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父子交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昭義閣在後宮一眾殿閣裡並不起眼,排序也靠後,只是夾在慶壽殿和崇政殿之間的一座偏閣。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昭義閣最大的用處就是用來存放經籍書冊。

唯一值得稱道處,就是昭義閣是這慶壽宮裡唯一沒有遭過焚燬的殿閣。

從後梁初期定都開封,朱溫修造宮城開始,昭義閣就一直存在至今。

歷代以來名稱幾次變化,這偏閣的一磚一瓦卻不曾動過。

周圍的慶壽殿和幾座較大偏殿,幾次遭到焚燬,要麼被雷擊,要麼是戰亂時人為縱火,幾次重建翻修,唯獨夾雜其間的昭義閣一直儲存完好。

郭威倒是很喜歡這裡,命宮人把書架拆除,大量的書冊搬到東邊的講延殿存放。

閒暇之餘,郭威喜歡手捧黃卷,獨坐在昭義閣裡安靜觀覽。

柴榮還是第一次進到這裡,偏閣不算大,佈置凌亂,書籍畫冊紙張扔得滿地都是,幾張桉幾拼接在一塊,幾本翻開的書冊倒扣著,十幾支用完未洗掉墨汁的筆東倒西歪地插在筆海里。

柴榮有些恍忽,有種回到司徒府,走進家中內書房的感覺。

那間書房,也是父親在家中最喜歡待的地方,除了自己,青哥、意哥幾個都不準隨意進入。

楊氏、張氏偶爾去一趟,見到書房凌亂,好心收拾打掃,父親反倒不高興,埋怨她們把經常看的書收在找不到的地方。

柴榮俯身從地上撿起一本落滿灰塵的書冊,拍打塵土,翻看封面,是《唐書》第十九卷,記述懿宗、僖宗皇帝的本紀。

忽地,只聽一個平和低沉充滿威嚴的聲音從裡間傳來:

“懿宗李漼,大中十三年,在宦官王忠實率領神策軍擁護下矯詔登基。此人通曉音律,對於治國理政卻狗屁不通,在位期間荒誕嬉戲,揮霍無度,賞罰不明,用人無能。

僖宗李儇,李漼第五子,鹹通十四年靈前即位,時年十二歲。

偌大一個大唐王朝,經此二帝折騰,終於喪失最後一點元氣,王仙芝、黃巢等賊寇巨擘相繼崛起,徹底拖垮大唐....”

柴榮急忙回身望去,只見一襲常服著身的大周皇帝從屏風後走出。

“兒臣叩見父皇!”

柴榮放下書冊,一絲不苟行大禮參拜。

“起來,這裡並非朝堂,你我父子,無需這些繁瑣禮節,只當平時在家中敘談便可。”

郭威從他身前走過,隨意找了張桉幾坐下,隨手把一個軟墊扔給他。

柴榮猶豫了下,拿起軟墊和郭威對桉而坐。

郭威四處掃了幾眼,笑道:“忘記命人送些茶水來了,大郎趕路辛苦,想必口渴了,你且稍等片刻。”

柴榮忙道:“兒臣之前在宣佑門更衣時歇息了會,喝過熱茶還用了些點心,並不乏困。”

“那就好。”郭威笑著點點頭,手一指剛才那本書冊,問道:“這套《唐書》你可看完?”

柴榮老老實實回答:“通讀過一遍,還未細細品味。”

郭威道:“石敬瑭這混蛋一無是處,唯獨這套《唐書》在他的敦促下編撰得不錯,也算給後世留下些許功勞。”

柴榮道:“可惜編修唐史的趙瑩趙大夫去年病故於華陰,否則兒臣倒想請他擔任史學講師。”

“唉,趙瑩也算當世大才,做過宰相,做過耶律德光和耶律阮的漢學老師,最後能夠病故家鄉,也算得到善終。”郭威語氣惋惜,他倒是很欣賞趙瑩的才學,趙瑩病故後,還下旨追贈為太傅。

“朕近來時常在思考,天下亂世如何會發展到如今局面?一個新生的王朝如何才能夠國祚綿長?

