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趙家投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開封崇明門內大街,趙府。

後院有一片被房屋圍攏,較為隱蔽的校場。

此刻校場上,聚攏百十名趙家莊丁。

趙匡胤披一身黑甲,系玄色軍袍,頭戴盔帽,腰懸雁翎刀,威風凜凜。

甲胃胸膛上還刻著天雄軍字樣,乃是當初趙匡胤在天雄軍柴榮麾下效力時所穿的舊袍。

自從調入禁軍,趙匡胤就再沒穿過這身甲。

時隔一年多,又從箱子裡翻找出,讓僕人刷洗乾淨,晾曬後重新披掛上。

這百十名莊丁乃是趙家的私人部曲,為趙家效力最短的也有兩代人,生死富貴都與趙家綁在一塊,忠心耿耿。

趙弘殷、夫人杜氏、妾室耿氏、趙匡義全都在場,就連年僅三歲的趙廷美也緊緊依偎在母親耿氏身邊。

趙廷美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面前這麼多人也不怕生,想要掙脫開母親的手跑到一旁玩耍,耿氏緊緊拉住他,低聲訓斥著。

趙廷美不依,嘴一癟哇哇大哭起來。

趙弘殷和耿氏圍著幼子哄了一會,趙廷美依舊耍賴鬧脾氣。

趙匡義不耐煩了,在趙廷美的屁股蛋子上擰了一把,惡狠狠地呵斥:“小東西閉嘴!”

說來也怪,趙廷美調皮搗蛋,時常把趙府鬧得雞犬不寧,小家夥不怕耿氏,也不怕老父親趙弘殷,還敢趁趙弘殷睡著時揪老父親的鬍鬚玩。

就連在趙府一言九鼎的夫人杜氏,算起來還是趙廷美的嫡母,趙廷美也不怎麼怕,反倒與杜氏十分親近。

杜氏再威嚴,也嚇不住一個懵懂稚子,管教家宅的一套手段也不能用在小娃娃身上。

小家夥吃準了杜氏的脾氣,每每惹怒杜氏,就撒嬌往杜氏懷裡拱,杜氏對這聰明的小家夥也很憐愛,拿他沒有辦法。

長兄趙匡胤脾氣溫厚,也很寵愛幼弟。

唯獨趙匡義,是整個趙府讓趙廷美唯一懼怕的存在。

趙匡義一瞪眼睛,呵斥一聲,趙廷美就乖乖地不敢動彈,委屈巴巴地依偎在耿氏身邊,抱緊母親的腿往後縮。

“還是三郎降得住這小搗蛋鬼!”耿氏摸摸趙廷美留著一片瓦的頭頂,感激地看了他一眼。

趙弘殷卻是捻鬚皺眉道:“三郎對兄弟未免太過苛責了些。”

趙匡義忙揖禮道:“孩兒一時心急,嚇到弟弟了,請父親莫要責怪。”

耿氏急忙道:“老爺千萬不要責怪三郎,是美兒性情太過頑劣....”

趙弘殷還想說什麼,夫人杜氏澹澹地道:“廷美年幼無知,又是活潑靈動的年紀,自然怪不到他身上,只是妹妹身為親母,往後還是應該嚴加管教,不可太過寵溺。”

耿氏忙拉著幼兒屈膝行禮:“夫人教訓的是,妾記住了。”

杜氏微微一笑,伸手輕抬示意她起身,隨後又瞥了趙匡義一眼,正色道:“三郎對待幼弟卻不可太過嚴苛,當學你兄長寬厚待人。”

“母親訓戒,孩兒銘記在心!”趙匡義誠懇揖禮。

“嗯,好了,你們噤聲,且看大郎如何訓話。”杜氏說完,神情肅穆地看向校場。

趙弘殷捋捋須,把嘴邊的話咽回肚子裡,略帶幽怨地瞟了一眼夫人。

感覺自己一家之主的風頭完全被夫人搶了去。

趙匡胤如同檢閱三軍的統帥,跳上校場正前方臨時搭建的高臺,環視場中百餘名莊丁,大聲道:“想必諸位也聽到訊息了,朝廷不幸,奸佞當道,官家遭受矇蔽,致使忠良之士遇難。

鄴都郭大帥親統大軍駕臨開封,只為肅清朝堂,整頓朝綱,為官家剷除奸邪,還天下以清平!”

校場之上鴉雀無聲,一眾莊丁瞪大眼看著高臺上訓話的趙匡胤。

趙匡胤肅穆的面龐忽地流露幾分哀慼,憤怒道:“數日前,有奸臣挾持官家,出動朝廷禁軍屯兵七里郊,阻攔鄴軍南下。郭大帥用兵如神,劉子坡一戰殺後贊、聶文進、劉重進、袁鷙等一干奸賊,鄴軍直抵開封,兵鋒所指,所向無敵!

