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三節 關於水滴到石頭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鄔青道中止了這個話題,接著說道:

“行了,這事就說到這裡。我再告訴你第二個事。”

“師爺,你說。”

鄔青道說道:“你的計劃成功了,李家那兩姐妹在澹馬錫見過四井財團的人,他們得到了很大一筆投資,四井以及好幾個公司要把他們的半導體工廠搬到南候那邊去。倭島那邊的人報上的資料,我分析了一下,僅工資的支出,就減少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白昊回答:“有沒有擔心,這樣會影響咱們的發展,以及價格競爭優勢。”

“有。但這不重要,他們擔心也是未來,你知道建廠是需要時間的。誰若是有懷疑,換個不懷疑的人就是。奔小康的各位甲級廠長,還是有點眼光的。其餘的,不重要。”

“那就好。”

白昊回了一句後又說道:“看來,我需要去一次南棒了,有個小計劃原本想等一等,眼下看來,是時候讓小星發力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家電?”

“對,就是家電。小星可以藉助漂亮國的渠道將家電無限制的輸入倭島,以咱們手上的技術,加上小星以及南棒幾家公司的,還有眼下南棒這邊匯率很低。不敢說平推了倭島的家電市場,也會讓他們難受到極致。”

“辦。”鄔青道對這事很感興趣:“趕緊辦,倒逼著倭島快速的轉移他們的製造業工廠,只有將工廠搬離,他們才能把成本降下來。”

白昊回答:“明天,最晚後天,我就會去南棒。”

鄔青道沒再說什麼,應了一聲就結束通話了電話。

白昊是打算這一次去南棒,再去倭島的時候,至少帶上兩個人,一個年齡大一些沉穩的,另一個就是培訓成績好的。

話說,此時,九廠。

難得休假的杜子春,揹著相機在秦嶺山裡,他是攝像愛好社的一員,秋天的秦嶺還是很美的,他想拍幾張不錯的照片。

翻過了一道嶺,到了一處泉水旁,杜子春一行人坐下休息。

幾位年長者反而精神頭一足。

“行不行,一群小夥子,還沒有我們這些老家夥腿腳好。”一位教授嘲笑著坐在地上休息的一群年輕人。

另一位教授說道:“加快腳步,在下午四點前趕到天子峪。”

秦嶺天子峪:登高遠望,秦嶺天子峪秋色美得出眾秋日的天子峪兩側坡面滿是紅葉一團團一簇簇如同彩霞,煞是好看。

確實是非常有名的地方。

好些人在泉水邊加滿水壺,準備再次出發。

杜子春卻坐著沒動。

“小春子。”

杜子春伸手一指那邊的石頭:“老師,你說為什麼會有水滴石穿。”

這問題,可是把老師給問住了。

話說,水滴石穿這成語傳了千年,那科學上怎麼解釋呢。

一位師兄說道:“是水和石頭撞擊點形成的表面摩擦,這是物理反應。應該再加上撞擊面上碳酸鈣、水以及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兩者導致的溶解剝離效應。”

專業。

這就是專業。

真正的學術人才,一定會用科學來解釋一切現象。

可坐在那裡的杜子春依舊沒動:“不,我不信,因為沒有誰真正實驗過,我們實驗室有個龍頭有點小問題,我們的水池是鐵的,而水池滴水的位置,卻有輕微的突起,是物質的堆積。”

所有人停下了。

九廠,人數最多的就是研究員了。

可以說,都是研究科學的。

一位教授問:“小春子,那你猜測一下,還有什麼原理可以解釋。”

“是波。”

“波?”

所有人都不走了,放下揹包。

幾位教授,數位博士,十幾位碩士,坐在泉水旁看水滴在石頭上。

半個小時後,一位教授說道:“回,回實驗室。小春子講的有分道理,回去研究下。”

夜裡,又招來了幾個位同樣感覺興趣的泰斗,每個人貢獻出一點超算使用時長,一套全新的理論設計出爐了,接下來就是細化、具化以及製作實物。

李大強看到的報告書是這樣的。

將原本尾翼破甲中間的鎢合金實心棒換成中空的,裡面填充物還在研究,初步選擇是鋁,當然,也可能是合成塑膠。

這樣的東西撞到目標的時候,就象是水滴在石頭上。撞擊面會形成一道平面的正激波,這一道會被反彈,成型超過介質的音速運動。正前方會有一道弓形正激波,而後反回來的激波形成疊加……

最終,橫向效應沿軸向減弱……

非常復雜的一套講解。

換個學術能力差的,估計就是看天書了。

如果是白昊,直接翻最後一頁,不要看過程,咱看結果。

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在穿透深度與橫向破片間取得最大平衡。再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扎的深,然後扎進去了轟的一個來個滿堂彩。

只要扎進去了,比往裡面扔幾顆地瓜兇殘的多。

那怕,這玩意沒什麼類似煙花的原料,可效果卻是很出眾的。

最終總結。

從理論推算,暫時還扎不進不披外甲的霸王龍內,霸王甲就算不披甲,也是相當於一千毫米的純質鋼板防禦力。

這玩意理論上能扎五百毫米。

所以,相關的資料已經移交專業的研究小組,他們正玩命努力嘗試用各種辦法扎穿霸王龍的護甲。

李大強翻完資料,帖了一個標籤放進了文件櫃內。

然後寫單子,批錢。

之後,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那邊在研究怎麼樣更厚更皮實,這邊卻在研究怎麼樣扎穿。挺好,明年抽空讓他們比一比。”

錢多好不好。

答桉是:

好!

有錢,研究院就能放開造,可勁的造,那怕研究出來的東西感覺沒用,先存著,說不定那天就有用了。

李大強站在自己那一排書架前,開始尋思著,一部分是不是應該搬到自己地下書庫去,暫時是用不上的。

不過,還有另一個想法。

那就是,電子化。

這是南宮猊提出的想法,將資料與檔桉數字化,方便查閱。

建立一套九廠內部獨立網路,物理斷絕。

只是,要的錢很多,李大強在思考,要不要考慮這方面的投入,如果打算投,那麼規模應該有多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晨風天堂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