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你要是再不接受,咱就直接宣佈駕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十這一天,對於大明朝的百姓是平平無奇的一天,但對於五城兵馬司和京營的官兵來說,這一天卻過得很是莫名其妙。

因為他們一大早就接到封鎖城門,封鎖各省前往京城的道路、關隘。

同時靖海軍、興武衛兩處兵馬也參與了全城戒嚴,將整個京城守衛的鐵桶一般。

在京城風聲鶴唳之時,遠在碎葉城的西征大軍也偃旗息鼓,靜靜的蟄伏著,像是在等待著什麼契機。

直至十一日中午,京城的禁令才解除,各地衛所駐軍才恢復正常。

老朱在確定自己劫後餘生後很是興奮,但睏意也隨之而來。

朱允熥聽到後背傳來的鼾聲,輕手輕腳的將老朱背回臥室,親手為其蓋上被子才退出來。

“皇爺爺終於挺過這一劫了!”

朱允熥開心的哭著,躊躇滿志的去了前殿處理朝政。

文武百官早就被老朱關在衙門裡,一夜過去後正好齊刷刷來到皇城上朝。

在他想來,不管自己能不能熬過這一夜,第二天的大朝會都是不可避免的了。

畢竟,就算他死了,總還得有幾個哭墳的吧?

在百官山呼千歲之後,朱允熥下達了第一道命令。

“大赦天下!”

文武百官一聽這話霎時傻眼,一個個滿心不解的看向朱允熥,心道這都哪兒跟哪兒啊就大赦天下?

再者說,就算是大赦天下總得有個由頭吧?

“殿下,緣何大赦天下?”

朱允熥滿心的歡喜被這個問題直接給問住,老朱的事情不能說,那只能找個別的理由了。

“孤的第一個兒子降生,這事可不可以?”

眾人一聽這話頓時服氣。

“臣等恭喜殿下,賀喜殿下!”

“皇族再添聖孫,實乃大明之福,社稷之福!”

朱允熥聽著山呼海嘯一般的恭賀聲哈哈大笑,不過在笑過之後他趕忙給大赦打了個補丁。

“輕犯發配天山衛軍前效力!”

“重犯發配黃金洲軍前效力!”

本來還有些牴觸大赦的刑部尚書,一聽這話頓時滿意的閉嘴了。

要是真一股腦的全都放了,大明不說大亂,地方上也會生出不少事端。

這樣一來就挺好,將這些罪犯全都發配的遠遠的,讓他們永遠沒法在大明折騰。

只是對於一些輕犯不太友好,估計有些輕犯寧可蹲大牢都不願意接受大赦!

朱允熥這個早朝開了很長時間,因為自打老朱臥床不起他就沒怎麼處理朝政,即使處理也只是挑一些緊要的先處理著。

因此,每一個官員手裡都積攢了一堆事等著他解決。

朱允熥一連處理了一上午,可看著很多眼巴巴等著的官員,他只能揉了揉咕咕叫的肚子,讓他們吃完午膳再繼續。

下午時分,兵部尚書正抓著朱允熥商討在邊境興建衛所之事時,秦德順急匆匆的跑過來,滿臉喜色的看向朱允熥。

“皇太孫殿下接旨!”

秦德順這一聲公鴨嗓,將奉天殿內的官員嚇了一跳。

朱允熥雖然沒被嚇到,但也被秦德順這一出搞得有點莫名其妙。

“啥事啊?”

“皇爺爺不是睡著了麼,哪來的聖旨?”

“皇太孫殿下,這是大好事,您就趕緊下來接旨吧!”

“大好事?”

一眾官員聽到這話頓時精神一振。

皇太孫都親政了,對於他來說還能有啥大好事?

如果非得說大好事,難道是老皇帝要退休了?

朱允熥見秦德順這個德行,心裡頓時隱隱有了猜測。

“孫臣朱允熥接旨!”

一眾官員見皇太孫跪了,也趕忙有樣學樣的跟著跪下,然後各自豎起耳朵傾聽。

秦德順見眾人都跪下,這才清了清嗓子,開啟聖旨朗聲念道。

“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務有益於民。”

“奈起自寒微,無古人之博知,好善惡惡,不及遠矣。”

“今得萬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

“皇太孫允熥監國以來,文治武功,當世所矚。仁明孝友,四海歸心……”

“朕自感命不久矣,神迷志昏。為免誤於國事,特傳位於皇太孫朱允熥!”

