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軍隊改革(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然,從劉備和龐統的談論中我也並不是一無所得。相反,這一次旁聽,卻是讓我這個大頭兵好好認識了一番這時朝廷的官制。

漢朝武官的級別分將軍、中郎將、校尉三級。由於將軍並不常置,有戰事時才冠以統兵者將軍之稱,所以平時一般武官所能獲得的最高官職為中郎將,品秩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衛隊,屬光祿勳管轄。可是自從黃巾起義以來,各諸侯有軍功者越來越多,大量被封為將軍,中郎將反而成為了中下級軍官的職位。而校尉是比中郎將略低一級的武官官職,品秩亦是為“比二千石”。而同樣因為此時期有大量將軍、中郎將存在,這校尉反而成為了低階軍官的職位!

而這時,將軍之中,能位比朝廷文官中三公的惟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四級。接下來便是四軍將軍,即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而後又是四徵將軍,即徵東將軍、徵南將軍、徵西將軍、徵北將軍。然後就是四鎮將軍,即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再是四安將軍和四平將軍以及一些雜號將軍。依次往下,末了,就是別部司馬、牙門將軍、偏將軍。當然,如同我現在這個裨將,也算個將軍,確是最低一級的將軍。

三人圍圈談了一日,最後與我有關係的事情卻也不少。我這時在腦中將事情整理了下,大概可以為幾個步驟。

首先,就是要裁軍。自然,這一提議由我而起,劉備當下便毫無情面地讓我全面負責這一事宜。我自是打算先將軍中年齡超過四十五者,列出名單,而後除軍籍,放其歸農。而這些人在歸農之後仍將靠著本身的經驗,在當地負責治安問題,也就是轉為地方武裝。至於這些老兵做事的俸祿問題,劉備這邊,卻是只會為其提供最低的糧餉,他們依舊主要還是靠退伍時領的土地自力更生。

然後就是將低於十六歲者,通通送進新成立的書院當中。當然,川中這邊尚未完善。但是據諸葛亮近日傳來的訊息宣稱,由於最近荊州平安無事,諸葛亮竟是有興趣和時間在龐德公,司馬徽以及他老丈人黃承彥的幫助下,開了一個荊州學院。如此,學院的問題也就解決了,壓根不用我煩心,便直要劉備在西川這邊直接仿造荊州書院模式即可。而根據諸葛亮的書信上所言,現在荊州書院的軍學院已經出了第一批的短期畢業生,這批畢業生出院後立馬加入了當地的軍隊之中,使得荊州軍的戰鬥力又上升了許多,很多學員在充入軍中後,立刻就展現出了良好的基層指揮能力,甚至一支完全沒有將領帶領的千人部隊,依靠這些基層校官的領導便可以在一支由普通將領下帶領的部隊面前不落下風。當然,這自是與龐德公那一幫牛人的親身教育分不開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此,劉備從信中知道這許多好處之後,我便一提建立西川書院時,他自是連想都沒想,便一口應了下來。這也就解決了學院建設的問題。

而接下來學院學生的問題就更好辦了。依我的打算,便是屆時劉備軍隊中年紀不滿十六歲那部分娃娃兵全部從軍隊剔除出來後,直接送進學院當學生即可。

學生問題解決,接下來自然是老師的問題。我的打算,西川學院既然是軍事學院,自然應該以軍事學習為主,如此,學什麼科目,那就不是我能負責的了。這個任務自然要交給龐統負責。不過按我的設想,自是應該培養全面性的人才了。如此,龐統、張飛、魏延、于禁等這些人,少不得要當上一回老師了。

而這些事一忙起來,時間怕少不得要忙上幾個月。如此,若是馬超在漢中那邊取得了進展,我依舊還留在這邊,就似乎不太合適啊!

也便這,領了劉備的命令,我急急花了幾天時間思考裁軍的事情,想法設法,然後寫成書面報告,於這一日便去拜見劉備。

卻此時我進劉備府中,自是不再需要通報了。那劉備府前哪一個守兵不知道眼下我是劉備手裡的重要人物呢?如此,我徑直奔去劉備住所,進來之時,卻只見劉備望著內院方向怔怔的出神,遂出聲輕道:“主公!”

劉備聞聲,忙收回自己的視線,轉頭對我道:“伯虎來了。可是有何要緊事?”

