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咱都辛勞大半輩子了,還不能享受幾天啦!(月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允熥將其從地上扶起來,柔聲安慰他道。

“你以後就安心伺候好皇爺爺,養老的事情有我和三德子呢,絕不會讓你孤苦無依的。”

秦德順徹底被朱允熥感動了,錢不錢的還在其次,主要是朱允熥這話,簡直說到他心坎上了。

他們這些沒有根的太監,可不就怕老了幹不動那天,被人掃地出門,流落到大街上凍餓而死嗎?

現在有了朱允熥這句話,他秦德順的晚年就有保障了!

“奴婢……奴婢……嗚嗚嗚……”

“行啦!”

“秦公公慢慢感動吧,別哭得太投入,把我皇爺爺忘了就成!”

“我先出去處理國事,晚些時候再來皇爺爺床前盡孝。”

“唉唉!”

“三皇孫保重!”

朱允熥出了寢宮,命人在乾清宮前擺了幾個火爐,又搞了幾架屏風。

直至見眾人都不說話了,他這才悠悠的開口。

“都吵完了嗎?”

“吵完了就聽我說幾句。”

“牛必然是要買的,但不侷限於應天府,可以擴大至整個京畿地區,甚至鄰近省份也可以考慮。”

“別說什麼為了百姓,為了朝廷之類的空話、大話。”

“對於百姓來說,耕牛就是天,是一家人的生計。”

“如果天花真的蔓延肆虐開來,不分貴賤,不分老少,沒人能躲得過。”

“得利最大的不是百姓,而是你們這些當官的,和我們這些皇室貴胃!”

“老百姓有幾個老婆,能吃幾頓酒肉,能住幾個房子?”

“是你們這些當官的,和我這樣的皇室貴胃才能有三妻四妾,才能吃大魚大肉,才能住高屋大廈!”

“是咱們沒享受夠這個世界,不是普通老百姓!”

朱允熥說完這番話,所有在場的官員集體沉默。剛剛跟陳宗理等人爭論之人,更是羞愧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如果這話是別人說,他們肯定一人一口唾沫淹死他。

但這話是朱允熥說的,大明最炙手可熱的皇孫,未來帝位最有力的的競爭者。

他站出來說這種話,還真是讓人無法反駁。

齊泰臉上一陣紅,一陣白,隨即屈膝跪在地上。

“微臣知錯了!”

“微臣從今往後一定謹記三皇孫教誨,處處以百姓利益為上!”

有了齊泰帶頭,其他官員也齊刷刷地跪下,向朱允熥承認錯誤,也順便向朱允熥表示臣服。

如果說他們之前聽從朱允熥的命令,不過是因為他代表了皇帝,代表了皇權。

那麼從這一刻開始,朱允熥身上散發出的王者之氣,依然讓他們不由自主地去膜拜。

朱允熥卻沒有這樣多的想法,見眾人都老實了,則繼續自顧自的說著。

“錢的事好辦!”

“有的是有錢又怕死的。”

“明天張貼榜文,朝廷發明了新的預防手段,可以有效預防天花,皇帝和皇孫用了都說好!”

眾人聚精會神地聽著,可讓他們鬱悶的是,朱允熥說到這兒就不說了。

“然後呢?”

“沒有然後!”

“就是告訴他們一聲就行,不過順帶可以提一嘴,就說新痘苗數量有限,不可能全民推廣。”

“剩下的事就不用咱們管了,他們自然知道該去哪兒花錢!”

一眾官員聽到這話齊齊懵逼,只有少數幾個聰明鬼猜到了這孫子的想法。

比如說陳宗理,他一聽朱允熥開了個頭,就知道這孫子是想宰大戶呢。

而且他甚至能猜到,這第一批接種牛痘的人,費用肯定便宜不了!

他現在只擔心一件事,那就是他們這些當官的怎麼辦?

“老臣支援三皇孫之策!”

