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議和告吹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秀抵達濠州周軍御營時,南唐議和團已經先他一步到達,和大周君臣商談一日後,雙方不歡而散。闌

進了御營大寨,趕來迎接的是內殿直都虞候石守信。

“陛下知你今日趕到,命我派人時刻留心,等你到達第一時間就去面見陛下。”

石守信笑著從朱秀手裡接過韁繩,拍拍紅孩兒的脖頸,馬兒口唇有些白沫,噴吐濃濃鼻息,顯然是一路疾馳累壞了。

喚來一名御前禁兵,把馬牽下去好生照料。

又請石守信派人帶史向文下去歇息,朱秀則跟隨石守信朝行營御帳走去。

“濠州戰事如何?”朱秀道。

“兩日前,張殿帥已經攻破濠州城,不過唐軍殘餘兵馬退守濠州城西邊一百五十裡處的荊山堰。闌

為防唐軍掘堰口洩洪水魚死網破,張殿帥又一刻不停地率軍追擊。現下情況如何不得而知,軍報要晚些時候才能送到。

不過淮河壽春段暫且平靜,想來荊山堰口應該暫時無恙,否則淮水河段一定水勢暴漲,漫灌八公山下。”

朱秀也感到驚訝,濠州唐軍的抵抗比他預想的還要激烈。

正說著,一行身穿南朝官袍的人被攔在御帳外,都是朱紫錦衣的大員,想來就是江寧來的議和使團。

朱秀瞟眼望去,果然在其中看到了老熟人。

“德明兄!”朱秀喊了聲,快步上前。

一個身穿硃色官袍,腰間玉帶系銀魚袋,身材瘦削之人轉頭望來,見到朱秀一愣,似乎有些不敢相信:“朱秀?朱文才?”闌

“哈哈~正是小弟!”朱秀拱手,迎上前去。

南唐使團顯然都聽過朱秀名號,全都轉頭朝他看來,十幾人組成的議和團打量著朱秀,指指點點竊竊私語。

“德明兄兩度出使我朝,今日總算見著一面,不容易啊!”朱秀笑道。

李德明也露出笑容,目光複雜地打量著他。

數年未見,李德明早已過了而立之年,蓄起長鬚,眼角出現細密皺紋,一張俊朗儒雅的臉也像久經風霜般老態了許多。

“匆匆數載彈指而過,文才還是這般風流倜儻!李某卻是蒼老了許多,和文才一比猶如兩代人。”李德明感喟道。

“誒~德明兄言重了!你為官這幾年,淮南之地傳遍美名,說你是個為民請命的好官,凡到一處,治下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就連我在宿州也聽過兩地商賈對你大加稱頌!”朱秀笑道。闌

李德明苦笑搖頭:“文才過譽了。”

敘了會舊,朱秀朝李德明身後望去:“這幾位,德明兄不介紹介紹?”

李德明忙側過身,對一位氣度不凡的老者拱手道:“這位乃是我朝相公孫成!”

朱秀微躬揖禮:“孫老相公之名如雷貫耳,晚輩早有所聞,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孫成微微一笑,雙目劃過精芒,拱手道:“朱副帥之名也是震動江南,今日一見,果然是人中龍鳳!”

“哈哈~能得孫老相公誇獎,在晚輩看來,比連奪三座除州城更加令人高興!”

此話一出,孫成泛白的眉頭皺了皺,很快釋然,臉上笑容不改,只是雙目深處多了些異色。闌

李德明搖搖頭苦嘆一聲。

其他南唐官員臉色大變,一個個憤怒地緊盯他,卻難掩深藏其中的畏懼之色。

朱秀揖禮道:“孫老相公,德明兄,請恕我失陪,等晚些時候再敘舊不遲!”

朱秀笑了笑,瞟過那群南國官員,毫不掩飾輕蔑之意,邁步進了御帳。

石守信手扶挎刀,沉聲道:“諸位,我朝陛下尚且有要事商議,還請諸位先回營帳歇息。”

石守信一揮手,上百個精壯的內殿直禁兵把御帳圍攏,一個個目透殺氣,驚得南唐官員膽寒不已。

李德明和孫成相視一眼,見不到大周皇帝,他們只能先回營帳等候。闌

“方才那人就是朱秀,真是年輕啊!沒想到皇甫暉和姚鳳兩大宿將,竟然折在這樣一位年輕人手裡,唉~”

“哼!~此子也太過狂傲了!”

“唉~以一萬兵馬橫掃除州,擒殺兩大主將,人家也有狂傲的資格!這份能耐,縱觀江南也找不出第二個!”

“上天對我大唐真是不公,如此青年才俊,怎麼全都往北朝跑?”