聞言我卻不在意方才劉備的發呆,便只將這幾日我辛苦的勞動成果奉上,言道:“這些都是風這些日來思量裁兵的建議,特送來主公觀看。”

劉備見狀,卻也反應過來,忙問道:“此事自當慢慢而來,伯虎如此心急,可是就要準備回葭萌關去了?”

我頭,道:“正是!”著,將手裡東西擱置在劉備的桌上,而後又道:“漢中之事,風時刻掛念心上。且此時孟起一軍尚未知到了何處,風自當去檢視一番了!”

劉備見我決心已下,當下自是知道不應阻攔,卻也道:“怎奈正值寒冬,伯虎何不等來春之時再前往?”

我應道:“孟起數萬大軍正冒風雪行軍,風何敢於此安坐?望主公莫要阻攔。”

劉備遂道:“如此也罷。只望伯虎牢記軍師直言,漢中之事不可太心急了!”

我頭,隨即又談論其軍改一事,言道:“風幾日所思,料定裁兵之事必有許多問題出現,特願先於主公面前細之。”

劉備聞言,遂問道:“卻是會出現哪些問題,伯虎可盡皆來我聽。”

我遂道:“其一,風擔心此番裁兵,會出現資料不齊全的局面,其二,風更擔心此番低階軍官的辦事效率問題,其三,風猶在思考老兵的待遇問題。”

劉備聞言,皺了皺眉頭道:“伯虎可細細道來。”

我遂道:“第一,便是此番裁兵要細緻,不僅要按年紀來,對於那些在十七歲至四十五歲的士兵來,還要進行身體檢查。此中道理,主公自然清楚了。便是那些殘疾的,身體弱的,身纏疾病的,心裡有問題的,都應該剔除出軍隊。”

劉備聽了,一臉釋然,道:“原來卻是這事。”旋即便又問道:“那伯虎可有何對策?”

我應道:“可設立專門的檢查機構,專門負責我軍士兵的身體檢查。”不等劉備問,我便急道:“此事如何辦理,風已經詳細寫在報告上,主公到時便可細看。”

劉備聽了,連連頭,道:“伯虎所言甚是,既然要精簡大軍,自然要保證兵員素質。”頓了頓,劉備卻也忽然想起了什麼,於是便問道:“只是如伯虎方才所言,竟似要將一些傷兵剔除出軍隊,此事備暗地思量一番,卻發現大為不妥。”

我遂問道:“傷員不能進行戰鬥,留於軍中自是不便,卻不知主公此話何意?”

劉備笑笑,旋即便言道:“一場大戰下來,兵士傷亡難免。亡在其次,主要是傷者當如何處理?若按伯虎之意,當儘快剔除,而後補充新的兵員。然若此,這些苦心培養之精兵豈非一戰便盡廢?幾場大戰下來,原本的一線精兵,又能剩下幾許?”

他這一,我倒是也反應過來了,確是我自己疏忽了,這才想到此時的戰爭依舊是以近身肉搏為主,大多兵士在作戰時難免受傷,若盡數清除,怕是剩不下幾名兵士了。如此,我自然便問劉備道:“卻不知主公意思如何?”

劉備道:“備常年征戰,於此卻也比伯虎所知甚詳。以備看來,其實大戰之後的這些傷兵大多都還保留著可戰之力,主要問題卻是傷後沒有進行及時處理,結果導致傷情惡化,以致死亡。若於軍中多備郎中,如此,在戰時能夠進行簡單救治的話,當可保留大部分傷兵。”言罷,卻又感嘆道:”只是目下我軍之中,懂醫療之人甚少,無可奈何也!”

劉備這一,可讓我汗顏的。這本是最應該我先發覺的,不想倒是劉備先了出來。不過,這也足夠明劉備還是體貼部下的。當下又見劉備感嘆軍中懂醫術的人不多,我遂建議道:“主公何不於川中設立專門的醫術學院,招來川中有名大夫,從我軍中選出一些士兵前往學習呢?”

劉備聞言恍然大悟,遂大喜道:“開醫館學院卻是不錯的法子!如此,我西川學院中當設立這一專門科目了!”

------------------------------分割線-------------

ps:先汗一個....接下來兩章純屬過渡,問題馬上要牽扯到漢中問題上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