“內外文武臣僚同心輔政,以安吾民。”

“新君更應惕立警醒,以天下為重……”

秦德順這封傳位詔書一唸完,整個奉天殿都為之一靜。

文武百官的臉上有錯愕,有驚喜,有興奮,還有那麼一點點遺憾和惋惜。

他們憧憬這一天好久了,可當這一天真正來臨之時,他們卻發現自己好像沒預想中的高興。

朱允熥倒是無所謂,因為從始至終他都沒將這個皇位太放在心上。

因此,在聽到老朱有意傳位之時,他只是小小的驚訝了一下,然後就釋然和恍然了。

“孫臣朱允熥接……”

朱允熥剛要接旨,就被禮部尚書齊泰給阻止了。

“殿下不可!”

朱允熥不解的回頭看了一眼,想不通齊泰為何會阻止他。

“殿下,按照規矩您要推辭!”

“啊?”

朱允熥聽到這話霎時傻眼,但有文化的官員則齊齊一愣,然後跟著齊泰一起勸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對對對!”

“齊尚書說的對,按照規矩,殿下確實要推辭三次以上才符合禮制!”

“誰定的禮制?”

齊泰聽到朱允熥這般問,尷尬的說道。

“歷史上王莽、曹丕、司馬師、李世民等都是這麼幹的……”

朱允熥一聽頓時傻眼。

“全特麼是反賊呀!”

“孤可是皇爺爺嫡親的孫子,而且是順位繼承,理所應當,天經地義,為啥要效彷一群反賊的規矩!”

朱允熥這話一出,把整個奉天殿的人都給整不會了。

但規矩就是規矩,老皇帝一傳位你就樂顛顛的接旨,豈不是說明你早就盼著這一天了?

“殿下,還是謙讓一下吧,這樣對陛下,對天下臣民也都有個交代……”

按照朱允熥本意是不想這麼折騰的,但既然齊泰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他也只能按照規矩來了。

“好吧!”

“孤是直接拒絕就行嗎?”

齊泰聞言搖搖頭。

“不行!”

“殿下得寫一份請陛下繼續執政的奏摺,然後帶著百官去乾清宮請陛下收回成命……”

“這麼麻煩?”

朱允熥看著自己龍椅旁的一堆奏摺說道。

“今天這麼多事呢,要不改天吧?”

“不行啊!”

“殿下今天必須帶著百官去叩闕!”

朱允熥聽到這話暗暗嘆了口氣。

“唉!”

“形式主義害死人!”

“既然齊尚書這樣說,那就有勞齊尚書給孤寫一份推辭的奏摺吧!”

齊泰聞言開心的接受命令,然後領著幾個禮部的侍郎跑一邊琢磨去了。

朱允熥利用這個空檔,又跟兵部尚書討論了下興建衛所的事情,當談論的差不多了,齊泰那邊也寫好了奏疏。

朱允熥見狀當即伸了個懶腰,然後意氣風發的朝著眾人大手一揮。

“走!”

“跟孤去乾清宮勸諫去!”

一眾官員聽到這話,立馬喜笑顏開的跟著。

如果是其他朝代,百官肯定得掂量掂量,比如說老皇帝是不是真心想退啦,皇太孫是不是真想讓老皇帝收回成命啦。

然而,在大明朝根本不存在這種問題。

皇太孫登基名正言順,天經地義。

老皇帝讓位也絕不是假意客氣,而是實打實的幹夠了。

因此,他們只要跟著皇太孫走個過場,就是妥妥的從龍之功!

乾清宮裡,老朱正在郭慧妃的伺候下喝著加強版杏仁露,突然聽到門外傳來一陣喧譁之聲。

“啥情況?”

秦德順作為奉天殿親歷者,趕忙跑進來給老朱彙報。

“皇爺,皇太孫率領百官前來勸諫,請求皇爺收回成命繼續秉國!”

“哈?”

老朱一聽這話頓時樂了出來。

“誰給那逆孫出的鬼主意?”

郭慧妃一聽這話當場不樂意了。

“皇爺,您也把小熥熥想的太不堪了吧,小熥熥對您多孝敬啊,沒準是這孩子自己想到的呢?”

老朱聞言不悅的撇撇嘴。

“不是咱高看他,那鱉孫收到傳位詔書,不說樂顛顛的接旨吧,也絕不會想到勸諫咱這一層。”

秦德順聞言大拍馬屁。

“皇爺英明!”

“皇太孫殿下還真跟您猜的一樣,當場就要接旨啦。幸虧有齊尚書提醒,皇太孫這才知道有這規矩!”

老朱聞言不屑的冷哼一聲道。

“什麼狗屁規矩,不過是那群儒生整出來騙人的玩意!”

