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秘密武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夥便紛紛開始伸過來筷子,他們對劉青山的話,還都是很信服的。

昨天的水老癟,就是最好的例子,看著挺嚇人的,味道卻是極好。

這個什麼羊肚子菌的,瞧著外表皺皺巴巴的,大概應該和水老癟是一個道理。

魏鐵柱夾了半拉羊肚菌,塞進嘴裡,嚼了兩下就皺起眉頭,想吐出來又實在不雅,只有強忍著咽下去,忍不住抱怨:

“唉呀媽呀,這啥味兒啊?”

張海洋吃了一塊之後,確實眼睛一亮:“好吃好吃,很獨特的味道,我想想,應該怎麼形容呢?”

其他人都嘗了嘗,也都各有好惡,羊肚菌這種食物就是這個特色:喜歡這味道的能愛死,不喜歡的保管能吃吐。

看著苦苦思索的張海洋,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形容羊肚菌的味道,劉青山就樂呵呵地說:“是不是帶著泥土的芬芳?”

“對!”

張海洋使勁拍了下巴掌,然後又夾起一塊羊肚菌,送進嘴裡細細品嚐,還不停地點著腦瓜。

旁邊挨著的魏鐵柱則嘟囔一句:“啥泥土的芬芳啊,根本就是土腥味好不好。”

……

第二天一早,夾皮溝採摘山野菜的序幕,正式拉開。

四輛大馬車,拉著夾皮溝幾乎所有的娃子,迎著朝陽,呱嗒呱嗒地踏上征途。

車上擠滿了五歲到十五歲的娃子,嘰嘰喳喳的,比路旁樹上的小鳥,還要歡實。

娃子們當然有理由高興,昨天下午,家裡又發了不少錢呢。

平均下來,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有四五百塊入賬,村裡又有不少家,張羅著要買電視呢。

劉青山家裡分到的錢最多,差不多將近一千塊。

這個倒不是他們家採的山貨多,算起來應該是最少的,因為大部分採回來的蘑菇木耳,都叫他給做成菜吃了。

這筆錢,絕大部分都歸啞巴爺爺,因為他在山裡轉悠,採的猴頭兒最多,這個也最值錢。

錢是暫時不用給師父的,劉青山專門有個小賬本,又給師父名下記了一筆。

正因為發錢的緣故,所以小孩子們也跟著高興。

關關關!

路旁的樹林和草叢裡,傳來公野雞的鳴叫聲。

劉青山也坐在馬車上,耳邊似乎回想起趙老師那深情而舒緩的聲音:

春天到了,萬物復甦,又到了動物的交配季節……

馬車一直走到和公社主路相接的岔路口,這才停下車子,準備一路往回採。

十多裡地呢,估計夠忙活一小天的了。

在楊紅纓的組織下,童子軍在道上列隊,先由劉青山進行訓話。

劉青山手裡拿著幾隻羊肚菌,開始給娃子們介紹:

“這叫羊肚菌,採摘的時候,一定要輕拿輕放,別把表面的褶子弄破了,影響品相,都明白嗎?”

“明白!”

回答他的,是響亮的聲音。

不過也有舉手的,劉青山就朝二牤子一指:“你有啥問題?”

“青山哥,啥叫品相,是物件嗎?”

二牤子要不是一本正經地說著,劉青山都懷疑他是不是故意搗亂。

周圍的小娃子們一陣鬨笑,劉青山揮了一下胳膊:

“品相就是外觀,就像二牤子你,脖子要是跟黑車軸似的,誰還會喜歡你?”

二牤子縮縮脖子,點頭表示聽明白了。

自從楊紅纓當上村小的老師兼校長之後,這些娃子們都變得乾淨不少。

劉青山就繼續給他們講注意事項:

“採羊肚菌的時候,像這種時間太長的,過了採摘期,咱們就不要採了,也不要破壞,讓它們自然繁殖。”

這個道理,娃子們都懂,四虎子插話道:“青山哥,就跟採蘑菇一個道理唄,那些都耍圈的蘑菇,裡面肯定有蛆,就不能採了。”

對,劉青山點點頭,山裡孩子都有這方面的經驗。

於是他繼續說道:“還有這種小的,還沒長大,也不要急著採下來,採大放小,採十留一,咱們要是一次性都採光了,下次就不長啦,都明白這個道理吧?”

“明白!”

