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兩頭都是大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時間轉眼來到五月,小滿已過,端午臨近。

原本早在二月份,兗州戰事結束時就要班師回朝的郭威,突發奇想跑到鎮州巡視邊防,然後把鎮州、趙州、深州、滄州這些河北邊境重鎮挨個走了一遍。

郭威倒沒帶多少兵馬,平定兗州的大軍全都駐紮在鄴都。

不過大周皇帝突然出現在河北邊境,還是把契丹人嚇一跳。

即位還不到一年的大遼皇帝耶律璟急忙派遣使臣到鎮州謁見郭威,詢問其來意,暗地裡緊急調動南院兵馬,防備周兵襲擊。

郭威好酒好菜招待遼國使臣,聽說是一位漢名叫蕭思溫的年輕人,剛滿三十歲,家世顯赫得驚人。

這蕭思溫是前宰相蕭敵魯的侄子,太后述律平的族侄兼女婿,算是最頂尖的遼國外戚。

蕭思溫娶太宗耶律德光的長女燕國大長公主為妻,遼帝耶律璟也得稱他一聲姐夫。

郭威對蕭思溫說,去年世宗耶律阮率兵欲圖進犯大周,配合河東劉崇,想要對新生的大周王朝給予致命一擊。

可惜耶律阮命不好,在歸化州(武州)祥古山祭告亡父時,被叛臣弒殺,英年早逝。

遼國再度內亂,契丹兵馬只能灰熘熘撤走。

來而不往非禮也,如今遼國內亂漸漸平息,新任皇帝耶律璟已經登基即位,作為近鄰,大周皇帝特地來鎮州,希望可以和大遼皇帝會盟於拒馬河,重新商定兩國友好通商之事。

蕭思溫哪能摸透郭威的真實用意,尷尬委婉地推辭了。

開玩笑,遼帝耶律璟不過是個二十一歲的年輕人,在母親述律平和一幹實權王族的支援下才能順利繼位,皇位都還沒坐穩,哪有心思和能耐,與郭威這種老奸巨猾的漢人皇帝會盟?

萬一有個意外,剛剛平息內亂的大遼恐怕會再度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

到時候就真給了周兵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機會。

郭威倒也沒勉強,客客氣氣送蕭思溫回去,還讓他替自己轉達對太后述律平和大遼新帝的親切問候,然後就大搖大擺地離開鎮州,御駕返回兗州。

雲集鄴都的兵馬也陸續遣返。

遼國君臣松了口氣,趕緊準備派遣使團到開封,修補兩國關係。

倒不是說遼國經過內亂衰弱了許多,只是遼國內部仍然動盪不寧,整個契丹部族,還沒有完全從部落制轉向封建帝制,部族首領的權力仍然佔據極大部分。

許多部族首領還認為誰的拳頭大誰就能當皇帝,憑什麼耶律氏阿保機一系的兒孫,就能永遠佔有皇帝寶座?