“呵呵,我倒聽說那朱秀當年南下尋親,本來有希望留下為我朝效力,只可惜太子殿下....害~不說了不說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路上,南唐官員議論紛紛。

李德明走在前,默然不語。闌

孫成低聲道:“議和之事,若有朱秀幫忙撮合,說不定能成!你不妨找機會和他私下裡接觸,探探口風。”

李德明遲疑道:“各為其主,朱秀恐怕不會輕易被說動。況且此次議和,陛下和宋齊丘等人本就不誠心,只為拖延時間....”

孫成嘆口氣:“不管怎麼說,既然你我身負議和重任,但凡有一線希望都要拼盡全力一試!”

李德明默默點頭,心中感到有些酸楚。

周軍在淮南攻勢迅勐,連克數州,明眼人都看得出,唐軍想要反撲困難重重。

作為戰敗方,主動提出議和的一方,他們只能低三下四,祈求大周君臣懷著悲憫之心停息戰火。

這種搖尾乞憐的感覺,讓人倍感恥辱,卻又不得不忍受。闌

~~~

“臣朱秀參見陛下!”

御帳內,還沒等朱秀叩首行禮,柴榮大踏步上前將他攙扶起,用力拍打他的雙臂,上下打量:“你小子,又精壯了不少,不錯!不錯!有幾分儒帥風範!”

柴榮見到他,煞是高興。

朱秀拱拱手,輕聲道:“可臣卻覺得陛下消瘦了許多,不管國事再繁重,陛下也得保重龍體啊!”

柴榮笑道:“朕也覺得奇怪,這一年多來,朕三餐穩定,飯量也不小,除了夜裡難以入睡,倒也沒有其他毛病,怎麼這身子還日漸消瘦下去。”

朱秀心裡一突,想要說什麼,柴榮拉著他快步往御帳內裡走。闌

“唐主李璟二度求和,你怎麼看?”

君臣分坐,柴榮緊接著問道。

朱秀打起精神,道:“臣覺得,李璟並非真心求和,而是想拖延時間。臣接武德司傳報,唐軍在瀘州、和州、揚州一帶皆有調動,不可不防!”

柴榮笑道:“你和朕想一塊去了!李璟小兒,妄圖用緩兵之計拖延我軍攻勢,好為唐軍佈置爭取時間,欺朕無知,當真可惡!”

朱秀道:“不過據臣得知,江寧朝廷不乏主張和談人士,他們聯名上書李璟,請求朝廷割讓淮南六州,誠心與我朝講和,雙方罷兵!孫成和李德明就是其中代表人物。”

柴榮嗤笑道:“這六個州已被我軍實際掌控,割讓與否輪不到唐國朝廷做主!江南人未免也太小看朕了,拿六個州就想朕退兵?想要講和,就獻上淮南十四州,否則絕不可能!”

朱秀道:“臣離開除州時,已命韓令坤率領騎軍趕赴揚州,唐軍行動遲緩,說不定能趕在唐軍增援揚州之前將其攻下!”闌

柴榮高興道:“若果真如此,你和韓令坤當記一大功!”

商談了會淮南戰事,柴榮嘆口氣道:“皇后病重,想必你已經知道了,朕打算下月初返回開封,本想讓你隨駕返京,可江寧朝廷反覆在戰與和之間搖擺,朕擔心東線周軍無人節制,被唐軍找到反攻機會,影響整體戰局,所以,只能讓你留下。”

朱秀默默點頭,鄭重道:“請陛下放心,有臣坐鎮,定不讓唐軍有任何反撲機會!”

柴榮勉強一笑:“壽州有李重進,除州揚州有你,朕可以安心回開封。朕晉你為彭城郡公,其他賞賜等回開封一一升賞。”

朱秀忙下拜行禮:“臣叩謝陛下隆恩!”

朱秀從懷裡取出一份絹絲帛書,是柴榮親筆所寫加蓋寶璽的密詔。

“這是臣南下宿州時,陛下親手交給臣的密詔,如今歸還!”闌

柴榮接過看了幾眼,又塞回他手裡:“你暫且收好,等淮南戰事結束,回京再還給朕不遲。”

朱秀猶豫了下,小心疊好密詔收入懷裡。

他知道柴榮的意思,眼下淮南戰事未定,如果出現什麼大亂子,這份密詔說不定還用得上。

有這份詔書在手,一旦公諸於眾,他就能名正言順提調淮南淮北一切軍政大權,堪稱江淮之地的無冕之王。

其分量之重,可見一斑。

柴榮又笑道:“明日朕會召見南唐使團,到時候你作為我朝代表和他們談,拖的越久越好。李璟耍小聰明,朕也不會手軟,各軍兵馬按照計劃進軍,邊談邊打。”

朱秀忙道:“南唐使團裡,樞密承旨李德明才堪大用,他是乾右二年的科舉狀元,還是江南名士韓熙載的高徒,當年臣在江寧時與他頗有交情。”闌