娃子們又是齊刷刷地吼了一嗓子,然後狗剩子就笑嘻嘻地問:“青山哥,你給俺們準備啥好東西,是不是該拿出來了?”

敢情還惦記著這個呢。

劉青山毫不猶豫地說了一聲:“不行,等中午的,下面開始分組幹活。”

給娃子們分好組,基本上是倆人一夥,一個拎筐,一個負責採摘;膩了就換換。

採羊肚菌,根本就不用費力,輕輕用手一掰就下來了,把根部的泥土清理乾淨,慢慢放進筐裡。

小娃子們眼尖手快,幹這活兒最合適,比大人都快。

劉青山溜達一陣,指導一番,看到娃子們都能上手,就帶著幾個樣品,去了供銷社。

還是昨天的收購倉庫和那班人馬,劉青山上去招呼一聲,這些人也都認得他,很是熟絡的樣子,畢竟以後也是大主顧嘛。

劉青山就把羊肚菌拿出來,兩個老師傅倒是認識,其中一個搖頭說:

“羊肚菌這東西收購目錄上沒有啊,我們可不敢收。”

全程參與談判的劉青山當然清楚這個,笑笑說:

“就是叫你們問問上面,看能不能把羊肚菌新增進去,這東西咱們這邊好像還不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旁邊有幾個來賣山貨的人也圍上來,其中幾個都跟著點頭說:

“原來這玩意叫羊肚菌啊,俺們那邊道邊和林子裡真有不少,瞧著樣子怪怪的,大夥都以為有毒呢。”

這話倒是不假,即便是老跑山的,也不敢說能把山裡的菌類認全。

遇到不認識的,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採,至於嚐嚐味道之類,借幾個膽子也不敢,有毒的蘑菇多了去,那是真能吃死人的。

一名老師傅點頭答應:“這樣倒是沒問題,我們今天就上報縣裡,要是人家肯收購的話,大夥又能多一條財路。”

劉青山也道了謝,這時候的人,大多還是認真負責的。

不過以他對那位藤田正一的瞭解,新增收購目錄的事兒,估計夠嗆,那家夥估計都快氣瘋了。

想了想,他又補充道:“就算最後外商不收,那俺們夾皮溝也收,師傅,這事就麻煩你幫著俺們宣傳一下吧。”

一邊說著,一邊從兜裡掏出幾盒煙,分發給這幾位工作人員。

看到紅色煙盒上的那一朵嬌豔的牡丹花,幾個工作人員立刻不淡定了。

牡丹煙,高階貨啊,一盒五毛多,而且屬於甲級煙,平時市面上很少見的。

這兩年,當地流行一句順口溜:省中華,縣牡丹,普通群眾迎春煙。

這種好煙可捨不得抽,都趕緊塞進衣兜裡。

劉青山見狀,又拆開一包,給在場的人都散了一圈,煙盒裡就剩下三五根兒,被他放到磅秤的橫樑上邊。

那些來賣山貨的農民,也美滋滋地吧嗒著香菸,嘴裡還跟劉青山拉話:

“小夥子,你說話算數不,你們夾皮溝真收那種羊肚菌?”

旁邊還有人幫著劉青山作證:“人家小夥子大氣,牡丹煙隨便撒,你說人家說話算不算數?”

那人點點頭,還真認可了同伴的說法。

老師傅似乎覺得有點故意不去,啥也沒幹就收了人家一包煙,於是問道:

“那收購的價格咋定啊,總得有個價格,我們也好幫著宣傳。”

這個還真不好定,沒有先例,劉青山也斟酌一番,這才說道:“那就跟黑木耳一個價吧,您看咋樣?”

哇!

周圍那十幾個賣山貨的,嘴裡不約而同發出一聲驚歎。

估計此刻他們望向劉青山的目光都滿是小星星,就跟看到財神爺似的。

黑木耳的價格,他們都是知道的,一斤十五塊左右。

而黑木耳可不好採,得鑽大山才行,採起來還費事費力。

這種羊肚菌可不同,山坡上陽溝邊都有,採摘起來也輕鬆,這不是就相當於從地上撿錢嗎?

那個老師傅也微微搖頭:“價格好像貴了點吧?”

劉青山不由得眨眨眼睛:這個真不貴呀,羊肚菌的價格,現在是什麼行情不知道,在幾十年後,那可是黑木耳的好幾十倍呢。

另外一個老師傅也覺得眼前這個小夥子不錯,有心提點:“不如就參照榛蘑的價格好了,每斤十塊左右。”

“這個是不是有點低?”

