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就是這個味兒!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咱們的勞模回來嘍!”

“還有咱們的萬元戶也回來嘍!”

夾皮溝的村民,簇擁在生產隊的院子裡,爭相傳看著劉青山和劉金鳳的大獎狀。

大夥臉上喜滋滋的,就跟自己得獎一樣高興。

老支書臉上的皺紋都帶著笑:“好啊,真好!金鳳,青山這倆孩子,為咱們屯兒爭光嘍。”

劉青山把吉普車停好,然後樂呵呵地走出來,正好看到張杆子捧著鏡框,一個勁咂嘴呢,就湊上去說道:

“杆子叔,等你啥時候也得了獎狀,俺給你照相!”

“別逗了,俺要是能成勞模,那老母豬都能上樹。”

張杆子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也不介意拿自己開涮,反正都涮習慣了。

“那可不一定,這幾個月,杆子叔你的表現,絕對能當勞模,縣裡和公社不評你,到時候咱們合作社裡評你。”

劉青山也認識到鼓勵的重要性,他準備跟支書和隊長商量商量,合作社內部也搞個評選。

都說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張杆子這幾個月的表現有目共睹,所以大夥也都紛紛點頭。

“真的?俺真能當勞模?”

這下可把張杆子激動壞了,劉青山連忙過去把鏡框搶過來:別一激動給俺扔嘍。

跟大夥說笑一陣,劉青山就跟著大姐二姐回家。

一晃出來快半個月,看到家裡矮趴趴的小草房,竟然覺得格外親切。

都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這話是糙了點,但確實是這個理兒。

大黃狗歡快地跑出來迎接,圍著劉青山又蹦又跳。

甚至,劉青山還看到,柴火欄子那邊,還有個小黃毛,也探頭探腦地,向他這邊張望著。

進到屋裡,老四老五正趴在炕桌上寫寒假作業呢,她們小學早就放假了。

“哥!”

“二姐!”

兩個小丫頭站在炕沿上,張開小胳膊,小腳一個勁跺著。

劉青山連忙把鏡框放到炕上,挨個抱抱她們,臉上還被親了兩下。

然後兩個小丫頭就發現了鏡框:

“哇,好大的獎狀!”

小老四還從櫃蓋上又拿來兩個小獎狀,只有巴掌大小,這是她和山杏得的。

兩個小家夥期末考試都得了雙百,所以也都得了小獎狀。

“山杏,咱們的獎狀好小。”

老四有點小傷心。

劉青山摸摸她的天線辮子,又拍拍山杏的西瓜頭:“你們還小呢,等長大了,肯定也能得大獎狀。”

這才把兩個小不點哄得眉開眼笑,張羅著要把獎狀都貼到牆上。

劉青山索性又找了幾個大小不同的鏡框,把二姐的、四鳳五鳳的,全都裝進鏡框,然後掛到櫃蓋上邊。

掛了一溜的獎狀,十分惹眼,誰進屋估計都得先注意到這些獎狀。

“咱們家,個個都是標兵!”

老四樂壞了,伸出小巴掌,跟老五擊掌,也不知道是跟誰學的。

這話林芝愛聽,她笑吟吟地望著獎狀,又樂呵呵地瞧著這些兒女,心裡就跟吃了蜜糖一樣。

做母親的,兒女有出息,就是對她最大的精神安慰。

“大姐夫,你也要努力呦。”

小老四還跟個小大人似的,拍拍高文學的肩膀。

高文學忍著笑,用手推了一下眼鏡:“俺一定努力,努力向劉彩鳳同學學習!”

哈哈哈,屋子裡響起歡樂的笑聲。

劉青山眼尖,瞧見大姐夫的書桌上,擺著一九八四年第一期的收穫雜誌。

翻看一下目錄,便喜滋滋地說道:“大姐夫的獎狀,就在書裡呢。”

高文學的第二篇小說《山杏兒》,也順利在收穫上發表,這標誌著他,已經邁進知名作家的行列。

唯一欠缺的,就是一部能扛鼎的長篇小說,就像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這方面,高文學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他決定以夾皮溝為起點,以青山公社和碧水縣為背景,構架起一篇大部頭,全面反映改革開放給城鄉帶來的鉅變。

高文學逮住劉青山,就開始討論構思,說是等過了年,要去縣裡的工廠去走走,最好能跟著工人一起幹兩個月。

“沒問題,像酒廠和亞麻廠這些地方,咱們都有熟人。”

劉青山也表示支援,這時候的作家,創作都非常嚴謹,多一些生活閱歷,肯定有好處。

兩個人正聊著呢,就看到山杏走來走去的,在兩個人眼前晃悠好幾次。

“五鳳兒,哥哥不是跟你說過了嗎,有事就要跟家裡人說出來,可不能憋在心裡。”

劉青山坐在炕沿上,把小家夥攬在膝下。

嗯!

山杏點點小腦瓜,然後仰著頭,很是認真地望著高文學:

“大姐夫,你說俺娘能不能看到你寫的山杏兒呢?”

高文學沒有急著回答,他默默地卷了一根葉子菸。

這個他都抽習慣了,雖然以現在的條件,完全可以抽菸卷,但他還是喜歡這個。

吞吐兩口煙霧之後,高文學很是嚴肅地點點頭:“五鳳兒,你娘肯定能看到的。”

劉青山也在一旁保證:“老五啊,你娘看了肯定很高興,因為山杏長大了。”

小老五的臉蛋上,呈現出兩個大酒窩,美了一陣,又說出心底的疑問:“那快要過年啦,俺娘能回來吧?”