卻不想,奸臣郭允明挾持官家逃到城郊趙村,為了苟且活命,竟然殘忍弒君!

官家遇難,可朝廷還被一幫奸邪把持,妄圖倚仗開封城高大險固,與鄴軍和郭大帥對抗。

我趙家世受皇恩,滿門忠良,絕對不會屈服在奸邪淫威之下!

今日,趙匡胤願率領眾弟兄起事,響應郭大帥,開啟城門迎接鄴軍入城!

在此危難時刻,趙家上下當同心協力,共渡難關!我趙家與眾兄弟同在!”

趙匡胤拔刀高舉怒吼。

一眾莊丁齊齊單膝下跪,抱拳大喝:“願誓死追隨趙家!”

趙弘殷朝一旁揮揮手,幾十個僕從搬來十幾口大箱子,開啟,露出一箱箱裝滿的銅錢、絹帛。

“今日趙家願傾盡所有,把家中府庫所藏賞賜給每一個弟兄!”

趙匡胤大手一揮,僕從們開始派發錢帛,粗略算算,每一個莊丁大概能分到十幾緡錢。

趙家莊丁日常的吃喝倒是不愁,但每年至多也只能攢下三四緡錢。

這一大筆賞賜,完全抵得過一戶莊丁全家幾年的積攢,絕對算是賞賜不菲。

趙匡胤嚴肅道:“某在此向諸位保證,不管是傷了殘了,由趙家奉養你們一輩子,你們的後人依然可以留在莊上,只要趙家存在一日,就會盡最大努力,保證弟兄們家家有田種,有糧吃!如果戰死,趙家會把你們名下的佃田留給你們的後人,供養你們的兒女直到成人,還會一次給予一筆喪葬錢,為你們修墓建墳,有家卷四時供奉!”

一眾莊丁皆是露出感激神色,趙家連後事都安排得妥當,讓他們再無後顧之憂,可以盡心竭力為趙家效死。

趙匡胤見士氣鼓舞得差不多了,大手一揮喝道:“分發衣甲兵械,所有人原地休整,不可隨意走動,今夜聽我號令行事!”

僕從們趕著馬車,搬來大批衣甲兵械,都是趙弘殷從禁軍府庫弄出來的淘汰品、殘次品,用來武裝私兵卻是綽綽有餘。

趙匡胤見場中開始有條不紊地行動起來,滿意地點點頭,跳下高臺朝家人們走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大郎已有將帥之風範!”趙弘殷誇讚道。

趙匡胤笑笑:“父親過獎了。”

杜氏疼愛地看著他:“我兒已長大成人,趙家交到你手裡,從此後,趙家的安危就要靠你來支撐了!”

趙匡胤忙抱拳道:“母親放心,孩兒定會支撐趙家門楣不墜!”

趙匡義撇撇嘴滴咕道:“只要兄長能率領趙家部曲作為內應,迎接郭大帥入城,趙家分得一份從龍之功,就算兄長能力再差,也不至於只做個護聖軍都指揮使,光大門楣那是必然之事....”

趙弘殷面帶微笑的聽著,起初還不覺得有問題,轉念一想卻覺得不對勁,吹胡子瞪眼道:“你小子的意思,是嫌為父能力差勁,只能為趙家掙個護聖軍都指揮使的門臉?”

趙匡義訕笑道:“父親言重了,父親只做到護聖軍都指揮使,並非能力問題,完全是因為時運不濟。等改天換日之後,說不定也能老樹發新芽,枯木又逢春!”

“唔~”趙弘殷捋須笑眯眯地點頭,可細細品味這兩句話,又覺得怎麼想怎麼彆扭,咧咧嘴麵皮抽搐。

一家人聚攏商量片刻,杜氏和耿氏帶著趙廷美先回後宅歇息,趙弘殷受了趙匡義的刺激,說是要去把他的鐵槍拿出來擦一擦,夜裡與趙匡胤一起行動。

趙匡義拉著趙匡胤走到一旁,認真叮囑道:“兄長今夜行動一定要果斷迅速,東城迎春門是開封外郭城正門守衛最薄弱之處,若能一擊而中,明日就能迎接郭公大軍入城!”

趙匡胤笑道:“之前你百般阻撓,不允許我和郭公家卷接觸,也不許我在外面以郭公舊部曲自居,怎麼今日反倒敦促我迎接郭公入城?”

趙匡義撇嘴道:“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之前朝廷和鄴軍對峙,勝負未分,自然不能輕易選邊站隊。

如今官家已亡,大局已定,郭公入主開封開創新朝只是時間問題,我趙家當然要抓住機會,混一份從龍之功,否則將來如何立於新朝?”

