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戰前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辭別中軍,朱秀率領五千先鋒軍往七里郊進發。

途中要經過劉子坡,那是鄴都大軍屯駐的赤崗和朝廷禁軍駐紮的七里郊之間的決戰之所。

何福進、藥元福兩位老將軍已經先行一步率軍進駐劉子坡,勘察地勢為大軍選取最有利的陣地。

朱秀的任務是前往七里郊挑釁,刺探朝廷禁軍虛實,如果能引誘慕容彥超出戰最好。

行軍路途中,幾十個傳令兵分作幾撥, 晝夜不停地往返中軍和前軍,與先鋒軍之間保持聯絡。

這是朱秀在涇州帶兵養成的習慣,特別在野外行軍,糧草輜重為首位,其次便是情報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朱秀穿一套在澶州臨時改制的七成新明光鎧,還是從澶州府庫翻出來的壓箱底庫存。

金漆甲片銀白包邊,配合大紅革帶和紅纓兜鍪, 華麗的甲胃代表了大唐時代的盛世氣象。

這副鎧甲也不知是哪位節度使的珍藏, 放在府庫吃灰多年,要不是朱秀臨時想起來要為自己弄一身行頭,恐怕這套甲還會繼續放在箱子裡不見天日。

與這年頭使用更廣泛的山紋甲比起來,明光鎧這種製作流程繁瑣,華麗卻相對比較沉重的鎧甲,已經逐漸淘汰成收藏品,被官員將領們收藏在家,偶爾拿出來擦拭塵埃,緬懷一下大唐時代的輝煌盛世。

明光鎧使用大塊成型的板甲製成,防護側重於弓弩、突厥刀和馬槊,這也是因為自隋唐兩晉以來,中原王朝頻頻對外用兵,在漠北和西域地帶的騎兵對戰頻繁,明光鎧的大量使用具有一定的時代特色。

朱秀從澶州府庫淘來的這套輕製版明光鎧,甲片稍薄, 更加注重華麗程度,顯然是一套高階將領所穿的儀仗鎧甲, 或許只在參加朝廷的重大慶典或者特定場合才穿。

防護力對於不需要親自上陣衝殺的將領來說綽綽有餘, 稍加改制便完美契合朱秀的身形。

在郭威麾下一眾部將裡,魏仁浦兼具軍師和行軍司馬的職責,輔左郭威料理日常軍務,對於大軍決策有很大的發言權,幾乎所有文職官員都受他的調派。

其餘像藥元福、何福進、史彥超等大將,統率各自麾下兵馬,參議軍機,遵從帥令帶兵作戰。

朱秀的角色較為特殊些,職位上作為掌書記,算是帥帳內參贊軍機的要員,智囊團的主要成員。

但到了關鍵時刻,也可以獨自領兵作戰,畢竟他手下還有史向文、潘美兩位武藝非凡的勐將。

朱秀既是團結在郭威身邊的軍事貴族成員,也是如魏仁浦一般忠心耿耿的心腹謀臣,縱觀郭威麾下文武官員,兼具二者身份的唯獨朱秀一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魏仁浦雖然地位崇高,是郭威身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但他本身沒有兵權, 也沒有獨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

朱秀此次來的匆忙,加上彰義軍又遠在涇原, 不可能率領大軍一路穿越城關。

不過那晚帥帳議事, 決定由朱秀統兵前往七里郊挑釁後,郭威便爽快地從天雄軍和其他鄴都兵團抽調五千兵馬,歸屬於朱秀直屬。

朱秀的名聲在天雄軍裡不算陌生,有天雄軍的人馬打底,這支先鋒軍組建起來倒也格外順利。

統率後軍押運糧草的柴榮,還特地派人拿著他的手令,當著朱秀的面,嚴令抽調到朱秀麾下的天雄軍將校,務必要服從新任統帥的一切命令。

有柴榮為他站臺鼎力支持,加上當年在滄州,與天雄軍諸位將領短暫共事打下的良好關係基礎,朱秀的先鋒軍順利得到組建。

身披明光鎧,胯下騎著金山馬王紅孩兒,腰懸一口雁翎刀,仰頭望望迎風獵獵的朱字將旗,朱秀禁不住在心裡生出無限感慨。

當年從滄州死裡逃生,又因緣際會去到涇州,苦心孤詣地打拼三年多,為的不就是今日。

能夠在郭大爺起兵之際,順利投靠在其麾下,當一個有職分的小將,只要等到郭大爺入主開封,從龍之功便順利到手,開國功臣的功勞簿上,必將有他一席之地。

機關算盡,就是為今日博一個富貴功名。

古往今來,再無別的功勞,能比得上救駕之功和從龍之功兩大奇功。

如果算上滄州助柴榮守城,用震天雷逼退契丹兵,再加上蒲州城獻計助郭大爺破城的話,朱秀算是把兩大奇功全都佔盡。

有過往功勞打底,再加上這次義無反顧的追隨郭大爺和柴榮入主開封,等到神器之爭塵埃落定,一眾功臣論功行賞,榮華富貴簡直唾手可得!