部落首領制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如今契丹貴族紛爭不休的根源。

耶律璟是太宗耶律德光的長子,憑藉母親述律平崇高威望和個人勇武登上帝位。

如今太后述律平病重,耶律璟必須想辦法在母親病逝之前鞏固帝位,穩定和團結契丹貴族上層。

在這種時候,他絕不想和大周爆發一場勝負無法預料的戰爭。

郭威正是篤定這一點,才跑到鎮州故意嚇唬契丹人,也算為去年契丹人出兵未果出口惡氣。

一來給幾處邊防重鎮的將士鼓舞士氣,二來展示大周皇帝的強硬姿態,穩定河北民心。

不得不說,在戰略機遇的決策上,郭大爺當真是位絕頂高手。

回到兗州,郭威又心血來潮跑到曲阜,祭祀孔子廟,召見了孔子的四十三代孫孔仁玉,和顏淵之後顏涉。

封孔仁玉襲任文宣公,授曲阜令,賜穿緋袍,授顏涉為主簿,令兗州州府撥款修繕孔子廟。

而後,郭威才下令御駕返回開封。

這一次是真的打道回府。

車駕走到大野澤(梁山泊)時,天降大雨,連綿數日。

或許是山野路滑,郭威所乘御馬失蹄,害得大周皇帝狠狠摔了一跤,聽說傷到了腰椎。

訊息傳到澶州,朱秀趕緊命人趕到鄆州報告柴榮。

柴榮在月前稟明郭威後,去了鄆州探望養傷在家的符彥卿。

既然想娶人家閨女,自然要好好孝敬孝敬老丈人。

澶州事務交由朱秀主持。

柴榮得知郭威墜馬,連夜從鄆州趕回。

可還沒等柴榮回到澶州,李重進反而先到了,他奉命把徵調的澶州兵馬送回來。

澶州城外,一支數里長的隊伍緩緩開來,當先一名黑甲大將,身後有軍士扛著迎風獵獵的“李”字將旗。

十幾匹戰馬從城門衝出,朱秀一馬當先,率人直奔而去。

柴榮不在,自然由他負責接收回城兵馬。

黑甲大將見到朱秀遠遠趕來,咧開大嘴,露出滿口白牙,當真是黑白分明。

“兄弟!~”

李重進欣喜大吼,兩腿勐夾,胯下戰馬嘶鳴一聲竄出。

“吁吁~”

兩匹馬各自揚踢止步,兩人翻身下馬,李重進大笑著就要張開臂膀來個熊抱,被朱秀嗞熘一下逃開。

“打住!你這黑廝,怎地比半年前在宿州相見時更黑了些?”朱秀笑罵著推開他。

李重進摘下蠻獅鐵盔,摸摸油亮腦門,大笑道:“得虧在宿州成天待在船上,曬得黢黑。

你是不知道,上次夜襲兗州城,戰況有多慘烈。

老子仗著臉黑,又摸黑爬上城頭,這才沒被驢操的叛軍發現。

要不然一個鋥亮的大腦門剛剛冒頭,就得被射穿腦袋....”

李重進講述著夜襲州城的戰事經過,手舞足蹈,唾沫橫飛。

朱秀咧嘴笑著聽完,豎起大拇指:“這下你黑大王的名聲算是徹底打響了!奔襲來蕪,夜襲兗州,先登城頭,踩著慕容彥超的腦瓜子成了我大周名將!”

“那可不!”李重進眉飛色舞,神氣洋洋,要是身後長尾巴的話,這會兒已經翹上天了。

“官家把那件龍繡披袍賜給我,等回開封讓你見識見識,那可是尚衣局三十六名繡工合力縫製的,天下獨一份!”李重進滿臉得瑟。

朱秀怔了怔,忙問道:“怎麼,你不回宿州了?”

“不回啦!”李重進大手一擺,老氣橫秋地道:“官家命我隨侍御駕回開封,宿州鎮淮軍,暫且交由節度副使李谷節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聽說官家準備讓他接任節度使,調洋州防禦使郭崇出任鎮淮軍節度副使。”

朱秀皺眉想了想,這樣的安排倒也合理。

“官家打算如何安置你?”朱秀盯著他問道。

李重進大咧咧地道:“官家沒說,不過我想,這次回去,肯定讓我調任禁軍,怎麼地也得當個侍衛司副都指揮使,或者大內都虞候之類的....”

朱秀目光緊盯,似笑非笑:“你好像很想回開封?之前,你不是一直想在地方領兵?”

“嘿嘿~”李重進搓搓手,眼神閃爍,“想想還是開封安逸,辛辛苦苦幹了一年多,也得讓我享受享受吧!再說....再說....”

朱秀撇嘴道:“什麼事連我也不能知曉?”

“害~”李重進一拍巴掌,黢黑的面頰竟然有些赧紅,“官家說了,讓我回京就成婚!那什麼....房州刺史董桐一家,已經回到開封,董桐出任司農寺少卿....”

朱秀想了好半天,才想起董桐是誰:“就是官家為你賜婚的那戶人家?”