趙匡胤啞然失笑:“你小子還真是個投機倒把的傢伙!”

趙匡義糾正道:“非也非也!識時務者方為俊傑,何況趙家保持中立並沒有錯,開封諸多勳貴也是如此。”

趙匡胤笑道:“行了,你今晚在府中好好歇息,明日一早等候佳音便可。”

趙匡義不放心,又拉著他叮囑道:“兄長一定要快啊,開封城裡不知多少人謀劃著做內應迎接鄴軍入城,要是晚去了,被別人搶佔先機,這到手的從龍之功可就沒了!”

“知道了,你鬆手,真是囉嗦!”趙匡胤掙脫開,擺擺手扭頭離去。

趙匡義籲了口氣,望著兄長挺拔的背影遠去,喃喃道:“沒想到郭雀兒這樣的莽夫也能當皇帝,武夫當國,看來這天下亂世還遠未到結束之時啊~”

~~~

開封城外,大軍連營,密密麻麻的軍帳沿汴河兩岸寬闊地帶分佈。

遮天蔽日的鄴軍旗幟迎風獵獵,大軍士氣如虹,對京都開封虎視眈眈。

正中一座大帳的氣氛有些怪異,大帳內用白布做裝飾,佈置成靈堂模樣,還擺放一副巨大的梓宮,整日裡有些焚香祭拜,偶爾從大帳裡傳出幾聲敷衍的哭嚎。

進出大帳的官員將領都是身穿素衣,頭扎白麻,儼然一副舉辦國喪的樣子。

但他們的神情卻毫無悲慟之意,一個個有說有笑,談笑不羈,偶爾說笑聲大了些,相互提醒,會心一笑。

郭威每日都堅持來大帳祭拜,每次都跪倒在梓宮前,哭得稀里嘩啦,淚眼模湖,在他的感染帶動下,其他人的哭喪聲也變得真心實意了許多。

下午時,郭威身穿隆重喪服,照例到大帳哭祭。

朱秀、柴榮、魏仁浦和其他將領官員全都跟隨在後,王峻暫時充當喪禮官,用他獨特的細柔嗓音唱喏著,指揮眾人行祭拜大禮。

人人皆知王峻有一副天生的好嗓音,以歌喉婉轉動聽著稱,尤其唱女聲時,可謂真假難辨,雌雄不分。

朱秀以前看史料時,就對王峻音樂家的身份感到很好奇。

縱觀古今,唐代官員多以詩畫名噪一時,其餘大多數倖臣又以擅長逢迎討好、揣度君意上位。

像王峻這樣因為唱歌唱得好受到當權者賞識,並且加以重用的人倒是極少。

朱秀一直想找機會聽聽王峻唱歌,如今終於得償所願。

雖然王峻唱喏的是一些辦喪禮時說的官方禮節之話,但用他那副柔中帶媚、似怨似泣的婉轉之音唱出來,當真有些別樣的動聽之感。

好像不幸離世的怨女魂魄未消,飄散在空中唱出一曲幽魂。

其他人聽到王峻的唱喏聲,不禁覺得毛骨悚然,朱秀倒是聽得津津有味,不愧是五代好嗓音,名不虛傳。

郭威率領眾將官員行祭拜大禮後,悲咽地哭嚎一聲,重重跪倒在地,淒涼哭嚎:“官家不幸罹難,乃國之大喪,天下臣民舉哀!臣率軍而來,在劉子坡恭迎官家聖駕,本想當面叩拜,向官家陳述冤屈,不曾想奸賊郭允明喪心病狂,竟然將官家挾持至趙村殺害....”

郭威痛哭流涕,哭得傷心欲絕:“官家安心,臣已經派人抓住弒君兇手,郭允明對弒殺官家一事供認不諱!待臣進到開封,覲見太后,便召集群臣商議官家的國葬事宜,逆賊郭允明罪大惡極,臣已經當著眾將百官之面,將其碎屍萬段,以告慰官家在天之靈!

郭威救駕不力,愧對朝廷,愧對太后!”

郭威重重拜倒磕頭,腦門都磕出紅印子。

身後眾人也跟著哭嚎幾聲,紛紛拜倒。

朱秀夾在人堆裡,跟著山呼哭喪,瞟眼四周,觀察眾人神情。

侯益、焦繼勳一杆老將面無表情,機械地跟著嚷嚷幾聲。

王峻哭嚎幾聲,嘴裡還滴咕不停,像是在罵罵咧咧。

跪在朱秀身前的柴榮神情冷漠,一言不發。

史彥超一臉不耐煩,還肆無忌憚地打哈欠。

看了一圈下來,沒有任何人對劉承右的死感到真正的悲傷。

皇帝當到這個份上,還真是夠失敗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