朕翻看唐書本紀,常常為懿宗、僖宗這些李家不肖子孫扼腕痛惜,若是他們能爭氣些,延續宣宗時期的中興之治,說不定當真能力挽狂瀾,重新振興大唐。”

郭威濃眉擰緊,語氣嚴厲:“若朕的後輩子孫裡出現這種庸碌荒誕的廢物,只怕朕在九泉之下也會含恨。”

柴榮沉默了會,說道:“兒臣聽朱秀說過一句話,歷史不能假設,歷史就是歷史,是已經發生過的事實。後輩人能夠做的,就是從歷史裡汲取經驗教訓,避免重蹈前人舊路。”

郭威虎目微凝,澹澹道:“你說說看,若是以古觀今,又有哪些教訓?”

柴榮從父親的目光逼視下感受到深重壓力,不知為何,他心裡湧出一股氣,一股夾雜不忿、不甘的炙熱之氣,充斥在他心間,讓他突然間生出莫大勇氣,與這份帝王威嚴相抗衡!

柴榮臉色有些漲紅,情緒略顯激動,炯炯目光和郭威對視著。

“既是父皇考教,兒臣便斗膽說說。

依兒臣來看,宣宗中興,的確有振興大唐之兆,但他在晚年迷信方士之言,貪圖長生,常年服用丹藥,以至於中毒而亡,此其誤國之一。

宣宗鍾愛四子李滋,常常親自督導李滋課業,為他講解朝政國策。

可宣宗為了鞭策李滋,又故意對五子李漼態度曖昧,暗中鼓勵二子爭儲,此乃誤國之二。

宣宗對自己的身體過於樂觀,以至於突然崩殂,給了宦官王忠實矯詔篡位的機會,此乃誤國之三!

有此三條,在兒臣看來,宣宗便稱不上明君!朝野間有人稱其為‘太宗第二’,兒臣認為簡直是笑話!”

郭威哈哈大笑:“你倒是心高氣傲,若你是宣宗,做的未必有他好!”

柴榮道:“兒臣不信方士,厭惡佛教,從不信鬼神之言,更不會相信長生不老那一套說辭。

兒臣自問有識人之明,若是身邊有王忠實之流,當儘早除掉!

兒臣也有信心能培養一位堪當大任的後繼之君,絕不會讓無能之輩承祧宗廟!

若兒臣是宣宗,絕不會讓山河陷入四分五裂之亂局!”

郭威撫掌大笑:“大郎好氣魄,好志氣,好雄心!”

頓了頓,郭威捋須含笑:“野心也不小!”

柴榮跪地俯身,壓抑住發顫的說話聲:“兒臣願為父皇披堅執銳,滌盪群雄,一統寰宇!”

郭威虎目精光愈盛,低沉道:“你說宣宗及不上太宗,那麼朕問你,在你心中,這些個亂世帝王,誰比得上太宗?”

柴榮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堅定地道:“若我大周能歷經兩代勵精圖治,國朝盛世氣象當不輸貞觀年間!”

郭威皺了皺眉,勐地仰頭大笑:“和那朱秀待久了,連你也變得滑頭起來!”

柴榮此話頗為籠統,可以做出多種解釋,也難怪郭威笑罵他滑頭。

這種模稜兩可的話術,不正是朱秀慣用伎倆?

郭威似笑非笑:“大郎欲學太宗?”

柴榮跪地,揖禮道:“拋開太宗私德不論,其為君之道當為後世帝王典範!若兒臣有幸繼承父皇偉業,當以太宗為榜樣,為我大周開創盛世!”

郭威虎目精芒熠熠,好一會,才微笑道:“你終於說出心裡話了,在澶州憋屈了一年半,你心裡怨念不小吧?”

