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血染的風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個人走過來,小聲對中年人說道:“陶永逸,你太過分了,年輕人第一次上這種大舞臺,你擾亂他的心態,一個不好會出大問題。”

陶永逸斜眼看著對方:“你哪只眼睛看到,我擾亂他的心態了,我是在鼓勵他好麼,再說能上這種舞臺的人,誰的心態會那麼弱?”

說完了扭頭就離開,那人也只是無奈的搖搖頭,希望不會出現問題吧。

張炎烽站在舞臺中央,看著下面坐著一片軍綠色。

張炎烽看著,第一排的嘉賓,原來都是只能在新聞裡面見到的。

這次見到真人,說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就算他經歷過很多的大舞臺,來到這裡還是緊張。

第一排嘉賓身上的氣場,那種不怒自威的氣勢,確實如同陶永逸說的那樣,非常強大。

在電視上,隔著螢幕是沒有感覺得。

當你真正面對的時候,還不是一個人的那種壓迫感,讓張炎烽不得不多做了幾個深呼吸,以緩解壓力。

那種壓力是無形的,是久居在位置上,自然形成的壓迫感,舉手投足之間,就算不是故意釋放,也是會讓第一次見的人,很有壓力。

經過幾個深呼吸,張炎烽儘量調整心態,合聲團也已經在舞臺的兩側就位了。

臺下周馨夢的爺爺,看到臺上的張炎烽,初次面對這種壓迫感。

就能快速地調整好心態,對旁邊的秦老,露出了一個得意的表情。

弄得秦老莫名其妙,心裡不知道,這個老周抽什麼風呀,張炎烽在舞臺上表現好了,跟你有什麼關係?

李大爺幾人今天,也是穿得精神抖擻,每個人胸前都是各種獎章,他們看到張炎烽出來,都興奮地相互看了一眼。

轉身給身旁,其他老夥計介紹,說這個年輕人很不錯的,誰家有年輕的孫女,他們可以當介紹人。

剛開始這些老夥計,還在開玩笑地說:“老李,這不會是你的什麼人吧?”

李大爺說道:“少胡說八道,我老李為人一向正直,我是因為喜歡這個小夥子,又沒有孫女,才便宜你們的,老楊,你不是孫女多麼,有沒有合適的。”

被點名的老人搖著頭說道:“現在是新社會,都是自由戀愛,怎麼還做那些老皇曆的事情,我的那些孫女都很有個性,我可管不了。”

有人還開玩笑說:“老李,你們是不是收了小夥子的什麼好處,要不怎麼這麼賣力氣。”

李大爺說道:“我是為了你們好,別等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另一個也是開玩笑說道:“這小夥子長得還不錯,就是不知道有什麼才華,要是光長得好看可不行呀。”

李大爺眼睛一瞪說道:“誰說沒才華,他唱的歌曲,都是他創作的,這才華還不行嗎?”

有人搖頭說道:“寫歌就算了,現在的歌曲,整天就是情情愛愛的,沒意思,還是我們過去好呀,歌曲聽著就有激情。”

在他們討論的時候,舞臺上樂團在張炎烽給了手勢後,就演奏起了歌曲的前奏。

前奏一響起來,隨著合聲團的伴唱,一股撲面而來的那種氣勢,引起現場所有人的注意。

那位說現在的歌曲,沒有那種味道的老人聽了前奏,吃驚地看著舞臺:“咦~”

《血染的風采》是一首紀念自衛反擊戰的歌曲。

由陳哲作詞,蘇越作曲,原唱者徐良一級戰鬥英雄,王虹。

翻唱:鬱鈞劍、董文華、羅文、梅豔芳、Beyond等。

張炎烽聽著前奏,心裡默默在醞釀著情緒。

隨著前奏的結束,張炎烽略帶悲傷的聲音傳遍整個禮堂。

“也許我告別,將不再回來。

你是否理解,你是否明白。

也許我倒下,將不再起來。

你是否還要永久的期待。

如果是這樣,你不要悲哀。

共和國的旗幟上有我們血染的風采。”

歌曲透過樸實無華的歌詞,向牽掛的親人們傾訴心聲,和期盼平安凱旋的心情。

把軍人,為了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悲壯心情,犧牲我一個,幸福億萬家,美好願望表達得淋漓盡致。

隨著歌聲,舞臺上大屏幕播放著製作好的MV,首先映入人們眼簾的,就是那見不到盡頭的無字碑,向人們展示著它曾經的悲壯。

在娃娃兵烈士陵園,聳立著3168座排列整齊的碑石,他們最小的才9歲,平均年齡只有15歲,最大的也不到18歲。

畫面一轉,一座座的烈士紀念碑上,刻的全是名字,那密密麻麻的,每一個名字,都曾經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他們為了祖國的和平,卻義無反顧地奔赴戰場。