“也是讓他們出點血的時候了。”

其他人聽到陳宗理的話,只覺得懂了點,又沒懂太多。

只隱約猜到一點,那就是三皇孫可能會在種痘苗上賺錢。

朱允熥在解決了這件事後,又處理了幾件小事,這才將眾人打發出宮,讓他們去各自的衙門忙活。

至於他自己,則重新回到寢宮,守在老朱的床前伺候著。

第二天,朝廷的榜文一公佈,整個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雖說現在是封城階段,但隨著連續幾日沒有新增病例,城內的封閉已經漸漸解除,允許京城百姓上街購物了。

只有被隔離的裡坊,依然需要朝廷派發糧食、菜蔬、鹽巴之類的。

朝廷給的量很足,讓不少被隔離的百姓佔了便宜。

比如說三口之家,每天的鹽巴供給量是一兩,足夠他們吃上十天了。但官府依然天天送,有時候為了省事,乾脆一斤一斤地給他們發。

糧食和菜蔬也是,三口之家按照五口人的口糧分,還不分老少,一律按照成年人的標準分配。

這也是朱允熥跟老朱執政的最大區別,老朱是事無巨細,什麼都給你定死了。

朱允熥則是大致畫個方向,比如說每人一升的量,不分大人小孩兒,老人還是婦女都這麼多。

你家裡要全是彪形大漢,那就餓一點。如果家裡老人孩子多,那就算你佔便宜了。

因為一旦規定細了,就會給底層執行人員權利尋租空間,他們在分配的時候就會做手腳。

比如說嫌你家的人不夠老,你家的孩子不夠大之類的。

甚至能睜眼說瞎話,把成年人當成小孩兒對待,只給予半分口糧。

而且,他這種粗放式的管理,也很受底層衙役、差役們的歡迎。

因為簡單,只要記住一人一升米就行,別的根本不用管。就算多給了一升兩升也沒事,反正三皇孫在下達命令的時候,就提前算好損耗了。

只是有一點不好,就是每天分剩下的米有專人盯著,一粒都不許他們帶回家。

這也是朱允熥的一個策略,因為一旦剩下的糧食可以被差役分掉,那他們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剩下更多糧食。

朱允熥之所以能想到這麼多,只因為他有三個好師傅。

不論是秦亨伯,還是楊新爐,亦或者是高明。

這都是把書讀透了,人心看透了的人精。

他們對於大明的執政看得最為清楚,只是單方面地不想給老朱賣命而已。

但只要讓他們找到看得順眼之人,他們也是真的全心全意輔左。

朱允熥就是在有這些人的輔助下,才保證了自己強行監國期間沒有出大亂子。

京城百姓得知朝廷有了新型預防手段,無不感到歡欣鼓舞。

在他們的奔走相告之下,京城百姓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一時間,所有人都在打探,哪裡可以買到這種新型牛痘苗。

沒人想過白嫖,因為歷朝歷代就沒有這個先例。

咱大明朝能給被隔離的百姓家裡發糧食,那已經是盛世聖君的行為了,誰還敢想更多?

還別說,在一眾百姓的打探下,還真讓他們找到哪兒能買到了。

惠民醫館!

全大明唯一一家由皇帝手書的醫館。

惠民醫館佔地面積很大,不知道的人第一次看見,還以為這裡是朝廷的什麼重要衙門呢。

只有進去過的人才知道,這裡乃是全京城最好的醫館。裡邊開設了兒科、婦科、傷寒科、金創科等等十幾個科室。

號稱沒有他們治不了的病,如果他們都治不好,大明就沒人能治得好。

據說信國公湯河就是這裡的常客,困擾他兩腿的風溼石,就是在這兒挖出來的。

以前連下床都下不來,現在都能拄著拐自己走路了。

然而,一眾百姓打探到價格後,頓時大罵惠民醫館黑了心。

“這也太貴了吧?”

“種植一次牛痘苗,竟然要十兩銀子?”

“你啥眼神啊,十兩銀子那叫銅痘苗,上邊還有一百兩銀子一次的銀痘苗、一千兩銀子一次的金痘苗!”

“一千兩?”

“把俺賣了也不值一千兩呀!”

“不過按照上面的說法,三種痘苗預防效果是一樣的,只是副作用不同,越貴的副作用越小,成功的機率越大?”

“按照他們的說法是這樣,咱們窮人窮得就剩下這條賤命了,用十兩銀子搏一下還是划算的,只要成功了,就等於是賺了一千兩銀子哩!”

“俺也是這麼想的!”

“俺這就回家拿錢,然後領著婆姨和娃來種銅痘苗!”