朱秀越想越覺得美滋滋,忍不住嘎嘎大笑起來。

跟在身後的胡廣嶽毛骨悚然,急忙催馬上前,看看少使君是不是癔症犯了。

肩扛渾鐵重棍的史向文大步流星地走在紅孩兒身邊,轉過大腦袋一臉懵懂地看著他。

朱秀也覺得自己有些失態,抹抹嘴巴恢復一本正經。

“大郎,和史彥超打過一架有何感覺?”朱秀笑問道。

史向文抓抓亂蓬蓬的枯黃獅鬃,憨憨地悶聲道:“沒啥特別的,那黑傢伙就是力氣大些,身板紮實些,比一般人更經得住揍....”

“哈哈~我家史大郎當真威武!”朱秀伸出大拇指。

史彥超在郭威麾下一眾大將裡,絕對算是武藝超凡,加上天生筋骨強健,三四十歲的年紀,又處於一個武將最黃金的階段,不管從能力還是經驗上都相當成熟。

單純論武藝,只有銀槍將王彥超才能與其相提並論。

不過王彥超年紀輕些,追隨郭威的時間也不如史彥超長,不論是官場還是疆場,經驗上都要弱一頭。

所以史彥超才是目前郭威麾下名副其實的第一大將。

史向文這次暴揍史彥超,在鄴都軍團裡必定會掀起軒然大波。

不過誰叫那黑熊精挑釁在先,不聽勸告,讓他漲漲記性也好。

史彥超渾人性子,卻也並非小肚雞腸之輩,倒也不怕他懷恨在心。

就算史彥超惱恨在心,朱秀也完全不懼。

對於郭威而言,史彥超的作用僅僅侷限在戰場上,而朱秀自信自己的價值遠超過他。

以郭大爺的英明,也絕不會讓麾下的心腹將領鬧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史大郎今日這一戰,也算是打出咱們彰義軍的威風,往後叫別人不敢小看了咱們。”胡廣嶽笑道。

朱秀微微一笑,鬧過這一次後,相信郭大爺和魏仁浦不會再打史向文的主意。

畢竟史向文雖說勇勐無敵,但卻是一頭不受控制的勐獅,隨時可能傷人傷己。

魏書生這臭酸儒,考慮的倒是長遠,已經在為郭威入主開封以後的兵權劃分著想了。

史向文這樣的無雙勐將,當然人見人愛,要是能夠忠心歸附自然更好。

留在藩鎮將領的手中,說不定哪天就會變成一枚隨時可能爆炸的震天雷。

好在史向文頭腦渾噩,心性如孩童,郭大爺也對自己有足夠多的信任,否則恐怕是容不下史大郎的存在。

“派人通知潘美,三日後趕到劉子坡待命,再派人聯絡陶文舉,讓他請柴帥把撥給我先鋒軍的糧草,暫時運送到劉子坡,交由何福進老將軍保管。”

朱秀對胡廣嶽吩咐道。

胡廣嶽記下,恭聲領命。

“對了,我讓陶文舉留在後軍,協助柴帥督運糧草,他沒什麼意見吧?”朱秀問道。

胡廣嶽笑道:“能留在柴帥身邊效力,陶文舉求之不得,哪裡會有意見。”

“哦?”朱秀看他一眼,聽出幾分言外之意,“陶文舉對你說過什麼?”