在MV裡,張炎烽的身影引領著鏡頭,來到一個個烈士陵園,一座座紀念碑前。

向所有人,展示那些為了祖國和平,無私奉獻了生命的一群人。

這是一首歌頌軍人及親人的歌曲,對於不瞭解那段歷史的人們,無法領會其深遠的內涵。

更無法體會到那種令人,熱血沸騰的激情,與那種生離死別的悲壯氣氛。

歌曲訴說了一個軍人,用生命及鮮血印證了,那一句悲壯淒涼的話語——共和國的旗幟上,有我們血染的風采。

坐在臺下的嘉賓,從晚會開始直到張炎烽出來前,或者是面帶微笑,或者表情嚴肅。

直到張炎烽的這首歌曲,那一句句深入人心的歌詞,如同觸動了這些老人們,內心最薄弱的地方。

有些人眼中甚至是泛著淚花,對於這些久經沙場的人來說,能夠觸及他們心靈的事情,已經很少了。

然而這首歌曲,卻讓他們有一種感同身受的心情,聽著歌曲,回憶著過去的崢嶸歲月。

那些曾經同吃同住的戰友,一場戰役下來,有多少人倒在了衝鋒的路上,他們能夠活著,只能用幸運來說。

很多人,這麼多年來,都走不出,老友犧牲在眼前的陰影裡。

一些人退休後,時常會提上一壺老酒,坐到老友的墓前,一聊就是一天。

聊那些只有他們才聽得懂的話題,告訴老友,咱們也可以呼叫火力覆蓋了,不用在羨慕別人了。

聊一下欣欣向榮的發展,國家又有什麼新的科技發展,有了自己的空間站,以前這些都是不敢想的。

告訴他們沒有白白地犧牲,現在社會很安全,再也不會發生飢殍遍野的事情了。

張炎烽在舞臺上,依舊深情演唱,情緒也在逐步遞增。

“也許我的眼睛,再不能睜開。

你是否理解我沉默的情懷。

也許我長眠,再不能醒來。

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脈。

如果是這樣,你不要悲哀。

共和國的土壤裡,有我們付出的愛。”

歌聲悠揚,淳樸,象諄諄的教誨,又像娓娓的談話,一直唱到人們的心裡,又從心裡唱出來,瀰漫整個現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為了保衛祖國的邊疆和人民,一代一代的軍人,前赴後繼,把青春和熱血無私奉獻。

面對死亡,軍人微笑著,勇敢地走上戰場,當革命烈士化作山脈,躺在祖國綠水青山的懷抱裡面。

祖國不會忘記!為了祖國流血的戰士們,祖國永遠記得他們的豐功偉績,共和國的旗幟是那樣的鮮紅,那就是因為有他們—血染的風采!

透過這首歌曲對烈士的敬仰和崇敬,對烈士家人的慰問和祝福。

為國家利益,而不惜捐軀的烈士精神,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永遠值得弘揚,值得人們學習、敬仰!

如此直白催人淚下的歌詞,讓大家深深地沉浸在其中。

在歌曲的悲壯氣氛中,令無數人心靈顫動了一下。

坐在第一排的嘉賓聽著歌曲,不時有人點點頭。

當歌曲接近尾聲的時候,張炎烽邊唱邊走到舞臺的一角,臺下也有人注意到他奇怪的舉動。

見現場那些站姿挺拔的小哥,沒有做出任何的舉動,也就沒有在意了,這肯定是提前就報備過的。

舞臺上的大屏幕裡,出現了藍天白雲,遠處一架深灰色運輸機,出現在畫面上。

隨著鏡頭的推進,終於看清楚,這是華夏最新列裝的運輸機。

這架運輸機的任務,是接英烈歸國,讓他們能夠在家鄉的土地上長眠。

英烈們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為了華夏不再遭受戰火,毅然決然的跨過大江,迎擊那些對華夏邊境,狂轟濫炸的米畜。

他們倒在了異國他鄉的土地上,祖國沒有忘記他們,在盡最大的努力,迎接這些英烈歸國。

大屏幕的畫面上,是9月16號最新一期的歸國英烈。

影片中傳來了聲音:

“我部二零飛機兩架,奉命為你護航,”

“我部奉命接忠烈歸國。”

“長空祭忠魂,英雄歸故里,向英烈們敬禮。”

現場不知道誰喊了一聲:“敬禮~~~~~!”

這些百戰老人,雖然年齡都不小了,聽到口令還是齊刷刷站了起來,對著影片敬了一個莊重的軍禮。

很多人去過現場,親手為自己的戰友蓋上了國旗,現在看到這個畫面,依然很激動。

現場當張炎烽唱完,最後一個字的時候,隨著第一排嘉賓鼓掌,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後排的很多老人,一邊抹著眼淚,一邊使勁地鼓著掌,以表達對這首歌曲的喜歡。

張炎烽鞠躬致意後,就回到了後臺,他還不能走,要等待晚會結束後,嘉賓上臺握手和合影。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