裡能與我西涼戰馬相比?也只有我西涼戰馬能有資格配上這鐵甲了!呵呵!”

這不,剛到好馬,這馬超自己就喘上了,我直是無語。

見我無語,馬超卻也反應過來自己有些失了體統一不心就直呼劉備姓名了。如此,馬超當即止住笑意,問我道:“伯虎卻是如何想到要在我軍中建立如此兩支步騎兵部隊的?”

我苦笑道:“怎麼能不想?如今天下最多騎兵的便是這曹操了。如此,主公要統一中原,到時免不了要在正面與曹操決戰一番,曹操騎兵來攻,沒有重步兵,我軍如何抵擋得住?且這曹操手下步兵更是多不勝數,沒有重騎兵,我們如何進行反擊?”

馬超遂道:“重步兵善守,重騎兵主攻,確是兩類精兵!”

當下我又道:“只是裝備如此兩支精兵,少不得要大量鐵,卻不知目下這益州哪裡來的這麼多鐵,著實讓人頭疼啊!”

馬超道:“此事不必急在一時,來日自然交給他人去辦好了,何須我們武將來思考此些事情啊。便眼下,我們更做多少算多少了。”

我便言道:“如此也好。孟起可速速從軍中挑選精兵,同時趕製鐵甲鐵套。”

馬超頭,這時卻又問道:“伯虎方才盡讓超中你圈套裡去了,你可知,到現在為止,你都沒有給超提出應付當下漢中局勢的對策啊!還不快來?”

我一陣無語,當下想了想便道:“照眼下形勢,待開春之時,我軍與曹操人馬在漢中之戰必不可免,孟起便是在擔心這個?”

馬超道:“可不是?倒是開春來臨,曹操拿下漢中,勢必逼近我白水關,只怕到時劉備不派援兵來,我等危矣!”

我笑道:“誰規定了打仗分季節的麼?”

馬超一聽,愣了,旋即便喜道:“伯虎之意,我軍當即刻趁曹操人馬未動之時,先一步拿下漢中?好!”這‘好’字尚未完,馬超立馬卻又反應過來,臉色笑意立馬凝固,轉而道:“只是,曹操人馬於這季節動不得,我軍就能動了?伯虎….”

見馬超一驚一乍的,我急是感覺無語。這時偏他疑問,我便只能解釋道:“拿下漢中並非就只能靠武力解決…”

又不等我完,馬超急問道:“伯虎可是勸降?”

馬超如此激動,我自是明白他的心情。眼前他也就指望漢中這一戰,自己立個大功勞,好在劉備面前長臉,給劉備原班人馬留下印象,更為將軍自己大展身手打下基礎。

當下,我嘆了口道:“勸降是不錯,卻談何容易…”

馬超道:“便威逼利誘即可!到時我率軍直接殺奔南鄭而去,看他張魯降不降!”

我看了看馬超,遂問:“孟起安知曹操此時沒有這般做?”問話前,我確是想到了歷史上曹操拿下漢中,是先收買了楊松這人,然後裡應外合勸降張魯一事。

我這一問,馬超立馬便安靜下來。

我見狀,便言道:“風料定此時曹操亦有如何想法,便此刻,只怕早已經派過信使過去了。”

馬超問道:“伯虎以為,張魯會降麼?”

我搖了搖頭,道:“應該不會。”

見我這麼,馬超卻也放心了,道:“這便好!如此,我等當速派人去勸降張魯為妙。”

我笑了,問道:“這張魯不降曹操,這卻怎麼會降我們?”

馬超遲疑,旋即便道:“伯虎如此,前翻豈非都是一般廢話了?”

馬超要這般,我一時間卻也不知道怎麼了,便應道:“且容我想想先。”言罷,便開始想著如今這錯綜複雜的局勢的方方面面。

見我如此,當下馬超卻也不再打擾,應了一句‘好吧’,他便也離開了。也就這樣,我一個人站在白水關城樓上,望著漫天飄著的大雪,陷入了無盡的深思當中。

歷史上的張魯是不願投降的曹操的,若不是有楊松那個人搗鬼,不得張魯寧可戰死也不願投降的。我思想裡,一一地在回憶這我對張魯的一些瞭解。要想拿下漢中,不先想清楚張魯的為人,那是萬萬不行的。

張魯佔據這漢中,治下安寧,歷來與世無爭,便要有打鬥,也只是跟劉璋鬧些個人矛盾。而事實上,張魯治下的漢中在這個紛亂的年代裡,算得上是一方樂土。

張魯這個人,無論政治上,軍事上都算不上出色,在思想上卻有他獨特的地位,千百年後,他被尊為道教的始祖之一,大受香火,這自然得益於他的“五斗米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五斗米教”的教義我自然是沒見過,但印象中,我卻也記得了一個大概。“五斗米教”教徒入教後差不多好像都要交出私人物什,以資公用。貌似跟後來的**,或是這個年代宣稱的大同思想有些相像。凡是教徒,在漢中這裡都不受刑罰。

到底,張魯的這個組織包含了如老子的無為思想,道家的清淨哲學之類的理想,於現實自然不可能成為統治階級採納的政策,但也為此,我可以知道,張魯是一個不折不扣愛護自己治下百姓的大善人。是的,大善人,也不知道這麼形容恰不恰當。

張魯絕對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歷史記載他曾經襲殺了與他同為系師,同為別部司馬的張修,打敗過劉璋手下大將龐義,佔領巴郡和漢中。卻關中大亂之時,逃入漢中之人達五萬戶,他竟全部收留,一時名動天下,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且如今這張魯佔據巴、漢,達三十年之久,建立的這個政教合一的政權,社會穩定,道眾安居樂業,幾乎成了此時東漢西方的“淨土”。

也就是這麼一個人,他會向曹操投降麼?肯定不會!為什麼?很簡單,曹操是一個梟雄,一個為了自己霸業而不顧天下蒼生而四處征伐殺戮的梟雄!而且,曹操的名聲也不太好。徐州屠城的事蹟,此時早已傳遍天下,張魯如何不知?且這曹操挾持漢獻帝,恢復丞相一職,又何人不知?

便這麼想著,我倒是越來越相信張魯不可能投降曹操了。可是,歷史擺在我的面前,張魯會投降的!怎麼投降、為什麼投降,我不知道,我只記得結局,張魯降了,而後,離奇地又死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