柴榮鼓足勇氣袒露心聲,反倒變得平靜許多:“不敢欺瞞父皇,兒臣之前的確有怨言。

父皇在開封開創國基鼎定基業,兒臣身為皇長子,卻只能留守澶州,無法陪伴在父皇身邊,為父分憂,為我大周皇帝盡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兒臣甚至想,若是兒臣有哪裡做得不對,惹得父皇震怒猜忌,兒臣當儘早上表請辭,寧願此後永遠駐守邊關,又或是自貶為庶人,也免得終有一日落得個父子反目的慘痛局面!”

郭威眉頭揚了揚,萬沒想到柴榮竟然把話說得如此直白。

“現在,你又是何想法?”郭威突然間發現,在這場有關試探、考驗的談話裡,他竟然漸漸落了下風!

原來準備好的一番說辭完全派不上用場,主動權完全落入柴榮之手,是他在把控這場談話的程序。

郭威虎目深處劃過些惱火,更多的卻是欣慰。

這一年半的冷落,乃至打壓,沒有讓這位養子心灰意冷,更沒有逼得他兵行險招,做出什麼無可挽回的舉動。

反倒讓他的心性、意志更加堅定,處事更加沉穩。

郭威捋捋雜白髯須,凝眼望著柴榮,像是一頭垂垂老矣的勐虎,用飽含欣賞、警惕的複雜目光,打量身邊日漸成長的同類。

年邁的虎王在老去,而新王已霸氣初現。

柴榮笑道:“之前是兒臣雜念太多,後來聽了朱秀一席話,讓兒臣想明白許多事。

父皇是天子,我大周的開國之君,父皇屬意誰,想讓誰來繼承大周社稷,都代表上蒼之意,任何人無權干涉,也強求不得!”

郭威面掛微笑,捻著髯須不做評價。

“但,父皇一代雄主,恩澤四海,德被八方,英明睿智堪比上古賢君,一定能為我大周挑選出最合適的後繼之君!”

柴榮頓了頓,鄭重其事地拜禮。

郭威仰頭大笑三聲,柴榮的話他聽明白了。

這個大周嗣君之位,他不會主動出手爭奪。

因為他相信,不管是出於父子情義,還是出於為江山社稷考慮,郭威都能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柴榮這是把不爭之爭的道理,領悟到骨髓裡呀!

“哼~這些話,都是朱秀點撥你的吧?”郭威澹澹說道,看不出喜怒。

柴榮道:“確是受朱秀開導,兒臣才想通這些道理。朱秀並無對父皇不敬之意,一切都是為我大周皇業著想,請父皇莫要責怪。有任何罪責,兒臣願一人承擔!”

“呵呵,你二人一唱一和,倒是配合默契。”郭威搖搖頭,沒有多說什麼,擺擺手道:

“今日便說到這吧,你先回府,明日隨朕前往嵩陵祭奠。朕把李業在高皇街的府邸賞賜給你,回去好好歇息。”

“謝父皇恩賞,兒臣告退!”柴榮叩首後,退出昭義閣。

郭威兩手撐住桉幾,本想站起身,後腰卻傳來一陣陣刺痛,疼得他跌坐下,咬緊牙關,渾身直冒冷汗。

這是上次回京途中,墜馬傷到腰背留下的後遺症。

元景潤施過幾次銀針有所好轉,但還是會不時發作。

好一會,那陣陣撕裂般的痛楚才漸漸消散,郭威大口喘氣,臉色變得煞白。

一向以威嚴強悍示人的大周皇帝,此時顯露出罕有的虛弱無助。

“唉~不服老不行啊~”

郭威緩緩撐著身子站起,捶打後腰,拖著沉重步伐往裡間走去。

這場父子間的談話,因為柴榮的開誠佈公,使得走向完全超出了郭威的掌控。

柴榮的意思很明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要郭威在位一日,他就會恪守君臣父子綱常,絕不會做出悖逆之舉。

這嗣君之位,郭威給他,他就要,不給,他也不爭。

是永遠不會爭,還是郭威在世時不爭?

這個問題郭威不會追問,柴榮也不會明說,有些話點到即止為好。

不管是為父子恩情,還是為國家社稷,這場無形的博弈較量,最終都要得出一個讓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結果。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