普通百姓承擔不起更貴的銀痘苗、金痘苗,但對於銅痘苗的定價還是很理解的。

因為他們在民間找人“種人痘”,比這個風險大了幾十倍,還至少要幾十兩銀子一次呢。

相對來說,惠民醫館的價格已經算公道了。

至於那些連十兩銀子都拿不出的窮鬼,自然怨不得別人,只能怪自己窮嘍。

殊不知,朱允熥就是打算用他們的錢,推廣全民免費種痘……

京城的富戶眾多,他們在看到惠民醫館的價目表後,紛紛表示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

因此,各自按照家庭實際情況,選擇了銀痘苗,或者金痘苗之類的。

至於京城的勳貴之家,那就更豪橫了,有金不選銀。

不過銅痘苗他們也買了不少,都是用來給府裡的僕役下人買的。

畢竟他們就算防得再嚴實,也還得讓人伺候啊。不給府裡的僕役種上牛痘苗,他們吃飯也吃不安生。

事實上,不論是金痘苗還是銀痘苗,其本質上和銅痘苗沒有任何區別,都只是分裝在不同的材質器皿裡而已。

朱允熥就是要人為地製造出差別,忽悠更多的有錢人買更貴的服務。

這其實跟後世的有些套路一樣,創新以換殼為主。

換個包裝就是一種新藥。

在京城富戶和豪門巨賈,以及勳貴之家的努力下,惠民醫館只用了不到十天時間,就賺到了幾十萬兩銀子。

這些錢除了一部分拿去買牛,剩下的被朱允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分給醫學院,讓他們培養更多醫學生。另一部分則轉移國庫,彌補國庫這段時間的虧空。

朱允熥這等處理,引得戶部上下一片歌功頌德。

最讓他們感到振奮的是,這個錢可是皇家轉移過來的!

這麼多年了,他們戶部只見皇家花錢,啥時候見過皇家給他們掙錢?

陳宗理對於朱允熥的這個行為,也給予了高度贊揚。

他現在算是明白了,三皇孫為何不讓用朝廷的名義提這事,這是考慮到了朝廷的臉面和名聲啊。

相對來說,惠民醫館就沒這個顧慮了,老百姓就算有怨念,也只會衝著醫館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雖說現在老皇帝依然臥床休息,不能監國理政,但他還是協同戶部上百名官員,聯名上書皇帝陛下,好好地誇獎了一番三皇孫的高風亮節,肯定了他這段時間的工作成就,並對未來的大明充滿信心,表示自己等人一定會堅定地以三皇孫為中心,更好地為大明貢獻自己的力量!

朱允熥培育出足夠多的牛痘,就有序地對全京城百姓免費開放。

這個訊息一出,京城裡很多人破防了。

那些自以為高人一等,對普通百姓有著天然優越感的人,一下子集體破大防。

憑什麼那幫窮鬼能免費接種?

這不公平!

於是乎,很快就傳出一個謠言,那就是官府免費給百姓種的牛痘苗,都是殘次品,種了能要人命。

這個訊息一出,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很快就傳遍了整個京城。

哪怕朱允熥全力命錦衣衛調查,都沒查出確切的源頭。

有的說是一個老婦人傳出來的,有的說是小孩子唱出來的,還有說是有人寫在城門上。

總之,傳言很多,但都無從考證了。

因此,朱允熥的牛痘苗推廣專案,受到前所未有的阻力。

雖然朝廷免費接種,但所有百姓都像是躲瘟疫似的,非但不主動接種,反而還勸身邊的人不要接種。

一時間,牛痘苗推廣陷入僵局。

哪怕朱允熥拼命宣傳自己跟老皇帝都接種了,京城的百姓依然不信。

甚至還有人拿出老皇帝至今臥病,不能監國理政的事情蠱惑百姓,給新痘苗的推廣製造更大的阻礙。

朱允熥面對此等情形,也是一籌莫展,不得已灰熘熘地跑回皇宮,打算找老朱問計去了。

然而,他剛一進宮,就發現不對勁。王德被從宮裡趕出來,只能傻傻地站在門口。

“三德子,我不是讓你替我守在皇爺爺邊上嗎,你咋還出來了?”

“回稟三殿下,不是奴婢不想伺候皇爺,是乾爹把奴婢趕出來的!”

“什麼?”

朱允熥聽到這話,臉色頓時一沉。他之所以給秦德順那麼多好處,不就是讓他對自家的三德子多關照點嗎?

現在自己給出去那麼多,他竟然排擠三德子!

然而,就在朱允熥要進入乾清宮時,秦德順領著幾個太監給他攔住了。

“三皇孫稍慢!”

“現在陛下不方便,您稍後再進宮!”

“啥?”

朱允熥聽到這話腦子都蒙了,他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被人攔在乾清宮外,不讓他見皇爺爺的情況。

“是不是皇爺爺出事了?”

“沒……”

“那就是你想挾天子以令諸侯!”

秦德順哪受得住這個罪名啊,聽到這話差點把他給嚇死。

“三皇孫息怒,真不是老奴攔著您,實在是聖明難違呀!”