這個問題,就更難回答了。

劉青山只能摸摸她的西瓜頭:“你娘肯定是會回來的,也許是一兩年,也許是三五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為什麼這麼長時間?”

山杏的大眼睛,隱隱又要蒙上一層水霧。

“因為你娘要做出一番事業,然後才會風風光光地回來!”

這是劉青山預想中,最理想的情況,所以他就把這個說出來。

還有最差的情況沒說:或許在塵世中,多出一個衣衫襤褸,瘋瘋癲癲的婦女,從一個地方流浪到另一個地方,嘴裡還會嘿嘿地唸叨幾聲‘山杏兒’……

“嗯,那我一定努力學習,等俺娘回來!”

山杏使勁點點小腦瓜,屋子裡的人,也都跟著一起點頭。

就在這時候,屋門被推開,劉士奎老兩口,樂呵呵地走進來。

抬頭就看到北牆上的掛著的一溜鏡框,兩位老人眼中的笑意更盛。

他們走到一張張獎狀下面,仔仔細細地瞧著,就像在打量最精美的藝術品,連右下角蓋著的公章,也不放過。

“好啊,好啊!”

爺爺嘴裡輕聲唸叨著,當老人的,不就盼著兒女能有出息嗎?

奶奶則撩起衣襟,輕輕擦拭眼角:“要是子君還在,那就更好嘍……”

母親林芝聽了,也不覺眼眶發紅:是啊,要是丈夫還活著,那該多好!

劉士奎背著手,在屋地慢慢踱著:“咱們老劉家的這一代,個個都是好樣的。”

他的目光,從孩子們臉上逐一掃過,看一個,就滿意地點點頭,從劉金鳳開始,到山杏結束,一個都沒落下。

最後,老爺子的目光又落到劉青山身上:“你們要記住,這只是開始,未來要爭取更多更大的榮譽!”

“是,爺爺!”

劉青山挺起胸脯,響亮地回答,像一名英勇的戰士。

“爺爺,我們都記住啦!”

其他人也異口同聲,就連高文學也包括在內。

劉士奎不由得老懷大慰:“哈哈,好好好,一家人都全了,三鳳兒,今晚上多整幾個菜,我跟你王爺爺好好喝兩盅。”

王教授老兩口回到夾皮溝,也就在劉士奎家落腳,就屬他家清淨。

而且都是上了歲數的老人,楊紅纓也不用有什麼避諱的。

劉青山當然是領命而去,先去大棚轉了一圈,看看二茬芹菜和韭菜的長勢,再過幾天,應該就可以割了。

還有栽種的刺老芽,也已經竄出來一簇簇嫩芽,外面呈現出紫色,中間是綠芽,看著十分討喜。

他順手摘了些刺老芽,放進筐裡,準備晚上嚐嚐鮮。

接著,又去雞舍轉了轉,最初的那一百只蛋雞,產蛋率已經達到百分之八十。

後孵化的二串子,也都長大,只不過裡面公母摻半,年前肯定要處理一大批公雞。

還有抓的二十多只野雞,現在也都不用拴著,滿地溜達,也不怎麼怕人。

“大姐,來年要蓋新雞舍,不能在大棚裡這麼對付著。”

劉青山又幫大姐進行規劃,他估摸著,等陸續出售雞蛋和白條公雞之後,就能把修建雞舍的錢賺回來。

撿了十幾個雞蛋,一會兒再來個韭菜炒雞蛋。

等到下午三點多,晚飯開始,一張桌現在都坐不下了,就炕上一桌,地上放著靠邊站。

上了年紀的,再加上兩個小不點,都坐炕桌;剩下年輕的,另外坐一桌。

“上菜嘍!”

老四老五倆手端著菜盤子,嘴裡還脆生生地嚷著。

爺爺和王教授盤腿坐在炕桌旁邊,嘴裡樂呵呵地打趣著:“上菜可得報一報菜名才行。”

“韭菜炒雞蛋。”

“香煎刺老芽。”

“小雞燉蘑菇。”

“紅燒大鯉魚。”

兩個小家夥還真不賴,一道道菜名從她們的小嘴裡蹦出來。

不過到了最後一道菜,也把老四老五給難住嘍:這裡面有黑木耳,還有蘑菇,甚至還有去年醃製的蕨菜,這個到底算什麼菜?

小老四眼珠轉了好幾圈,終於想出來了:“這些都是從大森林裡採來的,就叫森林小炒好不好?”

當然好啦,大夥齊聲誇獎。

菜齊了,兩桌人團團圍坐,王教授夾起來一塊香煎刺老芽,臉上不禁露出回味之色。

刺老芽可以涼拌,也可以炒著吃,但是最好的吃法,就是像現在這樣,外面裹上一層薄薄的麵糊,然後放在鍋裡煎成金黃色。

“老王,嚐嚐,還是不是那個味兒。”

劉士奎也夾起來一塊。

王教授輕輕咬一口,發出嘎吱一聲脆響,然後,一股濃郁的清香,就從裡面散發出來。

刺老芽,香氣純正,營養豐富,有著山野菜之王的美譽。

“真香,就是這個味兒!”

王教授嘴裡大讚,也不知道他說的是食物的香味兒,還是回到夾皮溝,感受到的那股濃濃的人情味兒……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隱為者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