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六章 大有玄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祝守一覺得自己說了這麼多,炳叔應該是沒問題了。而這時候陳教授反而是要跟他探討一番更深層的東西。

陳安隅自然覺得無妨,畢竟這也是他應該做的事嘛。

不過既然是和陳教授的話,他就明白了要專業一些才是。

這裡祝守一覺得可以講一講關於西遊一開始取經的原因,來說一說這西遊的起因是多麼的不一般。

首先大唐成了必爭之地。從車遲國三妖身上,佛派學到了一套發展思路,透過皇帝來加強自己的發展。車遲國三妖可以透過求雨,來取得皇帝信任,佛要如何取得李世民的信任呢?大唐國力強盛,君正臣賢,人才濟濟,有魏徵,袁天罡,袁守城等人才,不可能讓佛有表現的機會。佛要如何取得李世民的信任?

首先是魏徵夢斬龍王。

魏徵夢斬龍王是西遊取經的引子,正是涇河龍王的死,李世民被嚇死,遊歷了地府,舉辦了佛會,觀音現身講解大成佛經的事,李世民派唐僧取經。

事情的起因是一個魚翁和一個樵夫,兩人在河邊作詩。漁夫無意間,提到了自己每次能豐收的原因,長安城有個算卦的,

“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鯉, 他就與我袖傳一課,依方位, 百下百著。”

涇河龍王知道後很生氣, 打算去殺了算命的, 被手下攔住,說道“果有此輩, 容加誅滅不遲;若無此輩,可不是妄害他人也?”

其實這個算掛捕魚的事,龍王是佔理的。真要是這樣下去, 涇河龍族就要滅絕了。龍族內部也是這麼認為,說要是真有這樣的人,再殺他不遲。那龍王為什麼從佔理的位置,走到剮龍臺上去了呢?

龍王變作白衣秀士來見袁守城。袁守城說了一句話。

這句話什麼意思?寅辰巳亥,寅指虎, 辰是指龍, 巳亥不是指的屬相, 巳是指早上九點到十一點, 亥是晚上九點到十一點, 他們正好相反相沖,所以巳亥是向衝的意思。這句話本義是指本命屬龍, 和屬虎的相沖, 龍虎向衝, 隨然是和局, 但是就怕誰犯太歲。

雖然這句話不是直接對龍王說的,但龍王剛到, 袁守城就說了這句話,更像是說給龍王聽的。意思是你是龍,我是虎,龍虎相沖, 本來是和局,可惜你今天犯太歲,要倒黴。可見,龍王剛出現, 袁守城就已經知道他是龍王, 並說了他今天要倒黴。可惜龍王沒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繼續找袁守城的麻煩。

龍王要袁守城算下雨時間和點數, 他為何要算這個呢?龍王很自大,認為自己掌管司雨,降雨的時間和點數只有自己知道。

眾水族也說“大王是八河都總管,司雨大龍神,有雨無雨,惟大王知之,他怎敢這等胡言?那賣卦的定是輸了!定是輸了!”

所以龍王認為算下雨時間和點數,自己肯定能贏。看到天庭下雨的旨意,龍王大驚,和袁守城說的一模一樣。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道派會求雨,這個下雨時間和點數,可能是袁守城求雨得來的。此時要是龍王服個輸,按照天庭旨意下雨,也許就沒有後面的事了。可惜,龍王的求勝心開始作怪。這時有人給他出主意,延遲降雨時間,剋扣降雨點數,為了能贏,龍王聽了這個餿主意。結果呢?本來自己佔理的事,變成了龍王違反天條,犯了死罪,將其送上了剮龍臺。

這個故事中,袁守城利用了龍王的自大和求勝心,將他一步步推到了剮龍臺上。當龍王找袁守城時,袁守城點破了他是龍王的身份,並且說他犯了天條,要上剮龍臺。這時候龍王才意識到,袁守城的厲害,自己犯了天條,慌亂中向袁守城求救。袁守城告訴龍王,斬他的是魏徵,讓他去求李世民救他。這件事終於牽扯到了皇帝李世民。

袁守城讓龍王找李世民求救, 那李世民有能力救涇河龍王麼?