“怎麼,你想勸降此人?”柴榮想了想,確實對李德明印象不錯,是個有風骨有才識之人。

朱秀道:“臣已經派遣武德司潛藏在江寧的察子早做安排,說不定有希望能招降李德明!”

柴榮點點頭,沒有問太細,只道:“既然你有把握,放開手腳去做,若能招降李德明,朕一定大加重用!

對了,孫成也不錯,年紀大了些,若是能一併招降,朕算你大功一件!”

朱秀苦笑道:“孫成是南唐元老,早年追隨李昪起事,在江南根深蒂固,只怕不會輕易投降。”

柴榮不以為意:“能收降最好,若是不能也不必強求。不過朕看這老兒骨頭倒是硬,不管降不降,朕都不會放他回去,就讓他留在軍中,親眼看著江南之地,是如何一步步為我軍所攻破的!”

朱秀張張嘴,卻見柴榮滿眼睥睨,嘴角笑容冷酷輕蔑,又把到了嘴邊的話咽回去。闌

看樣子,孫成還是無法逃過被監禁的下場。

想來是他之前覲見柴榮時,態度倨傲出言不遜,惹怒了大周皇帝。

朱秀苦笑,孫成也是江南士紳階層的領袖之一,如果有可能,他倒是希望勸柴榮把他放回去,好讓江南士人感受大周皇帝恩慈。

可惜在柴榮看來,或許他更希望讓江南士人懼怕。

傍晚時,柴榮留朱秀在御帳內一同用膳,直到夜裡,朱秀才離開御帳,返回自己的營帳。

夜色下,遠遠的,朱秀就看見有一人站在營帳外,走近一看,果然是李德明。

“呵呵,讓德明兄久等了,快請進帳歇息。”闌

李德明點點頭,“多謝。”

進了大帳,史向文早就趴在榻上呼呼大睡,呼嚕聲震天。

朱秀撥亮燈火,搬來兩個馬紮招呼他坐下。

“文才早就猜到某會來訪?”李德明似乎心事重重,笑容勉強。

朱秀笑道:“白天德明兄一副欲言又止樣,小弟怎能猜不到?”

“唉~”李德明苦笑搖頭,拱手正色道:“議和之事,還請文才在大周陛下面前多多周旋!”

朱秀沉吟片刻,道:“不瞞德明兄,陛下召見我時明確講明,除非讓出淮南十四州,否則絕不罷兵!”闌

李德明震驚得說不出話,搖頭苦笑:“孫老相公、徐先生和我,主張割讓六州之地換來兩國息兵講和,就已經在江寧引起軒然大波,大周陛下索求十四州,全無可能!”

朱秀搖頭道:“如此看來,議和之事暫時不可行!”

李德明望著朱秀,忽地起身下拜:“懇請文才憐憫淮南百姓,勿使無辜之人枉受戰火牽連!”

朱秀早就防著他這一招,眼疾手快拽住他胳膊,沒有讓他跪倒下去。

“德明兄,萬萬不可如此!我主陛下決定的事,誰也不可能改變!你非要如此說,倒是讓小弟為難了!”

李德明紅著眼,悲憤道:“文才籍貫在濠州,也是淮南子弟,難道眼睜睜看著父老飽受戰火摧殘?”

朱秀安慰道:“所以我朝只想儘快結束戰局,讓淮南十四州重回正統朝廷治下!”闌

“你!~”李德明瞪大眼,又是惱怒又是無奈。

朱秀攤攤手,一副愛莫能助之樣。

“議和之事,當真沒有轉圜餘地?”李德明冷著臉問。

朱秀唉聲嘆氣:“不拿下淮南十四州,我主不會退兵。”

李德明深吸口氣,很是失望地深深看了眼朱秀:“既如此,你我往後不必再敘朋友之誼,當各為其主,各憑本事!”

說罷,李德明拂袖而去。

朱秀追出營帳大喊道:“德明兄,我主陛下欣賞兄之才華,若是在江寧失意,大可以來投開封!你我共事明主,匡扶天下,豈不快哉?”闌

李德明沒有理會他,腳步匆匆而去,身影消失在夜色下。

朱秀搖搖頭輕嘆口氣:“言盡於此,該如何選,就看你的造化了......”

翌日和談,自然又是無疾而終。

數日後,長江沿岸傳來訊息,李璟命齊王李景達為帥,統兵向揚州進發。

命禁軍大將柴克宏率領一軍攻打除州。

命舒州刺史朱元增援瀘州、和州。

命靜江軍節度使林仁肇率水路兵馬增援壽州。闌

南唐一面派遣使團求和,一面緊急調遣兵馬全面反攻。

柴榮接到傳報大怒,以江寧朝廷反覆欺詐為由,扣押孫成,驅逐李德明,周唐二次議和徹底告吹。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