秦德順這樣說的時候,還朝著朱允熥眨了眨眼,朱允熥看到秦德順神色有異,心裡頓時生出狐疑。

他感覺自己好像被騙了,不是被秦德順騙了,就是被老朱給騙了。

過了好一會兒,宮裡才走出一個小太監,說皇帝陛下有命,讓三皇孫進去拜見。

朱允熥當即衝入乾清宮,直奔老朱的臥室。當他看到老朱好好地躺在床上,懸著的心這才放下。

“皇爺爺,您今天好些了嗎?”

老朱虛弱地抬起手,撫摸了下大孫的滿面愁容,艱難地從臉上擠出一絲微笑。

“咱好……好多了……”

“不勞你掛心,你……把大明治理好……就是對咱最最……最大的孝敬……”

朱允熥看到老朱這般虛弱,心裡又是一陣傷心。

他已經儘可能避免老朱受到傷害了,可沒想到牛痘苗還是給老朱帶來如此大的副作用。

現在他只後悔一件事,為何要給皇爺爺種牛痘苗?

只要給皇爺爺身邊伺候的太監、宮女全都種上,皇爺爺不自然就安全了?

“皇爺爺,我錯了,我不該讓您種痘苗,嗚嗚嗚……”

老朱摸了摸大孫的濃眉,欣慰地笑道。

“沒事!”

“咱知道你也是一片孝心,咱不會怪罪你的,咳咳……”

老朱說這話就劇烈地咳嗽起來,朱允熥聽到皇爺爺咳得這樣厲害,趕忙大喊讓人去叫太醫。

然而,他剛喊出兩聲,突然發現有點不對勁,皇爺爺的嘴唇邊上好像有油光閃過。

朱允熥看到這一幕,立馬將目光落到皇爺爺的鬍鬚上,只見鬍鬚上竟然還有肉渣!

他分明記得皇爺爺早晨只喝了一碗小米粥就再也吃不下了呀,這嘴巴上的油是哪來的,還有鬍鬚上的肉渣?

朱允熥又深呼了幾口氣,從皇爺爺的身上聞到一股澹澹的羊羶氣,心裡基本上可以斷定了。

這老頭不是偷吃羊肉,就是在跟自己裝病!

朱允熥想到此處,也裝出一副傷心欲絕的樣子,跟老頭說了幾句話,藉口說前朝還有事就先行告退了。

老朱在朱允熥走後,趕忙命人去外邊檢視,直至確定大孫真的走遠了,這才開心地從床上跳下來,顛顛地跑到偏殿,從桌子底下抽出一個小桌子,然後抓起一條大羊腿使勁地啃起來。

一邊啃,一邊跟邊上的秦德順抱怨。

“這逆孫太小氣,天天只知道給咱喝粥,可給咱饞壞了!”

“陛下,您這就過於苛責了,三皇孫不是以為您正病著嗎?”

“那也不能天天喝呀!”

“好歹給咱整點肉粥吧?”

秦德順聽到老皇帝這話,只能無奈地聳聳肩。

老皇帝也是沒誰了,天天躺床上裝病不說,頓頓還得讓大孫子喂他吃飯喝藥。

這一天天玩的,跟個老小孩兒似的!

“皇爺,您還得裝到啥時候呀?”

事實上,老朱在接種後第三天就沒啥反應了,只是他看著大孫把國事打理得挺好,就生出了偷奸耍滑的心思。

畢竟,自打他登基當皇帝,他還從來沒休息過呢。

這幾天睡覺睡得那個舒坦,彷彿把他一輩子虧欠的覺都給補回來了。

老朱聞言一邊啃著大羊腿,一邊大口地喝著米酒,含湖其辭地說道。

“再等等!”

“等那逆孫能獨當一面,或者遇到解不開的難題之時,咱再從床上蹦下來,替那逆孫力挽狂瀾!”

“呃呃?”

“皇爺,您這意思是,您在等著看三皇孫的笑話?”

“那是自然!”

“治國哪有簡單事,很多看似是芝麻大點的事情,就能毀了一條國策!”

“這孫子太自負了,平時連咱的政令都看不起,也該讓他吃點虧了,哇嘎嘎!”

“再者說,咱都辛勞大半輩子了,還不能躲在宮裡享受幾天啦!”

老朱可是饞壞了,偌大的一條羊腿,沒多一會兒就被他啃掉了一半。

然而,就在他啃得不亦樂乎之時,他突然聽到身旁傳來一個陰仄仄的聲音。

“皇爺爺,您好胃口呀,這麼大的一條羊腿都快吃完啦?”

“呃呃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