胡廣嶽搖頭道:“那倒沒有,只是依屬下看,比起跟在少使君身邊,陶文舉更願意留在柴帥麾下,畢竟柴帥的身份地位擺在那。”

朱秀皺皺眉,若有所思。

胡廣嶽遲疑了下,抱拳道:“少使君,恕屬下直言,陶文舉此人當年便是從薛家投靠過來的,他在薛家待不下去,又見薛氏兄弟節節敗退,眼看沒有勝算,才冒險投在少使君麾下。

這種人向來沒什麼忠誠可言,喜歡騎驢找馬,為一己私利不擇手段。

少使君不計前嫌對他委以重任,如今又帶著他投在郭帥麾下,他卻不思回報,一門心思想攀附高枝,實在不值得信任。”

朱秀笑了笑:“大帥父子在鄴都舉義軍南下,中原風雲激盪,正是用人之際,我舉薦陶文舉到柴帥麾下效力,也算是盡我彰義軍一份綿薄之功,將來他若是憑藉本事博得高位,也算與我彰義軍有一份香火情。”

胡廣嶽搖搖頭苦笑:“就怕有些人將來官職水漲船高,自命不凡,忘恩負義。”

朱秀笑了笑,陶文舉自從歸順後,一直表現得忠心耿耿,兢兢業業,加上能力也不差,所以這次千里馳援鄴都,朱秀願意帶上他,一來作為助力,二來也願意為他在郭大爺麾下謀一份差事,沾沾從龍之功的光。

要是真如胡廣嶽所說,陶文舉將來忘記了自己的本分,那麼只能算他看走眼。

“走吧,眼下還是以七里郊的戰事為重!傳令全軍,加快行軍速度,務必在天黑前趕到劉子坡!”

朱秀一聲令下,揮打馬鞭往前疾馳而去,胡廣嶽拍馬緊跟,史向文撒開大腳板小跑起來。

開封皇城,後宮延福殿暖閣。

一副巨大的開封府輿圖懸掛在牆上,兵部從事還依照開封城附近的地形地勢,搭建了一座行軍沙盤。

幾架蘭錡擺放的寶劍寶刀被宦官們擦得鋥亮,一套華麗異常的龍紋金甲掛在甲具支架上,偌大個富麗堂皇的帝王寢閣,硬是突兀地多了些軍中肅殺之氣。

劉承右和李業正在圍著沙盤圖,興致勃勃地討論戰事,有宦官匆匆趕來,呈上一份城外送來的書信。

“啟奏官家,反臣郭威有親筆書信送到!”

劉承右和李業愣住,“快快拿來!”

跪在暖閣門口的宦官爬起身,彎腰小跑上前。

劉承右奪過匆忙撕開取出信紙,展開掃過幾眼,憤怒地把信紙摔在地上:“逆賊死到臨頭還敢口出狂言!氣煞朕也!”

李業急忙斥退宦官,彎腰撿起信紙,看完,腦門驚出一身冷汗,滿眼驚怒不已。

郭威在信中催促,讓朝廷速速把他和聶文進、郭允明、後贊四大元兇綁送至劉子坡,然後解散駐紮在七里郊的大軍,等郭威殺了四大元兇,用他們的腦袋祭奠開封城含冤遇難的死者後,再派人請官家出城,商量退兵一事,還要對鄴都將士做出安撫和賞賜。

比起巖脫帶回那一封書信,這一封信措辭更加嚴厲,警告之意濃重,最後還說“等到鄴都將士開進開封城,官家只能悔之晚矣!”

“官家!郭賊欺人太甚!等到擒拿此賊,一定要將其碎屍萬段!”李業悲憤怒吼。

劉承右惱恨地背著手一陣踱步,“還用你說,等到破賊之日,朕一定要手刃郭賊!”

李業緊盯著行軍沙盤看了會,心中暗暗覺得不妙。

慕容彥超屯兵七里郊,遲遲不見動靜,郭威大軍在赤崗列陣,又派兵進駐劉子坡,與朝廷大軍遙遙相對。

如果再拖延下去,一旦戰事不順,朝廷恐慌之下,難免就會出現響應郭威書信的聲音,讓官家綁了他們四人送到郭威軍前賠罪。

李業非常瞭解官家的性情,刻薄寡恩,毫無情義可言,一旦他認為朝廷無法擊敗鄴都叛軍,一定會生出與郭威講和的念頭。

到時候他們四顆腦袋,就是談判的籌碼。

絕對不能讓官家和郭威有講和的希望出現。

李業眼珠子亂轉,看來只有想辦法催促慕容彥超出戰,早早和鄴都大軍決戰,兩軍打得難解難分,死傷慘重,雙方都被逼到沒有退路之境,他們的腦袋才能保住。

“還請官家速速下發催戰詔書,催促慕容彥超進兵劉子坡,與鄴都叛軍決戰!”李業戚然大喝,噗通一聲跪倒。

瞧他滿臉悲憤的樣子,不知情的,還以為家門被滅的一方是他才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