涇河龍王犯了天條, 判處他死刑的是玉帝。魏徵在斬龍王裡面, 扮演了一個劊子手的形象。即使李世民不讓魏徵睡覺,不能做夢,沒時間去斬龍王,也會有別的劊子手去殺龍王。這就好比一個人被皇帝判處死刑,這個人去找行刑劊子手的父親求情,說明天你別讓劊子手上班了,能救他麼?不能啊,還有別的劊子手啊。李世民在遊地府見到十殿閻羅時,十王有說,

“自那龍未生之前,南鬥星死簿上已註定該遭殺於人曹之手。”

可見這已經是註定的,所以李世民根本救不了涇河龍王。

袁守城不知道?連第二天下雨的時辰點數,袁守城都算的一點不錯,龍王還沒被處罰,他就知道斬龍王的是魏徵,他會在這個基本邏輯都不對的地方犯錯?袁守城肯定知道,李世民救不了涇河龍王,而他讓涇河龍王去找李世民,目的不是救龍王,而只是將龍王推到李世民面前,為以後的計劃做準備。

李世民答應救龍王,將魏徵召進宮。魏徵睡了一覺,在夢裡斬了龍王,龍頭掉落街上。秦叔寶、徐茂公等拿著龍頭來見李世民。李世民問魏徵怎麼回事?魏徵說了自己夢斬龍王的事。前面我們講了,李世民救不了龍王,龍王被斬是肯定的。可是龍王被斬,龍頭還要落到人間,這就奇怪了。秦叔寶、徐茂公等都說,

“海淺河枯曾有見,這般異事卻無聞。”

龍頭落到人間的目的也很簡單,證實龍王已經被斬。目前為止,龍頭在眼前,魏徵的口供在這,李世民完全可以確定,涇河龍王已經被斬。

龍王夜間來找李世民,問為何沒救他,被觀音送去地府。到此,魏徵夢斬龍王的故事全部結束。

這個故事的起因是算卦捕魚,目的是將涇河龍王推到李世民面前,而夢斬龍王,還將龍頭給李世民看,則是要讓李世民肯定龍王被殺。這也可以說是在李世民面前,將龍王斬殺了。

夢斬龍王的故事,除了引出李世民夢遊地府的故事之外,還有一層意思。恐嚇威脅李世民。古代的皇帝,往往給自己冠上真龍天子的名號。

龍王見到李世民還說,“陛下是真龍,臣是業龍。”其實呢,皇帝就是一個人走到到了權利的巔峰。所謂的真龍天子,只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而鼓吹的皇權天受思想。說白了,皇帝也是人,而不是什麼真龍。而這一出夢斬龍王,是真真切切的在李世民面前斬殺了真龍,這也就變成了一種威脅,真龍都能斬殺,何況你這號稱真龍的凡人。

然後是太宗遊地府。

李世民被龍王恐嚇後,身體就開始越來越差,眼看就要去世。魏徵寫了封信,對李世民說,酆都催判官和自己有交情,“必然放陛下回來。”魏徵為何這麼肯定,李世民必然會回來?催判官看了魏徵的信後說,“陛下寬心,微臣管送陛下還陽,重登玉闕”。判官有這麼大權利,這麼肯定能送李世民回去?

李世民不僅沒看到鬼差,還有御林軍護送,請大駕出朝,這是壽命已到,去地府的情景?不是。

這才是正規程式的。李世民為何是這樣的?

崔判官帶著李世民來到地府。首先看到的就是李淵,李建成,李元吉在路邊等他。李世民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但他最被後人詬病的就是宣武門事件,弒兄殺弟逼父讓位,這可是他的心頭大忌。

催判官帶李世民見閻王,十殿閻王“降階而至”,“控背躬身,迎迓太宗”。

這段裡面,十殿閻王全在,還對李世民客氣有加,後面還用了“分賓主坐定”,這怎麼看都不是李世民去世來到地府,更像是他來串門,還分賓主座次。

入座之後閻王說,涇河龍王告李世民,要求三曹對案。李世民詳細說了斬龍王的事情。

這段話可以說將李世民遊地府的原由說的很清楚了,涇河龍王要求三曹對案,“有勞陛下降臨。”李世民來地府就是來三曹對案。

我們再回頭看整個過程,李世民的靈魂被御林軍保護出朝,見到催判官,御林軍退下,由催判官帶到地府,閻王出門迎接寒暄,分主賓入座,這就是李世民串門做客的程式,而不是大壽已至到地府。魏徵和催判官都非常肯定的說,定讓李世民還陽,就是因為他們也知道,李世民是為三曹對案而來的。

到這裡也許要有人說,你沒看到後文生死薄上寫著,“太宗皇帝註定貞觀一十三年”?我們再來說說增壽這件事。

說完話,閻王命掌生死薄的判官說:

“急取簿子,看陛下陽壽天祿該有幾何?”