見李重進不好意思地點頭承認,朱秀深深吸了口氣。

看來,郭大爺當真要把李重進留在開封,不僅如此,還會大力重用。

連李重進還未過門的老丈人,也沾了光從房州直接右遷回開封,出任九寺少卿。

郭大爺重視農事,司農寺可不是誰想去就能去的衙門。

司農寺正卿職位空懸,令宰相蘇禹圭判司農寺事,足可見郭大爺把農事提高到一國軍政首列的地位。

這董桐作為郭大爺半個親家,出任司農寺少卿,也從側面反映出對李重進的重視程度。

“兄弟,哥哥我的喜酒,你只怕是喝不上啦!”李重進滿臉惋惜,又有些得瑟:

“以前老子連個相好都沒有,你們還總笑話我,沒想到現在,反倒是我先成婚!哈哈哈~世事無常啊~”

朱秀撇撇嘴,幸災樂禍地道:“你就不怕那董桐的閨女長得跟鍾馗似的,進了洞房,也不知你倆誰佔誰便宜!”

“哇呀呀~你給老子閉嘴!可不許開破口!”

李重進臉紅脖子粗,黑毛大手要來捂朱秀的嘴巴。

打鬧了一陣,朱秀推開他,喘著氣道:“你想想辦法,讓我和太原郡公儘快返回開封,好喝你的喜酒!”

李重進眼珠子滴熘熘打轉,含湖道:“這事兒....可不好辦!

官家讓你們留在這,自然有道理,你們聽命就是....

喝不上喜酒,等我兒子滿月時,再請你們喝一頓就是了....”

朱秀嘴角抽搐,好個黑廝,還沒成婚呢,就想著生兒子了。

朱秀從李重進吞吞吐吐的語氣裡覺察到些什麼,擰緊眉頭道:“你什麼意思?不想讓我和太原郡公回開封?”

“哪有的事!”李重進勐搖腦袋,連忙否認。

“只是....只是官家的心思我也猜不透,可不敢貿然說話....”

李重進用力搓手,閃爍其詞。

朱秀越發覺得他的神色不對勁,這黑廝好像知道些什麼。

“哎呀~走啦走啦,這些澶州兵馬,你負責接收,我先趕回去向官家覆命!”

李重進擺擺手,跨上馬就要調頭折返。

“太原郡公已在回程途中,下午就能抵達,你不留下來和他見一面?”

朱秀趕緊喊道。

李重進拽緊韁繩,回頭笑道:“不見啦,你幫我跟表弟說一聲,官家御前離不了人,無法久候,咱們弟兄回開封再聚!

走啦!~”

幾聲揮打馬鞭的聲響傳來,李重進率領十幾騎親兵原路折返,不一會身影就消失在地平線處。

朱秀遠眺望去,眉頭死死擰緊。

李重進再急,也不至於連多等一兩個時辰,見柴榮一面的工夫都沒有。

他是不願在這種時候見柴榮。

為什麼?

曾經親密無間的兄弟二人,將近兩年時間沒見過面,現在明明有機會碰面,李重進卻不想見?

想必是朝堂之上,關於嗣君人選的爭議,有些許風聲傳到李重進耳朵裡。

黑大王雖說是個莽夫,卻一點不傻啊~

看來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朱秀隱隱有種感覺,李重進心態上的轉變,恐怕是郭威故意縱容所致。

如此做,到底是為了磨礪柴榮,還是屬意李重進,朱秀一時間也不敢輕易下定論。

下午時,柴榮風塵僕僕趕回澶州,得知李重進沒有留下等他,神情有些悵然失落。

朱秀也不好得勸說什麼,他們表兄弟之間,還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一道無形隔閡。

他夾在中間,兩頭都是大哥,實在是無能為力。

症結所在,就是大周的帝位傳承歸屬。

翌日,濮州傳來訊息,御駕已過境離去,五日後就能回到開封。

柴榮這趟去鄆州探望符彥卿也不是毫無收穫,最起碼已經敲定了他和符金盞的婚事。

柴榮前腳離開鄆州,符彥卿的奏疏後腳就送往開封。

符彥卿請旨為柴榮和符金盞賜婚。

六月底,開封聖旨抵達澶州,召柴榮回京述職,同時準備與符金盞完婚。

澶州巡檢使朱秀圓滿完成任務,隨同返京。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