劉青山猶豫了下。

“不低了不低了,又不是什麼稀罕玩意。”

十幾名賣山貨的村民,都跟著幫腔,在他們看來確實不是稀罕物,可是真正能出產這東西的地方,又有多少呢?

他們的眼界,通常都只停留在自己熟悉的一畝三分地上。

那行,劉青山點點頭,然後又跟老師傅說道:“如果縣裡不收的話,那麼俺們夾皮溝肯定收購。”

“到時候每斤給你們收購點提交一些手續費,再給你們交一筆收購資金,這些問題,等以後咱們在慢慢商量。”

大致做了一個約定之後,劉青山就準備離開,結果又被那十幾位賣山貨的人給圍住,詢問了好一陣。

他們主要是擔心到時候,夾皮溝不收的話,他們就白忙活了,畢竟採收晾曬啥的,還是很耽誤工夫的。

劉青山最後就差起誓發願了,這才被大夥放行,然後這些人也都一鬨而散,抓緊時間回去採羊肚菌。

現在其它種類的山野菜,還沒進入採收旺季,正好有時間。

劉青山則在供銷社買了二斤糖塊,用黃紙包著,外面系上紙繩,拎在手上,溜達回去。

過了岔路口,又走出去二里多地,才看到採收大部隊,這些小娃娃,速度還真快。

“都先歇歇,喝點水,吃糖嘍!”

劉青山吆喝一聲,道兩邊的娃子們立刻就蜂擁過來。

把紙包交給年齡稍大一些的虎子和狗剩子,叫他們給小朋友挨個發糖。

這兩個也是會來事的,先給老四老五發完,這才輪到別的娃子。

基本上,每個人都能分到四五塊糖,就連趕車的大人也有。

嘴裡含著甜絲絲的糖塊,剛才那一點點疲勞,也都隨之消散。

“青山哥,這就是你的秘密獎勵啊,真甜。”

二牤子一邊使勁吧唧著嘴,一邊樂呵呵地說著。

劉青山撇撇嘴:“這個只是普通獎勵,好戲還在後頭呢。”

娃子們都高興壞了:還有比糖更好的獎勵,莫不是真能再吃上一回野豬肉吧?

嘴裡含著糖塊,幹起活來也更有動力,等到接近中午的時候,已經採完一多半,距離夾皮溝,只剩下約莫四五裡的樣子。

至於收穫,也是不小,四輛大馬車,差不多都裝滿了。

當然,因為擔心壓壞,所以摞得並不高。

可能是新翻動過泥土的緣故,這裡的羊肚菌長得十分密集,發現一簇,最少就是三五個,多的更是有十多個。

劉青山估摸著,加在一起,應該能有六七百斤。

今天來幹活的娃子,差不多五十人,也就是說,基本上平均每人採了十多斤呢。

“走,先回家吃飯,剩下的下午再採。”

劉青山吆喝一聲,準備收工。

小老四也扯著小嗓子喊了一聲:“別忘了都去我家領取獎勵呦!”

幾里地,娃子們一撒歡就到家了,馬車在後面慢悠悠地走著,免得把車裡拉著的羊肚菌都顛噠壞嘍。

在劉青山家大門外,聚集了好幾十名小娃娃,一個個都吸溜著鼻子,嘴裡嘰嘰喳喳地嚷嚷著。

“好香,這味兒真香!”

“聞著比俺家燉肉還香。”

劉青山站在當院的大口大鍋前,掀開鍋蓋,裡面是一百多個茶葉蛋。

早上出發之前煮上的,正好煮四個多小時,是煮茶葉蛋的最佳時間。

茶葉蛋這東西,別說他們這個小山村,目前就算是碧水縣,都還沒傳過來呢。

劉金鳳幫著發茶葉蛋,小娃子們每人兩個,雞蛋還熱乎呢。

有性子急的,直接就剝開全是小碎片的外皮,整個塞進嘴裡。

第一次吃茶葉蛋的人,都會被它那獨特的滋味所折服,更不要說這些一年到頭,吃不上幾回肉的農村娃子。

也不知道是哪個娃娃嚷了一句:“媽呀,真比肉還香!”

他們現在徹底服氣了:青山哥的秘密武器,果然厲害!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隱為者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