閻王的這個舉動更暴露了,李世民不是因為陽壽到了才來的地府。假如李世民陽壽已盡,不是應該在生死簿上確認了,再抓李世民來地府。而不是現在這種,先讓人來了,再看看生死簿上的壽限。

崔判官去檢視生死薄,

崔判官這個吃驚就更奇怪了。如果李世民來地府是因為大壽已至,人都來了,看到生死薄上記載和現實相符,不是正常的麼?怎麼會驚訝啊?因為崔判官明確的知道,李世民來地府是來三曹對案的,並不是大壽已至,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李世民的壽限會是在今年,所以才驚訝。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讓李世民來地府的藉口,是涇河龍王要求三曹對案。閻王讓檢視生死簿是計劃之外的事。閻王和崔判官都沒想到,李世民的壽限就在今年。因此催判官看到生死簿的記載,才大吃一驚,趕緊給李世民添了二十年壽命。

李世民知道自己壽命還有二十年時,又問了親人的狀況,知道自己妹妹不久於世,還答應閻王來送南瓜。

李世民特地問了他的所見,他並沒有見到背陰山、奈何橋、十八層地域等。可見這個有去路沒來路的說法是假的,而說這個慌的目的,就是要帶李世民遊覽地府。

在枉死城,李世民見到了六十四處煙塵和七十二處草寇,這都是他殺死的人,都在衝他喊:“還我命來!還我命來!”李世民從相良處借了一庫金銀,答應做水陸法會才透過。

為什麼說這才是遊地府的重點?因為正是看到了這些,李世民才相信了地獄的存在,相信鬼神,相信輪迴,相信了只有行善積德,再世才能更好。而這些正是佛派的中心思想。

李世民以前不信這些麼?李世民明確說,自己不相信鬼神。

太宗遊地府這個故事,起因是涇河龍王要求三曹對案,結果呢,涇河龍王不在,只有閻王和李世民在。並且這個三曹對案根本沒必要,因為生死簿上已經註定,涇河龍王要死在魏徵手上,這個是李世民改變不了的。所謂的三曹對案,只是藉口,真實目的還是要讓李世民來地府走一趟,讓他見識地獄的恐怖,知道自己的父親和兄弟在地獄等他,知道自己當年殺的人都在下面等他,這對李世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產生巨大衝擊。

這就要說說觀音的大唐之行了。

觀音去大唐的目的是什麼?

西行之路艱辛,幫取經人找徒弟沒問題。但尋找取經人是不是真的呢?從沙僧吃掉的九個取經人是唐僧的前九世來看,唐僧這個取經人是佛派欽定的。

有必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尋找?大家知道觀音到長安之後,呆了多長時間麼?

因為故事發展的連貫性,觀音到了長安之後,直接就是唐王遊地府(我們不討論附錄的故事),水陸法會,準備取經,所以給人感覺觀音在長安的時間並不長。然而事實卻正好相反。

觀音在長安呆了兩年半多。

這個時間是根據豬八戒故事算出來的。

從觀音離開到唐僧上路取經,這個過程沒耽擱時間。唐僧上路的時間是“貞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就是九月十二。唐僧和孫悟空到達高老莊的時間是貞觀一十四年,“春融時節”大概是二月份。豬八戒做了多少年的女婿呢?原文說的是“那妖整做了三年女婿。”而豬八戒來高老莊是在遇到觀音之後。所以,觀音在再長安呆的時間就是,三年減去唐僧路上的消耗的五個月,也就是兩年零七個月,所以,觀音在長安至少呆了兩年半,甚至更長。

哪有沒有可能,在遇到觀音之前,豬八戒已經在高老莊做女婿,只是他沒和觀音說呢?

這種可能不存在。豬八戒自己說過,:

“我本是觀世音菩薩勸善,受了他的戒行,這裡持齋把素,教我跟隨那取經人往西天拜佛求經,將功折罪,還得正果。教我等他,這幾年不聞訊息。”

在遇到觀音之前,豬八戒不持齋,遇到觀音之後才開始持齋把素。豬八戒來高老莊時已經吃素了。高老說“喜得還吃齋素”。所以豬八戒應該是先遇到觀音,再到的高老莊。

觀音在長安呆了這麼長時間,是不是一直在找取經的僧人,耽誤了時間?

這個可能也不存在。首先,唐僧是佛派內定的取經人選。其次,唐僧的轉世投胎是觀音親手操辦的。

菩薩安排的唐僧轉世投胎,一見就知道他是誰,難道觀音找他還需要這麼長時間?

結合唐王遊地府之後辦水陸法會,這時觀音才開始出面,我覺著他在等一個時機。

等什麼時機呢?

等李世民的世界觀改變,相信佛。

世界觀這種東西,可不是說改變就改變的,李世民的世界觀一直不變,觀音要一直等下去?不,有機會要上,沒機會製造機會也要上。你自己改變不了,我幫你改變。

我們再仔細看李世民遊地府這件事,過程如此之詭異,細節如此之縝密,目的如此之明確。夢斬龍王是為了遊地府做準備,劉全進瓜是為了證明遊地府的真實性,而遊地府的全過程,都是為了改變李世民的世界觀。觀音在等李世民世界觀的改變,李世民就遇到了各種離奇的事情,世界觀改變了。怎麼看觀音也逃不過關係。

所以祝守一才說個中是大有玄機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