“咱都金口玉言的說要傳位了,難道還能有假?”

“你去跟他們說,讓他們趕緊滾回去幹活,少來咱這兒整沒用的!”

“這……”

秦德順滿臉的為難,求助似的看向郭慧妃。

郭慧妃見狀暗暗點頭,隨即嬌嗔的對著老朱撒嬌。

“皇爺,您就全了小熥熥的一片孝心吧!”

“就算您不在乎這些虛名,可小熥熥如此年紀就登基稱帝,天下人心肯定是不服的,多給他攢點名聲總不是壞事……”

老朱轉念一想還真是這麼回事,所謂的三辭三讓,不就是給新君爭名聲嗎?

既然自己真心實意想退位,那就配合大孫將戲演全套吧。

“郭慧,你去替咱說一聲,就說咱真心想退,讓他們用心輔左新君!”

“好嘞!”

郭慧妃放下玉碗,扭動著腰肢去了殿外。

“聖上口諭!”

“朕真心想退位,諸位不必再勸,今後用心輔左新君即可!”

諸位大臣就跟沒聽見這話似的,開心的磕頭勸諫道。

“請陛下收回成命,大明離不開陛下,天下蒼生也離不開陛下!”

朱允熥也跟著大臣們一起喊,只是喊了兩遍,他就不耐煩了,拉著郭奶奶去一邊嘮嗑去,只留下百官在乾清宮門口聒噪。

“郭奶奶,皇爺爺精神頭咋樣?”

郭慧妃聞言朝著他點點頭。

“還好!”

“皇爺醒來之後進了一碗仙露,精神頭已經好了許多。”

“允熥,你皇爺爺挺過這一劫,是不是就沒事了……”

朱允熥聞言搖搖頭道。

“不好說!”

“皇爺爺畢竟年歲大了,很多事都是走一步看一步。”

“就算沒有天命牽扯,歲月也不饒人啊。”

郭慧妃聽到這話立馬傷感的抹起眼淚。

“你皇爺爺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本宮也不活了,嚶嚶嚶……”

朱允熥聞言趕緊勸解道。

“郭奶奶要堅強!”

“您就算不為自己,也得為朱椿、朱桂他們想想啊,等皇爺爺沒了,孫兒就送您去蜀王、代王他們封地上養老,讓您享受一下兒孫的天倫之樂。”

郭慧妃聞言顯然有些意動,可一想到老朱,眼淚又撲簌簌的流下來。

“這些再說吧,我先進去照顧你皇爺爺了……”

“有勞郭奶奶了。”

“對了郭奶奶,朱桂被我關進錦衣衛大牢了,我打算敲打敲打他在放他回封地!”

郭慧妃聞言滿臉感激的看向朱允熥,嘴唇囁嚅著,想說點感謝的話又有點說不出口。

最後膝蓋一軟,朝著朱允熥就跪了下去。

“朱桂那個逆子給皇太孫添麻煩了,老婦替他向您請罪,嗚嗚嗚……”

朱允熥哪敢受郭慧妃這一拜啊,但也沒想著去扶她,而是提前躲開了。

“郭奶奶請起吧,我答應過皇爺爺,絕不對皇室宗親動手!”

“您要謝就謝皇爺爺好了,誰讓朱桂他們有個疼兒子的好爹!”

朱允熥說完這話就轉身離去,招呼一幫在乾清宮門口哭喊的官員回去幹活。

喊幾嗓子意思下就行了,還真能喊一天啊!

百官也非常配合,看到朱允熥走了趕忙跟上,連眼淚都不用擦……

因為壓根就沒眼淚,他們剛剛只是在乾嚎!

朱允熥回去也沒閒著,首先要將老朱的傳位詔書和他的勸諫詔書昭告天下,讓天下臣民都知道老皇帝想退位這件事,同時讓他們知道新皇帝是個大孝孫,非但沒接受傳位詔書,反而勸老皇帝繼續執政。

然後第二天再次重複這個套路,一連重複到第四次,老朱實在是不耐煩了,把朱允熥叫過去臭罵一頓。

“你個逆孫到底接不接受!”

“你要是再不接受,咱可就真不讓啦!”

朱允熥聞言笑嘻嘻的道。

“那皇爺爺就繼續當唄,孫兒沒意見,嘿嘿嘿……”

老朱聞言氣急敗壞的道。

“咱有意見!”

“咱這次瞞天過海騙了老天爺,還能騙老天爺一輩子?”

“咱要是不趕緊退位,老天爺遲早把咱給收了去!”

“你要是再不接受,咱就直接宣佈駕崩,然後搬到孝陵去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